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张丽俊:组织的力量,赢在未来的唯一法宝 |年度大课万字长文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20117-fed63d5d.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张丽俊:组织的力量,赢在未来的唯一法宝 |年度大课万字长文

 张丽俊 • 2022-01-17 19:30:20 来源:张丽俊 E1538G0

作者|张丽俊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导语:2022年1月16日,创业酵母年度大课圆满结束了,在本次年度大课上,我与大家探讨了在不确定周期,我们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位管理者,乃至每一个普通的员工,究竟该何去何从。以下为一万五千字长文,经整理以飨读者。

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难关和坎坷,各种急遽的变化让我们习以为常的商业模式和思维定势都被打破了。

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位管理者,乃至每一个普通的员工,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我想跟大家分享酵母的客户和酵母自己的故事,我希望通过这些故事,给大家一些力量;同时,我们也共同探讨一下,未来我们该怎样走下去。

时代变迁——企业经营的分水岭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认为,这是一个完全不确定的时代,是企业经营的分水岭,是我们呼唤组织的力量的时代。

1.不确定性是时代的主旋律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相信每个人对过去的一年都有着极深的感受。过去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经济的变化、商业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我说一件我记忆犹新事情。我是2000年接触互联网的,和互联网打交道20多年,去年我对互联网的变化印象特别深刻。

因为,在2020年之前,腾讯和阿里两家公司还是排在全球前十的,而在去年居然跌出前十,我们中概股变成了中“丐”股……

各种急遽的变化,让很多人对去年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梦幻”。梦幻,且无常,这就是大家对于2021年的印象。

1

那么,2022年会怎么样?

没有人知道。

但是,在这种不确定的时代里,有些东西的变化其实是相对确定的,是我们能看得见的。我给大家稍微总结一下:

第一个,疫情的“黑天鹅”效应,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了。

第二个,每个行业经过中国突飞猛进的红利期以后,所有的行业都会从粗放式发展变为高质量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没有了,我们更要关注人才红利,关注人才的结构,人才的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大家都在讨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到底是产业+互联网呢,还是互联网+产业呢?这个命题喋喋不休,但是最近我们有一个答案,未来的产业和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

此外,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是无常的,技术的日新月异,流量的变化,人口红利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变化。

不确定性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部分。

2.呼唤创业家精神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也是一个呼唤创业家精神的时代。

什么叫创业家?创业家就是创业者+企业家,我们通常聊到企业家的时候,可能规模非常大,社会价值非常大。而创业者开始创业时规模很小,但是我们有创业精神、有奋斗的精神,我们对市场充满了敬畏心,我们有Day One的状态。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创业家,既需要以奋斗为本的创业精神,同样需要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中国要大踏步前进,民营企业要向前发展,就离不开创业家精神。这是这个时代非常宝贵的精神。

所以,我说2021年是每家企业的分水岭。但是,疾风才知劲草,在这样不确定的背景下,有的企业选择躺平,有的企业倒下了,有的企业选择拥抱变化,有的企业走在坚定的转型的路上,还有的企业抓住机会腾飞了。

很多人跟我讲:“Cherry,你们是搞企业管理的,企业分水岭跟我们每个人有关系吗?”

我想告诉你的是,首先中国有14亿人口,有7亿的职场人,还有7亿是职场人背后的家庭,你说每个企业的兴衰和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我们做企业的或许只占了不到中国人口的50%,但这些企业的背后牵扯到每个家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创业家的精神。

3.呼唤组织的力量的时代

但是,我们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总是有生命周期的,我从2015年开始研究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图。每个企业的成长,会经历孕育期、从零到一的创业期,快速发展的青春期,当然也会进入到稳定期。什么叫稳定期?就跟孩子一样,不再长个子,企业到了稳定期以后,就会往下走了。

3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2021年中国小微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多长吗?

答案是2.5年!

所以,如果你的企业经营了2.5年,你就达到了平均值,如果你到了十年,这就算得上是基业常青了。

基业常青不是说我们不会死,而是我们活的时间比人家长,活的质量比人家好。

创业家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因子,同时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是我们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我们的困境在哪里呢?就在于公司的发展,组织的发展永远跟不上商业的变迁。这是每家企业都非常痛的事情,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公司活着就一定会存在这个问题。

组织的发展如何跟上商业大风大浪的变化,这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所以,这是一个呼唤组织力量的时代。

什么叫组织?两个人以上的载体就叫组织,它可以是个民族、国家,也可以是个企业,是个团队,甚至可以是一个家庭。

组织的力量很重要,为什么重要?

