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以为“躺平”的年轻人,已经当完了CEO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523075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你以为“躺平”的年轻人,已经当完了CEO

2021-11-26
3 评论 3068 浏览 1 收藏 19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躺平”话题在前一段时间十分火爆,让很多人认为年轻人正在躺平中,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不然,他们只是嘴上躺平或者短暂躺平5分钟而已。下边这篇文章作者采访了五位90后职场菁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回答吧。

1TGAIyvNXuRkvzF9ZLWg.png

当“躺平”的话题热度褪去,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95后管理者,已经开始在职场崭露头角。

“我们可能只是嘴上躺平,或者躺平5分钟。”一位95后受访者告诉对Tech星球。不管是毕业即创业,还是在互联网大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他乡——一群年轻职人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蹿升。

80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大潮,留给90后和95后的红利并不多。他们需要比上一辈更加出色,才能脱颖为中流砥柱。更要有皮实的心,才能在“年龄倒挂”时淡定面对超半数以上的年长下属。

2018年领英发布的《中国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洞察》显示,当年90后在公司中CEO、CFO等高级职位占比最高,趋向于中小企业。2019年,据券商中国调研,A股市场上90后董事长已多达15位。“到了2021年,也有不少当初创业的人回归大厂,以总监及以上身份继续管理团队。”一位VC投资人告诉Tech星球。

“是什么让你达成了他人难望其项背的成就?”“你如何理解办公室政治与领导力?”“你们和80、70后管理者有何不同?”萦绕着这样的疑问,Tech星球采访了5位后浪职场菁英,他们年龄最小的96年出生,最大也不过91年。一些是互联网大厂中高级管理者,一些已是企业CEO。

一、把年龄比我大的人招进团队,不是“管住”他们,而是成就他们

Z先生,Facebook e6/M1,1996年出生

2017年7月,我以e3级别刚加入Facebook时,30多人的组里,只有一两个Junior的员工是ML(机器学习)的背景。但彼时的我非常看好ML的应用潜力,我在这个领域也很有自信。在和一位Senior Manager商量后,我们打算再某个业务下,建一个ML的中心化团队,我自告奋勇去带领该团队。

从0到1的孵化团队阶段,先是要在别人都不理解ML是什么的情况下,说服老板给我资源。于是我先带着两个人,做出别人五六个人的影响力(Impact)。有了展示案例(Showcase),就能继续扩充人手:再给我两三个人,我能给你们做出两三倍的影响力。

虽然是技术出身,但我有时要兼任项目管理(PM)、技术领导(TL)、工程管理(EM)三重身份。这种感觉就像在创业公司里做“万金油”,让我明白很多问题不全靠技术解决。

与此同时,我也要保证自己的技术能力可以一直服众。当我把年龄比我大的人招进团队,要让对方看到他们在团队有清晰的职业发展预期。我专注在做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给出技术指导,支持他们取得成就,以及帮成员挡住其他组的人找来的麻烦。

我的汇报下线,初级工程师每周会议时间不超3小时,资深工程师不超过6小时,这一点力求和国内大厂不同。

3年后,我的团队从最初3人增加到了10人,他们平均每个人都能在团队待稳2-3年。我的职级也一路高歌猛进到e6(主管工程师),转为了Manager。

这个过程也伴随压力。有一次,一个着急的项目上,我一直逼一个合作组的Partner Engineer交付,导致对方的总监最后直接对我说:“我要送你一个负面反馈,因为你不尊重他人的时间。”有时候即使你做得再好,沟通也要考虑他人感受。

技术上我还会继续提升,包括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领域。我还要学习如何管理更大的团队规模。一直往上看,就不会摔下山。

二、培养一批管理者,比自己下场做管理难度更高

B先生,某A+轮创业公司CEO,1993年出生

和其他选择社交、消费品牌等to-C业务创业的95后不同,我们的方向是to-B。

这个市场是更残酷的。我们面向的客户不像C端的消费者——B端的企业客户,尝试一个新产品的试错成本很大。他们不会care我们公司是不是有活力,他们倾向去看市占率等冰冷的数据表现。哪怕我们这个2015年成立的公司,而所做的“无代码”市场是2019年左右才开始在国内有声量。

