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圈外同学个人发展战略课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sgzao.github.io/post/quanwai/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圈外同学是什么?各位可以自行通过搜索引擎来了解,这篇文章主要是转载了圈外同学的个人发展战略课程,如果觉得内容实在希望进一步学习,可以直接打开圈外同学官网咨询。

圈外同学个人发展战略课程

2019 年 11 月 21 日 - 初稿

阅读原文 - https://wsgzao.github.io/post/quanwai/

扩展阅读

授权转载自圈外同学 - https://www.iquanwai.com/


个人发展战略课程简介

你好,欢迎来到圈外同学《个人发展战略》的课程,我是孙圈圈,这是我的笔名,原名叫孙园媛。在你开始听课之前,我想先给你做个测试,是关于个人发展的 9 道是非题,看看你能答对多少,然后我再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怕记不住,可以拿手机或纸笔记录一下答案。

  1. 我对现在的工作没什么热情,应该是因为我不够擅长
  2. 我认同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达不到拼天赋”
  3. 做技术的,应该专注在做技术上,其他能力不重要
  4. 时代变化太快,我需要紧密关注和学习应对所有变化,避免被淘汰
  5. 我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天赋
  6. 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应该从概念开始,全面地学习
  7. 多学点知识,一定会有用的
  8. 工作让我感觉很心累,肯定是工作量太大了
  9. 很难坚持学习、阅读、健身这类事情,是因为不够自律

现在,我来公布答案了,你先记录下来,再看答案。

答案是以上说法全部错误。

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我经常碰到的,无论是我的读者、用户还是团队的年轻人,在这些问题上都有很大的认识误区。很多人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提升方面的无策略、无方法程度,让我感到惊讶。

但跟很多人聊过之后,我发现,我之所以认识到这些,其实是因为我自身职业的优势,使我具备企业、管理者、咨询顾问、教育创业者四种视角。而这种角度,恰好是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

企业视角:
我曾经在全球排名第一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咨询(Mercer),工作了八年多,为 7 个行业、几十家头部企业,设计人才发展战略。如果你在航空、消费品、互联网等等行业的一些头部公司,很可能我设计过的薪资和晋升体系就直接影响到你了(我希望你不要顺着 wifi 掐死我)。我设计的人才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到的职场人士有数百万。而一般人并没有这样的咨询经历,无法看到各类企业的全局。

管理者视角:
一方面,因为此前做咨询的缘故,接触的都是各大企业的高管,因此,我能够知道管理者在想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人才。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过很多年带团队的经验,而且我带过的人,都比相同岗位起点的同龄人薪资高出 2-3 倍,所以在这方面有切身体会。

咨询师视角:
作为咨询顾问,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当面临问题的时候,用结构化的方式去解决。比如个人规划,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如何规划,那我就会将个人类比企业,将企业战略规划的框架进行改良,变成个人规划方法,然后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所以,职业发展、自我认知、个人提升等话题,我都可以摸索出一套套实操性较强的方法论,而较少陷入困扰。

教育创业者视角:
我是在线商学院【圈外同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我们平台上的老师之一,教授过几十门课程。目前有几十万人都上过我们的课程,数万人进入到我们的商学院培养项目。在商学院项目学员里,97% 的学员认为课程对他们带来了明显改变,仅仅 3 个月学习后就有 19% 的人实现了顺利转行跳槽或升职加薪。

我还写过一本个人发展类的干货畅销书,叫《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黄色封面,人称 “小黄书”,豆瓣评分是 8.4 分,差不多是同类书籍万分之一的水平。所以,我知道应该怎么教。

正因为这些特殊的视角,我在个人发展方面习以为常的认知,或许在他人看来,却是颠覆性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拥有这样的认知,掌握正确的发展方法论了。

