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意热店"消失了吗 ?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1932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创意热店"消失了吗 ?

作者: 刘博

2022-10-08 22:15 浏览 · 1416

收藏(1)

“创意世界,W+K无可逃避。它们的创意,填满了无数广告人的职业生涯。去年,David Kennedy不幸离去。一年后,差不多同一时间,他的老伙计Dan Wieden,W+K的另一位创始人也离开了我们。

不少人感叹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很多东西也在悄然改变。

WX20220930-130817@2x.png

你有多长时间没看过刷屏的创意广告了?
多久没听人提起「热店」了?


忽然之间,大家好像不太愿意和「热店」挂上边。外界对它们的猜测也大多集中在:“累了”、“过气”、“跟不上时代”、甚至用到了“消失”、“陨落”的描述。

这都指向一个判断:「热店」的日子,不好过了。

在全球,对非隶属于大型传播集团的广告创意公司基本统称为独立广告公司,大家熟知的W+K、Droga5所获得的戛纳创意节年度殊荣也叫「年度独立广告公司」奖。

而在中国,“热店”更像是表达行业对于独立广告精神的向往,以及对独立广告精神的认同与期待。

呼啸而来

2005年,W+K上海办公室成立。

背景是时隔多年,W+K终于从JWT手中抢下Nike在中国的广告代理事务。那会还在更新博客的广告门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浏览量很高。大家不仅知道了Nike要发力中国市场,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言,那还是热店文化的启蒙。

在那个4A统治本土的时代,严谨的工业化创意流程还是主流,天马行空的出现,本就是疯狂的。人们搜索它的信息,关注W+K上海出品的创意:科比81、京城篮球少爷、科比门徒,直到让W+K在圈内家喻户晓的“爱运动,即使它伤了你的心”。

WechatIMG774.jpeg

人们开始相信创意的力量,憧憬奇思妙想可以创造出新东西。

在地球的另一端,同一时期内,还发生了两件现在看起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

在美国,David Droga创建了Droga5,另一个被顶礼膜拜的超级创意热店。任何可以称之为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都不会只有一个顶级玩家,W+K并不孤单,BBH、Droga5都让这个时代群星闪耀。

在法国,戛纳广告节更名为创意节并第一次设立独立广告公司大奖。那时候本土广告人对于戛纳有一种“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的感受。独立广告公司大奖的设立,像一针强心剂,让广告人对于“独立”心生向往。

时间来到2011年前后,4A内部酝酿着不满的情绪和改革的氛围。这给了一批生于80年代前后或者更早一点的怀揣广告情怀、对创意充满极度渴望的创意人颠覆的契机。他们蓄谋跳出围城像国外同行一样自立门户。

而属于整个中国传播营销产业更大的红利在于:围绕中国经济高效增长、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最复杂、最多样市场间的营销传播机会已经来临。

传统4A公司模式和底层草根广告公司的路子根本吃不下这些需求,本土创意「热店」则是这个特殊背景下的历史产物。Karma、天与空是最早的先行者。

可即便最伟大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接下来的几年,「热店」会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一个月更新40个案例,每天都有热门案例刷屏

伴随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2015年-2019年是「热店」逆天而行的局面:

W、意类、文明、崛起后迅速“热店化”的胜加、之外、Topic…一个个名字就此熟悉;

「热店」变成热门创业主题,新入局者络绎不绝;

它们做出了轰动行业的关于付费比稿的联合倡议,这是底气;

每天,广告门APP案例库会更新8-10个国内案例,绝大多数出自这些本土创意「热店」。一个月就是35-40个,一年就是400-500个;

它们创造了刷屏、爆款这样的营销黑话;

它们统治了整个行业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

它们瓜分了每年金瞳奖的评审团大奖;

创意,变成大家口中的核心竞争力;

得益于影响力,创意人优越感提升;

它们预算充足,有拥趸,有粉丝,每年金瞳盛典都会变成大型追星现场;

……

WechatIMG784.jpeg

关于那个时期的总结,要写还能写很多。

有人一面惊呼:一个生机勃勃的行业正在以火箭般地速度无可阻挡地起飞。一面跳着加入“又一个广告黄金时代”的齐声合唱中。

而在大洋彼岸,Droga5为UA拍摄的Rule Yourself系列让当时的Nike开始紧张。这种竞争下的火花,让全世界创意人的腰板挺得更直了。戛纳创意节上,全场观众起立为获得圣马可奖的David Droga鼓掌,致敬自己的偶像。

后来,《后浪》横空出世,成为出圈话题,直接抬升了广告的社会价值。天与空被因赛集团高价收购,成为近些年传播圈少有的资本动作。

从散兵游勇,到寡头纷争,本土「热店」似乎要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WX20220928-105134@2x.png

变“冷”的底层冲突

在快速增长、效率第一、不断迭代的发展周期里,5年显得太过漫长,更何况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时代。疫情则加速了变革的出现。

表面上看,热店遇冷主要有以下原因:

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阶段,「热店」和它的案例要接受甲方和消费者360度审视。刷屏是很难刷了,不翻车就不错。

