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雷军放1000亿大招,小米偷跑去南半球建厂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mtpost.com/600690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雷军放1000亿大招,小米偷跑去南半球建厂

00:00 10:48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伯虎财经,作者丨唐伯虎

出海早些年是可选项,如今是必选项。只不过把手机拿到国外去生产,确实少有耳闻。 

近日,阿根廷媒体报道称,小米将在阿根廷火地岛建立生产基地用于生产智能手机,投资数额将达到数百万美元,预计相关公告会在60天内发布。 

数据显示,过去小米手机在东南亚、印度、欧洲等市场一直卖的不错,现在又跑去拉美卖手机,而且还要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

从2017年开始,阿根廷开始集中性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开放市场以引进国外投资和商品。当年的降税品类也逐步扩大,从大豆、油气装备,到消费电子产品。到2018年10月,阿根廷减少了100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关税。 

也正是那个时候,外边的手机厂商虎视眈眈,相继进入阿根廷市场,包括企图重生的诺基亚,美国的手机厂商Blu,还有小米。 

2018年,小米进入阿根廷。据报道,当时小米与阿根廷火地岛地区的工厂Newsan、Solnik有过会谈。不过,鉴于此前在拉美市场建厂的失败教训,小米当时没有在阿根廷本地生产手机,而是直接找当地的分销商合作。进口的设备,则通过小米的官方商城购买。 

改变要到2021年。当年6月,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小米已经与当地公司Etercor-Solnik达成协议,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双方提到了在当地生产智能手机的问题。 

这次,借着冬奥会的日子,阿根廷总统访华。值得注意的是,2月19日还是中国与阿根廷建交50周年纪念日,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促使下,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阿根廷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新伙伴,并且得到了中国的承诺:230亿美元的投资。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小米爆出进入阿根廷生产手机的消息。 

阿根廷媒体[Página12]提到,该代工公司还将为小米提供售后服务,而小米为了建设生产基地,还会在当地投入几百万美元。 

不过,该生产基地位于火地岛(省)上,当地的乌斯怀亚城位于南纬55°,是世界上最南的城市,距离南极洲仅有800公里(相当于武汉到重庆),被称为世界的尽头。

!1400x1144&ext=.png

(阿根廷属火地岛) 

有分析文章认为,小米要把零部件从几万里远的地方运过来,组装完成后再从火地岛运到北方的大城市销售,中间高额的运输费用、海关审查、层层申请,不仅需要承担资金压力,还会延迟手机的上市时间。 

要知道,2015年,小米手机进入巴西,即使面对联邦、州、市层层嵌套的高额进口税,依然没有按照巴西政府的意愿在当地组装——因为巴西的工人和配件成本高昂。2019年,铩羽而归的小米重启巴西市场后,依然选择把在中国组装好的手机运过去,可见小米对自建厂有多小心。 

那这次,小米为何又铤而走险,要去阿根廷建厂? 

小米折戟巴西市场,除了关税加高的购机成本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西当地的购物习惯严重依赖线下。 

小米进入巴西市场那会,只有15%的本地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但小米所有的优势都是线上建立起来的。  

!1400x890&ext=.jpeg

(小米在巴西圣保罗首家店开业 图源:网络) 

不过阿根廷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据相关资料统计,阿根廷4500万的人口中,有1800万人会选择网购,近三分之一。 

而且,相比巴西,阿根廷更加富裕。 

虽然因为政治动荡和产业结构的原因,这些年阿根廷的人均GDP一直下滑,从2017年的1.4万美元到2020年的8400美元。但这个数据依然排在世界50多名的位置,超过巴西,是印度的四倍多(2020年,印度人均GDP是1900美元)。 

卖手机,一看人口(市场,比如印度),二看消费水平(需求,比如欧洲),这两者,阿根廷都具备。 

况且,阿根廷因为足球和梅西,一直具有相当的传播力,这也是阿根廷得到关注,许多手机厂商进入这里的原因。 

只不过,这次小米把生产基地建设到阿根廷,尤其选在“世界的尽头”火地岛上,多少露出了小米的无奈。 

资料显示,火地岛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主要经济活动就是养羊,其次是伐木、捕鱼和狩猎,仅有的工业就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一些供本地消费的小型炼油厂、肉类冷冻厂等。 

