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15晚会央视警告:这些女主播千万别看,这些软件马上卸载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5618010957248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15晚会央视警告:这些女主播千万别看,这些软件马上卸载

雷科技·7分钟前
315晚会后,哪些企业如坐针毡?又有哪些企业松了一口气?

在新一轮的居家办公下,我们再一次迎来了令商家和消费者一起胆战心惊的315晚会。对那些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涉嫌非法犯罪的商家来说,登上“黑榜奥斯卡”意味自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更有可能面临市场和法律的严惩。但对于消费者来说,315晚会上曝光的品牌侵害的可是自己的利益,在315晚会上看到自己光顾过的商家,心里的滋味无异于在碗底发现苍蝇一样恶心。

那么在今年的315晚会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呢?

美女主播成重灾区

在多年的发展后,直播行业已经脱离最初游戏直播的小圈子,以更贴近生活的内容走向了普罗大众。但随着直播平台的发展,一些不怀好意的商家也盯上了直播这个崭新的平台,趁着直播平台的监管尚未完善之时,在直播平台借分享生活,行诈骗“吸金”之实,315晚会首先曝光的“女主播”就是最好的例子。

v2_6c994f491d6d45669d4cb903c8e29ff0_img_000

在直播平台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在美颜滤镜下显得青春靓丽的美女主播在镜头前用尽浑身解数带动直播间的气氛,她们有的表演歌舞才艺、有的和“大哥”真情流露地谈心、有的更是趁着监管人员不留意,有意无意“走光”以活跃气氛。但无论这些主播选择怎样的办法调动观众,最终的目的却出奇地一致——求“大哥”的大赏。

这里的“大哥”指的其实是直播间中那些打赏了大额礼物的观众,可能是真的欣赏主播的表演,也可能是将美女主播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想用巨额打赏获得“美女主播”的关注,加上主播的社交账号发展一段情缘。这些大哥在“主播”专业的煽动下,很有可能会掏空积蓄,只为获得主播在直播间里一次“喊名字”的机会。

v2_2ff5e4df3b524c1b959be52b9b492b95_img_000

但这些“大哥”不知道的是,在社交平台上和他们聊得火热,一口一个“大哥”“老公”的,其实另有其人:被经纪公司视作招牌门面的美女主播当然不会亲自与大哥打交道,和大哥露骨聊天的,往往是那些美女主播的“运营助理”们。而这些“运营”,不出意外都是男性。

我们无从知晓这些大哥得知自己花大钱和男性“打情骂俏”时的心情如何,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所谓的“大哥”,在经纪公司、美女主播和运营面前,只不过是可以“反复收割”的“大割”而已。

根据央视记者的卧底调查,这些“运营”会假借女主播的身份,以女主播的口吻向“大哥”索要礼物、“培养感情”,并以PK直播、热度维护等名义想尽办法掏空“大哥”的钱包。从学生的生活费、饭卡余额到打工人的积蓄甚至是网贷的信用额度,在这些主播的“运营”面前已经都是“等待收割的韭菜”。

v2_70844ab6593c4784b8b69cb4c5f9385e_img_000

那么如果某个“大割”真的被掏空榨干,那么他就真的能和女主播“喜结良缘”吗?结果当然是否定。在记者的卧底调查中,一位运营就直言在掏空某个大哥后直接“分了”,同时继续收割下一位“大割”。

在我看来,这种以“吸金”为目的直播行为,本质上是以“粉丝行为”为幌子、违反公序良俗甚至有“杀猪盘”属性的诈骗行为。但由于对于直播打赏的监管尚不完善,在“艺术无价”的理念下,这种以吸金为唯一目的直播依旧处于网络的灰色地带。说它是网络诈骗吧,这些打赏也确实是“大哥”们的主动打赏行为;说它是正常打赏吧,和大哥聊天的也不是大哥心中的“美女主播”。

想要整顿这种行为,我们需要监管部门、直播平台、主播和观众们的共同努力。而作为用户,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源头上抵制这类“吸金主播”,让直播市场回归正确的价值观。

