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什么是Web3?(上)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learnblockchain.cn/article/343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当Web3这个概念再次兴起的时候,估计很多像我一样始终关注IT发展又上了些年纪的朋友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这玩意不是很多年前就有了吗?”

然后,如果你再去搜索Web3,你会怀疑自己的记忆产生了错乱,而来到了平行时空——

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什么Web1是门户网站,内容单向输出;Web2是用户生成内容,但平台垄断内容生产者和输出渠道并从中获利;Web3则是用户生成并且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容并且可以直接从中获利。

等等……这好像和我记忆中的Web3不一样啊。

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们还能从知乎的这些问题里看到十年前Web3的影子:

https://www.zhihu.com/special/1452635344142909440

Web3的历史

很显然,Web3是什么,就跟区块链(公链)3.0是什么一样,或者说,就跟中国大学Top3有2+n个,都是谜一样的概念。

基本上,这些概念的由来都是有两个没有争议的概念,再加上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组成,比如大学里清北是Top2,那么中科大,浙大,复旦,上交,甚至中科院大学,都可以试着来蹭个top3。

区块链3.0也同理。

无可争议的,区块链1.0是比特币和加密货币。

逐渐无可争议的,区块链2.0是以太坊。

而接着,所有人都自称自己是区块链3.0,或者区块链3.0愿景的一部分。

但Web3实际上更加复杂——因为如果你回顾了之前对于Web3.0的问题就会发现,连Web2.0是什么都有争议。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几种曾经的Web3定义:

  1. Web1.0:门户网站;Web2.0:搜索引擎;Web3.0:语义网络。这个算是最早也是根正苗红的Web3定义,来自万维网之父,W3C的主席Tim Berners-Lee。作为使用HTML编写了第一个网页创造了万维网并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的人来说,他的是从万维网的信息展示的结构而言的——Web1.0是由孤立的、静态的网页和超链接构成的,也就是当你想要寻找某些信息的时候,你完全是通过经验在无数信息的碎片中盲目搜寻;Web2.0的网页则增添了互动性和多媒体,以及有了搜索引擎这个索引网络信息的渠道,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所有信息的组织方式仍旧是无序和散乱的;而Web3.0中,也就是语义网络中,信息将以更有效、更结构化和更规整的方法被储存着,就像是一个更有序的数据库,而当人们想要找到某些信息的时候,可以轻易地通过网页的标签和关键字找到,就如同互联网能够理解你想要找的东西一样——这也就是语义网络的概念。
  2. Web1.0:门户网站;Web2.0:搜索引擎;Web3.0: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很显然,这个Web3.0的概念诞生于社交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而现在的我们对于社交网络早已不陌生。而社交网络兴起的助推剂包括3G+4G,智能设备(智能手机),而随之产生的概念包括用户生产内容、手机端应用取代网页、多媒体信息等……
  3. Web1.0:门户网站;Web2.0:社交网络;Web3.0:物联网。相信大家也能看出来,这个定义的时间和之前已经不是一个时间了,因为社交网络已经被当作了现在时而不是将来时。在这里,Web3.0是更好的网络连接、更多的智能设备和更频繁的互联需求。随之而来的概念例如智能制造,工业4.0等。
  4. Web1.0:门户网站;Web2.0:社交网络;Web3.0: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同样,对于这个定义相信也没什么需要解释的,头条和抖音就是非常鲜明的,这个Web3.0概念的例子。

16423886302120

基本上,Web3.0概念的变化历程,也就是一段简短的互联网发展史。曾经,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曾经被认为是Web3.0,而现在,它们已经成了Web2.0,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成了Web1.0的一个注脚。而接着,物联网和推荐算法都已经逐渐变成现实或者成了现实。