它可以是救命稻草。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川锅一号,这家公司是做火锅和火锅底料的,有很多条餐饮线,做的蛮大的。我记得,我认识川锅一号创始人秦波是在2019年10月。因为,我每个季度给董事长讲课,那次他带着5个高管上课。上完课之后,他们回去落地,后来疫情爆发了,他一直都没有跟我联系。

去年8月份的时候,他打电话跟我说,Cherry,我今天一早从江苏坐火车来找你了,你给我半天的时间。他来北京后,在我的办公室,他就告诉我说,Cherry,以前你讲文化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感觉,但这次疫情之下,我们就是靠着文化活过来的。所以,我现在真实地体会到文化是可以救命的。

在组织中,有一种力量叫文化的力量。秦波告诉我,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川锅一号所有的高管主动跟他要求停薪。高管影响到总监,总监影响到基层,基层影响到每个员工,每个员工影响到供应商,供应商就会延迟付款,延长账期。所以,他觉得文化确实救了川锅一号的命。

组织的力量是我们赢在未来的唯一法宝。

寻找组织的力量,你我他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要寻找组织的力量,组织里面是你我他。在一个公司里面,组织囊括了创业家、管理者和员工。

创业家

首先想和你分享八个酵母的客户故事,希望你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一些启发。

第1个故事:平凡人如何做出非凡企业?

这个故事是关于瓯粤轩创始人金怀的。说实话,我最初对金怀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上个月,我去杭州出差的时候,我发了一个朋友圈说,我要去杭州出差了。金怀给我发了个微信说,Cherry,你出差杭州一定要来我家吃饭。于是,我就踏进了他的饭馆。菜特别好吃,这可能是近五年我吃过最好吃的菜了。吃完饭,我和他聊天,金怀跟我讲了他的一些经历。

金怀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温州人。他成功得非常早,19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浙江省的烹饪冠军,22岁获得了全国双料冠军,身价过亿,在温州有五个高档酒楼;他特别热爱学习,是浙江盛和塾的第一位学员,为人讲义气,很爱交朋友。但是,在2020年,他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故,因为疫情的原因,所有的餐馆都开不了,而且由于扩张太快,在管理上经验不足,导致经营跟不上扩张速度,最后因经营不善而负债累累,欠债几千万。

我问他:“你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金怀说:“我现在重新出发,我从做一个酒楼开始,这也是我目前唯一的一个酒楼。”

我又问:“你为什么有勇气重新开始呢?”

金怀讲了三条:第一条,信任。员工都信任他,都没有抛弃他,朋友也信任他,没有抛弃他,家人也没有抛弃他;第二条,重新找回了个人使命,他特别热爱做菜,这辈子就想做一个最好的厨师;第三条,和酵母的缘分。他说,在他压力最大的时候,每天就是刷我的抖音,从抖音上获得一些力量。

那天,我很认真地跟他探讨,怎么样获客、怎么样把餐厅做成标准化、怎么样把品牌做起来……我希望能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这是我想跟大家说的第一个故事。从金怀的身上,你是不是就感受到了这就是一个小微企业的创业家的画像?小微企业的创业家都有什么画像呢?

第一个,他们都很聪明;

第二个,他们都特别能吃苦;

第三个,他们都有一技之长;

第四个,他们都是草根出身。草根出身说明没有学过管理,也很想学很多高端的管理课程,但是他们也听不懂,有时候文化水平也不是特别高。所以,人生总是起起落落。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坚守创业的初心,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一次次跌倒再站起来。”这是金怀的原话,这里送给大家。

1

第2个故事:下行行业如何做创新?

众所周知,地产行业在中国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去年开始下滑,很多房地产公司都选择了躺平,但是,若缺科技这家公司却没有躺平。他们用创新赢得了客户。

先给大家看一项数据:2021年的12月31日,若缺在金华地区开了一个楼盘——未来社区,这个楼盘开盘第一天,若缺就卖了13亿,是整个金华区的第一名。未来社区是若缺跟别的公司合作的项目。

我去过未来社区,走进去的时候外形特别像博物馆,里面科技感十足,处处充满了创新的奇思妙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新思想呢?浙江省政府近年来提出了未来地产行业应该向美好社区发展。什么是美好社区呢?浙江省提出了9大场景,包括未来邻里场景、未来教育场景、未来创业场景、未来交通场景、未来健康场景、未来建筑场景、未来低碳环境、未来服务场景和未来治理场景,这些都是政府提出来的关于未来社区就是美好社区的畅想。

问题的难点在于,对于地产公司来说,这些东西到底该怎么做呢,如何落下去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创新的底层逻辑。

创新的第一个底层逻辑是:创新都是高目标/转型倒逼出来的。我们每家公司定的目标总是一年比一年高,不可能明年定的目标比今年目标低,假如你明年定的目标只是比今年多了10个百分点,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创新。你加点人、加点产品线就可以达到了,但如果明年你的目标是增加50%或者100%,用常规的打法都做不了了,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倒逼创新。

创新的第二个底层逻辑是:所有的战略的出发点都是增长,落到地上的都是用户体验。创新是怎么发生的,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

若缺的董事长胡炜在做未来社区的时候,想的永远都是用户体验:到底谁是我的用户?我这个未来社区要住谁?住老人还是小孩,还是大人?我要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用户体验,他们才会买单?