我前公司有过一个调研数据:
10 年前,一个人在一家公司所待的时间是 3-4 年,而现在,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平均只会待 1 年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任何动力培养人才,只在公司平均待 1 年多,培养好之后还来不及给公司做贡献就走了,对企业来说根本不划算,更何况外部环境竞争激烈,培养人才所需要的时间,企业根本耗不起。所以,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用现成的人。而当所有企业都想用现成人才的时候,其实就是企业将过去所承担的人才培养成本,逐渐转移到了个人身上。

个人从现在开始,不得不开始培养自己,进入到所谓的终身学习状态。这正是知识付费兴起的大背景之一。

但是,从未有人教过我们,离开了学校这种应试教育的地方,在职场中应该如何正确地学习和提升。所以,大家一窝蜂买知识付费课程,一窝蜂去学英语,一窝蜂去考证,最后发现好像没用,于是陷入了焦虑和迷茫。

这个大背景,是我从 2 年多前开始创业做圈外的初衷。

圈外目前有一些 4-6 个月的体系化学习项目,也有针对单项能力的特训营,进入门槛都相对高,也并非适合每个人的发展阶段。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个非常短的课程,普及一些基本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方法,不再让一些毫无专业基础的成功学老师误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策略,当好自己的 CEO。

好了,那这门课程到底如何帮你呢?

我会分为 4 个维度、6 节内容来展开叙述:

一、诊断现状

1)一个模型,帮你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分析个人和工作匹配的要素有哪些,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不喜欢一份工作,以及怎么找到跟自己匹配的工作。

2)四大要素,决定了你的市场价值:分析应该把时间花在什么要素上面,才能有市场价值的提升,并不是所有努力都有效

二、发现潜能

3)四类迹象,发现你的隐藏能力:找到自己的天赋,也就是隐藏的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三、学习提升

4)三种方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知识是死的,能力才能盘活它

5)三大系统,让学习不靠意志力:靠意志力学习是不可能的,需要依靠三大系统

四、规划未来

6)三个建议,让你不做 “定制化人才:如何找到不变的因素,应对未来的加速变化,避免成为企业定制化人才

课程只有 6 小节,但不是听完就算,我会在每小节给你一个作业,让你进行练习。我们的班主任,也会在微信群里发起很多讨论,跟同学一起帮助你,如果你有什么困惑,欢迎 “骚扰” 他们。

我们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和烦恼看似不同,但你要知道,你不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遇到这些问题的人。人才发展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已经有很多前人帮你研究过这些问题了,你需要做的,不是自己慢慢摸索、重新造轮子,而是找到最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一个模型,帮你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

本节学习收获: 掌握冰山模型的用法,能够用它来分析自己跟工作的匹配度,从而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并能精准找到自己喜欢并有成就感的工作。

“我感觉目前的工作状态不是我最想要的,做得也还行,但没有太多成就感,也不知道未来发展会怎么样…… 想有一份真正热爱并且有前途的工作,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感觉很迷茫。”

这段话,要么是我们当下的状态,要么是曾经有过的状态。

刚工作发现不喜欢想转行、到了新岗位发现不胜任想提升、人到中年发现这个工作的天花板等等,都是常态。 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事业有期许,但当下的工作可能无法承载这样的期许,所以会觉得 “不喜欢”“很迷茫”。

可是,“不喜欢”“很迷茫” 只是一种情绪,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喜欢、又有前途的工作到底在哪里呢?这节课,我给你介绍一个模型,然后用它来帮你做好职业选择和定位,让你不再迷茫。

这个模型称为冰山模型,你可能听过,但我还是会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告诉你这个模型有哪些妙用,用好它,差不多可以解决你一半以上的学习和发展问题。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来的,它全面地描述了一个人的个体素质要素,也就是说, 你跟一个岗位是不是匹配、匹配程度如何、市场薪资值多少,都是这个模型可以解释的,几乎所有大公司都会用它来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

第一部分,知识和技能

冰山模型从上到下有很多要素,最上面的要素是知识和技能。

知识,就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比如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等等,包括我们现在学习的冰山模型,也属于知识。这跟你大学所学的专业、常看的书、从事的工作、甚至业余爱好都有关系。