上面唯一没有成为现实的是语义网络,但仔细看看语义网络的愿景——1,信息以比网页更好的形式组织起来;2,整个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供人查阅。前者,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的出现,信息的形式确实已经不仅限于网页,而包含了视频、短视频等各种多媒体信息、而且变得更加碎片化。而且,随着标签和推荐算法,一方面,语义网络期望的一个“能够理解用户想要查找的信息”的语义网络已经实现了,但另一方面,它更进一步,不仅能理解你想要查找的信息,还能根据你的个人偏好预测你想要查找的信息并且推送给你,而且,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把它想要让你知道的信息混杂在推送里,从而影响你的偏好。

于是,语义网络中的第二点其实逐渐失去了出现的基础——在当年,说到互联网,人们看到的是无限的信息被不规整地散布在公有网页中,心想如果把这些信息都有效的组织起来,将极大地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是全人类的宝藏;而现在,当看到这些信息,互联网公司只会想到这几个词:“流量”、“私域”,“变现”……一边笼络最受欢迎的信息创造者和高价值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接口独占这些信息,在推荐算法帮助下给用户编织一个“信息茧房”,让他们觉得“人们其实并没有去搜索更多信息的需求”,“所有我不能轻易获取的信息都不重要”。一边挖掘这些信息产生的价值的方方面面,广告、打赏、付费订阅、IP衍生、带货、粉丝经济……

那么,什么是Web3?

10年过去了,阿里还是阿里,Amazon还是Amazon,Facebook还是Facebook(虽然变成Meta了);甚至20年过去了,互联网世界早就天翻地覆,无数个曾经对于未来的愿景都变成了现实——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人工智能……但腾讯还是腾讯,谷歌还是谷歌。

而我们,还是跑到知乎上来发问:“到底什么是Web3”。

因为Web3是变革,而我们实际上还是在期待互联网的一场变革。

区块链能带来这种变革吗?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是Web3吗?没人知道。

只是如果10年之后,如果腾讯还是腾讯,阿里还是阿里,谷歌还是谷歌,Facebook还是Facebook,那么我们也许还会如同10年前,或者如同今日一样,身处Web2,企盼Web3。

区块链的Web3

那么区块链的Web3(下文中提到的Web3仅指代这个Web3)又是什么呢?

Web1.0:门户网站,即,单方面的信息传输;Web2.0:社交网络,用户依托于平台产生信息;Web3.0:用户不依赖平台,产生并且拥有自己生产的信息。

于是,内容生产者不再依托于平台,意味着你创作的内容无法被某个平台所垄断,于是,用户可以不再受限于渠道,自由地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同时,信息产生的价值将更公平地分配给内容创作者,而没有平台从中分成。

很多人看到这里,估计就和看到Web3这个概念一样嗤之以鼻,认为是天方夜谈——

内容创作很值钱吗?没有平台的运营,没有资本的包装,没有体量的支撑,没有变现的渠道,即便内容的所有权是归你的,你可以自由支配,你哪来的收益?

但从某种意义上,这和资本家反驳资本论的逻辑如出一辙——没有资本家的组织,你的劳动哪能创造价值?这种论调,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取决于你的屁股坐在哪,站在谁的立场思考问题。

16423886841169
没错,平台是做出了贡献的,但它们做出的贡献和获得的收益是否相当,是否这种分配方式就真的是最好的,无可改变的分配方式——

音乐平台中的多少收入给到了音乐人?

小说平台是否就该拥有写手的著作权?

直播平台是否天然应该收五成以上的打赏抽成?

视频网站凭什么就能按照资本的意愿只让我们看它们想让我们看的内容?

的确,没有了平台的内容创作者们的日子不会像现在那么好过,但没有了内容创作者们的平台算是什么呢?

