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解决未来工地用人难问题,「帕梅艾尔」建筑机器人已完成20多万平米施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45168334190374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解决未来工地用人难问题,「帕梅艾尔」建筑机器人已完成20多万平米施工

韦世玮11分钟前
经过一年半的商业落地,帕梅埃尔的第三代机器人已完成了超20万平米施工,明年推出第四代产品后,将大力发展海外市场。

作者:世玮

编辑:石亚琼

当下各行各业加速步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力得到了空前释放。我们日常使用率最高的衣、食、住、用、行,除住之外基本已经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制造,只有住还停留在人力制造。

随着未来老龄化日益严重,80、90、00后不愿意去建筑工地工作。十年后70后都已60岁,这些60、70后业主力军会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建筑业未来将会面临巨大的人员缺口。

我国从2020年开始大力推动智能建造发展,住建部在2020年8月25号发布关于建筑机器人推广的指导性意见,信息产业部也有相关推动工作。但以现在情况看,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技术发展落后,还不具备大规模普及应用。

36氪近年一直在关注建筑机器人发展,曾多次调研相关企业。去年,我们曾报道过一家从2015年初就开始从事建筑机器人公研发的公司——帕梅埃尔,当时他们于2019年研发的第三代建筑机器人已正式投入工地使用。

今一年多过去,我们再次对其进行跟踪调研,实地采访他们在北京中电建某处工地的施工情况。从2020年4月正式投入工地使用至今,帕梅埃尔的建筑机器人已在郑州、南宁、南通、邯郸、北京等地完成了20多万平米施工。

我们看到,帕梅埃尔的一台机器人只需配备两个工作人员,一人负责将涂料导入自动搅拌机,搅拌机自动完成腻子、水的配比并输送给自动上料机,接着自动上料机再通过管道输送给机器人本体;另一人则负责机器人的现场施工操作。

施工前,机器人通过人工控制移动到施工房间,自动通过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传感器对房间进行3D扫描、测量,知道自身所在房间的具体位置,以及墙面信息(如墙面宽度、高度、窗户、门框等)。

除了自动测量外,机器人也可以直接导入CAD图纸获取房间信息,未来还可直接导入BIM图纸。随后,操作员只需在触摸屏上选择从哪面墙开始施工,点击施工按钮即可。

进入施工后,机器人根据自身所在位置自动移动到施工工位,并调节自己与施工墙面的前后、左右距离,平行角度。紧接着,机器人会根据前期测量的墙面高度、长度,自动识别施工起始位,从下往上喷涂施工。

机器人的腻子、乳胶漆喷涂均采用覆盖喷涂,每次覆盖一部分,以保证喷涂均匀。如遇到房间阴阳角,机器人会自动测量角度并调节喷涂角度,保证喷涂无死角。同时,机器人的喷涂厚度可根据施工要求,进行1-5毫米的设定。通过更换工装夹具,每台机器人都可实现腻子、石膏、打磨墙体、乳胶漆施工。

尽管机器人的施工看起来科技感满满,但它对操作员并没有技术和学历要求,机器人的操作面板只有一个选择项、一个点击确认按钮,哪怕是小学或初中学历的操作员,只需学习5分钟就可以熟练操作。

了解完现场施工情况后,公司告诉了我们人与机器施工的综合性对比:

1、可替代性:机器人基本能够完成90%左右的施工面积,但局部柱子以及很小的边角还需人工辅助,如果想100%替代人工,机器人还需继续升级。

2、施工效率:一个人工每天工作8小时大概可施工100平方,但腻子需要施工2遍,所以实际施工面积约50平方左右。

根据现场实拍视频计算,机器人设定20%速度,墙面长度6.3米,高度3.3米,约等于20.79平方,施工时长4分钟,约等于每分钟施工面积5平方左右,减去转场所需时间,一小时大概可以施工200多平方,每天8小时可以施工1600平方,约等于人工施工的32倍。如果将机器人效率设定为40%,施工面积应该可以翻倍。

3、施工成本:北京油漆工日工资420-500元。依据上述情况,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的实际施工面积约50平方左右,每平方8-10元,因此每人每天约400元,而建筑机器人施工只需配备两名工人;施工面积按照1000平方计算,每平方0.8元左右。机器人折旧8年,具体每平方折旧数据未透露。

4、施工质量:人工最低需要两遍施工,机器人施工装配式、清水墙、隔墙板、石膏板、钢结构等只需要一遍施工,效率质量有绝对性优势。墙面基层平整度不高时,需要人工修补一遍,需要人机结合,但对比人工效率依然高出不少。

现阶段,全球包括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都有企业在进行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和布局,拥有国家扶持政策。但截至目前,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建筑机器人并不多,帕梅埃尔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了几点他们认为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1、建筑机器人设计时就面临长、宽、高、重量限制。一般住宅门宽850毫米、高度1950毫米、走廊宽度900毫米、国家标准地面负重每平方米200千克。

这就要求机器人必须很小(最好不超过800*800地板砖)、很轻(10公斤机械臂重量在160公斤左右)、很低(施工高度要求2900毫米)、稳定性高(机器人底部倾斜0.1度会造成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偏差3厘米),从力学上看这是悖论。

