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小说的用处到底在于什么?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933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读小说的用处到底在于什么?

lz现在16,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三四岁背唐诗,五六岁读红楼,市面上的名著有一半都看过,也看过一些鸡汤散文和漫画书,每期意林读者都要买,并且上面这些书…
163
49,561

44 个回答

在生活中,我遇到过一类人,和他们相处时能感到其身上有股自内而外的温润,谈吐举止周全得体,从不必担心他们笨拙地擦伤身边人的感受,以我观察,他们得以如此,离不开大量文艺作品的熏染,而欣赏文艺作品其实是一种关于“设身处地”的训练。

有个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一些学生被安排听一位女性艾滋病患者的自述,他们了解到,这位女性是因为一场车祸后的输血而感染HIV的,在那个年代,艾滋病的发展还无法有效控制,所以这位患者说自己时常会陷入命不久矣的恐惧中,并被其深深煎熬,事后,实验人员要求同学们填写一份关于如何对待艾滋病人的问卷,听过患者自白的同学比对照组展现出了更强的同情,因为患者的故事给了他们一个不同社会身份的叙事角度,使他们对患者有了一种暂时的“设身处地”。

事实上,任何一种可以代入他人立场的故事都能给受众带来自己人生经验之外的视角,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文艺作品尤其如此。

史蒂芬·平克教授曾经介绍过一个观点,即西方历史中人道主义的兴起与通俗小说的流行存在着联系,原因在于,通过文艺作品了解其他社会角色的处境,有助于唤起广泛的共情,进而影响公众心理,《汤姆叔叔的小屋》让美国人民为废奴奔走呼号,《雾都孤儿》掀起了英国社会对童工的深切同情,《悲惨世界》让法国各界聚焦底层民生,而《白毛女》则让中国百姓对阶级压迫悲愤满怀,诸多经典文艺作品的情节直到今天还被时常提起,有些甚至沉淀为文化典故乃至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一个人在当下,要想周全得体地与他人相处,能够设身处地的感他人所感非常重要,即使这种“设身处地”只是暂时的,浅层的,乃至虚构的。

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被灌输过女性脑子不好使的偏见,那么《女王的棋局》将修正此人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被灌输过针对性少数群体的仇恨,那么白先勇先生的《孽子》将动摇此人的立场,是的,我知道这些故事是虚构的,但它们带给人的感触却是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

一个人欣赏过的文艺作品多,往往也就意味着此人感受过的社会立场多,而正是这种对他人立场丰富多样的感受孕育出了温暖得体的举止。

我小时候总是搞不清什么叫“读书人的样子”,后来我明白了,在过去,书籍是文艺作品的主要载体,“读书人”这三字的重点不在于聪明渊博,而在于对世事艰难的广泛感受和同情理解。

“设身处地”曾是读书人立身的修为,在文化载体多样的今天,也应是文艺爱好者们的共同追求。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渭也;小闻者,谋利计功之渭也。

袁腾飞老师谈学历史的作用时,引的这句话,放在这里也挺合适。

––––––––––––––––––––––––––––––––––––––––––––––––––––––––––––––––––––

我真的不是因为觉得题主漂亮才过来补充答案的,嗯。

印象里梁文道在07年开卷八分钟里曾经提到过类似的问题,但是刚才找出可能的几期来重听,没找到要点,经搜索,发现两篇南都对道长的采访,也讲述了他节目中的观点。

專訪梁文道:在香港還堅持讀書那你就是真正的讀書人

“李嘉诚说小说没有用”一节介绍了道长发起议论的背景。

以下为南方日报对道长的采访

"这是时代病" 梁文道谈"阎崇年被掌掴"事件(图)-搜狐文化频道

记者:很多家长对小孩的阅读取向都很担忧,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阅读网上的潮流作品,或者是实用类的畅销书。

梁文道:我想起我很喜欢讲的一个故事,就是李嘉诚。他是一个喜欢介绍别人看书的人,碰到自己喜欢的书,他出钱给出版社加印,买回来送人。但他从来不读小说,他认为读小说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不止李嘉诚,很多人认为读小说没有立杆见影的用处。这就像人生病去药房买药,是希望能治病的,结果老板说你身体不好,得多点吃水果,给你端一盘水果,你肯定不想要。小说就像这些水果,没有药那么效果明确。现在很多书名字就很可怕,比如说《怎样赚到你的第一百万》、《怎样活到一百岁》,书名就是一个广告。但被人们忽略了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道德教育通常都是从故事中学到的,认为看小说学不到东西,就是根本不在乎人性的茁壮和成长,难怪我常常感到李嘉诚做生意的手段没人性。(笑)