而在互联网的这20年,只要腾讯还是腾讯,阿里还是阿里,我们其实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遵循着这一个模式,没有例外——这是互联网这20年从业者们总结出的“金科玉律”。

而区块链,提供的是一个改变这点的可能。这里,区块链提供的不仅仅是个“不可篡改的证据”,所谓的“拥有”也不仅仅是一个“你获得了属于你的内容的无可争议,不能被篡改的标记”,还包括你能够通过你创造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获益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会在后文中介绍能够实现这些的技术和概念组件。

这里,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我只介绍这些技术的可行路线和概念本身,不去考虑它们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实现路径、实现的可能性和会发生的时间。毕竟,如果所有的这些都确定能被实现,那么你们应该在课本上而不是这里看到。我也并不保证我所描述的这种Web3会成为现实,或者说以上的这些概念将会实现,因为这篇文章提供的,不过是一个区块链技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对于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设想,它甚至不是区块链领域唯一的设想,也未必是我本人的设想。

那么,最后,有人可能会说——如果这玩意现在只有概念、既不一定能实现、又没有确切的实现方法和路径,甚至你自己都不信,那么你写这东西干啥。

那么我只能说,我只是在提供一种视角,如果你认为这东西是天方夜谈,那么你可以随时点x不看。

Web3的来龙去脉

之所以说Web3不是区块链领域的唯一设想,是因为现在这阵被掀起的Web3热潮最早的鼓动者只有一个,就是区块链项目Polkadot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的Gavin Wood。

Polkadot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当别人的眼界还局限在区块链圈子里对标“以太坊2.0”的时候,Gavin Wood已经放话要做Web3,并且成立了Web3基金会,并且提出了上文中Web3=去中心化的内容生产和所有权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只是在区块链圈内传播,作为Polkadot项目的同义词,直到最近出了圈。

而Web3出圈的契机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和元宇宙和NFT差不多,熟悉这个圈的人早就对这个圈子的套路习以为常——基本上,大家过个一段时间,等到前面的概念冷下来之后就会找一个新概念炒,这个事大概从最早那波爱西欧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今天。而最近这波呢,基本上从去年DeFi的流动性挖矿,到后来的NFT,元宇宙,再到Web3和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如果说和之前有什么区别,那就只能说大家的套路越来越娴熟,越来越知道——将一个概念包装成一个和区块链无关的纯科技概念更容易出圈,比如相比于NFT,元宇宙就

但除了炒作以外,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待这个概念,Gavin Wood和Polkadot本身。

Web3,正如上文所说,的确是个有可能实现,也确实会带来进步的概念。

而Gavin Wood,的确也一直在为了这个概念而奔走——在其他概念在被热炒的时候,他也一直坚定地在推广Web3。

而Polkadot这个项目本身,在这里我就不赘述它的优劣势了,但是虽然Gavin Wood的愿景里Web3的基石是Polkadot,但实际上,Web3本身的基石是区块链,更确切地说,是区块链,以及其中的一些概念,例如DeFi,NFT,DID,DAO等……而这些并不是只有在Polkadot里有,Polkadot在现在从技术上也未必有着明显的优势。

那么,我们言归正传——

如果我是个内容创作者,或者更具体一点,在Web3的世界里,我写了这篇文章,我要如何获得收益呢?

DID(去中心化身份)

首先,知乎的一大卖点在于专业,而专业性来自于实名和被认证过的教育和专业背景。

于是第一个问题,如果去掉了平台,谁来认证我的专业背景呢?

当然,这里必须提一句,知乎其实并没有认证过我的专业背景,无论是我的博士还是博后身份,知乎都一直没有通过认证,尽管我已经提交了我能够提交的学位证明和工作合同,但知乎显然认为,我需要上传由某个权威第三方,例如教育部,认证过的证明才能够证明这两项。

这里无意诟病申请流程,但由此引入的身份问题是——

“身份”这个东西,是我自己有的,还是某个中心赋予我的?

这是一个注册为maxdeath的用户,试图在知乎的系统里重建自己的身份。

还是我以我自己的身份在使用这个系统。

这件事情听起来似乎很微妙,不容易理解,那么更直白一点,我们考虑个更现实的场景——

你去某个餐厅坐下吃饭,这个时候服务员提醒你扫码点餐。

然后你扫了码,发现要关注餐厅公众号才能点餐。

于是你关注了餐厅公众号,在下单的时候发现要先注册会员才能下单。

以上环节,你会在哪个环节开始感觉到被冒犯?