如果单纯解决尺寸问题虽容易,但造成的稳定性不足很容易使机器人的机械臂升高之后倾倒。不解决稳定性又不能进行精确施工,例如:抹灰、找平、打磨、铺贴等工序。

2、目前市场上的视觉、雷达等传感器并不适应建筑工地的高温、高湿、高粉尘环境,现有传感器精度越高对环境要求越苛刻。当机器人施工时,若有灰尘落到传感器上,不及时清理必然造成采集数据不准,导致施工错误;如果经常清理又会造成施工效率低、光学镜头磨损太快,维修成本过高。

3、现在机器人通常都是固定位、臂展范围内X、Y、Z坐标值都是已知,机器人投入工作时先对工作面进行测量、编程、示教等工作。但建筑机器人需要移动平台,而建筑工地因为地面、墙面都是人工施工,一定程度上会不平整、没有一致性,所以机器人每次移动都需重新测量机身倾斜度、墙面倾斜度、平整度,再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编程,为防止编程有误还需再次示教,防止施工时出现错误。但有测量、编程、示教的时间,人工早就施工完毕,根本不需要机器人。

另外,全世界建筑行业工人普遍缺乏相关教育背景,难以完成以上复杂工作,具备相关工作能力的人也很少会在建筑工地长期工作。所以建筑机器人想大量普及,必须解决机器人根据不同现场环境进行自动化编程,而不是人工测量、编程、示教。这是全世界机器人公司都非常想,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了解到上述技术问题后,帕梅埃尔针对自研的建筑机器人做了一定的改进。

针对机器人设计,帕梅埃尔现有产品长度1000毫米、宽度750毫米、高度1850毫米,重量300多公斤,占地面积2平方米,基本满足建筑机器人尺寸要求。

明年,他们完成的第四代产品长度800毫米、宽度700毫米、高度1850毫米,重量180公斤左右,完全实现多场景施工尺寸要求。同时,移动平台还具备通障高度10厘米,能在接近机器人尺寸的极小空间内前后、左右移动,以及360度旋转,自动移动精度达1毫米左右。

不仅如此,机器人还具备自动调节前后、左右倾斜度,机身与墙面平行度;打磨最高升到3100毫米,误差不超过2毫米。

针对传感器问题,帕梅埃尔针对不同传感器都进行了相应的自动除尘、降温设计,以保证各个传感器在工地大粉尘环境中的持续性工作。

针对编程问题,帕梅埃尔的机器人可自动根据不同房屋空间、高度、地面平整度、墙面平整度进行自动编程,整个施工过程基本不需人工干预。在第四代机器人产品中,帕梅埃尔还新增了抹灰、刮腻子、地面找平工序,再逐步实现铺贴地板砖、瓷砖等施工。

现阶段,帕梅埃尔建筑机器人的商业化以机器人租赁(智能建造观摩会)、工地施工(承包工程)、大型建筑企业产品定制(合作开发)模式为主,国内暂时只针对有智能建造专业高校进行销售。今年10月19日,帕梅埃尔中标国内某建筑专业大学的智能建造专业学习教具,预计11月底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建筑市场是帕梅埃尔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告诉36氪,海外发达国家的工价是国内的6-10倍,施工效率更远低于国内,因此海外市场对建筑机器人的需求非常强烈,同时海外客户习惯购买机械设备,而国内以租赁为主。

不过,大部分海外国家对电器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北美、欧盟、日韩、东南亚都有自己的认证标准,加之建筑机器人在全世界尚未开始大面积普及使用,因此这些国家及地区都没有针对建筑机器人的认证体系。

去年,帕梅埃尔与新加坡客户达成5台建筑机器人采购协议,但因安全认证问题未能解决,无法履约供货。目前,许多海外意向客户都正在和政府沟通(认证标准、认证机构)。

未来,帕梅埃尔将针对不同国家的电压、电器、环保、运输、技术需求等进行定制化开发。例如,北美客户要求适用于木质结构、110伏电压,法国客户要求远程办公室操作等。这就要求研发团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熟悉各个国家不同的安全认证标准、建筑施工流程、施工标准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挑战。

纵观当下建筑机器人领域,国内已有数十家公司在此展开布局,包括帕梅艾尔、上海大界、碧桂园子公司博智林等较早一批入局的玩家,以及筑橙、筑石、蔚建等一批新入局者。

其中,大界通过部署通用型的智能机器人软硬件产品,目前已为近百家建筑工厂提供增减材制造服务;碧桂园子公司博智林在研的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近50款,包括测量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地坪研磨机器人等,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称,从明年开始,碧桂园将全用机器人建造房子。

不过,建筑机器人在落地过程中除了解决成本难点外,未来如何在施工流程管理中将机器人作业融入进来,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帕梅埃尔创始人认为,目前建筑机器人属于还未起步的新兴行业,未来谁能活下来、谁能引领行业都是未知数。现在的企业规模、财力、物力、技术并不能决定未来10年,随着未来建筑机器人的真正普及,谁的产品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质量更稳定、操作更方便,谁就有可能赢得市场。

本文由「韦世玮」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