技能是指你所具备的某项专门技术,比如骑自行车、编程、使用 Excel 等等。

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也是非常显性,容易看出来的。所以,我们称为冰山上的部分。

知识技能跟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简单来说, 如果你的工作中有很多陌生的内容,觉得每天都信息量很大、来不及接收,感到慌乱和焦虑,很可能就是你的知识技能跟岗位不匹配。 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补齐,上上课、看看书、跟资深同事学,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提升。

第二部分,能力

冰山模型中间的要素是能力,或叫通用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相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能力高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比如,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到底如何,很难用一个证书、几道题目来考察,而需要看他在处理很多问题时候的行为。

能力跟知识技能最大的区别在于: 知识和技能属于特定领域,而能力则更多是通用领域的。 比如,知识会分财务、人力资源、金融等等,但是 “创新” 这样的能力,是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一旦掌握,是能够迁移的。

那么, 如果能力不匹配,在工作中会如何呢?工作效率、沟通效率较低,面对复杂的问题无从下手,缺乏成就感,力不从心。 能力的培养周期相对长一些,一般要几个月时间,我们后面几节会讲方法。

第三部分,价值观、性格、动机

冰山模型最底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这些要素在成年之后很难被改变 ,它们会受基因、家庭教育、童年经历等等的影响。简单介绍一下各个要素:

价值观是你判断事物的标准 ,比如说,当你在择业的时候,自由和稳定产生了冲突,你选择哪个、放弃哪个;在事业和家庭产生冲突的时候,你怎么处理,等等。 如果你在工作中经常陷入矛盾和纠结,对所做的事情很难发自内心地认同,很可能就是价值观上不匹配 ,比如你做自媒体,公司为了赚钱让你写一些低俗内容,但你觉得那对用户没有价值。

性格特质则是个人的行为偏好 ,比如,你是偏内向还是外向,更关注宏观还是细节,等等。 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好像工作量没有很大,但却觉得心累,很有可能是性格不匹配 。比如,你是内向性格的人,是从独处中获得能量,但你做了一份每天都要不断跟陌生人沟通的工作。

至于动机,其实动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麦克利兰的理论,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成就动机的人,喜欢挑战;权力动机的人,希望影响他人;而亲和动机的人,希望维持更好的团队关系。 如果你感觉自己没有动力,做事提不起劲儿来,那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工作跟你的动机不匹配 ,比如你明明是成就感动机,喜欢一定挑战,但你的工作却高度重复。

好了,我们讲完整个冰山模型,现在你知道了, 工作跟伴侣是一样的,“匹配” 比 “优秀” 重要 ,而你跟一份工作的匹配要素,其实就是冰山模型中的要素。所以,我们 感觉一份工作不喜欢,有可能是缺乏知识技能导致的慌乱和焦虑、缺乏能力导致的挫败和低效、价值观不匹配导致的矛盾和纠结、动机不匹配导致的没热情,或者性格特质不匹配导致的心累。

而且,所有匹配要素里面,冰山底层的隐性要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就像找伴侣一样,尽管看起来表面条件差不多,但你就是对一个人有感觉而对另一个人没有,这就是冰山底层的隐性要素在发挥作用。

所以,知道了这个模型,你就可以分析了,如果目前的工作自己不是很喜欢,那么到底是哪里不喜欢。

好了,现在我们分析的是现有岗位是否喜欢,那么假如我现在是销售,发现并不喜欢,想要转行做互联网运营,面对这样一个陌生岗位,不知道自己是否匹配,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或者说,我不喜欢销售工作,但我面对运营、产品经理、市场分析等等这些可能感兴趣的岗位,不知道该去哪一个,又该怎么办呢? 这世界上有几千种岗位,我们总不能全都干一遍然后再选。

其实很简单,你 把目标岗位用冰山模型分析一下 ,就可以了。

具体该怎么做呢?分成四步:

第一步,先确定一个你要分析的岗位。

比如你有一个目标岗位,那么很简单,就用这个岗位来分析自己是不是匹配。但如果你没有,可以先从自己的相关经验出发,框定你能做的几个岗位,一个个分析。这里 教你一个技巧 ,比如你在某个行业做技术服务,但目前的工作不喜欢,想要换,可又不知道自己能换什么,这时候可以去领英等等这类招聘平台去搜索,就 搜这个行业的技术服务岗位,然后会出来一堆人,你看这些人的履历,看看他们后来都去了哪里,你就知道潜在的方向了 。而且, 这个方法也能帮你判断,未来你要去的这个行业和岗位,到底有没有前途 ,这些原先做该岗位的人,后面的出路是什么。

第二步,在招聘网站上,搜索这个岗位的招聘要求。

这时候,你会搜到很多公司对这个岗位的招聘要求,找出几份不同的招聘需求。因为不同公司会有自己的细分要求,为了提取出共性要求,你可以尽可能多看几份,找到共性。

第三步,按照冰山模型,综合分析这些招聘需求。

你会发现, 招聘需求基本上也是按照冰山模型来写的 ,以新媒体运营岗位来说,有对知识的要求,比如传播学或文学专业毕业、了解内容营销的知识、熟悉新媒体平台;有对技能的要求,比如精通公众号排版工具使用;也有对能力的要求,比如文案写作能力、用户思维、学习能力等等;最后,还有对性格特质、动机等等的要求,比如细心、热爱挑战等等。把它们汇总在一起,就可以得到这份岗位的需求模型了。

第四步,按照岗位需求模型,与自己进行对比。

岗位需求模型已经出来了,那么自己就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符合,是否应该换工作或转行。当然,我们很难找到完全匹配的工作, 如果是冰山底层的因素不匹配,那么不太建议选择这个职业,因为这些要素后天很难改变;但如果是知识、技能方面不匹配,未必不能选,因为大部分知识和技能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 ,只是看你是否愿意投入时间罢了。

我们平时看一份工作,大都是看冰山表层,比如职责、薪资、办公环境、学历、专业等等因素,可最终你这份工作能不能做好、是否有成就感,其实是很多隐性要素所决定的,今天的内容,其实是把你对工作的感觉给表述出来了,被分解成了你的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也就避免了我们一个个去尝试然后看喜不喜欢。

我一直认为, 搞明白 “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比 “我应该如何在别人认为的好工作里面成功”,要重要得多 。毕竟, 想要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不应该把它绑在别人的记分牌上

好了,今天我们讲了冰山模型,你会发现, 它不只是能用在职业选择方面,还可以用在其他很多方面 ,比如今天稍微提到一点的伴侣选择,还有子女教育,很多父母都给孩子报很多培训班,但孩子时间有限,所以应该选什么培训班呢?是教孩子背背单词和儿歌,还是开发思维的课程呢?如果你知道了冰山模型,相信会有答案。

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 我们所学习的每个方法论和模型,都不是只能解决一个问题 ,而是可以解决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面提到,掌握一定数量的思维模型,能解决这世上 90% 的问题 。你会发现,同样的知识量,如果你能用知识解决更多问题,那你的学习投入产出比就是最高的。

好了,正如我们刚才说的, 冰山模型有很多作用,除了帮你匹配工作,其实它还可以用来衡量你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薪资 。公司会通过简历、面试来考察候选人在冰山模型各个要素的表现情况,来确定对方的薪资。

四大要素,决定了你的市场价值

本节学习收获: 明确冰山模型各个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从而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值钱;同时,理解不同类型的岗位所对应的门槛和天花板,帮助择业

我们都会发现,同样学校、同样专业的两个人,在毕业几年之后,薪资差异可能非常大。大家起点差不多、毕业时间差不多、每天投入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但最后产出却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自己的时间应该要投入在哪里,才能最大化我们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薪资呢?今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做个分析。

