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次使用电子作为催化剂!中科院外籍院士建立全新的催化组装策略,为新材料创制奠定基...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036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次使用电子作为催化剂!中科院外籍院士建立全新的催化组装策略,为新材料创制奠定基础
科技与人文
首次使用电子作为催化剂!中科院外籍院士建立全新的催化组装策略,为新材料创制奠定基础
近日,2016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教授团队迎来最新成果。论文发表在Nature 上,由清华博士焦阳担任共同一作。图 | 焦阳参加
280


近日,2016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教授团队迎来最新成果。论文发表在Nature 上,由清华博士焦阳担任共同一作。

图 | 焦阳参加国际会议期间的照片(来源:焦阳)

该工作首次利用电子来催化和调控分子识别过程,借此衍生出一种全新的组装策略。论文题目很简单,只有四个英文单词:Electron-catalysed molecular recognition。翻译成中文也只有九个汉字:《电子催化的分子识别》。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对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贡献”

分子识别和自组装,是该研究的重点。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是指,有机小分子或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辨认、匹配与结合。自组装(self-assembly)是指,物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比如分子、纳米粒子、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粒子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分子识别可以看作是自组装技术的基础。

自然界中,分子识别现象无处不在,支撑起生命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基于对此的理解,化学家建立了超分子化学,即“超越分子层次的化学”,希望师法自然,通过精准调控化学自组装过程,探索药物开发和材料创制的新范式。

在化学家眼中,催化是最有力的调控手段之一。过去两百年来,各类催化剂不断涌现,显著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但是迄今为止,依然很难获得合适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分子间的识别和组装。

仅有的催化组装实例中,催化剂往往来自于意外发现,不仅结构复杂,且难以简化和改造。主要成因有两点:第一,分子间的作用力强度低、动态性显著,这造成分子识别远不如化学反应容易操控;第二,目前在自组装领域,人们对动力学和机理的探讨不够深入,很难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指导。

图 | 高效的催化组装是化学家多年来的愿景(来源:Chemical Society Review)
在这项研究中,焦阳从相对成熟的合成化学中汲取经验,将“电子催化”的理念运用到超分子化学中,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电子对分子识别的催化和调控,并给出清晰、详尽的机理图像,初步展示了该方法的特色和优势。

该工作表明,要想加速分子识别,可能只需要化学世界中最小的粒子——电子。作为催化剂,电子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简单、通用:既能被各类化学试剂引发,也能被电化学手段控制,还能通过光化学、力化学等方式实现。因而,电子催化的策略在基础研究和材料应用方面都有着无穷潜力。

审稿人评价称,该论文首次证明了电子可用于催化非共价反应。这是一种全新的催化类型,凭借其新颖性足以在 Nature 上发表。

另一位审稿人认为,该研究是对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贡献,会对超分子材料化学和系统化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得益于典范级的实验细节和机理分析,本文的结论 100% 可靠。

还有一位审稿人表示,基于电化学手段的催化组装,不仅可以完全消除对化学试剂的依赖,还提供了随时控制溶液中物种分布的能力。

意外发现、细心求证、提炼升华

焦阳表示,该研究主要经历如下阶段:

阶段一:意外发现。

焦阳的合作导师斯托达特教授是分子机器领域的先驱之一,近年来该团队开发出一款氧化还原驱动的人工分子泵,并基于此实现了高能聚轮烷的精准合成以及能量驱动的机械吸附。

但在三年前,他们对分子泵工作原理的认识,还存在一些盲点。例如,分子泵的运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两个分子还原成自由基,进而在自由基配对作用的驱动下,发生分子识别;第二步则是将已经识别和组装起来的自由基复合物氧化回去,完成分子的输运。

焦阳的同事在实验中发现,在分子识别这一步,如果使用金属锌作为还原剂,就能轻松实现。而一旦将锌换成铜,虽然也能还原产生自由基,但完全不会发生识别。大家认为,这很可能是个催化过程。不过,有人觉得金属表面有特别的效应,自带催化属性;有人觉得金属锌的还原性更强,将自由基“过度还原”,从而实现了某种催化。

阶段二:细心求证。

焦阳对这个奇特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仔细探索。一系列的控制实验做下来,他发现“过度还原”假说很可能是对的,但距离完全证明这一猜想还远远不够。为尽快得到确切答案,他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制备两份样品,一份被“还原得恰到好处”,另一份则在此基础上,轻微地过度还原,通过比较这两份样品中分子识别的速率,就可以判定“过度还原”是不是决定性因素。

