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从中国,到世界!海南三十年,激荡风云,涅槃重生!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70181.html?s=9&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中国,到世界!海南三十年,激荡风云,涅槃重生!

摘要:开放、包容

本文概要:近年来,从房地产泡沫废墟中走出的海南,冲浪、潜水、骑马等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各类免税店喷涌而出,旅游经济蓬勃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期:海南为什么行?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海南是如何成为旅游胜地的?

二、海南发展至今,走过哪些弯路?

三、展望未来,海南将在世界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只有两个冲浪胜地,一个是海南,一个是其他。”

今年以来,冲浪项目变得尤为火热,大量的年轻人开始涌入海边,更涌向海南——群体性的狂热,让这项被戏称为“蓝色鸦片”运动,如风暴一般席卷过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但唯独海南,其讨论频次最高,聚集人群最多,网红属性最强——据统计,618期间天猫冲浪板的销售量增长了40%。在马蜂窝等旅游APP上搜索冲浪关键词,热搜前5名都与海南有关。

为什么是海南?

或者说,海南做对了什么?

冲浪、潜水、赛马:海南的冬天不太冷

“钱塘江是什么地方,居然有人敢在江上冲浪?这是不要命吗?”

2007年,11名外国冲浪爱好者在钱塘江上冲浪,引起舆论轩然大波——在此之前,作为国外的舶来品,冲浪项目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极为陌生。

而这,也是我国大陆最早关于现代冲浪的记录。

然而,风波中更蕴含着机遇。彼时,外国友人大胆的举动,引起杭州政府的重视。在充分衡量可行性后,杭州政府于2009年举办了第一届钱塘江国际冲浪挑战赛。来自世界各地的冲浪达人受邀参赛。

15f64239-bb6b-c58e-a901-5cc8e890ef6c.jpg

就是这个时候,冲浪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

不过,真正把握住机会的,不是杭州,而是海南——2010年,海南省万宁市首次举办国际冲浪节,吸引了众多旅客前来参观。正式拉开了中国职业冲浪的序幕,更为海南日后冲浪产业崛起奠定了基础。

当时,万宁市的市长丁式表示,海南发展冲浪运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海湾资源——从地点上看,海南的石梅湾、日月湾、南燕湾等众多风景优美的海湾,非常适合冲浪。而从时间上看,从当年的10月到来年4月,海南岛半年以上的时间,都很适宜冲浪。

火热的冲浪,火热的海南。

十年转瞬即逝。如今,随着2020年综艺节目《夏日冲浪店》的开播,以及冲浪项目入选京东奥运会,冲浪运动吸引了更多爱好者,日益成为年轻人争相拥抱的潮流生活方式。

三亚后海村、万宁日月湾等一系列国内冲浪胜地,更成为了火热的旅行目的地。现在,海南后海驻扎着全国40%的冲浪俱乐部。

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8月,海南省冲浪相关的企业有223家,数量仅次于广东省。

冲浪的背后,更有海南政府下的一盘大棋——

这十几年来,海南逐渐成为国际型大都市,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的最主要的支柱型经济之一,而随着娱乐项目多元化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关顾的同时,诸如赛马、冲浪、潜水等一些小众的旅游项目,也在迅速发展,开始逐渐出圈。

与近些年兴起的冲浪不同的是,潜水早已成了海南重要的打卡项目。

三亚的潜水始于1995年。当时,有了香港台湾潜水投资者的示范,海南本地的投资者也开始加盟到潜水产业中,三亚短短几年内,就涌现出十多家潜水公司。

然而,或受中国人群消费力较低的影响,或是这些公司经营模式存在问题:这一时间段,三亚兴起的潜水公司,其推行会员制的经营模式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

于是,三亚的潜水公司转变策略,开始和旅行社合作,致力于打造休闲潜水产业。普通游客在简单学习潜水知识后,就可以亲自下潜到海底一定深度,下水体验美丽的海底世界。

在导游们的建议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尝试潜水,并且深刻感受到了它的魅力。自2001年以来,三亚最早一批兴起的潜水公司业务逐渐升级,从过去单一潜水模式变成了以潜水为主的多元化休闲潜水模式。

现在,潜水已成为海南旅游产品链中最有吸引力的产品——据统计,每年前来三亚体验潜水的人次超过30万,直接经济产值超过1亿元,拉动相关项目收益在2亿元以上。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水上娱乐项目以外,国内赛马也在海南似乎也迎来了春天。

1992年,海南省就尝试发展娱乐赛马,却因为资金问题夭折。直到2016年,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及“发展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马术运动才首次得到国家重视。

两年后的2018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赛马运动”,打造“体育+旅游”主题度假区。

再到在2021年3月,全国两会上代表提议海南发展赛马运动,海南的赛马这一项目开始重回人们视野。

为何海南如此执迷赛马?

有观点指出:一来是因为海南具有建设无疫区的条件。实际上,只有没有发生过动物疾病且与动物相关的产品都符合规定的区域,才有成为无疫区、打造中国赛马国际化的资格;

二来,海南娱乐产业的优势,可直接将稳定的旅客流量直接转化,保证马术运动或比赛的得到足够的关注度和参观人数;

三是因为海南的人口密度比较小,有足够的空场地建造马术赛场。冲浪、潜水、免税等国际化都市度假村的条件都具备了,一旦再有了马术这项“贵族运动”的支撑,海南国际度假天堂又将提升一个档次。

骑马,吹风,看海,等落日——

edd60ab4-9794-87e3-03a9-cba30964a0a8.jpg

然而,憧憬虽然美好,但距离海南赛马项目真正落地,还要一些时间。

乘风破浪的海南,是怎样炼成的?

