5

人生停滞感,如何摆脱?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731074639379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人生停滞感,如何摆脱?

王智远·2022-10-25 12:59
心有皈依处,莲花自然开。

好像每个人都有这种状态:

隔段时间,被说不清的情绪困扰,无精打采,仿佛被掏空一般,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就想摆烂;即便有所好转,它就像肚里的蛔虫约好的一样,定期来纠缠。

讲真的,我们刚毕业那会儿,身上有很多冲动,如:

梦想读博士,将来成为一流科研人员,在垂直领域有所造诣,像企业家那样做出一流公司,甚至像某个明星,站在舞台中央被万人追捧。

可是呢,步入工作后发现,理想和现实有巨大差异,伴随着每天做着重复性工作,一股反差感就迎面而来,你就会思考奋斗终局在哪里?自己的路是否正确?等问题。

32岁左右,更为常见。

自己事业刚起步,结婚生子、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就被扣在头上,有时,面对市场压力,加上回到家中柴米油盐等场景,总感觉自己像“老鼠赛跑”游戏中的老鼠,被套住。

人非感性或理性动物,我们并不能长期努力下去,假设一旦工作、感情某个阶段无法突破,就会出现停滞感,此现象没那么可怕,它不过是一种阶段转换的信号。

1.关于停滞感

然而,什么是停滞感呢?当搜索该词汇,百科中并没有明确定义,我只能从三个方面找到带有它的表述。

第一个,来源微博、B站、豆瓣等平台,诸多网友的微观感受。形容吃食物时,通过口腔进入食道缓慢,并带有异物感,仿佛被卡主的感觉。

第二个,来自于埃里克森(1902~1994)人格发展理论。意思是,从出生到老去人生会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转换时,带来的变化无法快速适应,就会出现停滞状态。

它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斯·维特利博士(Dr.Denis Waitley)提出的“停滞效应”(Stagnation effect)有所相似,其觉得,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快速适应学习升级带来的变化。

许多一年级学生,成绩呈稳步发展,升到初二以后,出现暂停卡段现象。

使得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始终解不开一个结,陷入为什么花费比一年级还多的精力,却没有丝毫进步的状态。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自我,悲观、烦恼接憧而至,若家长和老师不及时开导教育,轻则神经衰弱,影响学习,重者患上焦虑症或神经症。

第三个,来源于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格兰特(Adam Grant)发表在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的词汇“languishing”。

这个词,最早由社会学家科里·凯斯(Corey Keyes)提出,他说许多人没有抑郁症,却没有茁长成长感;原意表述是,我们不是精疲力尽,仍有精力,也不是抑郁症,就是有些想不开。

我们只是感觉一瞬间看不到方向,过着一种平静的,又绝望的生活,似曾空虚又停滞,还满怀焦虑,总感觉浑浑噩噩在度日。

就像汽车挡风玻璃被隔着一层雾蒙蒙的灰尘,挥之不去,他还认为,2021年以来每个人都会拥有这种“主导情绪”,市面诸多现象,已经映射出来。

干湿分离上班(上班疯狂划水学习工作以外的干货知识),假装在工作(肉体在公司,灵魂在家里,魂不附体,魂不守舍),出勤主义(即便身体不适,为了金钱也要带病工作,突出加班精神)。

所以把三者放在一起,可以通俗理解成:

人就像一台疯狂运转的电脑,工作24、48小时可以接受,72小时永不停歇时,性能难免就会大打折扣,而停滞本身是一种生命周期转化状态(life transition),以及转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v2_031d9fd614d3482e96093ac970f4e65e_img_000

心理学家也曾肯定,处于这种状态下,短期看,你的身体机能完全发挥不出现,削弱动力,扰乱注意力,但是,长期却影响重大。

《健康与社会行为》杂志做过一项研究报道,研究结果显示,在25-75岁的成年人里,56.6%的人身心处于中等状态,12.1%的人符合停滞感标准,仅有17.2%的人是健康状态。

在12.1%的人群里,未来十年出现严重焦虑,患上抑郁症的人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种状态可能被我们严重忽略了。

有网友甚至表示“几个月以来,这正是我的感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工作很难完成,我已经失去所有动力,但又不能用抑郁来形容,该词汇似乎太强烈,我只是过得不好”,

若你处于此类情况中,也不必自责,至少现在能够清晰认知到状况;那么,与此相对的状态是什么样呢?

