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双减”150天:“告别”的不仅仅是好未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11223-36631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双减”150天:“告别”的不仅仅是好未来

下一站在哪?

12月22日10点,好未来(TAL.US)举办了一场线上全员告别会。

按照之前的公告,一周之后(即截止2021年12月31日),好未来将正式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服务。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中小学教培老师约2万多人会全体离职,高中将暂时保留。

这一天,距离“双减”政策推行已经过去150天。在这150天里,教培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随着这家国内最大的中小学培训机构“告别”帷幕的拉开,整个教培行业将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12月21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上,介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关情况时表示,目前,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除了培训市场的虚火大幅降温外,近70万教培机构和1000万从业人员也在逐渐完成浩浩荡荡的大迁徙。

“教培人现在都在做什么工作?”在这条有着近6万浏览量的知乎帖子下面,曾经的教培机构创业者、教培行业老师,亦或是教育上市公司高管,都在发表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知乎ID为“大圣”的网友表示,自己曾经是教培人,“双减”后第一时间退出行业,没有做素质教育,而是休息了2个月后,开始做起了企业服务。 

另一位职业经历为京翰教育早期高管、教育上市公司高管、知乎ID为“陶语师者”的网友写道,原高途的职工转行去猎头公司、原kid的销售转行去职业教育机构、原英语名师从九月份开始在抖音上卖英语产品、原xdf高管现在在内蒙卖牛肉。 

相较于从业者转型来说,机构的整体转型就更加迫在眉睫。 

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在线教育收紧政策以来,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昂立教育、学大教育等教培机构都已开始纷纷布局素质教育、科学教育等产品。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也都成了这些培训机构眼中的另一个蓝海。 

不仅转型涉足其他细分领域,更有一些教培机构“玩”起了跨界。如11月直播卖农货的新东方和10月开始被传要卖羽绒服的猿辅导。尽管猿辅导方面回应称,“这只是个小投资,不影响主营业务,也并不是公司转型。”不过,却足以说明,教培机构需要其它血液的注入以实现更好地生存。 

除业务调整外,教培机构的股价或许更能说明急需回血这一问题。12月22日,一张由凤凰网科技整理的“港美中概股今年迄今涨跌幅榜”显示,跌幅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三家企业为教培机构。其中高途(GOTU.US)以95.83%的跌幅位居第一;好未来位居第二,跌幅为93.61%;新东方(EDU.US)则以88.46%的跌幅位列第六。 

教育行业分析师秋林表示,目前,整个教育行业资本化的路基本被切断,投资人的压力非常大,他们需要推翻之前的投资逻辑,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告诉燃财经,当下的教培机构,尤其是K12领域,已经不是“能否有新增长”,更多的玩家都在考虑怎么退场,没有退场的玩家,面临的是生存问题。 

长期关注教育行业的许亮山认为,虽然政策落地后,行业受到了强冲击,其中特别是业内大公司,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容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培机构已经失去生机,一些大公司相对其他中小型公司有着资金上的优势,还有转型的机会与可能。“目前还有机会留在牌桌的企业,虽然舍弃了‘学科培训’这只现金牛,但还是拥有找到新出路的机会。”

还在岗的教培人

“还没想好接下来换哪行。”

在广州一家培训机构从事小学学科辅导工作的阿华,现在每天还过着朝九晚九的工作,备课、面对学生、应对家长……容不得她有一丝休息时间。即便在晚上九点下班后,微信也时不时会收到家长和领导的短信,唯有全部应付完所有信息躺床上时,阿华才有时间想自己的职业生涯该往哪里走。

“这个秋季课程应该也是最后一个课程。”阿华告诉燃财经,在“双减”政策出台后,所在机构就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课程的上课时间做了调整,原有周末课程调整到周一至周五。此外,机构还在周末提供了托管服务,素质教育类课程也在逐步开发。但在明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业务就该全面终止了。 

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阿华所在的机构已经有不少同事离职,但阿华想着与这群一直带着的学生还有很浓的感情,计划带完最后这几个月再考虑离职的事。“离职是肯定会离职的,公司现在重心放在素质教育上,但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离职是最好的打算。” 