用户体验怎么做呢?你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的用户是谁,他有什么需求?

市场里面有没有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呢?

市场同类产品有短板吗?我的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呢?满足了客户需求之后能不能让客户买单呢?

若缺的未来社区完全就是围绕着这个逻辑做出来的:像我这样的人,喜欢喝咖啡、看书、喜欢听音乐,他就创造这样的场景;老人喜欢健身,他有健身和医疗的场景,老人喜欢聊天,他创造老人之间串门的机会;小孩子喜欢读书,就给小孩安排了自习室。

我跟胡总认识已久,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专注的人、知行合一、很大格局、待人很真诚。

胡总说:“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的方向,用户的视角就是上帝的视角”。

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我们做企业的很多时候会高高在上,你很难体会用户的感受,没有用户体验的能力,客户就一定不会买单,所以我们经常讲用户的视角就是上帝的视角。

这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二个故事。

3

第3个故事:红海市场中的蓝海战略

大家知道在2021年天猫双十一、京东618速食榜中排名第一的是谁吗?答案是:空刻意面。

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这家公司。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家公司在三年当中市占率已经超过了60%。面条是不是一个红海?速食是不是一个红海?速食里面的泡面、螺蛳粉、酸辣粉都有了,要从这样的红海市场中杀出来,是很难的。

那么,空刻意面是怎样杀出来的?它的蓝海战略是怎样的?有三条我认为特别重要:

第一条,商业模式的创新

空刻意面的创始人王义超是一名93年的CEO,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来自于他对商业的判断。他的判断有两个:

1、他是做产品设计出身的,他的偶像是乔布斯,所以他是天生的用户体验者。他发现一个规律:每一个新平台的崛起总是会出现新的品牌。所以,他的品牌是首先在新平台打响的。

2、媒介的变迁都会带来新的消费模式,要用新媒体的方式做新品牌。

这两个判断决定了空刻意面就是为短视频而生的新物种,这是这个93年的年轻创始人给我最大的触动。

第二条,产品的创新。

产品的创新是什么?王义超是年轻人,对懒人经济、速食感兴趣。但速食市场已经饱和了,各种品牌的速食方便面比比皆是。方便面很方便,但是不好吃,所以方便和好吃之间是一个大的矛盾体。那如何平衡呢?能不能做到像方便面一样的方便,但是拥有米其林的品质?这就是王义超在考虑的问题。

空刻意面创新点有三:其一是定义了意大利面,一个包装是多少克,油是多少克,盐是多少克;其二是找到了和方便面的差异,包装非常精美,像艺术品一样;其三是品质、口感非常好吃,空刻意面的口感是由三个米其林三星大厨研发的,上市两个月就拿下意大利面市场份额第一。

第三条,营销的创新。

我们以前是产品出来了再考虑营销的事情,空刻意面在营销上是倒着来的,他是根据整个营销链路,设计所有的产品。围绕着空刻意面的所有营销视频,全网的KOL都在分享他的产品,符合年轻人消费的味道,这就是他的营销创新。

空刻意面创办 3 年有5亿的销售额,连续两年是天猫意大利面销量第一,但是整个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是95后。

我说一下我对王义超的印象。他是一个意气风发、不畏失败、有着极致的用户体验和逆向思维的年轻的老板。

王义超的身上有三个潜力标签:

第一个,追求长期价值。中国大量的网红品牌都不追求长期价值,今年可能很火,明年就不火了。

第二个,他有平衡管理能力。他从品牌到在线营销、供应链、渠道商,所有的管理都平衡得非常好。

第三个,凝聚人心。他是第一次创业,也没有打过工,但他的团队向心力非常高,所有人都跟随着他不断打胜仗。

王义超也有一句话:“要警惕追逐流量与不健康的销量,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找到品牌真正的消费者。”

3

王义超的创新也是另外一种创新,是年轻人的意气风发的创新,是新品牌、新媒体、新媒介的创新。

第4个故事:坚定的变革者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邦邦汽服CEO龚托的故事。龚总最早在人保集团也是核心岗位的领导,2016年的时候,领导选中他去开拓邦邦汽服这个新业务。他带着三个人出来了,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出了10倍业绩的增长。

龚总是怎么做的?我记得我第一次跟龚总见面的时候,是在人保的办公室里。第一次我和他交流之后,我感到很担心。

为什么担心?因为他的团队除了懂保险以外,不懂汽车、不懂互联网、不懂创业,团队都是一帮国企的人出来的。我当时就在想这事能成吗?我非常忐忑。后来,我觉得可以挑战一下,我们先走走看。

邦邦汽服的故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组织变革落地案例。

第一个,文化的软着陆。我们通过给龚总做培训、战略会,我们寻找共同的方向,让这帮人改变思想,第一步就是软着陆,我们找到了那个方向。变革叫做GTC,先从文化开始,有了文化后,找到战略的聚焦点。

