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这世上的职业不是干的越久越有经验吗,为什么计算机专业 35 岁危机呢?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448468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这世上的职业不是干的越久越有经验吗,为什么计算机专业 35 岁危机呢?

177
119,643

61 个回答

网易互娱 数据分析师

大部分职业,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父辈那群人做的职业,确实是越老钱越多,因为当年是真穷,发展快。现在年轻人五千块的工资不干活,但对于他们来说,和当年三四百块的工资比,好了太多了。

他们不理解,我们要理解他们。

毕竟大部分人是不太理解通货膨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越来越吃香的职业慢慢浮出水面,包括律师,医生和部分公务员,以及各个公司的管理层。

他们吃香的逻辑是工作是对人的工作,不是对事的工作。当年做工程师越老钱越多,但是这两年的设计院你去问问,是不是情况又不一样了?

阶段性的上涨可能并不适合作为真相的依据,而是要明白他上涨下跌的逻辑

拿律师和会计比就知道了,当年都是吃香的金饭碗。但会计火热的逻辑是制度不全,现在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程序取代了一部分工作,也必然淘汰了一部分人。我毕业的时候我爸劝我学电气,学会计,现在他不敢提了。

律师的工作是人和人的博弈,互联网时代有新的法律,新的法律有新的争议,争议是人的争议,也是律师的生意。所以即使行业再饱和,每年也有相当的人考法考,热度不减。

对人的复杂度与日俱增,对事的越学越简单,所以很难越老越吃香,比如售票员、银行柜员。

我们做数据行业很清楚,有些经验计算机一学就会,有些计算机是学不会的,比如如何看人下菜盘,如何见人说人话。


时代发展到我们这代人(我是96的),互联网再一次淘汰了一部分计算机机械化可以取代的职业,包括流水线工人。改革开放的时候去沿海电子厂是赚钱的活计,等同于我们现在去一线写代码,有些流水线工人能变成管理一直留在一线,有些人只能积攒为数不多的经验回乡指导,历史没有新鲜事。

人的经验还剩下多少,就剩下多少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如果这个时代连office也不会用,找工作的空间就小很多。经验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并不是写死了的古籍等着大家去学。

而时代的发展也从简单到复杂淘汰,从重复性工作到创造性工作淘汰,这个淘汰既有时代的功劳,也有资本的推进。

以前人们用手摘果子,到后面用工具摘果子,逻辑是相似的。只是以前市场近似无限大,现在是大家一起分等量的蛋糕。


没有行业是金饭碗,也没用行业是避风港,忽视了时代的进步谈个人进步是TM扯淡,十年间货币供应量从68万亿到209万亿,你的工资涨了三倍吗?没有,只有房价。

更别说时代不会一直进步。

再过二十几年,基础教育肯定也要升级,孩子要学的东西只能更精炼,因为光靠时间已经无法培养出新时代的人才,还会影响生育率。

越老越吃香,可能要改成越小越赚钱的趋势了。如果你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还没学习到新时代的知识,大概率是吃不到新时代的红利的。

过去的红利主要是追赶别人脚步的结果,以后如果没有人追了呢?如果以后有这么一天,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一的强国,我们难道还靠着追赶,复制,抄袭而不创新的老路子,守住这些财富吗?

我想这可能是这一辈,或者下一辈亟待思考的问题了。而不是靠着一个年龄,就拿捏着毫无根据的财富,那是时代给你的,是先辈创造的良好土壤滋生的,不是年龄的功劳


来看看三代人的不同选择吧

我坐在这里,看眼前人来人往!

首先,说明,本人程序员,也年过35。

第一点,程序员为什么35岁就呈现了危机,其实是因为行业已经饱和

教培委研究团队估计,2020 年我国程序员人数为280 余万人,比2019 年增加约 13 万人。 其中,前端开发工程师人数约74 万人,后端开发工程师约149 万人,算法研发与算法开发工程师总人数10 万余人,此外还有运维人员、硬件开发工程师与安全、 网络等领域技术人员。

2000年到2020年的程序员大约是40岁,一共20年,每年增加15万人,大约也正好是300万人,和数字的280万出入不大。

而此时出现年龄危机,简单说就是。这个行业基本饱和了。至少增速已经大大降低,新老程序员会对岗位产生争夺。

而对于企业来说,用新的优势很大,这儿我就不解释了。

第二点,虽然行业已经饱和,还是有很多新的领域在增加,需求市场并没有完全降温,好的程序员更是凤毛麟角,价格贵。所以程序员仍然是一个热门行业。大把的小朋友还在拼命挤进来

既然行业已经趋近饱和,而还有大把涌入,那么前浪被拍在沙滩上就再正常不过了。

第三点,35岁经验是否是最好的时候,是,也不是。真正有不可替代的有经验的是少数。

积累分几种,人脉,经验,阅历。程序员其实只能积累经验。

如果一个程序员好学,肯努力35岁确实是最黄金的年龄,经验最多,能跟上时代部分的时间。

但是中国程序员主要还是在应用开发类,自创的产出并不随着年龄而增加。而且国内程序员中真正愿意跟上时代发展的,估计也只有10%,大部分程序员只是企业的螺丝钉,既然是螺丝钉,换起来也没那么难。

