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每日优鲜败退 一文读懂生鲜电商行业洗牌始末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208/444912.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每日优鲜败退 一文读懂生鲜电商行业洗牌始末

来源:36氪    作者:      2022年08月29日 10:45

近日,每日优鲜App和小程序显示,“30分钟极速达”的业务已关闭,随即还流传出一份每日优鲜“就地解散”内部会议录音,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8月23日,有消息称,每日优鲜便利购业务被收购,作价3000万,但每日优鲜方目前暂未回复。

曾作为“生鲜电商第一股”,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首创者的每日优鲜,如今却被员工讨薪、供应商讨欠款、用户退款,不过几年时间,每日优鲜就从“蓝海”走向“死海”。每日优鲜的大败退,是否为生鲜电商的“前置仓模式”蒙上阴影?生鲜电商行业路在何方?最新一期带你梳理生鲜电商行业的洗牌始末。

生鲜电商变迁史:从风光到暗淡

生鲜电商曾一度是创业圈的顶流,他们改变了传统“人、货、场”的流通零售模式,影响了亿万人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生鲜电商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从风光到暗淡。2005年,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网”创立,生鲜电商赛道进入萌芽期,并以垂直电商为主。2012年,资本与互联网巨头涌入生鲜电商赛道,在之后的5年里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每日优鲜、天猫生鲜、盒马鲜生、顺丰优选等头部平台纷纷成立。2019年起,生鲜电商行业出现新风口,社区团购模式兴起,美团买菜、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开始打起“价格战”,竞争激烈,此时互联网流量红利已逐渐吃紧。2021年之后,生鲜电商增速放缓,流量红利消耗殆尽,生鲜电商们纷纷裁员、关停门店、收缩战线。

在这个百家争鸣的庞大赛道中,每日优鲜的撤退并不是个例。2019年,生鲜电商进入了洗牌期,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关停。据钛媒体·钛度图闻不完全统计,关停的企业中存活时间最长的是易果生鲜,长达13年8个月,而最短的吉及鲜仅存活1年零3个月。很多中小平台企业在入局后,虽推出花样“玩法”,但仍难以摆脱消亡的命运。

生鲜电商行业危机四伏,赚钱到底有多难?

一批批生鲜电商企业倒下,但中国的生鲜电商市场还在持续扩张。

2020年,疫情给生鲜电商赛道又一次“喘息”的机会,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增强,生鲜电商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行业持续扩容,交易额持续增长。据统计,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额超4干亿元,是2013年的35倍,赛道竞争依旧激烈。

生鲜电商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赛道的融资行为正在减少。在2010-2021年间,中国生鲜电商赛道共产生融资事件287起,披露融资总额达到463.4亿元。

从10年间的融资频数趋势来看,2015年,生鲜电商行业进入爆发期,当年融资事件达到近年来最高峰,为76起,融资总额为21.82亿元,每日优鲜、多点等头部项目均在这一年完成早期融资;随后行业进入流量红利期,2017、2018两个年度的融资总额均突破100亿元;2019年,资本趋于理性,全年仅产生融资事件17起;2020年,融资事件回升到28起,其中多点在10月完成28亿元C轮融资,每日优鲜在7月获得4.95亿美元战略融资,叮咚买菜在5月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将全年赛道总融资额推高至88.68亿元;2021年以来,全赛道共发生融资事件8起。其中,叮咚买菜完成的7亿美元D轮融资,是十年来单笔数额最高的一笔融资。

巨头扎堆、创业者疯狂涌入,生鲜电商行业竞争激烈。据统计,在国内生鲜电商领域中,88%的生鲜电商企业亏损,仅有4%的企业营收持平,只有1%的企业实现盈利。生鲜电商行业成本高,损耗高、但客单价及利润低,所以一直处于亏损烧钱阶段,哪怕是行业头部企业也在亏损。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净亏损额达4.77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的亏损达30.65亿元。

作为刚需,生鲜电商行业为什么赚钱这么难?

相比传统生鲜农产品复杂的供应链流程,生鲜电商能够直接连通农产品原产地和终端消费者,减少复杂的传统经销渠道。但生鲜电商建立的供应链体系,从采购,到运输,再到配送,每一环成本都不低。比如,一笔100元的生鲜类产品订单,物流成本高达25%—40%;而服装、电子类的物流成本只占总成本的5%左右。生鲜产品本身毛利低,但高昂的物流成本却十分高昂,这些都是生鲜电商行业难以实现盈利的原因。

前置仓模式前路不通,何为生鲜电商最优解?

从2005年易果生鲜的成立开始,生鲜电商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由于涉及到人、店、仓、地四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满足大家买菜的需求,生鲜电商已经演化出了各种玩法。根据经营模式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前置仓电商、社区团购、店仓一体三种主要模式。

以盒马鲜生这类电商为代表的店仓一体模式,门店既可以供客人当场选购新鲜蔬菜,同时又是仓库,承担起储物配货的功能,在客人需要时送货上门。由于线下店成本升高,到店到家模式生鲜电商的商品价格也是最高的;而社区团购主打次日达与线下自提,采用预售自提方式,这种模式主要依赖拼团团长,依赖社区内熟人社交,用户的流动性较高。

那么,以每日优鲜等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前置仓一般设置在覆盖消费者社区半径3公里内,生鲜产品销售方利用冷链物流提前将产品配送至前置仓存储待售,消费者下单后,通过即时配送业务将预定的商品从前置仓配送到指定地点,可以做到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至消费者。无论是订单响应速度还是配送成本,前置仓模式相比直接配送都具有很大优势。

因前置仓模式缩短了产品到消费者的配送时间,降低了生鲜产品的损耗等优点,前置仓经历了高速增长。2016-2020年间,中国前置仓市场规模从16亿元增加至337亿元,5年间增长了21倍。虽然前置仓模式的盈利方式饱受质疑,但整体来看,前置仓模式的布局规模还在逐年变大。

生鲜电商未来该向何处去?

市场渐趋冷静,生鲜电商未来该向何处去?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共有1.7万家生鲜电商相关企业。2010年以来,生鲜电商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仅有注册企业45家,2015年注册量突破1000家,同比增长117.1%,到了2020年,生鲜电商企业注册量共4776家,同比增长34.8%。即便每日优鲜倒下了,国内的生鲜电商竞争依旧激烈。

生鲜电商企业量增长的同时,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仍保持较低的状态,2021年渗透率仅有7.91%。随着人们网上生鲜购物习惯逐渐养成,未来渗透率预计将持续增长,生鲜电商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生鲜电商绝不是模式之争,因其高投入、低毛利等特点,企业要从供应链到配送全链条进行精细化运营,着力点在于如何降本增效、优化供应链、保证复购率,才能真正使企业形成自身优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