第二个,组建了一个变革的班子。我们当时招了一个HR,她说,我一来龚总就让我做人才规划、人才梳理,这可能是我在邦邦汽服干的第一件事也可能是最后一件事。

一个刚来的HR在国企里面做规划,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她今天活下去的原因就是龚总,他坚定地让她去做这件事。

变革的第一步是定战略,第二步是搭建变革的班子。第三步,变革到了深水区,老人肯定不相信的,那时候的压力可想而知,大家看不到方向。老板说什么大家都不一定听,因为你还没有成功,没有成功之前大家不会相信的。所以变革是一把手工程。

我举两个案例。

第一个,邦邦汽服的员工跟我讲,他晚上12点给龚总发消息的时候,龚总马上回了。1点、3点发消息还是回,他们甚至怀疑,龚总不睡觉吗?这就是老板以身作则的一个表现。第二个,龚总建立了管理体系。他的胸怀、成人达己,把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一起打了胜仗。

所以变革太难了:

首先是一把手下定决心要做。

第二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地做。

第三是遇到所有困难的时候,他要能坚定且笃定地分析,最后带团队打胜仗。

所以,没有一把手下决心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龚总最后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用组织的力量获得整体的胜利!”

1

第5个故事:愚公移山

第五个依然是变革的故事,主要是二代接班的问题。这个故事我取名“愚公移山”。愚公很“傻”,每天勤劳地做这么一件事,这就是接班前的沈强。

接班前的沈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和他爸爸之间两代人的认知不同。老爷子那一代人讲的是一个人打天下。而年轻人打天下,是一群人打天下。

第二个挑战是业务问题,沈师傅这家企业是做鸡蛋干的,鸡蛋干是类似于豆腐干一样的食材,这个业务非常小,全中国的市场不过20亿,利润非常薄。

第三个挑战,他原来所有的货几乎都是通过经销商售卖,疫情爆发,让他的业绩压力非常大,一夜之间不知道怎么办了。

第四个是团队方面的挑战。当时团队都是父亲的老部下,也不好指挥。班子的年龄稍微大一点,固有的经验也多一点。这就是沈强接手的班子,二代接班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他接班后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疫情之后每天坚持给所有的经销商做在线直播,告诉他们怎么转型,怎么用信心面对困难,这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们有几万个经销商,沈强一天天地直播,给经销商做培训。

第二件事情,沈强练永健拳。他那时候压力太大了,每天晚上睡不着,疫情之下所有的农贸市场、他的经销商都不能开门,他没有办法做生意。他在酵母学了管理,落不下去,很焦虑。

在那种情况下我陪着沈强看各种数据,然后复盘寻找问题。破局是沈强带着高管来北京,我给他们高管开月度复盘会,当时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过会,开完后,沈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了。

他告诉我,他把所有的管理系统弄好之后全部放权给了高管,而高管没有执行,下面的员工没有做,这是本质的问题。

第三件事,躬身入局。他回去以后,一个人抓全员的TDL、管理报表、一个人抓Review,高管学不会,他就带中层,中层学不会他就带基层,他为了把几百个人带起来。每次复盘会都参与,每一个管理报表他都看。

这就是沈强的故事,我很心疼他。这就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沈强,我叫他沈小强,打不死的小强。

今天我认为沈小强同学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但我上个礼拜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我特别高兴。他说我在喝茶,过去几年他从来没有时间喝过茶,说明他开始慢慢找到了规律,未来会越来越好。

今天的沈强已经是个创业家了,他很执着,他躬身入局,他很感恩,他内心有大爱。

他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这样的。“接班企业经营,更需要老板能够躬身入局”。

2

没有躬身入局,没有一杆子插到底的勇气是拿不到结果的,所有的动作都流于表面,我把沈强的愚公移山的精神送给大家。

第6个故事:挺身而出的担当

这个故事来自于益丰大药房高总(高毅),他有创业家的情怀和格局。

武汉封城的时候,唯一开着的一家药店,就是益丰大药房。益丰在疫情期间做到了三个坚持:

坚持营业,坚持药品不涨价,坚持给2万5千名员工每人每天发一百块钱的补贴。

这是我要讲的益丰大药房的第一个故事。

高总跟我讲这个事情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客户需要你的时候,你需要挺身而出,为客户点亮那盏灯,是对大家最大的关爱!”

再给大家讲一个叫李洋的小姑娘的故事。

在武汉封城的时候,这个小姑娘守着一个店,她白天用微信接单,晚上就出去送货。她每天都住在这个店里面,三个月没有回家。

3

高总说这个姑娘完全感染到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第三个,我想跟大家讲一个关于益丰有爱的老板的故事。为什么会有益丰大药房?