首先,薪资,也就是一个人的市场价值,无非是跟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相关。外部就是机遇、运气、选择等等;而内部,其实就是我们在冰山模型各个要素上的表现,我们的知识技能越多、能力越强、价值观 / 性格特质 / 动机跟所做的事情越匹配,你的市场价值就越高。

所以,抛开运气、选择这些很难掌控的因素不谈,我们今天从内部角度,也就是冰山模型的各个要素,来聊聊市场价值怎么提升。

说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得有一个认识,那就是 整个冰山模型越往下的要素,越难培养、越难发现 ,比如学一个知识,冰山模型,我跟你讲一下马上就知道,但是提升一种能力,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不是听讲就行的。可是呢, 也因为越往下的要素越难,相对也越能成为竞争优势 。同时,你应该也发现了,这几个要素并不是独立的, 冰山下面的要素会影响上面的要素 。举例来说,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多少,跟 ta 的学习能力、动机等等都非常相关。如果你的学习和思考能力更强、并以追求真理作为价值观,知识储备就会更高。根据研究,冰山底层的要素中,光个性特质就能够解释员工绩效差异的 35%,而 冰山底层的因素加起来,差不多决定了一个人的 70%

好了,有了这个认知,我们接下来挨个分析, 把时间投入在不同的要素上,会有什么结果

首先是投入到知识。

我们可能觉得知识很值钱,毕竟 “知识付费” 嘛。但说实话,单纯用知识很难赚钱。

为什么呢?

其一,当今社会, 你想知道什么,网上搜索就可以了,可替代性太高 。比如说,你就算把百科全书背下来,最后可能还得靠卖记忆力课程赚钱,而没法通过这个知识直接赚钱。

其二, 知识跟思维,是有差别的 。有句古语叫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但那时候不是纸质书、是用竹简的,而且车也是马车,不是火车,所以 五车竹简能装多少知识呢?最多十几二十万字,也就一本书。 所以,现代社会,随便一个人,知识储备都超过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但你为什么还在学他们呢?因为知识跟思维是不一样的,你学的是他们的思维。而思维是一种能力,用知识解释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你会发现, 单纯的知识储备,如果不能结合思维能力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很难提升你的市场价值的

第二种选择是投入到技能。

有一些职业是有专业门槛的,比如程序员、设计师,这属于技能型岗位,因为这些岗位有一个进入门槛,往往会让人觉得非常有安全感。反过来,像是做销售、市场、运营类工作的人,或者大学学习经管这种万金油专业的同学,常常会觉得 “哎呀,我没有一技之长,好没安全感”。

但实际上, 门槛高,不代表天花板也高,毕竟没人想要一直拿每个工作的门槛工资 ,我们是往上看的。

技能的定价如何?天花板在哪里呢?取决于该技能的稀缺性。

10 多年前,很多大企业都会给有 CPA 证书的人支付一个叫做 Market Premium(市场溢价)的额外工资,因为这个技能当时相对稀缺,所以公司需要支付溢价才能招到人。可是,这个技能的市场价格高,就会有很多人进入到这个领域,人才供需逐渐稳定,那么溢价就消失了。程序员岗位也一样,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的时候,行业增长快,所以对程序员的需求非常旺盛,而市场供给还没来得及跟上,所以带来了程序员的高工资。但是,这两年红利消失,增长放缓,对程序员的需求就会下降,可供给没有下降,所以会导致工资水平上不去,但因为不能降薪,所以很多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以此来变相降薪,“996 事件” 的爆发跟这个趋势有很大关系。

当然,那些有管理技能、商业思维、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程序员,薪资依然很高,但他们已经不单单是靠技能吃饭了,而是具备了很高的能力。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圈外的付费学员中,工作 5 年以下的人群技术人员占比不高,但是 5 年以上的人群中,就有特别多技术人员 。因为他们发现技能带来的薪资提升是有天花板的,所以需要提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获得更高的职业回报、突破发展瓶颈。

