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困在上海的创业者:有人准备卖房、有人收入翻5倍、有人全公司冲到抗疫一线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40515.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困在上海的创业者:有人准备卖房、有人收入翻5倍、有人全公司冲到抗疫一线

75

“疫情结束后,我的企业还会在么?”上海的创业者也在一遍遍地问自己。

面对工厂停产、物流停滞、收入归零、线上办公效率低……他们可能暂时无法给出答案,但不少创业者对铅笔道表示:现实困难虽多,可我们拒绝躺平。

一位创业者告诉铅笔道,他甚至做好了卖房的准备。身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创始人,他天天为了物流问题焦虑,退单像雪花一样袭来,单月退单金额得有几百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为后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靠卖房再撑一撑。

当然,也有从危机中找到发展机遇的企业。一位创业者对铅笔道表示,疫情下他们的预制菜项目反倒发展得更好,3月份的销售收入创下了创业以来的新高,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倍多。

也有创业者把当前无法破解的企业困境先放在一边,带领员工冲上抗疫一线,把原本要宣发的库存食品留下来,帮助上海的医院和居民补给物资。

疫情仍在持续,我们相信每位上海的创业者都在为极力“求生”,都在期待他的公司,能挺到疫情结束。我们会持续关注上海创业者的动态,也希望能为困境中的创业者提供一份精神鼓励。本文是铅笔道“上海创业者”系列第二篇,下面是他们的故事。

“我已经做好卖房的准备了”

采访进行到一半,一阵急促的门铃声迫使李飞中断谈话,他先说了声抱歉,然后告诉铅笔道:“应该是社区的人,除了他们现在也没人会敲门了。”果然,新一轮核酸又要开始,这对李飞(化名)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李飞是上海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创始人,产品以奢侈品为主,目标瞄向中产人群。在销售渠道上,李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APP、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外,也在上海开设了两家线下门店。在此前,该项目还完成过两轮融资。

虽说以往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特殊时期也难免沦为两千五百万中的那个“一”。创业者也是普通人,李飞也会吐槽物资有多难买,有多贵。相比其他人李飞是幸运的,基础的生活物资暂时不缺,但在精神上,他觉得隔离中的每一天都是折磨。

“线上办公使公司的经营效率大减,并且公司在不可控的前提下经营,随时可能犯错。”他感叹:“生怕疫情结束了,公司也没了。”

关于办公效率,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员工的角度而言,居家工作很难保证工作效率,“很多员工其实都是躺平半休假的状态,做一会儿工作转而打游戏刷短视频。”现在的上海是风暴中心,很多人心中的“弦”已经崩到极致,所以他选择默许了员工“摸鱼”,不再施加压力。

于公司业务而言,李飞最焦虑的还是物流问题。公司主要有几个发货渠道:上海仓、香港仓以及海外仓。因为疫情原因上海成了“与世隔绝”的状态,货物进不去也出不来,“我问过相关的负责人好几次,什么时候仓库能解封,每次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等通知。可什么时候会有通知?也没人知道。”

为了达成订单交付,从3月中旬李飞就紧急联系其他的仓库调货,或者联系供应商从海外发货,但这样时间、人力、渠道等成本自然急剧上升。并且,公司费尽心力培养起来的用户粘性会不会因此受损?用户是否会选择其他平台?这些也存在发生的可能性。

从干线物流到消费终端,物流停摆的影响存在于方方面面,上海不仅是李飞公司的大本营,也是其消费者集聚地,据他统计,上海用户占比达到了近50%。当前“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也自然无法保证,很多消费者放弃等待早早取消了订单。“这些天退单像雪花一样袭来,单月退单金额得有几百万。说实话,有点绝望。”

很多人说,疫情结束后会有报复性消费,可是他并不看好,反倒觉得经过两波疫情洗礼后使得很多人有了存钱的想法。

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候,“现金流”三个字就一直挂在创业者与投资人们嘴边。李飞很庆幸,此前他预测消费行业会变得难做,为此早早就缩减不必要开支,撤掉不赚钱的渠道,甚至早就精简过人员。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些天他也联系过物业与房东询问是否有免租的可能,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对此,他也报以理解的态度,在疫情的洗礼下商业地产同样也是受影响的行业,空置率极高,在这种背景下房东自然不会放弃这些剩余的客户。

虽然账上有现金,但李飞依旧时不时在算账:盘算现在的状态还能撑多久,最近一次算出的结果是两个月。如果到时候情况还没有转好又该怎么办?“我已经做好卖房的准备了。”“无论情况再怎么恶劣,也不可能总是怨天尤人选择认命,创业者嘛,自然是不服输的。”他最后说道。

 预制菜“不愁卖”,销售收入翻5倍

“整个3月份,我们的销售收入创下了创业以来的新高,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倍多。”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创始人浦文明对铅笔道说道。

去年年初,珍味小梅园宣布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乘着预制菜行业的风口,珍味小梅园一路狂奔,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三轮过亿元融资。

疫情之下,已经火了两年的预制菜行业,再次迎来新一轮爆发。浦文明解释:“我们跟很多消费者沟通过,大家封闭在家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每天做饭都已经做烦了,大把的时间都放在做饭上,就会觉得很累。所以现在对预制菜的需求就非常高。”

面对暴涨的需求,浦文明用“不愁卖”来形容自己的产品销售情况。目前珍味小梅园的产品线大概有50个SKU,覆盖了早餐、晚餐场景,除去断货的产品,目前仓库里面还有的十几个品基本上都很好卖。