高总原来做医药批发的,他有一个同学的妈妈来买药,高总对同学的妈妈说可以到他这里来买药,很便宜。

结果同学的妈妈买药整整拿了两箩筐的药,让他意识到对老百姓来说买药是很贵的,我能不能把批发商的利润让给消费者?所以他创办了益丰大药房。

刚才看到李洋这个小姑娘,之所以能够坚守武汉的疫情,就是因为疫情的时候,高总在大年初三就到门店去巡回,给员工带去加油和鼓励,文化的践行就在高总的躬身入局中体现。

我们是做咨询的,对益丰一方面是商业上的理解,但是通过武汉疫情这件事情,让我们意识到到它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益丰大药房的使命是让国人身心更加健康,愿景是值得老百姓信任和托付的大药房,它的价值观是客户导向。高总说,想要了解益丰这家公司,只要追寻益丰的使命、价值观和文化就够了。

这一句话非常经典,大家如果做企业的一定会理解:

“沿着公司使命和愿景、沿着客户价值,我们的战略和创新就永远不会跑偏!”

我刚刚认识高总的时候,就认为他是个极度认真的人,认真到我们画一个公司的架构他可以磨三天,讨论公司价值观的每个字都要打电话确认,商量该怎么调整。我的新书《组织的力量》让高总签名的时候,他改了5版。这次再认识高总的时候,知道他真是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践行者!有利他之心,内心有大爱。

高总有五句话送给大家:

当客户需要你的时候,你需要挺身而出。

沿着使命愿景价值观,我们的战略和创新就永远不会跑偏。

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利他自然自利,坚信这个商业逻辑也是财富的逻辑。

没有社会价值就没有企业的长期价值。

这些话对很多人来说没有感觉,但对想要把企业做大的企业家来说是很大的财富!

第7个故事:组织的力量

广告市场有上千亿,我要讲的这家公司靠创新做到行业第二,未来有望靠组织的力量做到第一。

这家公司就是酵母的客户,新潮传媒。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新潮传媒董事长张继学的打法:用差异化创新做到行业第二,用组织的力量去赢得第一。

什么叫做差异化竞争呢?

大家知道,新潮传媒在广告市场有一个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分众传媒。

新潮传媒怎么样做到第二名呢?这里面有六大差异:包括企业家个人的差异、媒体场景的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客户的差异化、运营体系的差异化和售卖逻辑的差异化。这里简单说两点。

第一个,企业家的个人差异化。分众传媒的江总是一个网红企业家,张总不是这个模式的,企业家的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个,媒体的场景的差异化。我们在社区门口看到新潮传媒比较多,办公场域我们经常看到分众传媒比较多。

这些差异里面新潮传媒唯一没有做到的是客户的差异,他原来想分众传媒打大客户,他打中型和小型客户,这个战略没有成功。大家一定要明白To B的企业本质都一样,线下客户质量一定要保证,所以这个战略的差异化没有打出来。

而组织是新潮传媒的创新之路。张总(张继学)的有一句关于组织的话非常经典:“十亿营收的老板抓具体的事,百亿营收的老板抓干部和建流程”。

3

第8个故事:行胜于言、永进无潮

中国人都知道飞鹤,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飞鹤坚守了底线和原则,让中国飞鹤一炮而红。坚持做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产品,让飞鹤占据了市场第一。

但飞鹤的掌舵人冷总的成长故事大家一定不知道,每个人都是从平凡到不平凡的成长历程。我讲一下他的成长故事,送给心中有星辰大海的年轻人。

创办飞鹤之前,冷总出生在农垦集团,农垦在东北,他家是养牛的,他没有工作的第一个身份就是在家天天干农活,他爸爸妈妈的身体不是特别好,基本都是他干活。农活干不过来的时候他喊各种各样的人给他干活,领导力是那时候学会的。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农垦机关单位当通讯员,就是给领导做服务的,他一次性服务了10个领导和3个主任,每天端茶送水拖地板,各种各样的会议安排,年轻时候的这份工作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份工作。

当通讯员的这份工作让他学到了每一任领导是怎么为人处世的,所以他今天见任何人都能够平等对待。

两年后领导送他去读书,进修回来之后做了厂里的技术员,帮助厂里研发了十几款不同品类的奶粉,领导觉得这个技术员有很强的情商又有能力,最后一路提拔为副厂长、厂长。

一个农村的挤牛奶的小孩成长为领导的通讯员、技术人员、副厂长、一把手。这就是飞鹤成立前的故事。

飞鹤成立的故事从东北国有企业改制开始,当时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改民营了,冷总就出来工作了。冷总最开始负债一千多万创业,那时候的营销就是农村刷墙,他就在指挥刷墙“飞鹤奶粉”,飞鹤前面的工厂就是这么来的。

创办飞鹤之后,冷总说他每一步都走对了。

他第一个走对的是产品创新。那时候的中国婴幼儿配方牛奶质量都不好,他自己是技术员出身,添加了有益的元素进去,所以产品品质要好得多。

第二个走对的是营销创新。那时候飞鹤非常小,所有的大的渠道都被大品牌垄断,他就想到了学毛主席的打法,农村包围城市,走终端零售。所以到今天,大家都知道飞鹤最强的王牌军是经销商团队,一年经销商活动可以做到一百万场,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个量级。

