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毕业后在另一个世界的半年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log.cugxuan.cn/2022/01/30/Mood/record/work-half-a-year/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半年的时间就一转眼过去了,其实原本在入职 2 个多月的封培之后就打算写一下记录的博客,但是好像每个周末什么也没做,准备动笔的时候就是 2022 年 1 月 1 号,就突然到了 6 个月,到现在写一点这半年在另一个世界的情况吧。

毕业后在另一个世界的半年

这不是我的 2021 年终总结,也不会类似我每年大概会写一下的电子设备的更新记录,单纯记录一下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毕业工作好像是对我从小到大的成长中改变冲击最大吧。带着理科思维或者说平时写博客的逻辑,我想了很久好像也没办法把这个东西划分成几个比较清晰的副标题和模块,既然是各种迷乱的思绪,那就按照时间线和心情随便写吧。

踏上另一座城市

刚毕业就火急火燎地从家出发来到深圳这座城市,其实对于我来说各个城市的文化差异其实没有太多区别,反正除了家乡大家都基本讲普通话,甚至连跟家乡的朋友交流好像也比较喜欢改用普通话了。基本上所有的一线城市都已经被各大连锁的火锅店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川菜湘菜馆所占领,好像也不会遇到饭菜很不合口味的地方。

来了之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气候和回家的方式变了,深圳的冬天不冷,早上骑车也不用戴手套,最冷的时候感觉加一条秋裤就够,不像在武汉的时候还得穿毛裤(怕冷);再就是回家变得很不方便,从来没有为了抢高铁票回家,第一次感受到春晚中每次都会提到的春运繁忙。

退别校园生活

其实在我的视角里,我的学生时代很早就结束了。按照之前的想法,大学和研究生的生活对我来说可以叫「后学生时代」,但也同样是校园生活。跟现在的工作相比,学校的生活真是无比惬意与自由,实验室里面没有严格的考勤安排,很多时候在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的情况下,都可以随意支配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甚至不太舒服晚半天去实验室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里必须感谢老师较为轻松的管控和实验室的氛围。至于大学,那应该是退休前整个人生阶段最自由的一段时光了吧。

工作以后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需要和上学时候那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眼馋许久还需要仔细考量到底有没有钱去买和这个东西对我是不是刚需,工作之后的收入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强烈的购物和囤货的欲望,半年中买了索尼 XM4,乐歌 E5 升降桌,追觅 V12 吸尘器等等,也感觉买到了一些并不太需要的东西,挖个坑之后再细说。

工作与成长

工作之后氛围倒是和我想象的一样,互联网公司大多数都是非常平等友善的,你甚至能让领导给你带咖啡。对于后台开发大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产品给的需求更好地实现,对我这种刚进入职场的底层开发,只要能把交到你手里的事情完成就是不错了。

工作之后经常感觉全世界好像只有我疲惫。工作时间比较长,对很多东西不够熟悉,经常会在某个坑上踩很久。刚来的时候经常会抱怨的很多东西为啥没有相应的文档,义愤填膺地想着自己来把对应的文档补齐,但是真正工作之后就妥协了,很多东西不会给你对应的排期去完成,快速迭代的业务需求经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感觉自己就好像拉着磨盘的驴,努力往前拉着,时不时想摸鱼休息,但是望着身后的鞭子和磨盘里不断加入的食材胆战心惊。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过得太舒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实在让人难受,以前在学校做不完的作业还可以抄,但是工作了以后所有的内容都得你自己来完成,硬着头皮也得做。虽然领导也会给更多的 buffer 来完成对应的工作,但是问题总比计划多,在疲惫的工作日之后,周末再也不想碰有关的东西。

工作这半年我感觉成长了很多,总的算下来新增了 3W 行以上的代码,相比较在学校的时候一年可能写不到 1W 行代码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虽然很多都是业务代码,我们也不能以代码量论英雄,不过在做了一些需求之后还是学到了很多。

学到了很多业务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当一个需求功能交到手里时,如何评估服务的调用量级,梳理对上下游改动的影响,当前已有的存储和服务是否可以承受住本次需求的负载变化,都很自然得有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惯有流程。虽然很多时候因为对业务不够熟悉会有一些预估错误的情况,但是一般也问题不大。

还有一点是在跟大佬们学习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对不同的数字越来越敏感,在计算和评估的时候可以更快得到想要的结果,比如 Redis、Mongo 正常按照索引读取需要的耗时,比如 5000qps 跑一天大概能跑 4 亿数据,比如 5kw 直接就是 50M,算存储时可以很快估计出对应的结果。

工具应用和产品

在很久以前,软件常被我们称为「工具」、「应用」或者「软件」,类似 iPhone 和小米手机这类实体商品才称之为产品;而当微信诞生之后,随着“小龙”的一套学说,产品这个词好像突然被大家搬上台面,日常挂在嘴边各种产品方法论。

当各种产品方法论涌现之后,在这个时间节点,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和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各种巨头 APP 也爆炸式地扩张,到现在很快就进入了存量时代。这些产品在我眼中好像成为了吞噬时间的魔鬼,各个 APP 想要的都是如何能压榨用户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数据。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时候,好像是我们被工具后面的人所控制。当然游戏是真的好玩,短视频是真的好刷。

在做了一些产品拍拍脑袋想出来的需求之后,我愈发感觉到互联网公司对于活跃和数据的渴求,我逐渐怀疑这倒是一款怎么样的产品。但是想到互联网公司也都是要吃饭的,商业和资本都是冷酷无情的,逐渐我似乎也接受了各种 APP 的越界和压榨,数据和营收比产品重要多了。

当你平时有点兴趣的事情变成了工作,困倦和乏力就会像洪水不停扑打过来。工作和生活还是要继续,除了极少数的人,大部分都是挣扎着为了维持一种相对体面的生活吧。在另一个世界的半年,我好像只看到一颗天际暗淡的孤独星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