其实题主的疑问我也有同感,比如每次读过书之后,都急切地去豆瓣上标注,电影也是如此,把标注作为一种及时的奖励,好像自己花时间读了这本书有了报偿一样。

题主说到“看完书之后虽然有一些感悟,但无法渗透于生活之中”,我是觉着,有了感悟,就自然会渗透于生活之中,只是也许自己并没有这种自觉而已。读完之后立刻改变三观,对生活产生自己能够感受到的影响,这是有点儿难为小说了。皈依宗教倒是可以达到上述的效果。

还有一点,我觉着,读书仅仅是第一步,紧接着的思考也非常重要,若读完不细想,放下了,可能就如水过地皮湿一样,仅仅有一些比较浅层的感受吧。这点我也是一样,读的多,想得少,有一个不错的办法,可以和别人交流你对与这本书的看法,在交流中,就思考了,同时还能吸收别人不同的想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共勉。

题主提到做文章,古语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仅仅读书,可能对文笔的提升是有限的,多写才是不二法门,如木心先生所说,要多写,哪怕是日记、给朋友的书信也是好的,不但要多写,还要多改。

不考虑很多,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不是很美好么?

今日解签,不宜下江南

有趣,好玩,引人入胜,足够了。

如果你报着我要陶冶情操,我要学到东西,我要感受高尚和美的心态。

你可能看不进去,看进去也是逼自己。

想要从中学什么,得到什么,其实就是功利的,庸俗的。背离美和高尚的。

人无法强行去接触超越自己审美的作品。

顺其自然即可,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多看不会错

和知乎认识的一位朋友聊过这个话题。截图一二。



我是出生在农村的一位普通女性,80后。幸运的是,外公和舅舅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烟花制作工艺,这让我从小就有了读书的便利,得以比身边的同龄人看更多的书。

书本是外公制作烟花的原材料之一。外公本人也特别喜欢看书。每每收购到旧书籍,若等不及我去,外公便会挑出他认为好的书籍,积攒起来,等待我各种假期前去阅读。

读不完的,我都可以带回家,看完再送回去,然后再拿下一批。

小学,我已经看了很多七七八八的书,范围很广。国内的、国外的、历史的、政治的、传说的、童话的、武侠的,甚至是爱情的。

我从没看绘本的经历。三年级以前就看了《西游记》原著了,当然还有《月唐演义》之类。

那时候学业不繁重,经常各种假期,有时候即使在学校,一周可能也有三四天看不到老师到校,加上我完成作业的效率很高,所以我没事就在看书。

有老师上课,就偷偷放在课本下看。周末放牛,也带一本书看。

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问姐姐。字典也是外公给的。

17岁以前,我只买过一本阅读的书籍,还是五年级时我奶奶给我买的作文书。我爸从不给我买任何课外书。家里两个孩子读书,压力大,他觉得买课外书浪费钱。同时,他的意识认为:学校有书(课本)读,外公那里有旧书读。

外公不同,不但他自己喜欢看书,还会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我。

我家电视也买的相对较早。虽然穷,但是爸爸是个电视迷,买的早,我上小学前就有了。那时候组里邻居们都到我家看电视。谈笑间还可以帮我们家干一些活。(比如剥玉米、摘花生之类)所以在那个年代我有幸看了很多有深度的剧,也看了很多有深度的电影。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金庸、梁羽生、古龙,我都看。看完一遍又一遍,遇到喜欢的书籍,可以看四五遍。

我会在脑子里构建一个空间,把书中的人物放进去,分析他们性格形成的原因,寻找其中的逻辑。(对,我还看佐罗和福尔摩斯,小学有段时间很迷破案和魔术揭秘系列)

也得益于这,小学初中的语文才能一直保持第一。又因为语文好,所以其他科目学起来也轻松,经常生病(那时候常年低血压),缺课后看看书,自己也看明白了。

我们那个年代因为主攻中考,复读生多,升学率极低,所以初中压力其实很大。但是初中我也很有幸接触了很多书籍。路遥、贾平凹、王安忆、张恨水,同样是一遍一遍看。

被老师逮到过,但因为语文第一,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也就没受到惩罚,只是后来偷看的时候,课桌上的遮挡物更高了点。

那时候看的多是《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百年孤独》之类。

师范三年,我最幸福的事就是免费看了阅览室的很多书。那时候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和学校,所以一进校就没有什么学习欲望。只喜欢看书。

阅览室的两位老师都很友好,为了方便我看书,甚至给我开了后门。当别的同学在窗口捧着目录挑选,一次最多只能借两本的时候,我可以自己进阅览室去挑选,想带走几本带走几本。(因为目录里很多书都被我看过了,老师觉得挑选起来浪费时间,索性让我自己去找)。

感恩两位阅读室老师。

有一说一,什么琼瑶啊、席绢啊、岑凯伦之类的,我倒不怎么喜欢看。三毛、张爱玲,我倒是全部看完了。当年图书室有的国内外名著,我基本都看完了,烂熟于心。

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为了显摆吗?