第三个走对是他布局全产业链的牧场。如果他晚一年布局说不定逃不过三聚氰氨风波,那时候奶都是从供奶站收集过来的,如果喂养奶牛时,饲料中被掺了东西,那么很可能就有三聚氰胺。

但冷总在早一年就自建牧场,当时所有人反对,因为要耗费大量的钱。冷总说你要保证这个奶就必须自建牧场,牛自己养,草自己种。如果没有这三步,飞鹤可能就没有今天。

第四步,凝聚人心。他创业干了34年,只干婴幼儿奶粉一件事,干了34年,所有的经销商跟他走了30年,团队里面很多人跟着他干了20年,他的凝聚人心做对了,他走到哪里,团队就跟到哪里。

第五步,持续的自我迭代。冷总上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中欧、长江等都去学习过。他说没有办法,我就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凭什么好运气砸到我头上?我问他,你为什么每一步都可以走对?他跟我讲就是不断地学习迭代。他说,我就是企业的天花板,如果我不学,企业就会遇到瓶颈。

今天你跟冷总交流,你会发现冷总对所有的平台都很了解,他至少访谈过每一个新媒体营销平台30-50家最厉害的机构。今年冷总差不多60岁了,飞鹤为什么在冷总的带领下会起来,背后就是永进无潮的精神。

给大家看一下飞鹤的工厂,他们有几十个现代化的工厂,牧场做到了工厂化,这是很好的创新。一万个人都不好管,更何况牧场的一万头奶牛,所以管牛必须工厂化。奶粉的加工厂全是德国的机械臂,他们在很多年就完成了工厂的数字化操作,整个工厂就几个工人,全是数字化制造,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

他有社会责任感,有永进无潮的精神。但我最佩服他的是个人领导力,每天如一日精进,非常了不起。

冷总送给大家一句话:“企业家要愿意成就他人,成就员工,企业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

他最近一直钻研整个东北的大农业,想振兴农业回馈社会,希望他的大农业事业能够蒸蒸日上。

3

管理者

1.真高管VS伪高管

讲了那么多企业家、创业家的故事,我们再聊聊管理者这个群体。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高管,每家公司的老板下面就是高管,上梁不正下梁歪。高管的课题很性感,我写了一篇爆款文章《公司最大的内卷,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

伪高管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伪高管有哪些特征?

①伪高管的三个特征

伪高管第一个特征:工作没有成果。

很多公司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空降来了某某大公司的高管,这个高管顶着很大的光环来到了公司,老板也给他很高的待遇。半年之后他并没有工作成果。没有成果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经验主义。一个大公司和一个小公司肯定不一样的,他总是讲以前的大公司是怎么做的,他要根据以前的方式来做,肯定拿不到成果,因为经验不可复用。换了一个行业也不可复用,换了一批人、换了文化,也不可复用。

第二个,不能躬身入局。他每天指挥别人去干活,不知道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工作经常没有成果。

伪高管的第二个特征:只会执行不会思考。

我们在一家企业里面待久了,单一工种干久了,很容易变成一个单细胞动物。比如做销售十年只懂销售,干供应链十年只懂供应链,在大公司没有问题,因为大公司分工明确,每个岗位都有专业的人。但在创业公司,需要了解商业的产品策略,需要了解品牌、营销,需要了解什么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的管理,否则你的业绩出不来。这时候只会具备单一的能力,显然不够。管理者空降到一家公司的时候,他经常不会思考,这是很多高管面临着的问题。

第三个特征:没有胸怀。

很多高管没有胸怀,害怕别人超过他,所以好的人招不进来,招进来之后活不下来,“伪高管”会排挤比他优秀的人。

所以,一家公司最大的内卷就是养了一批伪高管。

1

②什么样的人是真高管?

那么什么样的高管是真高管?做高管,要德配位。

第一件事情,应该具备战略眼光。

我们对一个高管的要求不能只要求执行力,如果执行力非常好,但方向错了所有人都会掉坑里面去。

第二件事情,容忍的胸怀。

跟平行部门合作,每次吵架的时候不能只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你的胸怀大不大,能不能和不同类型的人合作?

第三件事,超越伯乐。

你能不能培养下属?你甚至要让下属超过你,有一代一代的人才接班。

2.管理者如何面对新的变化?

以前我们一个工作干十年、二十年没有问题,但今天我们大量的岗位诸如销售端、营销端、品牌端、人力端、市场端都需要变化的,行业的变化、新公司的变化、新业务的变化、新岗位的变化,我们如何应对?