这里的身份问题是,在现实中,你会认为当你走进餐厅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顾客的身份。但现在则要求你需要在某个中心注册你才能获得食客的身份。

这件事情延伸开来是相当荒谬的——你购物需要在商店注册获得购物者的身份,你上公交需要在公交车上注册获得乘客身份,甚至,你出门上路需要在当地道路系统中注册获得行人身份。

而这种荒谬的规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变成了一种常态,以至于可能年轻一点的读者都不能想象不需要用户注册的互联网是什么样子了——

简单说,在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你使用任何服务之前,你都需要向服务提供者注册,获得中心给你提供的身份。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现实也逐渐变成这样了不是吗?比如你去任何地方都需要扫健康码或者出示身份证登记。

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当你进某个小区楼扫码出示身份证登记的时候,你的身份还是你的,你经历的是一个验证和记录的过程,而非注册的过程。而现实中注册的过程是你进入一个学校获得一个学号,或者

16423887662908

然后你在这个系统里的所有身份就是这个号码,如果你需要证明你的其他身份,你需要提交额外的证明。

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DID和现在互联网身份系统的区别。

而DID想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将现实中人们的身份系统复制到数字世界——我们自带身份获得服务,在有需要的时候出示一些身份证明供验证或者记录,而非每次到一个系统中都重新注册一个新身份。

DID和区块链的关系

实际上,DID,或者另一个名字自治身份(Self Sovereign Identity),试图解决的问题,和比特币是类似的——

比特币是试图将现实中的货币复制到虚拟世界中,DID是试图将现实中的身份系统复制到虚拟世界中。人们对于虚拟世界中的身份问题的关注其实也和对于虚拟货币的关注一样,远早于区块链或者比特币本身,参见信任网络(Web of Trust)。

而实际上,比特币在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的同时,也同时提供了一个DID的范本。

从身份的视角看过去——在比特币中,你的身份标识是公钥,而神奇的是,你只需要通过特定算法生成这样一个公私钥对你就可以加入比特币系统获得服务(转账、支付以及比特币支持的其他功能)。这不就是DID想要实现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吗?每个人都自带身份获得服务,而不需要向某个中心注册。

如果说比特币系统还有所局限,比较难以令人感觉到差别,那么这个概念在以太坊里体现地更加明显——

以太坊现在已经是个更加完善的,有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交易,游戏等等的生态了。而在这个平台里面,理论上,你不需要注册,只需要自己生成一个公私钥对,就可以获得以上的这些服务。比如,如果你想要在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易,需要注册之外可能还需要通过KYC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而在以太坊的DeFi平台交易,你需要的也只是你自行生成的公钥。

但问题是,这个身份系统仅限于以太坊,和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和物理世界、甚至于其他的区块链系统都还不是互通的。比如,如果我是以太坊大佬,账户上有很多ETH,但这个身份并不能让我在别的世界,比如吃饭的时候享受优惠。而ETH目前也并不能,把我别的世界的身份,和这个以太坊身份关联起来。

而这正是大部分目前区块链领域DID项目的任务,同时也是DID标准化机构和学术组织的任务——

将现实身份和区块链系统的公钥身份关联起来,并且指定一个所有系统通用的标准格式。

相比于DID的概念,DID的具体技术方案其实没有多复杂,基本概念就是,对于现实身份而言,我向某个可信机构做出一个声明,比如说“我叫maxdeath,我的身份证号是xxxxx”,并且提交验证这个声明所需的证明给这个结构。然后,这个权威机构会对我的声明进行判断并且用它的私钥进行签名。而这个签过的声明就成为了一份证书,而未来我可以用这份证书去获得需要现实身份证明的服务,比如需要登记身份证号的场合。重点是,我可以从不同的机构获得多份这样的证书,这些证书存在我记录私钥控制的钱包里,它们的掌控权属于我,而不属于某个中心机构。

当需要获取链上服务的时候,我可以通过我的公钥获取服务(交易、DeFi、游戏等),不需要提供额外证明。而当需要获取链外,比如互联网世界或者物理世界的服务的时候,可以提供某个互联网世界或者物理世界机构验证的证据交给服务方进行验证。

16423887962812

Web3中的身份系统

那么,回到之前的例子。

如果我想要在Web3从事内容创作,我如何证明自己的专业背景呢?