“双减”政策之前,教培行业就进行着大范围裁员。“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培行业屡屡见诸报端的“违规通报”、“处以罚款”、“大举裁员”、“业务调整”等一系列消息浮出水面,让外界对这个行业的状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典型案例显示,“双减”政策实施后,上海市大幅压减培训机构数量,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北京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达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也达60%。

对于某头部K12线上公司还在职的城市项目负责人孔朗来说,从业人员减少更直观表现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他亲眼目睹的众多同事被裁员。据孔朗描述,许多同事因公司没有提供转岗机会而被“经济性裁员”,离开公司前每人获得了法定的“N+1”赔偿。

孔朗半年前才刚加入公司线上新业务板块,虽然他目前还没有被列为裁员名单,但与他一样还在职的员工也各有各的想法,“进来的新员工比较安定,毕竟找到一份业内工作也不太容易。老员工有人在担心自己失业,但也有的老员工因为考虑到外界整体大环境也不好找工作而安于现状。”

同样还没出现在公司裁员名单上的李清,最近却不太高兴,原工作性质偏销售的她,每月收入都有近两万元。但“双减”政策后,现在每月只领着基本工资和补贴,连过去工资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之前公司有过裁员,看着有些被裁的同事一下拿了好几万元的‘N+1’赔偿,说不羡慕是假的。我从去年年初入职到现在也快两年了,被裁员的话,也该有好几万元赔偿到手。” 

但又等了几个月她,丝毫没有等来公司的二次大裁员消息。随着近几个月以来,公司流动性很大,留下的老员工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公司对业务进行调整也好几个月了,基本走上了正轨,李清隐约感觉到“被裁无望”。

“业务进行了调整,工作内容肯定有变化,打算再探探领导口风,看是否还会有裁员计划,如果不再裁员,那我得重新谈下我的薪酬结构,不然现在到手工资太低了。”李清告诉燃财经,自己大概率是不会离职的,毕竟现在临近年关,工作也不好找。“教培行业经过这么一次大清洗后,留下的这些头部企业,或许能在新的赛道上找到新机遇。”

教育机构“断臂求生”

“告别”的不仅仅是好未来。

与好未来同一时间停止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的还有高途。11月15日晚间,高途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为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高途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在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即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

在好未来和高途发布公告的前20天左右,10月25日晚,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 

除了教培行业“三巨头”外,学大教育、网易有道等企业也相继发布公告,将于12月31日正式终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业务。 

这也意味着拥有学科类培训业务的机构,如若想避免成为非营利性机构,必须要将学科类培训业务在原有体系中剥离出去。 

这此企业不得不作出改变,在过去的一年里,业务的萎缩让他们今非昔比。 

二级市场的表现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在过去的2021年,这此企业的股价和市值均已跌至冰点。 

其中,新东方股价从年初的最高点19.97美元/股,跌至2.10美元/股,跌幅达89.38%,目前总市值仅35.64亿美元。好未来股价则由年初最高点90.96美元/股,跌至4.12美元/股,跌幅95.37%,目前总市值26.57亿美元。今年1月27日,高途股价峰值为149.05美元/股,7月23日收盘以骤跌为3.52美元/股,最新收盘价仅1.89美元/股,总市值不足5亿美元。 

业内其他公司无一例外,股价且不论相较年初高位暴跌,与政策落地当天相比也是进一步触及低位。

 义务教育相关业务的折戬,让这些企业必须做出改变。“断臂”后的企业,纷纷另谋出路。

经济日报此前发表的一篇名为《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的文章曾迅速出圈。文章写道,新东方退租1500个教学点,并将8万套座椅捐给了农村学校,成立全资控股的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俞敏洪将开启直播带货,与几百位老师一起直播助农。 

随后,俞敏洪在直播间重申,“新东方并不会关停,只是关闭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业务,新东方起家的国际业务和大学业务都还在持续发展中。” 