我以前在阿里的时候最早做销售,后来做管理、人力,阿里是一个互联网行业,我出来之后又陆续做了招聘、咨询、培训等工作。我跨越了不同的行业,我还做过很多的岗位,也从基层一路往上,之所以都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我做到了这五点。

第一个,深度思考,抓住事情的本质。

我以前刚做招聘行业的时候,一年就做到互联网领域的第一名。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做过招聘,我得理解招聘行业的本质,后来我抓到了招聘行业的本质就是岗位和人之间的精准匹配。

因此就要研究到底是岗位重要,还是人才重要?前两年在互联网风口的时候,当然是稀缺人才重要,一个核心人才所有人都抢着要,一个核心人才卖三个公司一定能成,但今天可能会反过来。

比如To B业务的本质是什么?

To C业务的本质是什么?

To G业务的本质是什么?

线上业务的本质是什么?

抓住本质非常重要。

第二个,去掉经验主义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我们去年新媒体在线营销团队做得很不错的,今年年初,我说你们的目标要定多少,他们给出了很高的目标,我问他们的方法,但他们没有新的方法。我说肯定不行的,新目标要配套新的方法,他们听不进去,直到7、8月份他们遇到了巨大的问题,才寻找新的方法。

我们很难抛弃经验主义,大公司出来的人转型也不一定成功,我出来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掉经验主义,天天拜访客户。

我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拜访八家客户,因为我没有到这个行业来过。那时候到北京一个人也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进入到咨询行业。以前阿里销售有个法宝,就是拜访客户,我可能是践行拜访量最好的人。当你见的客户越多的时候,你越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敬畏心。你会发现隔行如隔山,每个公司背后有一条不同的经营模式、财务管理模型、业务模型,你客户跑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

每个行业不同、每个老板不同、文化不同、人的能力不同,照搬照抄学阿里、华为、苹果是不行的,过去的成功在今天难以复制。

所以,要做创新业务,就得去掉经验主义。但现实是,以前越成功,越难蜕掉身上的经验。

第三,客户思维。

当做创新业务,有大量变化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时,要有客户思维。连问5个客户,他们基本就会给你答案。

第四,躬身入局,以身作则。

一个高管要管很多部门,比如你管的在线运营团队,需要写文章、拍视频,你最好自己先做一遍。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拍一个爆款视频,怎么可以指导团队做呢?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好习惯,我自己能做到的不一定要求大家能做到,因为我每天5点起床,我绝对不要求大家。我要求别人的一定是我自己做到的,每一个事情都是我自己先干,你自己不去干,作为管理者很难教会团队。

但很多管理者不是这样,他们做不到以身作则。曾经我们公司有过这样的情况,公司要做一个项目,所有人都不会做,管理者把任务交给团队,自己六点就下班走了。我在公司巡回的时候,发现晚上12点了,他的团队都没有走。我找他的团队每一个人聊天,发现他们都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干。

这就触犯了我的管理原则,一个管理在其位不谋其职。在这个位置上没有辅导别人,但有成果你抢功劳,有问题就甩锅给别人,这种领导是很糟糕的领导。

第五,心态开放,跟行业专家、跟优秀的人学习。

我学做短视频、做内容制作的时候,就列个清单,前几名是谁,挨个请他们吃饭。

我做招聘的时候,我把美国的、日本的知名招聘公司都研究了一遍,第一个月我采访了中国做招聘做得好的5个董事长。最后,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非常深的认识。

当我们要做改变的时候,不要怕。这五个方法总有一个帮到你。

总结一下,管理者如何应对新变化?第一,深度思考,抓住变化的本质;第二,去掉经验主义是转型成功的第一步;第三,客户思维,从客户那里总能找到答案;第四,躬身入局,以身作则;第五,心态开放,跟行业专家、跟团队优秀的人学习。

3.中年管理者面临的困境

人一到中年好像命运就很悲惨了,去年有一些大厂CEO离职后找不到工作,上海五百强的人出来也找不到工作,好像被“抛弃”了一样。

中年人还有一个负担是跟年轻人有代沟,我和俞头(俞朝翎)刚创办公司的时候,不会和90后的人说话,我一说话就怕人家说我“唠叨”,年轻人特别讨厌讲道理。

中年管理者如何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呢?

第一个,心力、脑力、体力都要好。

你看菲利普·科特勒91岁了,思维还是非常敏捷。如果一个管理者体力不好,心力不强大,脑力也跟不上,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

第二个,做一个年轻人喜欢的管理者。

怎么做到?和年轻人玩在一起。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变成了我女儿喜欢的家长。我也是刚刚学会的,因为我学了无数首她喜欢听的歌,最近她迷上了街舞,我也会了几招。

第三个,成人达己。

中年人要想不被淘汰,你一定要选拔高潜力的年轻人,彼此成就。你要找到一批自驱、靠谱、以结果导向、专注、精进的人,你拼命地培养他们,等他们成长上来的时候,也会反过来成就你。

4.新任管理者的苦恼

新任的管理者会遇到很大的痛苦,原来自己是最大的Top sales,做了管理者,发现拿不到结果了。

怎么办?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管理是通过团队拿结果。走上管理的第一步是一手就是抓业务一手抓人,你是通过搞定人来搞定业务,你搞不定人怎么会有结果呢?下面人根本不支持你。

第二个,业务一竿子插到底。很多人业务浮于表面,一定要追过程。

第三个,懂人性。他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厌恶什么?你只有真的懂人性,才知道如何去激励他们。

职场人

接下来讲芸芸众生每一个人。在职场上,有35岁+的职场人,有90后,马上也将会有00后。我们看看,如何才能有好的职场生涯。

1.年轻一代的职场人

考大家一个问题,千里马和伯乐哪个更难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员工是千里马?