我是一个“理性的情怀主义者”。创业本身是理性的,但要有足够的热爱、或足够对现有解决方案的厌恶,才更有可能接近成功。

创业的热血,从在校内孵化器的那段时间就有了。那年上海的冬天很冷,空调陪着我们在30平米的房间48小时连轴转,写代码的同学裹着被子coding。加班到凌晨3点多的时候,我们出去吃了个烧烤。没想到一回来,所有电力设施都毁了:当时的校内设施没能承受住我们的用电负荷。不仅代码和文档丢了,网络和空调也歇菜了。

因为,相信年轻人对社会带来的驱动和变革,我们依然欢迎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年轻人加入,从头培养。如今,公司不仅融合了30人左右的80后、70后的资深人士,也有接近20人的00后成员。

在公司管理中,我是一个比较“中庸”,不喜欢强管控的人。比起“集权”,我更倾向“集众智”。同时我也跟下面的人说,没有做出成绩前,不要谈什么权力。话语权不是靠强管控实现的,我们是一个强调空杯心态、能力说话、结果导向的地方。

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培养中层,提防公司成为“中空组织”。OKR除了作为统一目标、打破部门墙的工具,也是我们公司的一个观察潜在管理者的工具。中层不能光靠空降,但培养一批合适的管理者,比我自己下场做管理难度更高。也是我和团队接下去努力的方向。

三、管理的人一半年龄比我大,但没遇到过因年龄来质疑我的

Y女士,前爱奇艺推荐算法总监,1991年出生

2013年,我在阿里实习期间拿到了“阿里星”。三年后我出去创业。又过了两年,才加入爱奇艺做推荐业务的总监。

创业这段经历中我能得到很多。一是更本质的价值判断,二是对公司闭环的理解。

越高级别的领导,会越关注公司本质的问题。比如公司是否盈利、增长做得如何,而不是纠结某部门算法参数调优问题、某实验看上去如何。清晰的价值判断帮助我快速和人达成共识,甚至在对方无法明确说出诉求时,明白对方想要什么;也懂得如何更好分配手中资源,包括人力和精力。

做公司,会要求我搞懂销售、运营、产品、售前等环节。当时创业的方向是医疗,去见一些科室主任的时候,我在手术室外等4个小时,他出来可能两三句话就把我打发走。我给自己的自信之一,在于学习能力:任一领域从不懂到懂,都只需要三个月到半年,过程无非不停看书看paper、找人交流。

做了领导,才知道老板的付出与承担应比别人更多。越往上走,理解你的人也越少,他们不知道公司现金流、投资人、客户、回款带给你的压力是什么;不知道“你见100个投资人或客户,90个都会不睬你”的滋味;也不知道你每天都要失眠,想着别人下个月工资怎么发。

经历了创业期间对成本的严格把控,即使是回到大公司的职业路径上,我也能在工作中对取舍更果断。

我现在6分技术4分管理,带过最大的团队有40-50人,算法+工程为主。有一半人年龄比我大,但没遇到过因为年龄来质疑我的。读书时也曾间接因为能力光环,遇到过被人误解中伤的事件,在完全走形的故事面前,解释是无用的,这也让我明白:未来面对有恶运的人时,自己也要嘴下留情,保持自我独立判断。

大公司的管理学书籍我都看过,但个人并不觉得很有用。我的好奇心分布在全行业、各行业间联系以及商业的本质等课题上。

以前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晚睡,影响了身体。现在的习惯是6点起床,看书看到9点半出门;10点到公司,早上开会、整理要做的事情、处理组里工作进度;下午业务沟通,每天会有些不一样;晚上会排面试,大概11点入睡。

四、正因为年轻,30岁前能允许自己试错

Z女士,某初创公司Co-founder,1995年出生

在找实习、找工作这件事上,我自己一直比较顺利。在这次创业前的短短几年,我已先后在三家第一梯队的互联网大厂工作过。

过去,亲朋家的小孩、学弟学妹们经常慕名来讨教进大厂的方法。2020年疫情期间,我把求职咨询的业务立为兼职。2021年1月1日,联合了另外两个合伙人,新公司正式运营,我全职创业了。

我喜欢“先尝后创”,此前我还在上海做过短暂的民宿生意。现在一些人,一有点子就出来拉融资烧钱。而我认为健康的尝试,应该先小范围跑通商业模式,再规模化放大。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的公司业务能现金流健康。