读这些小说不仅仅是让我语文底子好,让我理解力好,让我作文好。(知乎大神多,我不是作家,求轻喷。师范在校文学社团,不爱好投稿,就写着玩,毕业前以同学们和自己为原型写了部小说以及一些中短篇,只在校园展出过。原稿毕业就毁了。不过毕业是凭这个成了写作特长生六位中的一位。)

读小说,它让我在短短的20年时间,见识了别人可能需要五六十年时间去经历才能获取的东西。

读小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悲欢,什么是释然。

它让我有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能力,让我不管中窥豹,让我拿得起放得下,让我历经千帆仍有阳光,让我拥有珍惜亲情、友情、爱情的能力。

我靠着这些书籍里获取的知识,偶尔猜猜朋友密码娱乐,偶尔从他人的言行推断可能会发生的事,一次次观察,一次次总结,带给我的能力递进,是我在社会上十年都学不来的东西。

20多年前,30年多前,那些我曾看过很多次的小说,那些曾烂熟于心的句子,我早已经遗忘得七七八八。但小说带给我的影响,却让我受益一生。

记得当年我妈对我恋情不满的时候,曾吐槽我:“小说看多了”。

可就是因为小说看多了,我才能够在糟糕的环境影响中杀出一条血路,逆风而行,向阳而生,把一手烂牌打成好牌。

简要地拿几件事叙述一下读小说带给我的好处吧。

1:小升初被领导换分落榜了,因为是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可以加分上。坚决不!让父亲查分,还了清白,光明正大进了初一。

这是小说里获取的自我信任与肯定。哪怕全世界(亲戚、村民、父母、老师)当时都在质疑我发挥失常了,我依然相信自己。

2:初中中考前,父亲想让我考师范。我不愿意,和他僵持了一下午,各种据理力争。虽然最后在他的暴力威胁下失败了。

这是小说带给我的思考。我比同龄人更懂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并且不管结果如何,敢于表达出来。至于为什么失败,谁叫当时我是未成年没志愿决定权呢。

3:师范毕业前,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表明毕业不想教书,想继续读高中,考大学。这个一开始失败了(父亲拒绝),但是后来又成功了(有高学历亲戚认可我的想法,说动了父亲,父亲同意了,找了一个高中去报名高三插班生了),但是后来又失败了(插班当天姐姐绝食抗议,还影响到了最近的两个亲戚,为了父母喜欢的家庭平和,我选择妥协了),哈哈。

这是小说带给我的勇气。我敢于在大家都等着安排工作的时候,去接受插班读高三的挑战。同时也能在姐姐绝食和父母之间,作出一个选择——放弃插班,去上班。

4:辞职后,能接受身份转换。所以上过讲台,坐过流水线,站过岗,拿过鸡毛掸子,搬过砖。

小说教会我的,就是懂得放下身段解决当下问题,而不是任何时间任何条件都不接受潮起潮落。

5:单恋过一个男孩子,四年。花四天时间去见他,花了四十分钟时间思考后(打的兜风一圈)决定放弃。

喜欢上一个男孩子,花了四分钟时间,就决定勇敢去表达,去爱,去奔赴。(现在是我孩子的爸爸,我的爱人。)

小说教会了我什么是爱,让我懂得辨别爱,懂得爱与成全,让我能够在一场四年暗恋后,爽快地放下,再勇敢地去接受可能存在的再一次“无响应”。

6:好姐妹最近因为母亲家产分配,和妹妹妹夫搞的非常不愉快。因为我家也是两姐妹,她问我以后怎么办?我说妈妈有私下给我说过,让我吃点亏,我说我没意见。

姐妹震惊,说“你也太好欺负了吧,换我,我绝对不同意!凭什么!”

我回答:“妈妈开心就好。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夹在中间不开心。婆家房子都给了老公哥哥,我从不怂恿老公去争去抢。”

小说,教会了我包容,教会了我权衡中学会舍弃。小说让我明白情感永远大于物质。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有一部长篇小说,里面有邻家奶奶、后院阿姨、邻居师母、大舅、小舅、小江奶奶和爸爸、阿芬爷爷奶奶、小翠失踪30年的哥哥、给我做风筝蛐蛐笼的三爷爷、给我送衣服的姑奶奶、笑颜如花的发小小姨,亲爱的外公外婆,奶奶和未曾谋面的爷爷……这些人离开很多年了,在我心里却不曾消失过。

我的小说里,还有舅妈们的关照、小姨的疼爱、叔叔家的美食、和堂哥一起欢乐成长的时光、给我买内衣和连衣裙的姐姐(嗯,和那个绝食阻挡我读书的姐姐是同一个人)、叫我妹妹的吹牛大王芝琴(知乎“吹牛”回答里提及的)、校园暴力我,成年后却又给我道歉的同学……小说带给我的,是感知温暖与力量的能力,是理解与包容,感恩与思考。

因为小说,我学会了爱,拥有了爱,不惧怕无爱。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