①什么是好的千里马?

1

第一个,有远大的理想。这个人不能眼里只有钱,他眼睛里要有星辰大海。

第二个,靠谱。你交给他一件再小的事情,他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靠谱是非常难的品质。

第三个,皮实。很多员工比较玻璃心,你骂一下他会哭,这个人如果很脆弱,管理者也不敢培养他。

第四个,精进。他每天都会比前一天进步,今天比昨天做得好。

自驱、靠谱、皮实、精进,管理者遇到这样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放过。

②什么是好的伯乐?

第一个,他愿意成就你。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真心实意地成就你,遇到愿意成就你的老板,你也不要轻易放过他。

第二个,给你舞台。他愿意提拔你,给你很好的空间。

第三个,极度苛刻的要求。名师出高徒的前提是老板对你有着高要求。但要求很高的老板,往往在员工年轻的时候不被讨好。我曾经20多岁做管理的时候,去接手一个部门要被骂一年。因为要求特别高,下面的人理解不了。等我做了三年管理,带一个新部门,会骂我半年,说明我的管理进步了。我现在基本做到只挨骂三个月,因为他跟我汇报的时候,这三个月里面他一定崩溃,我要求太高了。

员工什么时候就不骂人了?他拿到结果了,有进步了,他就会觉得老板特别好。他们一般离开我以后,他会说Cherry是我见到最好老板,我们通常会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③伯乐如何训练千里马?

第一个,这个伯乐要有水平,必须是名师。要求必须严格,要求不严格,他离开这家公司,什么也没有带走,这样其实是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

第二个,给千里马舞台。

第三个,伯乐训练千里马,但更重要的是相互成就。

④千里马如何被伯乐发现?

公司那么多人,伯乐怎么发现自己呢?有一个小技巧,把眼前的事情做到做好,把最小的事做出无可替代的价值。

我刚进阿里的第一份工作是电话销售,我的第一任老板是张瑛,张瑛是大老板,她怎么发现我的?

我就是义务给大家点饭,整整6个月,礼拜天我把几百个人的饭全部点好,我就是靠点饭出名的。你有一个事做到足够好,就可以让伯乐发现你。你可以什么事情都碌碌无为,但是要有一个事要特别妙。

冷友斌冷总为什么会被提拔出来上大学?就是他给领导服务的时候,他的细致的服务打动了领导。当你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点,很可能就能被伯乐发现。

2.中年一代职场人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中年人。如果你还是一个普通员工,该如何走好职场路。

①什么样的人算是中年人?

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什么是中年人、年轻人,梁启超是这么定义的: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

我们老是怀念过去的功成名就你肯定老了,我们老是规划未来你就是个少年。

我上面分享的8个企业家,平均年龄40岁以上,但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青年。

青年有五个关键词:进取心、开放创新、意气风发、无惧失败、精力充沛。这五个标签就是青年的标签。我全都符合,我一点都不怕失败。

②中年人如何越来越值钱?

3

第一个以终为始。当我们跑800米,到了400米,觉得特别辛苦的时候,你要想想为什么开始,想想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使命是什么。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个人使命、愿景的不断清晰的过程。

就像我,我5岁的时候在一个小县城,我舅舅家就是农村的,在5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和别人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我是不知道的。就好像你问你的小孩子长大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孩子可能也回答不了。

等到阿里以后,我知道要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开始变得清晰了。但也有很多次想放弃,到今天比较坚定。每个人的发展、每个人的能量场的积累都是找到了个人的使命和愿景,从模糊到清晰到笃定。这是以终为始,这是你内心力量的增长,每个人到中年一定要长内部的力量,人到中年活得越来越简单,外部的东西不重要,你做的每件事情是不是都在增长内心的力量,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成就新人。学会成就年轻人,成就自己。

第三个,终身学习。永远不要放弃学习的脚步,要不断进行知识的迭代。

第四个生活和工作平衡。人的智慧是相通的,有的人生活开窍比较早,比如俞头,把这种开窍用到了工作中。我是生活中开窍很晚的人,我懂人性比较晚,我是干工作突然有一天发现,我把生活中的很多事干明白了。

一个人要任督二脉打通,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这种平衡是相互的,你工作越明白活得越明白,活得越明白工作越干得好。所以,人到中年要学会生活和工作是如何平衡的,德鲁克说过人人都是管理者,所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很重要。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

一根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第5年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了15米。其实前面的4年,竹子的根已经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

3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作者:张丽俊,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本文来源张丽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