在大厂里打工,当然比创业安稳舒服。大厂高P很多不敢创业,因为机会成本很高。但他们也因此让能力点变得相对垂直。大多数互联网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替代性其实很强。

创业后我除了产品,还要做运营、销售、服务设计,同时管理公司、搭团队、拉资金,技能点全面修炼。曾经你的决策只影响平行团队,上面永远有个老板们帮你做第二道决策来把关;而现在,你的一个决策就可能是公司营收的方向、甚至影响一个人的职业成长,决策成本大不同。

对我来说,正因为年轻,30岁前能允许自己试错。哪怕一年下来失败了,这个过程也能收获价值,同时不用担心回大厂找不到工作。

从今年5、6月开始,我们招进更多经验资深的员工,但在此之前,招的都是接受无经验、资历不错的人。对于95后、00后,我会不断给他们正反馈,告诉他们:我是你们的资源池,你们可以用我来帮你们解决问题,你们今后也是要带实习生、新面孔的。

仅是和90后相比,00后的员工就有很大差别。00后非常在意自己工作开不开心,他们的逻辑是“我们认可你,所以你才是老板”,不像90后还会顾及一下老板心理和工作成长性。我的沟通会全面全盘、公开透明。遇到刺头员工,就直接告诉对方这么做不对。如果对方业绩完成度好,哪怕和同事相处有问题,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还有规则来制约。

现在,我们公司就像一个“狂奔的拖拉机”,边跑边补各种叮铃铛啷的零件。虽然现在30人的规模还用不上周报、月会、双月OKR、年度KPI、铁军销售等方法,但在公司下一个进化阶段来临前,我会也会系统性地学习,在员工的成长性、架构设计等方向做好准备。

五、每次都像是在合适的时间,恰好选择了同龄人中发展较好的位置

yc,前鹅厂增长与数据总监,1992年出生

我刚过完虚岁30的生日。回顾此前的人生阶段,“幸运、选择、努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是本科提前录取选了理工科、留美交换转了机器学习专业,还是毕业进Facebook参与建设Instagram、一年半升到E5级、跳槽回国成为鹅厂最年轻副总监,每次都像是在合适的时间,恰好选择了同龄人中发展较好的位置。

也许是冒险精神和一点点的不计后果,帮我抓住了每次到来的机会。我算是近几届留学生中较早一批回国的人,这个“贸然决定”在一时间让朋友和家人都颇为惊讶,也在华人同事圈中引起了一阵讨论。

刚回国的时候,是最难熬的阶段。因为从一个工程师变成业务管理,Facebook和鹅厂文化又有差异,同时业务又在打仗,亟需交付结果,也需要快速搭建团队。作为一个ESTP(“企业家型”人格)却又社交耗能的人,工作压力大时,会和我的猫在一起打个盹,或者听听音乐,能很好地充电。

我们团队的平均年龄大概是88-89年,有几位80后的资深Leader,产品、运营、研发、数据等一线同学们以90后为主。整个团队氛围非常好,也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后期规模发展到了100多人的“闭环团队”。

你以为“躺平”的年轻人,已经当完了CEO

yc会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使用到的“四象限”,也是很多大公司的成熟管理方法Tech星球制图

我感受到的办公室政治是比较少的,即便是做了管理者之后,也几乎只需要专注在业务本身的发展上。尤其是大业务目标艰巨、各团队都在打仗的时候,管理的难度反而很小,因为大家压力都太大了,都只想着怎么把蛋糕做大、赢下这场仗。

我发现,若想让别人认同我的观点,那么关键一定是“对TA有帮助、有收益”。目标一致,对方才愿意跟我讲话、做事儿。相比于“对抗、拉扯”,我们更倾向于“协同、共赢”。

我在做每件事时,都会算ROI来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更快补充自己的能力、经验,加速成长。

从鹅厂的离开,源于自己对新目标的追求,也带来了新的成长和思考。最近两年,我对生活的幸福感、家庭、人文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也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本来我的体脂率有28%,现在减到8%。工作中,我希望被市场、VC、领导们认可为一个能力全面的业务负责人,或是一个值得被投资的创业者。距离这些,还有更多历练等待着我。

十年后市场上最火的行业,也许和现在完全不同,希望自己能在科技行业保持先进性和好奇心,无论接下来的科技风口是什么,都能尽早参与其中。

作者:陈桐;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

本文由 @Tech 星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