菜肴类尤其受欢迎。最近,珍味小梅园推出了198元/套的保供套餐,每天出货量可达到3000-4000箱。这个套餐里有五六个菜肴,包括宫爆鸡丁,梅菜扣肉、鱼香肉丝等,另外还有两份早餐。“推出去后,这个套餐是所有保供套餐里最好卖的,基本上人家开团都是30-50套,我们都是100-150套成团。”

面点类产品也很畅销。4月1日-14日不到半个月时间里,葱油饼已经卖出了1万多箱,其他面点产品也基本上是到货就清空,甚至有些货是刚从仓库发出就已经卖出去了。

不光自己做社区团购,珍味小梅园还在给家乐福会员店,大润发,叮咚买菜、盒马等平台送货。“今天我们刚从武汉调了2200箱货,分给家乐福会员店1000多箱,盒马1000多箱,就基本分完了。”

销售额暴涨离不开前期相对充分的准备。浦文明回忆,3月中旬开始,珍味小梅园在上海的30多家自营店中,就有十几家因疫情被封闭。预感到接下来的疫情形势会比较严峻,于是团队向公司所在地的普陀商委申请了车辆临时通行证,保供企业证明等。终于赶在封城的前一天(3月31号)办了下来。

4月10日,珍味小梅园又进入了上海市全市的保供白名单,成为可以第一批恢复门店营业的白名单企业之一。“但是现在我们有些店也缺货,也不想让员工出去走动造成麻烦,所以还是会晚一点再开业。”

不过,在整个疫情的大环境下,珍味小梅园也不可能不受到任何影响,物流成本上涨便是其中之一。“平时上海市内配送物流是一辆车500元,现在涨到2500元了。”浦文明介绍道。

“因为我们是保供企业,所以还是会维持正常零售价。而且我们的工厂都在上海周边,就算物流费贵了一点,也还能承受。另外我们也并不想靠着疫情赚钱,我们看重的是未来,希望能将品牌的口碑做出来,所以就没有涨过价,有些套餐可能还有优惠。”

疫情也给了团队一个磨合的机遇。“以前我们做订单计划都是很简单的,每天到货多少卖掉多少是稳定的。但当爆发式订单来的时候,怎么组织供货保证自己不断货,保证所有消费者渠道都能兼顾到,这对我们供应链团队的磨练提升是有很大的帮助。”

疫情期间的社区团购也为品牌积累了一定的私域流量。“居家隔离的这一个月,我们组织了很多线上培训。以前很多店长不会操作外卖,也不会运营社群,通过这一次的磨练,每一个店长都练就了一套高效的私域流量玩法。这两天也一直在讨论疫情后怎么维护好这些私域流量。”

“另外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整个预制菜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疫情以后我们会踩下油门加大投入。”

   贡献库存物资,带团队冲上抗疫一线

“每天忙完就凌晨两点左右了,有的时候甚至是四点。早上八点到八点半之间就会起来做志愿工作。”准时出现在抗疫前线,是林潮新自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每天都要做的事。

林潮新是上海潮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做直播带货出身。在2022年3月开发了自有品牌“植场达人”,本着“让健康变简单”的初衷,上线了例如红糖红枣燕麦粥、山药紫薯燕麦粥等一系列的营养食品。

在林潮新的计划中,原本预计在三月底自产自销掉十五万库存,一切被突然爆发的疫情打乱。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上海这个地方,有些人一天就只吃一顿饭,没有物资的甚至一天都只吃几颗花生米,甚至有一位舞蹈老师发朋友圈开玩笑,线上教课2个小时只需要3个鸡蛋。还有方舱医院的工人,每天工作18个小时也不能保证吃饱。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居民、医生大家都很辛苦。”林潮新说道。

“植场达人”的产品,只需要一个水杯和热水冲泡便可以是一顿饭。困在疫情中的林潮新做了一个大决定:把原本要做宣发的库存食物留下来帮助上海。计划有两个:第一,优先把物资提供给上海的医院、方舱群体、老人。第二:为了解决小区的物资和用餐困难。

原本的库存数量也远远不够支援上海。为了给更多的上海居民提供物资,政府为“植场达人”办理了上海通行证,保证物资可以畅通无阻的从汕头的工厂送到上海。

但是抗疫这件事难的不是做决定,而是执行。要保证产品真正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要求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员工,都要前往前线进行支援。员工虽然会穿着防护服,但仍然需要每天在大街小巷上做物资配送,拣货分装。疫情感染速度之快,每日新增数目也在不断加大,员工的担心和紧张,林潮新全部都看在眼里。

为了说服和鼓舞安抚员工,林潮新选择和他们一起冲在抗疫一线。“虽然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能因为遇到疫情心态就崩了,就放弃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反而在疫情这样严峻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去做使命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大家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事情了。这个时候不做点什么,等什么时候呢?”

实际上,奋斗在抗疫前线只是林潮新目前生活的一部分,在疫情面前,林潮新自己的公司“潮谈”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潮谈有自己签约的艺人和主播,也有独家总代的头部品牌例如海尔、桂林西瓜霜等等。如今潮谈在上海的仓库被封,在天津的仓库也几乎发不出货。主播因为上不了播而焦虑,运营的团队心态也在崩溃边缘。

这些压力,林潮新都要面对。他坦言,“其实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因为目前所有的盈利和赚钱都不能放在疫情的前面。”与其纠结盈利的问题,还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会为自己身为志愿者而感到有意义,看到上海的居民因为拿到物资而开心也会非常的有成就感。”林潮新说道。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