然而,阿根廷把这个世界的尽头设为免税区,有意把这打造成制造业重地。为此,阿根廷实行强制政策,所有在阿根廷销售的手机,必须在火地岛工厂内完成最后组装。 

结果就是,国外的企业来当这个实验田的播种者。 

曾有国内的手机厂商从业者说,阿根廷生产运输手机费用高昂,当地的客户非常容易资金链断裂。这意味着,只有小米这样资金优渥的公司才敢进来。 

不过,如今小米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逐渐分散的精力是否能支撑起它的海外市场。 

去年春季,雷军提出10年要拿100亿造车,现在计划也越发膨胀起来,这几天,雷军觉得小米的低端标签太过刺眼,然后发微博表示,未来5年要投入1000亿搞研发,进入高端市场。 

不管是造车还是高端之路,每一笔都是大投入,短期内无法看到回报。此外,小米集团过去一年的股价一跌再跌,这几天又在发行价徘徊,总市值只剩下4000多亿港元。这让人不由发问,小米账上的钱还能支撑它的海外市场吗? 

支撑小米如此膨胀计划的是它在拉美市场不俗的表现。 

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小米已经成为拉美地区出货量第三的手机品牌,市场份额11%,同比增速达到19%。 

要在拉美继续开拓市场,阿根廷是避不开的一环,而要在阿根廷建立市场,小米又绕不开友商们。 

从时间上看,中兴通讯在2005年就在阿根廷设立了分公司,并选择在火地岛设置生产基地。华为更早,2001年进入阿根廷,2013年的时候,华为又把南美南地区总部迁到阿根廷,把这里视为开发重地。 

从体量上看,阿根廷手机市场的霸主一直是三星。2015年,仅三星一家就占据了阿根廷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些年,三星在拉美市场的份额在不断下降,不过顶替上来的则是摩托罗拉。 

2014年,联想以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然后就一直在拉美市场表现活跃。联想的武器是供应链能力。 

阿根廷市场并不开放,如上面提到的,要求所有厂商将零部件运到当地组装,这不仅是成本问题,还有供应链能力问题。一系列苛刻的条件,让苹果直接放弃了阿根廷市场。 

不过对于联想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组装厂”在科技界不好听,但在供应链这块,又成了联想在海外扩张的杀手锏。 

早在2011年,联想就同当地企业Newsan合作,起步就投了1500万美元建设生产基地,然后与代工工厂建立专属工厂。正是基于联想的供应链能力,摩托罗拉成为继三星后的拉美地区第二大品牌。 

供应链能力,正是小米过去忽视的脚踵所在。 

2018年,小米就在印度开办了三家手机工厂。雷总曾表示,在印度、印尼销售的产品95%以上都在当地制造。不过,一接近小米的人士透露,小米在印度的工厂,一直在亏损。 

海外市场,逃不开供应链。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制造业能为当地发展经济,带动就业,这是他们不可能退步的阵地。

此外,就如上面提到的,小米崛起依靠的是线上,只不过这套打法在海外市场并不适用,巴西就是典型案例。 

这意味着,未来的海外手机市场,供应链和线下是一道基础题和必考题。而在这道题上,小米比不过vivo、OPPO,因为这些公司去哪里都是自建工厂。 

并且现在,拉美市场又迎来了荣耀。2021年12月,Canalys报告指出,荣耀计划填补华为让出的市场空间,以满足拉美市场对安卓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

如今,小米战线拉的很长,从手机到智能家居、汽车,这像是护城河,也像是决堤的前兆。从100亿造车,到现在1000亿手机高端计划,还有不断扩张的海外市场要面对的疑难杂症,每一个目标都需要做时间的朋友,每一个朋友此时的手头都很紧。 

相比如今头部的智能手机品牌,OPPO、vivo、荣耀、苹果、华为、三星,小米是唯一一家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手机,并漂亮地存活下来的。 

雷总说,优秀的公司赚利润,伟大的公司赢人心。现在是小米向世界证明自己伟大的时候了。

参考来源:

1.观察者网:中阿领导人见面后,小米敲定在阿根廷生产手机

2.南方网:拉美智能手机市场的阿根廷样本:厂商探寻本地化合作之路

3.雨果网:拉美市场分析白皮书——阿根廷

4.志象网:“水货”小米重返巴西,未来国内手机有望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