我可以向学校提供我的公钥和个人信息,从而为我的公钥获取一个学位证书。

但是,由于现实的情况,相信不是所有学校的学位证书都可以被认可。

于是,我可以向一个更受认可的机构,比如教育部,获得一个教育部用私钥签名的,我的专业背景的证明,同样存在我的钱包里。

然后,当我在Web3中进行内容创作的时候,无论是不是依附于某个Web3中的创作平台(后面会介绍这样的平台的组织形式),我不需要向任何中心注册我的身份,也不需要让他们审核我的专业背景信息,我只需要提供能够证明我的专业背景的证书让他们验证就可以了。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等等,你绕了这么大一圈讲了什么身份系统最后不还是一样吗?你的学位还是需要通过教育部的认证才能被认可,你在知乎上通不过的实名认证,在Web3里你提供不了相应的证书还是通不过啊,这东西到底去中心化到哪了?

在短时间内,现在发生的情况和大家的概念不会改变,我们肯定还是会相信现实机构认可的身份,同时,也会更加追求权威所签名的认证,因此,整个认证过程其实区别不大。

但久而久之,人们对于虚拟身份的判断将不再依赖于某个路径——

就如同你去相亲的时候不会仅相信介绍人的一面之词一样。

的确,知乎可以通过认证给我打蓝v,给我发“优秀回答者”徽章。但实际上这些并不是我专业度的来源,我专业度的来源包括——学校的学位证书,我发过的论文,我过去发过的内容和评论数,我目前的工作性质、甚至于,我在以太坊上做过的交易记录都可以证明我的专业性——实际上,学位、研究者、内容生产者、区块链从业者和以太坊使用者、这些都是我身份构成的一部分。我可以选择性地披露我认为有助于提升我文章价值的身份,而读者也可以根据我披露的身份而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对文章的专业度做出判断——他们既可以继续选择认同知乎这样的平台给出的“优秀回答者”的头衔,也可以认为这并不值一提,我给出的其他身份更加重要。

在这个场景,我和读者之间的身份认证和价值传导都更加通畅了,唯一不开心的是第三方,因为他们失去了垄断的,做出身份认证和价值判断的权利,这就是去中心,也就是DID的核心。虽然这可能不会一蹴而就地实现,但区块链的价值依旧是提供选择和竞争:如果DID可以加入竞争,比如,当你登录某视频网站的时候除了手机注册和微信帐号登陆之外,多了一个DID登录的选项,要求你提供手机信息作为身份证明,那么接下来,也许另外的视频网站在DID登录的时候,也许就只需要你的公钥了。而因此,随着中心化的身份证明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机构也会开始竞争,提供更安全和更可靠的身份证明。比如,原本,现在注册一个游戏账号的你需要输入身份证信息来证明自己超过18岁,而未来,由于竞争,中心化身份认证机构将会直接提供一个“你超过18岁”的证明。

而在Web3里的身份系统就是这样——我在虚拟世界中的身份,由我在虚拟世界中的所有活动和信用记录,以及我获得的所有现实中的可信结构颁发的证明所构成。但这一切都归我所有,因为我控制着这个身份的私钥。它不由某个中心授予,也不依赖于某个中心或者中心直接的互认而存在。而当我需要在某个中心获取某些服务的时候,我有权利选择我将通过什么途径,用哪些证明来证实我的身份,而不需要在该中心进行注册,然后按照中心的要求全盘提供它所需的信息供它审核,然后,由它来展示给其他的用户。

同时我拥有的东西,比如我在任何地方,无论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平台上创作的内容的所有权,最终都可以通过我提供的签名和一系列密码学的证据所证明,并且,可以再通过另一系列证据联系到我的现实身份上——这是Web3的基础之一,毕竟,如果创作者连自己的身份都不拥有,就更谈不上拥有自己创作的内容了。

(未完待续)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