软件静默安装再次上榜

如果说“美女主播”的骗局还只是游走在直播的灰色地带的话,接下来曝光的另一种行为则是将不法的双手伸到了你我的手机、电脑当中。各种静默安装的捆绑安装软件,其实就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一种行为。

在315晚会演示的例子中,用户只不过是在正常使用“Wi-Fi钥匙”时点击了屏幕中的“打开”“连接”的按钮,软件就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后台静默下载某些有利益关联的第三方软件。这些软件由“Wi-Fi钥匙”直接下载,有的更是能在手机后台自动完成安装的操作,由于下载、安装的行为不需要经过用户的同意,这些软件通常都不会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反倒会在肆意窃取用户数据的同时,在用户的手机中展示广告、“一客两吃”。

v2_320572b44d24429097f7f60b07a2ba26_img_000

这种捆绑安装的行为不仅出现在手机上,即使是电脑也逃不掉捆绑软件的困扰。以315晚会中展示的“PC6.com”为例,这个自称建立在1999年,全国排名前三且不接受任何广告的“非营利网站”,就在软件的下载界面中动了手脚,在正常的下载按钮旁边放置了颜色更鲜艳、面积更大的“高速下载”按钮,想办法让用户使用网站提供的下载器进行下载、安装。

而这些下载器往往就是网站“藏污纳垢”、捆绑静默安装的大本营。根据报道,这种静默安装的下载器背后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用户只想下载一个软件,但下载器通常会二话不说地为用户捆绑6个不同的软件和相关的浏览器拓展。即使用户认真地取消了所有了预装选项,但有些下载器依旧会不管不顾地静默安装捆绑软件。至于这些未经用户同意的静默安装软件,自然也是用户电脑卡顿、饱受弹窗广告困扰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些下载器是网站实现高速下载的保证,但根据采访中相关人员的讲解,这类下载器其实根本不会起到加速下载的作用。而那些捆绑软件的背后,说到底也是赤裸裸的推广费用。

v2_c9dd203ac7fa4cf48ceed8ba6d573e49_img_000

v2_2238a85feedb4572b659b66196b8c68c_img_000

但真正扯下网站遮羞布的,还是315晚会曝光这种行为之后这些网站的操作。以315晚会点名批评的PC6.com为例,在节目曝光后,网站第一时间移除了下载页面硕大醒目的“高速下载”按钮,只剩下“PC6本地下载”的选项,可能由于功能上线匆忙,这个新增的下载按钮甚至没来得及被描述文字居中放置,让这个下载页面看起来更像一个闹剧。

其实在今年年初,国家网信办就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了修订,《规定》中明确提供者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的行为诱导用户下载。同时分发平台也应负起监管的责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但可能是非法成本太低的原因,部分网站依旧选择铤而走险,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背用户的信任,将用户当作自己的摇钱树。想要规范互联网软件下载,我们需要法规、监管、检举、惩治这四个角度的通力协作,同时也需要正确的行业风气作为引导,才能让下载站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提高用户的体验。

315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当然了,今年315晚会所曝光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从来都不是市场的全部。尽管有关部门和机构已运用各种手段对市场进行监管,但我们知道每年的315晚会背后都会有“漏网之鱼”,甚至有些消费者会认为这些品牌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只因为提前“充值”过了。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能理解这种较为偏激的想法,但我们需要知道,市场监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仅靠着每年的315晚会来维持市场秩序。315晚会的作用不仅是曝光市场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整顿市场秩序、引导市场发展、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性,这些同样是315晚会举办的目的。

v2_c4cfe5799e84418cac2ab0edc2e901b3_img_000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315晚会是常规监管的补充:常规的监管方式注定会滞后于不法商家侵害侵害消费者的手段,而主打深度调查的315晚会,可以让监管深入到常规监管无法影响到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所谓的“行内内幕”“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之下,让市场的“小动作”无处可逃。

至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同样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当自己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不应以“事不关己、高高举起”的心态置之不理,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不法商家的非法行径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下,让合法守序的经营者能与违法乱纪者区别开来,让市场为商家的行为投票,从消费者的角度推进市场经营的正规化。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只有当消费者真正把自己的合法权益放在心上,不法商家才会有所敬畏,我们才有可能迎接更省心的消费环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一位天明 ,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