所以, 技能在稀缺的时期很值钱,一旦行业变动、人才供给增多,市场价值就会下跌,不得不学习新的技能。

第三种选择是投入到能力。

有一些岗位, 对技能没有特殊要求,看起来好像门槛不高,但薪资天花板却很高,而且薪资范围很宽 ,例如互联网运营、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还有大多数的管理岗位。厉害的产品经理像上亿年薪的张小龙,而一般的产品经理可能月薪才一万,他们的薪资差异并不在于技能的不同,比如谁画的产品原型图更好,而是能力高低。所以, 这些岗位也被称为是能力导向型岗位

圈外商学院有一位深圳的学员,在一家传统行业的 500 强企业做工程师,带公司内部的一些技术项目。工作 5 年,薪资一万多,他觉得支撑不了家庭未来的需要,想要晋升,但他发现,公司的部门经理都在 35-45 岁之间,而自己才 27 岁,还需要熬很多年,于是纠结要不要投身互联网。但他也担心跨行会不会成功,以及不知道如何着手。后来他在圈外学了近半年,知道了不同行业所需要的很多能力是相通的,所以坚定了信心,而且找到圈外的朋友了解目标岗位的情况,最后在一家互联网大厂拿到了项目管理的 offer,薪资翻了倍。他后来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提到, 面试中问了很多如何带团队、带项目的问题,都是课程里面学过的 。当然,想要了解他的故事,可以跟班主任要文章链接,他太太有在圈外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提到过这段经历。

所以, 能力提升是可以跨行业跨职业的,一旦积累到一定高度,哪怕行业不行,换个地方一样可以值钱

第四种选择是投入到冰山模型底层的自我发现。

冰山底部的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这些要素,虽然难以改变和发现,但是, 如果我们对自己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找到跟这些要素相匹配的工作,其实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市场价值

比如说,我是一个高成就动机的人,在亲和动机方面比较弱,从这个角度看,咨询公司就非常适合我,因为工作挑战大、容易有成就感。但如果我去某个注重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国有企业,那我就会感到不适,最终很难得到提升。环境其实是一种外部驱动力,你选到了适合的地方,自然成长效率就会更高。所谓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好了,从上面的四种选择我们可以看到,从长期来说, 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提升能力和认识自己冰山底层要素上面,是最好的选择 。但事实上, 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每天打开各种学习产品、不断学很多碎片化知识,练习一些并不稀缺的技能、考各种几个月就能拿下来的证 ,最后收入还是上不去,反而会觉得很挫败。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第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容易。 它们的获得门槛很低,听一堂课、学一个知识,这是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能力就不一样了,需要持续投入、刻意练习。 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容易的事情,而不是正确的事情。

第二,受限于目前岗位的定位。 前面有提到,其实一些岗位的性质,本身就是技能导向型的,对你没什么能力要求,只需要表格做得越快越好、流程越熟练越好。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这种岗位要求下,也就没有动力去提升眼前岗位不需要、但长远更有价值的能力了。所以有时候我会说: 你选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天花板。

第三,没有看清楚工作的本质。 很多人以为值钱的是知识和经验,但并非如此。本质来说, 任何工作都是在解决问题 ,营销解决的是如何让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HR 解决的是如何让公司有充足的人才供给等等,往大了说,不仅我们的工作, 一家公司也是在解决某类用户问题 ,滴滴解决打不到车的问题,饿了么解决不想出门吃饭的问题,等等。

既然本质是解决问题,所以你单有一个知识就是没用的。你会背很多营销理论,但没法帮公司宣传和卖出更多产品,就是没价值的。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了,要花时间去认识自己和提升能力。

关于认识自己,圈外商学院里有这个课程,但自我认知是一个持续的、慢慢发现的过程,课程也只是供参考,我们这次先不展开。

关于提升能力,这是任何职业阶段的人都应该去做的,而且你投入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但你有没有发现, 同样两个人,都培养自己的某项能力,比如结构化思维,一个人很快就能提升,但另一个人好像努力了很久也没有太大效果? 这跟我们每个人的天赋有关,我 下一节课告诉你,关于天赋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大多数人对天赋的误解,并且会帮你找出自己的天赋 ,让你能够更快速地提升能力,进入发展快车道。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