至此,问题转化为:如何制备一份“还原得恰到好处”的样品?为此他尝试过多种方法,最后发现只有在精确的工作电压下进行电解才能恰到好处地还原,得到所需样品。

筹备 3 个月后,终于迎来了一次关键性实验。在新制备的样品中,当两种自由基混合以后,10 个小时之内依然没有发生识别;然而,如果向样品中加入 4% 的微量还原剂,达到“过度还原”的效果,分子识别就会迅速启动,并在 70 分钟之内达到平衡态,速率加快了 640 倍。而多加一点(8%)还原剂,分子识别进行得更快,不到 10 分钟就能完成,速率加快了 3200 倍。

图 | 筹备了 3 个月的关键实验,让焦阳确认了神奇的催化现象(来源:Nature)

确认了催化现象以后,他很快踏上阐释催化机理的征程。为了表征催化中间体,焦阳将原本自动进行的催化过程拆解成多个步骤,并借助光谱学手段成功观察到催化中间体的形成及其后续转化。

仅有光谱证据还不够,催化体系物种繁多、互相牵连,想要将中间体分离出来,获取更详细的结构信息,非常困难。为解决该问题,他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与中间体核心单元类似的模型分子,该分子是机械互锁结构,能将复杂的超分子体系简化成结构明确的单分子体系。

借此,他测得了模型分子的光谱信号、电子顺磁共振信号以及单晶结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催化中间体的结构特征,为催化机理提供了关键性证据。机理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手段是量子力学计算,为此焦阳和国际知名计算化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材料与工艺模拟中心的威廉·戈达德(William A. Goddard)教授合作,历时一年,从理论层面确认了催化过程中活化能的显著降低,并揭示了两条共存的催化路径,从而为机理的准确性再加一层保险。

图 | 历时一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确保了机理的准确性(来源:Nature)
阶段三:提炼升华。

对于任意一个催化过程,首要的问题是:催化剂是什么?这让焦阳联想到 2014 年 Nature Chemistry 上的一篇综述文章,标题为《电子是一个催化剂》(The electron is a catalyst)。没错,真正的催化剂不是某种特定的分子,而是电子。事实上,“电子催化”的思想在合成化学中早已被广泛应用,但从未有人设想过电子也可作为分子识别和自组装过程的催化剂。基于此,论文的主旨和题目得以确定:电子催化的分子识别。

不过,科学界常常有这样的声音:“没人做过的事情,并不意味着重要。”于是焦阳进一步拷问自己,电子催化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他的总结是:内核越简单,外延越广阔。

一种催化模式想要获得广泛的使用,其基本要素一定要足够简洁,原理也要清晰明确。电子催化恰恰是这样一种简单、通用的方法。尽管本文中只展现了一个例子,但运用类似原理可以很容易设计出更多的“电子催化自组装”体系。

此外,电子是无处不在的,向体系中引入电子的操作,不仅可用化学试剂来完成,还可借助通电、光照或施加机械力等多种不同渠道来实现。这些与外界刺激的互动能力,都是构筑智能新材料的契机。

图 | 从电子催化的化学反应到电子催化的分子识别(来源:Nature)

根据现有体系的特点,焦阳在论文中重点展示了两项电子催化的优势:其一,只要还原电位适合,理论上任何化学还原剂都能承担电子催化的引发任务。他检验了 10 种试剂,其中包括活泼金属、金属配合物、有机小分子等,发现它们都能启动分子识别,而且加速效果几乎相同。以往的催化组装手段,非常依赖催化剂的具体结构,而电子催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结构依赖”,从而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和兼容性。

其二,如果电子是催化剂,则不需要任何化学试剂,通电也可促进分子识别。实验结果支持了焦阳的推论,他将电极插入制备好的样品中,然后增加电压,只需要 10 秒钟,注入 0.1 库伦的电子,瞬间就能完成分子识别。如果将电化学池改造一下,还能在阴阳两极同时注入和移除等量的电子,利用体系中流过的电流,同样能达到催化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能帮助调控分子识别的进程。让分子识别可以“走走停停”,精确控制速率和转化率。这在以往的超分子体系中很难实现,也是论文的点睛之笔。

另据悉,在应用前景上,该成果有望用于构筑“自我锻炼”的人工肌肉,智能药物缓释系统、超分子电池等等。

“思想的实验”和“思想的结晶”