众多新奇的旅游项目,只是海南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阳光、海浪、沙滩——国人旅游的首选,旅游爱好者的天堂:海南,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早在1996年,海南省委二届四次全会就正式提出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

“一省两地”的提出,使热带农业、海岛旅游和新兴工业变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了海南发展的综合性思路。

自此,旅游业成了海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第三产业。到了2007年,海南岛旅游度假胜地的打造已经初见成效。

据统计,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845.51万人次,比1987年增长23.6倍,年均递增17.4%,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75.31万人次,增长3.4倍,年均递增7.6%;旅游收入171.37亿元,增长149.3倍,年均增长28.5%,其中,国际旅游收入3.02亿美元,增长26.2倍,年均递增17.7%。

这样的成绩,标志着海南已逐渐成为新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截止2009年,海南已顺利成为了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

此后,随着海南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

这座饱富生机与希望的岛屿,先后设立了洋浦开发区、海口保税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到半封闭经济再到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

随着与国际的接轨,海南开始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岛。

截止2009年,海南实现了对日本、泰国、韩国等21个国家旅游入境居留15天免签证,率先实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签证政策。

同时,在《推进海南岛建设发展意见》的带动下,海南开始大力发展热带海岛冬季阳光旅游、海上运动、潜水运动等项目。有了这些较为小众的项目的扶持,海南的旅游变得更迷人了。

两年之后,到了201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开始试点执行旅客免税政策,成为续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和马祖、金门之后,第4个实施该政策的区域。

这项政策的实施,让海南的旅游变得更加火爆。旅游度假加上逛免税店,这样的诱惑,让人难以抵抗:截止2011年底,三亚免税店接待旅客250万人次,日均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

更重磅的改变,发生在2018年。

这一年,国家宣布将海南岛将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进一步推进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想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

到了2020年,海南正式推出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此时,原本每人3万元的免税额度,直接提升到10万!外加免税商品的品种也增加了7种:

海南,已真正成为旅游与购物的新天堂。

海南也曾深陷泥沼

然而,海南这一个光鲜亮丽的度假天堂,却也遭遇过发展中的“回旋”,曾深陷房泡沫经济的泥沼中。

早些年,海南的起点很高。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建省,自立门户。同时还通过了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同意把海南岛建设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给予海南更宽松的对外投资政策和更灵活的经济管理体制。

一时间,无数人才下海南,寻梦、谋生活。以及炒地、炒房。

据统计,1988年前后一年的时间内,求职海南的人才达到了18万人。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超前思想,让这十几万寻梦青年的心中燃起一把火。

f7dc5e8b-68ae-05b9-8669-654ce7e24cc6.jpg

彼时,人才大量涌入,越来越多的房子盖起来了。

“海南遍地是黄金!”

这样的传闻在全国泛滥,只要是手里有点小钱的人,都会考虑来海南倒买倒卖地皮,大发横财。随着海南经济的高速增长,海南的房地产行业也越来越火热。

但是,节节攀攀的房价,也带来了越吹越大的泡沫。

1991年,海口房价1400元/每平米。仅仅相隔一年,1992年海口房价就涨到了超过5000元/每平米,再到1993年上半年房价达到顶峰的7500元/每平米,少数楼盘的单价甚至超过了10000元/每平米。

再此之前的1989-1993年,短短4年,海南地价更是涨了十来倍。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人口100万出头的海南,一时间竟然拥有了超过13000家的房地产公司:这曾让潘石屹吓得屁滚尿流,从海南夺路而逃。

这股热潮持续到了1993年,政府终于出手。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停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并且收缩银行资金,控制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接下来一系列宏观经济的压迫下,海南房地产经济迅速衰退,房地产的泡沫一触即破。

一时间,无数的商品房项目停工,无数的房地产公司破产,海南的遍地黄金变成了遍地烂尾楼。

1996年初,海口地价从600万/亩跌回100万/亩。1998年,在北方国有企业下岗潮最为严重的时候,海南500元一平米的房子随处可见。

b8ef8a32-2571-5fbf-b566-510652381163.jpg

由房地产带动起来的繁华之地,也因为房地产的膨胀而被吞噬:彼时,被寄予厚望的海南,一片生机变为孤寂。

回顾海南这段沉沦往事,不由令人深思:人性堆出狂热,绝不该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海南的下一站,在哪?

但无论如何,经历过摸索、跌倒、再前行的海南,经济发展已回归正轨,厚积薄发。

2006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就突破了千亿大关。

到了2021年,上半年海南的经济更是高开稳走,上半年全省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2885.85亿元,同比增长17.5%。作为海南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同比增长23.7%,达到1773.67亿元。

如今,海南正在慢慢的成为国际化天堂。它以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姿态吸引着更多国际友人和外国资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海南新政首次允许境外人员担任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言人,从全球招贤纳士,吸引人才。

同时,海南还新增境外投资直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有限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而且还率先承认到境外上市的公司。

相信,这样的政策,或将会促进海南成为全球的又一个金融新中心,甚至一举超越香港。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海南将会以国际型的、自由贸易大都市和国际创业港立足中国,面向全球。

老子曾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当下世界,许多国家搞封闭战略,中国却大胆的探索开放。

3c4e5bb9-e66e-270f-7aa1-4a1c6967dd1a.jpg

世界霸主在煽动对抗,中国却在展现包容。

正因如此,更加开放的中国,更加开放的海南,面向未来潮水汹涌,决胜时刻已在路上。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