算法时代到来,「热店」的案例不得不和平台上的海量内容PK。

网红、直播来了,带货和ROI也来了,传统创意一下子变得不那么重要,大家讨论的是流量、效果、品销合一和科学创意。连久居庙堂之上的创意大佬,也被质疑是否还被需要。

「热店」们也有话说:什么时候创意公司的竞争力高低要由流量、转化、增长评估了。同时对“平台规则影响广告创意内容播放效果”早已怨声载道。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道理。

可甲方想法的变化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分别与几家互联网公司市场部和品牌取得了联系,单刀直入问起它们关于热店话题的答案。

结果比刷屏重要。大厂内部普遍生存压力很大,特别是花钱部门。它们首先要做的是和内部业务深度绑定,主要精力放在基于业务优化和提升团队价值,然后才是花钱。就算花钱,花的每一分钱也要被老板严格审核是否对业务线有帮助。拿拍片子来说,片子里点没点到业务卖点变得很重要。深比嗨重要,结果比刷屏重要。这对应的是整体互联网大厂降本增效的主线。

运营指导创意。大厂可能不太想或者不太可能做出之前的刷屏内容。之前做刷屏案例,预算多是一方面。大厂在极速发展期,C端和B端需求都很多,有很多需要对外讲的。热店创意正好有用武之地,天马行空老板很喜欢。现在迭代变慢,内部整体更偏运营,而不是整活。

WX20220930-130403@2x.png

甲方边界更明确。在和不少CMO的交流中,他们坦言品牌还是有边界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保持信仰,一致性,不断坚守。更多时候是保60分。换句话说,博90分,对创意“没有限制”本就不是常态。就算是Nike,也不都是叛逆到底。而形式如果太过新奇特、喧宾夺主,品牌可能会考虑这是不是对自己有用。

可只要热店的东西飞不了,下一次限制会变多,久而久之就会回到品牌设定好的一步一步的条例里。这样,是不是热店来做已经不重要了。能做行活的服务商很多,价格便宜,能接受考核。而但当热店开始谈战略,品牌策略,转化,服务大于创意,不少品牌觉得热店“变味”了。

“热店的价值在于怎么表达,而不是表达什么。”蕉下CMO果小说道。

WechatIMG780.jpeg

或许,甲方本不应给予创意这样高的期待。时代红利让创意走到了它本不该有的商业高度。过去数年,广告边界彻底放开,那些实现品牌路径中的必然逻辑和历史规律都不再不可或缺。但在数量、成本不断提升的同时,热店和客户、市场、用户间的距离没有更近。这种彼此间的矛盾是很难轻易化解的。

独立精神难以延续。而热店自身也谈不上成熟:做的内容「品类单一,形式重复,产能不足,人员不够」依然是萦绕在行业的核心难题。

意类创始人江畔认为「这一代创意人需要觉醒,走出围城。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脚本都需要精美的制作,高昂的制作费在成就影片的同时也是一道创意的鸿沟。抖音大量有趣而廉价的短片都在挑战制作的极限。」

而一个行业没有8-10家头部公司竞争,仅靠1-2家硬撑,对长远发展也颇为不利。甚至热店这行根本谈不上竞争——谁只要有个好作品,它就是头部,能吃红利。没有作品,就是腰部。

但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人的问题。

「创意是一个跟人直接相关的行业——创意人需要有思考,有认知,有对宏观生活的感受,才可能找到满足需要的想法——但广告创意又无法做到只是单纯和自己、和生活自洽,大家要面对客户,并且永远要想新的东西,永远有Deadline。本质上创意的生产模式就是反商业逻辑,反工业化的。」技能冷却CEO蔡萌这样说。他2021年1月加入技能冷却,成为合伙人和CEO,和他搭档的是王二木。

至于后备力量。这一批热店大多是4A出身,至少有10多年的科班经验,底子好。可现在早没有口口相传和培训,市场也不好,年轻一代想出来,太难了。

还需不需要热店?

“它们因为自身的与众不同而脱颖而出,它们是一个文化迸发的泉涌,同时也是视角多元、满富创意人才的聚集地;他们相信合作的力量,最重要的,它们相信点子,而不是广告。”

这是12年前,广告门对W+K的描述。

毫无疑问,点子是热店亘古不变得基本属性,也是热店最重要的意义。但在有好点子之前,每个热店从业者,每个内容创作者和生产者都要抬头看看这时代的暗流。

蔡萌说他不想把公司做大「小团队,有特点的内容,有特点的解决方案,快速的反应」是他心中创意热店模式的核心。野心和个性很难同时存在。他只想做私房菜,让喜欢的人满意。

江畔曾幻想自己辞职一年,出去打工,偷师一年。只有这样,老兵才能找到新方向,才不会落伍。

每一个热店和爆款的出现都真实提高了这个行业的标准。但爆款带给这一波热店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该做的都做了,该看的也都看了。无论是品牌、互联网,还是创意者自己,都依然期待独立创意精神。当大部分的内容不可避免被卷入单调、乏味,需要有人换一个角度和逻辑洞察市场和生活,让人们眼前一亮。

热店也许会消失,但他们追求的独立创意精神会一直延续下来,寻找新的机会和出口。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1)

评论(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