我想,可能用一个词完全无法精准描述,它应该是一种,即便知道没有大富大贵的命运,也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不断改变中成长,英文中有个词汇叫“flourishing”,更能描述这种状态。

具体什么意思呢?

拥有目标和快乐的感觉,充满激情、处于幸福感顶峰,有很强意义感和掌控力,认为自己对他人很重要,似乎充满活力,没有任何心理疾病,即便有精疲力尽时刻,也能在短期调整后,快速步入正轨。

所以,按照心理学尺度准确来说,停滞感是处于抑郁(depression)到繁荣幸福(flourishing)之间状态,它并非平衡秤的两端,而是「支点部分」。

2.内外部因素

为什么停滞感,会突然涌入心头?我们可以从“外在因素”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外部因素上,应激是医学和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称之为“压力”,具体表现为,个体觉察危险刺激时,所做出的适当性、和应对性过程,它 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回顾2003年我国SARS疫情后,便出现大量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患者,同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给不少人群,带来一定心理伤害。

这两年,为防止疫情继续扩散蔓延,维护大家生命安全,我国各地政府也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比如:

学校延迟开学,非必要不办线下活动,企业延迟开工或线上办公,正是这种对生活、工作的不确定性,加上一些中年群体面临房贷等压力,我们心理状态就产生了影响。

身边一位餐饮老板说:

我们全国有几十家连锁餐饮,现在大家都不出门,外卖基本属于一人制、二人制轻餐,对较大平米店简直是一种新型挑战。

过去一年,几乎在挣扎和慌乱中度过,左手面临业务转型,右手面临现金流扭转问题,不知不觉,疲惫感已经卷入心底,简直是一场心理实验。

心理学研究发现,掌控感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如果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人们越容易对自己可能无法面对的状况而担忧。

可以说,疫情把健康、生命等平常不会被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放大在我们面前,要是经历巨大悲痛打击,未来感觉更不客观,所以,能够看出「停滞感」不仅在生活环境里,也会在个人脑中。

v2_5c34c4b4a1e243cf8ba14f2dbccdd55a_img_000

从内部条件看,心理学三巨头(阿德勒、佛洛依德、荣格)通过大量作品研究论述,心智成熟上,虽然可以停留在某个阶段,但是社会的发展,未必就让你永远停在该阶段。

5-12岁时,我们以父母、老师教育理念为中心,忠于他们;12岁-18岁就会迎来人生第二个反抗期,你开始忠于自己,做想做的事,拥有个性、自主想法。

步入社会后,你会觉得,原来在我眼里无所不能的父母,如此渺小,你要和身边的人打交道,学会如何沟通,做事,在交互下获得酬劳;35岁后,你的关注点开始从聚焦事业,分成家庭,孩子两大部分。

假设,你已经结婚,如果再用刚步入社会时的心智处理问题,就难免不匹配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就会陷入「停滞状态」,艾里克森(1902~1994)把它划分为「心理社会危机」。

简单讲,你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乃至失调,停滞感就会出现。

同时,克服两者矛盾时,很大程度又依赖经验解决,而不是靠发展规律,内在联系,就有点“逆风而行”的感觉。

很多职场人本科毕业,工作5-7年又回去读MBA,考研究生,这是为什么呢?