前面也说了,高工资导致了不少聪明人的涌入,但其中大部人热爱编程吗。我不认为。真正喜欢编程的人,能有一半就不错了。大部分的目标就是混口饭吃。

学习就是一个痛苦的事情。不要指望人毕业后学习能力多强,大部分都愿意安逸,虽然程序员是其中最好的一批。但也别过高指望。但程序员这个行业不学习,想有经验有成就就难。

第四点,程序员打大部分在私企里面,私企更愿意选择年轻人。

对比看很容易理解,其实搞科研也是35-40是黄金时间,而科研也几百万人到上千万人,每年在中间能出成功的有多少?大部分也是混口饭吃。只是科研这个方向人数基数大,而且不少是铁饭碗,更好混而已。而程序员大多在私营企业,私企不养闲人,更愿意主动更换血液。

第五点,在中国,一个14亿人口基数的国家,任何职业都有相应的年龄风险。你身后的竞争者都是无数的。为什么中国的体力劳动工资增长缓慢很多。因为竞争者多呀。

无论如何,还是每年会有10多万人涌入这个行业。这就是现状。

而且,你如果脑子清醒也应该明白。就算我们传的神乎其神的越老越好的职业也不是越老越好(虽然我们这种错误认知很多)。医生?其实最好的医生也是35-50岁,老医生对最近20年医疗的发展有了解吗?(您可以去问问60岁的内科医生对高血压药的理解,看看能说出几个门道)

撤远点,在中国,没有年龄风险的,大概是院士(如果院士算个职业),不是因为院士有多牛(很多院士我很敬佩,杠神请远),是因为他们已经不是科研一线的战士,而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要经费的金字招牌。但科研真正的黄金期也是35岁-45岁左右(见王选院士回忆)

第六点,你为什么老听到程序员危机,但听不到其他危机。其他人没危机吗?

制造企业愿意招聘40岁以上的人员吗?学校需要愿意招聘35岁以上讲师吗?快递行业现在也都是年轻人天下,见过45岁以上的吗?

因为程序员是把持这个时代的发声筒的。知青吃了一点苦,写了很多伤痕文学,农民吃了很多苦,但苦水只能咽在肚子里(这话也不是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这儿只解释这个问题的原因,时代,环境,都有关系。程序员自己积极想清如何面对就可以了。自艾自怜也没啥用。提前准备就行了。总不能占了时代红利,还指望一直躺赢。

大时代背景下,小个体只能挣扎,奋力前行。躺平?没这个资本。

我进来感受到中心化考核越重的地方,35 岁定律越强,和是不是计算机没太大关系,国企更加严重。

我觉得国内互联网生态有个根本问题,就是做平台的,很多码农甚至产品经理,自己连如何在自己家平台上挣钱都不清楚,自己亲自上阵耍了一通发现不仅不挣钱,还浪费很多时间。

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基本说明各个业务部门领导者从面向市场,变成面向绩效考核。而面向绩效考核,无论那个行业,那基本就是 35 岁定律,和做不做计算机没关系。公司的人力思路就是别闹事为底线,设置考核本身为了让大多数人服从管理,才会设置可以玩起来的规则,这些规则就是迎合内部人才结构设置的,已经偏离市场诉求

所以,江湖有种戏称,说是一家公司阿里的领导多了,内部考核为了迎合他们就变味了,然后开始偏离市场,接着嗝屁。

我经常喷搜广推 = 黄赌毒,很大程度就是这个业务生态,让很多技术码农迫于绩效,做了很多伤害用户的事情,却因为绩效考核蒙蔽了双眼,变成我过了考核拿了年终就是牛逼的错觉,成就几个阿里字节黄赌毒的推荐系统专家,结果市场变化以后考核立马改变,自己害怕成为牺牲品就要黑社会化,嫡系作风非常严重。

其实改变国内互联网的方式,基本只能等元宇宙(目前确实虚很泡沫,但是愿景是好的),也就是生产者可以不仅做为消费者,还能定义你生产内容的价值,而不是交给平台管理,或者说平台只是定义数字世界的交易规则,但是内容的价值是依靠用户定义的。

目前搜广推弊端,无论平台说多少遍系统是靠用户喜欢驱动的,但是说到底还是中心化的运作模式,最终还是平台定义你的内容价值

打个现实的比方,大多数短视频平台中,你内容的流量和肯不肯穿丝袜正相关,无论公司路演多少轮我很有原则,说到底,内部员工还是优先面向绩效,才不会关心生态,肯定优先考虑自身绩效有利的指标,绩效有利的指标往往就是平台有利的指标,所以内容的议价权根本不在用户身上,现在的 ab 实验都成了阻碍产品创新的数字杀手了,搜广推当前成就很多拟合指标的做题家,如果有定向核武器屠杀这群黑社会高管,估计每个互联网反而能变得更加好,因为会直接改变考核规则,才会释放新的创造力。

现在平台扩展,一开始都是烧钱让利给生产者,先吸引后宰人,然后垄断接着各种欺负消费者,一开始是好的,后面就是恶龙了。只能期望云宇宙有那么一丢丢可能去改变,只负责建立交易规则和更加好的内容生产工具链,把交易的利好下放到生产者手中,平台就成了交易所,买卖内容收手续费,平台体量就不会太大,垄断也就困难,也符合中央的一贯诉求。

而且对码农收入没啥影响,因为到时候码农不仅是平台的建设者,而且可以自己生产优质内容获取额外收入,直接面向市场,压根没必要担心 35 岁。

不像现在做搜广推的码农,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技术,都不能把自己的觉得好的内容顶上去,这背后从直觉上来说,肯定是有问题的。

匿名用户

不是年纪大了没经验,而是性价比不高了啊,大部分码农增删改查不需要那么高的技术。工作三五年和十年八年差不了太多,新人还比老人便宜,不光便宜,人家还更能加班

比如Linux吧,没有积累是学不好的。这玩意儿没有个十年恐怕很难深入。刚学深入了就被辞职? 在开玩笑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