回顾研究历程,焦阳分享了两桩往事。一则关于科研理念,一则关于学术精神。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焦阳所在的美国西北大学计划关闭校园和实验室。当时,全组同事都在加班加点做实验,希望在关闭前收集到整套数据,以便隔离期间有论文可写。焦阳最初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连续加了几天夜班,把能想到的实验全部做完。

然而,隔离期间,当他开始整理数据写论文时,发现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讨论清楚,必须进一步做实验。最初他有点沮丧,看着同事们源源不断地产出论文,心里很着急,但已经困守家中,只能多做一些“思想的实验”。

就在这段时期,他有了难得的闲暇,可以深度思考电子催化的本质和优势。几个月后,实验室重新开放,这些“思想的结晶”都没有被浪费,也引导他去做更多重要的实验,最终造就一篇完美论文。

事后回想,如果没有这些波折,该研究很可能达不到如今的高度。科研本就是一个实践与思考螺旋互动的过程,平日里处在快节奏工作中,每天被大量实验计划催促,很难有余暇去深入思考最基础的科学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疫情固然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客观上也为他提供了“慢慢来”的机会。

在焦阳的计划中,他曾尝试利用光化学手段引入电子,以达到催化和控制分子识别的目的。实验时也确实观察到:光照的效果和通电非常类似,都能引起某个特征吸收峰的增加。

于是,在论文的第一稿中,他把光化学实验的结果和详细机理图都写了进去。为了支持机理中的假设,焦阳请一位光谱学专家帮忙测定中间态的寿命和反应途径。然而,对方经过仔细实验和分析后,发现提出的机理是不可能的,要看看有无其他可能性。

于是,焦阳做了一些对照实验,这才发现该体系在光照下是不稳定的,会发生分解、并产生光谱表征中的假象。失望之余,他更感到庆幸,要不是来自合作者的“警报”,自己很可能把错误的实验结果呈现给审稿人甚至全世界的读者。

最后,他删掉整个光化学部分的结果与讨论,同时暗下决心,未来一定要找到光稳定体系去实现未竟的目标。

随后,他将那位光谱学专家列为论文的共同作者,有一天专家发邮件问焦阳,自己的贡献不大,是不是放在致谢中更合适?于是,焦阳将这个故事讲给对方,并表示:“相比于发现真理,拒绝谬误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对方收到焦阳的回信后欣然接受。

同时,他也认识到:第一,永远不要忽略对照实验的重要性;第二,要尊重并合理分配论文的署名。

作为一种全新的催化方法,电子催化的分子识别策略还需要深入理解和系统性拓展。因此,该团队接下来的主要目标包括:

1、提高催化效率,将电子的用量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2、拓展调控手段,将电子催化与电化学、光化学、力化学等诸多领域结合起来,赋予组装体更丰富的功能性;

3、将电子催化的理念应用于不同的组装体系,在分子、纳米、宏观等多个尺度上发挥作用。

曾被保送清华,已发表 11 篇一作论文

据介绍,焦阳来自吉林省四平市。于 2009 年保送至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2013 年获得清华大学优良本科毕业生(前 15%)。同年,保送至该校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中科院院士张希教授。

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提出并发展了“超分子自由基”的概念,运用动态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稳定或活化有机自由基物种,实现了近红外光热转换、高效催化等多种功能。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博士毕业生(前 5%)等荣誉。

2018 年博士毕业后,他来到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组装的催化与调控,功能型分子机器的构筑。博后期间,他建立了“电子催化的分子识别”新策略,为催化组装提供了简洁、高效、可拓展的方法。

迄今为止,焦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共计 11 篇。目前,仍在西北大学做博士后。同时,他计划 2022 年或 2023 年回国工作,当下正在联系国内高校申请教职。此外,另一位论文共同一作邱允俨博士将于 2022 年夏入职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 [4]。

-End-

1、Jiao, Y., Qiu, Y., Zhang, L. et al. Electron-catalysed molecular recognition. Nature 603, 265–270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377-3

2、Wang, Y., Lin, H.-X., Chen, L. et al. What molecular assembly can learn from catalytic chemistr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 43, 399–411 (2014). https://doi.org/10.1039/c3cs60212e

3、Studer, A., Curran, D. P. The electron is a catalyst. Nature Chemistry 6, 765–773 (2014). https://doi.org/10.1038/nchem.2031

4、yunyanqiu.com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