一部分原因,觉得自己当下能力似乎无法匹配职场需要,试图通过深造,混高端人脉,来解开未来迷茫谜题。

事实上,通过这种手段,有时候并无法改变停滞状态,还可能因为眼界被扩大后,发现能力根本跟不上,最终造成自己成为一个“侃侃而谈”,眼光手低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越关注内卷、疲惫现象和压力时,越容易激发生理层面的警觉系统,它会让你时刻,头脑神经紧绷,将消耗更多能力。

除此外,不少人都有“报复性熬夜情况”(Kroese et al, 2014),没有任何外部环境阻止下,你经常没有在预定时间内,上床睡觉。

你总觉得多看几分钟手机,并不会影响第二天工作,然而,它却很容易消耗你第二天的工作状态。

即便你认为没事,大脑认知资源却在不停调动,长期以来,那种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干劲,自然被消磨掉,这都是长期让人陷入停滞感的原因。

当然,人类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现在媒介行为,也在重塑我们对生活的认知,你每天投入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沟通中,情感成本无形在增加,那些糟糕新闻,也会给你带来紧绷感。

可以说,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加上内部人的心智成熟与社会发展,适应度不匹配,大脑又敏感,又喜欢确定性,即便知道很多事情无法运筹帷幄,改变过程中,也会使劲消耗你。

3.停滞是平衡折射

另外停滞感背面,实则是一种平衡的折射。

从化学角度看,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向反应速度相等,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该反应就会平静而繁忙地进行着,没有混乱,充满秩序感。

有段话出自《道德经》,叫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什么意思呢?

不走极端,理性中和,做事适度,从而使得各方面保持和谐而有序,但是你会发现,任何时代,奋斗,上进,进去都是人们提倡的,这难免就会造成一种不平衡。

拿管理而言:

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平衡了,效率会提高吗?就像,你好我好,大家会真的好吗?不是的,当大家好时,公司可能就离倒闭不远了。

所以,但凡涉及管理就需要鲶鱼效应,因为只有不平衡才能产生动能、才能促使正常运行,可不平衡意味着动荡、竞争、模糊和混乱,它们往往以各种问题形式出现,并成为常态。

当某些问题得以解决,匹配的组织效率也会提升,这种从低层级到高级循环的过程,才能促使公司和社会良性发展。

换到人生角度,也是同样。

纵观整个生命过程,我们任何的life transition(人生阶段的改变,身份角色转换)都会伴随着巨大压力,小朋友第一次上学、中年人要养活一家人等。

这些life transition难道不需要自己平衡吗?所以,“得”和“失”冲突最强烈阶段,人身体和认知才是最巅峰时期,你以为的停滞,换言之,是需要思考我下个阶段肩负什么样的使命。

v2_1d845d91d36445a8acf978281961c63b_img_000

话说回来,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下坠感,其中不乏体力,脑力,外表,职业等方面。

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我经常提到职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你现在看似混的很好,在某个岗位深受大家爱戴,是因为岗位本身给你赋能的光环。

我身边有一批公关从业人员(Public Relations),前几年市场部有预算时,很多乙方公司又是上门拜访,又是送礼的,这两年失业后无人无津,感觉自己价值感全无。

所以,你不能太乐观,觉得自己很厉害,本以为的职业高原,下一阶段就会出现“职业平原”甚至盆地,这和创业开公司一个道理。

当然,还是要区分一下,年轻人“升不上去”和“中年危机的升不上去”所产生的停滞感完全不同。

前者无法升职,一般遇到逆水行舟的形势,你懂的少,别人自然不想用你,换个赛道,换个领导,努力一把还能继续前进,即便暂时出现动荡,用长远眼光看,总体是上升的。

中年危机的升不上去,所产生停滞感,实则因为职业第一曲线已经在最顶端,这种事业的横盘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年龄劣势和规律造成。

举个例子:

两个人同时35岁,一位VP级别,一位专家岗,都想往上升哪个概率更大?显然是后者,因为前者再往上已经是COO或联合创始人,这种竞争并非靠能力,而是视野和认知。

后者不同,靠专业吃饭兴许能够成为一名leader,但也未必长久,公司角度会看替代成本有多大,假设有位年轻人比你厉害还便宜,那无疑,结果也很明显,不久将来就会被取代。

