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何同学发明"会自己打字的键盘",但视频画风却逐渐"离谱"… | 程序...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echug.com/post/he-invented-the-keyboard-that-can-type-by-himself-but-the-video-painting-style-is-graduall836c0daf263df4392c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整理 | 于轩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UP主开始卷“键盘”了?

继稚晖君发布《从零开始造“客制化”智能键盘》后,停更近四个月的何同学带着《我做了一个自己打字的键盘…》回归。

素有“B站科技区顶流UP主”之称的何同学,此次视频也成功登顶全站排行榜最高第一名。

img1660781887934088364.png

在视频中,何同学不仅是自制了一个会自己打字的键盘,更是复刻了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活字印刷术”表演。何同学表示,自己本来是想蹭一下冬奥会的热度,奈何没赶上。但幸运的是,这条视频成功吸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的注意,还特意在评论区做出了回应,倒也算是“蹭”到了。

左手小拇指引发的视频灵感

视频一开始,何同学就介绍了本期视频的灵感来源——只要敲5分钟键盘就会痛到无法工作的左手小拇指。为了缓解疼痛,何同学曾做过一个分体式人体工学键盘,在小拇指区域放置触发力度更小的轴。

想法是有了,但焊接了一夜的何同学发现,自己的颈椎比小拇指还疼。于是,他思考到:

有没有这样一种键盘,每一个按键的触发力度都可以随意调整,用户可以根据每一根手指的偏好,直接把每一个轴都调到刚好适合的程度?

为此,他决定放弃花5个小时再从头做一个键盘,而是花50个小时做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他画好图纸、买好零件、打好电路板并组装起来,做出了下面这个键盘: 

不同于常规机械键盘里的弹簧轴,这个键盘每一个轴都是电磁铁,电磁铁上的电压越大,磁力就越大,意味着按下去需要的力度也就越大。

与此同时,右上角的旋钮可以全局调节按键的触发力度,最重的时候像大雨倾盆,最轻的时候如蜻蜓点水。如果想要更有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修改参数调节每一个按键的力度。

就这样,在电磁体和电压的配合下,这个键盘让打字轻松了很多,甚至可以自己打字。不过这个键盘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电磁体长期通电会严重发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何同学在键盘里放了三个距离传感器,只有检测到手伸入后才会升起按键并激活键盘PCB。有了传感器,就可以控制键盘升起的方式随手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何同学还整起了花活:

 

此外,何同学还在键盘里放了一个音频输入接口,通过电路中的频谱分析芯片,键盘甚至可以随着声音律动。配合何同学之前做过的充电桌,视觉效果十分炫酷。

最后,何同学在键盘上方安装了一个深感摄像头,实现了键盘的悬浮输入功能。

打开这个功能后,按键和键盘PCB会全部断电,摄像头会读取指尖坐标和指尖与摄像头的距离,只有指尖正下方的按键会升起,把手指放低一点就可以输入。

手痛没解决,灵感又来了

说到这里,何同学关于这个键盘的介绍就结束了。这时他才想起自己打字时隐隐作痛的小拇指。那问题解决了吗?何同学:“完全没有。”

 

何同学表示,这个键盘因为发热、厚度以及不合理的触发方式,还需要很多优化才能日常使用。但在做键盘时,此起彼伏的按键形成各种形状和动势,让他觉得很眼熟。

 

没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活字印刷》节目。于是何同学决定,既然已经花了50个小时做了键盘,不如再花500个小时做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微缩版“活字阵”。

据何同学介绍,“活字阵”本质上是一个由897个像素组成的立体屏幕,他加上了键盘上类似的交互功能。当手掌移动时,正下方的字模会升起,手放下后会出现阵阵涟漪。

 

从控制原理上看,键盘是用PWM波加MOS管控制电磁导通,“活字阵”则是用PWM波控制舵机,让3D打印字模升起落下。

做一个简单,难的是做897个。经过三个星期的组装,中途还经常出现一个字模不动就要拆掉整个装置更换等情况,终于在三个月的调试和维护后完成了,最终效果也很震撼。

 

时隔四个月,何同学视频中带来的键盘似乎并没有那么“硬核”,产品理念也没有那么超前,带来更多的是“玩”和展示的作用。

对此,有专家给出“实用性不强但值得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并不买账:

  • “直说了,没意思”

  • “不知道这个视频到底想讲啥”

  • “何同学只是会做视频而已,他的内容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趣”

但同时也有网友表示:

  • “我喜欢何同学的视频,是因为他的视频总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即使是理工科也可以有极致的浪漫,以及可以感受得到科技的无限可能。”

  • “整个视频能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懂,整得好看、有创意,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文字及图片出自 CSDN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