好未来则表示,“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教研及科研优势,积极拓展科技服务和素质教育等业务。”高途则称,“接下来将继续运营其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业务,并将重点转向其他教育产品和服务,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智能数字化产品等多种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学大教育表示将着力丰富职业教育类、素质类、科技类等教育培训产品,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网易有道则称其业务重点已经由学科课后辅导转向原有的智能学习硬件、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四大业务板块。

姚玉飞表示,不管是新东方还是好未来,他们在义务教育校外培训这块都很难再有大规模增长和盈利了。“在此情况下,主动砍掉这块业务,并寻求新的增长点,是企业最好的选择。”

因公司有所安排还留在公司的孔朗告诉燃财经,“双减”政策后,虽然公司整体工作还在按既定流程推进,但整体招生转化留存动作均后置,公司主营业务也在按照要求进行调整,“也在探索全新渠道,比如进校2b、智能软硬件、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等。” 

“实际上,早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前,就有出台了对于课外教育的相关政策,今年年初以来更是接连不断。教培行业全面加速收缩不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事情,在政策发布前就有很多企业开始了业务转型计划,行业裁员潮在政策落地前便已经开始了。”许亮山认为,教培机构其实很早便开始尝试转型,只不过现在更明确,“最赚钱的义务教育这条路子堵住了,大家都开始将目光放在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方向上。”

教培的下一站在哪?

但正如许亮山所言,只要还未下牌桌,就还有机会。 

姚玉飞直言,在当前政策引导下,教培行业需要重新审视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当前坚持在学科培训领域的教育机构,姚玉飞分析到,留存是比拉新更重要的事情。姚玉飞表示,现阶段,不仅仅是培训机构,家长们也都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他们的补课意愿也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教培机构可以通过一些产品形式上的变动,如积分兑换、权益置换等,在已有的群体之上,进行维护。 

优势星球发起人、女性成长平台Momself创始人崔璀对此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崔璀告诉燃财经,通过烧钱来带动新用户增长的模式,本身就不可持续。当前来看,教培机构可以通过启动用户的复购来推动增长,完成从粗放式高增长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变。 

崔璀强调,不管是教培行业,还是现在很火的新消费赛道,都是一样,只有找到符合自己精细化运营的手段,才能做成一门好生意。“将用户忠诚度看成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而不是单纯地看新用户增长。”

姚玉飞分析表示,目前来看,教培机构转型有三个方向。以少儿英语、K12等偏中小型机构为主的,他们转型的第一选择大概率是素质教育。大一些的机构会做一些对公业务,如对接学校、政府采购等服务和内容。第三就是转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或者甚至改行不做教育。

不过,转型并不会那么容易。亿欧教育行业分析师丁志斌对燃财经表示,现阶段对公业务难言理想,各家主攻方向是“课后三点半”,但学校方面并没有专门的采买经费,所以机构还都是公益性质地去提供服务,过去的“引流拉新”故事无法再讲,所谓“进校”或许只是一时之策。

除了进校业务,素质教育和成人教育或许也没有那么好做。这些领域不仅市场规模不够大,更重要的是还将迎来激烈的竞争。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为5050.0亿元,到2023年,或达到7151.5亿元。但这一数据与中小学线上线下的学科培训规模相差甚远。此前,根据Frost & Sullivan的预测,2023年中小学线上线下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上万亿元。 

《刘润:新政之下,教培行业转型的9个方向》写道,向素质教育转型,基本是学科类教育巨头的共识。但是,素质教育非刚需,市场体量有限。

对此,崔璀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崔璀看来,现阶段不管是成人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会迎来机会。崔璀补充表示,成人教育其实又分为刚需和非刚需。公考、考证这种刚需是永远都需要的,但是非刚需的产品才是市场效应的直接导向。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种非刚需就凸显的更为明显。人们面对内心的焦虑和恐慌,反而会从提升自我内在的能力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在丁志斌看来,“资金雄厚”、“多赛道并行”,以及“通过投资和并购的方式快速发展新业务”是当下教培机构“活下来”必备因素。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