所以,平衡本身要求你,当正在体验巅峰,或者已经下坠底谷,都需要把那些失去感,转化成获得感,即“我得到了什么”,这样才能避免种种情绪问题,或者职业停滞的中年危机。

4.如何摆脱停滞

或许,是时候评估下这种困境了。

假设你没有学过心理学,对抗停滞感的内心策略,通常是放大对成功的渴望,调动全部意志力,投入到“内卷”洪流中,最终把自己卷的无力适从。

其实,不是解决某个现实问题,就可以摆脱停滞感,而是要先解决自己的情绪体验,梳理认知模式,重新思考整体规划,并采取有效行动,才能解决现实问题。

假设只盯着事业目标,忘记生活和内心觉察,反而更容易被停滞卡住,我是如何做的呢?

这四个方面你可以进行参考:1)减少干扰时间,2)自我校正,3)给自己一些惊喜,4)尝试新事物,寻找联系

首先,想不通问题时,先从事情中抽离出来。

即便最成功的领导者,职业生涯中,也会感觉时常陷入迟滞之中,他们也经常想解决一个问题时,发现突然间毫无章法可言,甚至怎么绞尽脑汁苦苦思索,都找不出答案。

尽管,问便身边所有和自己认知高度一样的人,也无法获得帮助,所以唯一需要做的是什么?放下一切。

“不做就是做”,如同公司寻找第二曲线,创始人想不明白,不代表团队就不行,你可以把战略方向告知团队一二,将自己抽离出来十天半个月,他们一样能摸索出道路。

其次,自我校正本身,是看看我应该干什么。

我身边有很多老大哥,不到40岁年龄,突然要去整牙,要么读个硕士学位,甚至报学习班疯狂减肥,要么躺平读书,我经常说,你这种偏见不是不对,是认不清自己。

所谓校正(self correction),指能够按照自己实际情况,来对目标进行调整,重新评估家庭、事业、生活、爱好等方方面面,可以做加减法,但是要匹配年轻段所承担的责任后,再进行抉择。

所以,我一般说,如果你有足够时间,精力、金钱去做这些,可以选择;如果投入的精力,并不能对抗失落感,反而增加该年龄的额外烦恼,就不应该行动。

在我的观念里,你可以因为想要躺平而读书,但不能因为快40岁了才去读书,你可以因为容貌不自信而整牙,但不要40岁,没有富裕的钱,还要去整牙。

v2_dfdba5f530b94131aba045c53d0211d7_img_000

另外,给自己制造一些品位,值得庆祝的事。

研究表明,不仅是重要的事情值得铭记,微小时刻对幸福也很重要,心理学家称之为“品位”(savor),意思是欣赏当下,分享微小的胜利,留意身边的美好事物。

2012年一项针对大学的研究,学生被要求每周拍照2次,至少5张照片用来记录生活,结果发现,那些会拍照、喜欢记录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小事的快乐所感染。

当然,若你的生活一切尚不明晰,不妨寻找一个小目标,像用心整理房间、慢跑、一分钟冥想,完整简单能够及时反馈的正向任务,也能摆脱停滞感。

再者,尝试与圈外人联系,做一些新鲜事物。

languishing概念提出者科里·凯斯(Corey Keyes)认为,对整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应属于生活兴趣,逃离固有圈子,通过外界组织参加一些额外活动,幸福感会随之而来。

我经常在六日时参加打卡跑步、读书小组的活动,有些事情,我们并非要带着“价值衡量”的眼光出发,往往才能挖掘出不同的价值感。

过程中,我经常会把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与不同的人交流想法,有时,这种无意义的互动,会成为打开心理无解问题的素材,你不一定要维护长久关系,短期交谈也会带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到空旷景点去,享受绿色带来的视野冲击,也能让你觉得“如此美好”,那时的“停滞”就会成为一种感觉,是了别和心念

总体而言:

心有皈依处,莲花自然开。

想要摆脱停滞,就先学会平衡,想要找到平衡,就要接纳一切不平衡,唯有将失去感转化成获得感,在小事中满足,才能不断拨云见雾,不是吗?

文献参考:

1.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学生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第34期

2.岳文浩,潘方,张红静,等 ,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