知识容易获取跟习得,如果不能用它解决问题,几乎就没什么竞争力;

技能有进入门槛,其市场价值取决于稀缺程度,但长期来说,所有技能都会走向供需平衡,高收入不可持续;

能力可迁移,并且对知识和技能也有很大促进,值得我们多投入;

而每个人的性格、动机和价值观不同,所以做不同的工作,也会有产出的不同。

总之来说,我们的时间应该多投入在后两者上面,但现实是大多数人都在提升前两者。 我们的时间,永远应该花在正确的事情上,而不是容易的事情上。

四类迹象,发现你的隐藏能力

本节学习收获: 掌握 SIGN 模型,从而找到自己的天赋,并借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我还在咨询公司的时候,带过两个相似起点、但结局完全不同的顾问。

A 顾问大学是学行政管理的,实习期间执行力很强,自己做实习生团队的小头目,但有个很大的问题,她总是点状思考,没有框架。虽然后来我还是争取破格留下了她,但是,我一直担心她未来上升会有瓶颈。

入职不到一年的时候,我有次让她写份报告,做好了大量修改的心理准备,但我惊讶地发现,结构竟然非常清晰,丝毫不比其他人差。

后来我问她:你为什么一下子进步了呢?她说:我不知道,好像某天突然顿悟了。

另一个是 T 顾问,她之前在甲方工作过很短时间。转行过来以后,她的表现跟 A 顾问很像,执行力不错,但常常找不到思路。

本来以为她也能像 A 顾问一样成长起来,所以我经常带她讨论,一起复盘。

经过一段时间,她的思维能力有所进步,但是,涉及到新问题,还是不得要领。之后一年,T 顾问每天加班到深夜,觉得很难撑下去,就离开咨询公司回到了甲方。

当时我一直不明白,两个人的差异在哪里。后来,随着我管理经验增多,加之对人才发展领域更加了解,才找到了答案。结合我们这一节课的主题,相信你也猜到了,答案跟天赋有关。

优势心理学之父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曾经带领团队进行了一项长达 50 年、基于 200 万人的研究。研究表明, 虽然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成功人士基本上都遵循了一个原则,就是将自身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更重要的是,他指出: 天赋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

这里的天赋是什么呢? 天赋就是隐藏的能力,让一个人可以在同样起点的情况下,更加快速地成长。

也就是说,在某个领域内天赋高的人与该领域里的一般人,他们的努力与水平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图片里的两条实线。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以为天赋 = 能力,以为天赋是那条虚线,以为只要有天赋,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成结果。实际上, 天赋只是个催化剂,是加快反应的。 可以说,天赋是一种隐藏能力,是否能够转化为显性的能力,则是需要后天刻意练习的。

这也就解释了开头那个故事,为什么 A 顾问可以进步得这么迅速,因为系统化思维并非她天生的弱势,只是她之前专业和实习里面,没有让她刻意练习的机会,所以展现不出来。

而 T 顾问呢?天赋上欠缺系统化思维,后天的练习确实可以起到作用,但没有 A 顾问那么快进步,时间一长,对比身边人,很容易沮丧挫败,从而没有动力去提升。

当然,A 顾问的事业就一定会比 T 顾问更成功吗?不是,因为世界上不是只有这一份工作。事实上,T 顾问回到甲方后,工作做得很不错。

所以,找到你的天赋,并且培养它,发挥它,就能够让你事半功倍地获得提升,而且,你做事会更有成就感。

好了,你肯定很想知道:我的天赋是什么呢?我有什么隐藏能力呢?

接下来我给你一个探索方法,让你更快发现自己的天赋。

天赋有四个表现,简称为 “SIGN”,可以帮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现它:

表现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字母 S 对应的表现是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它的意思是对于某些任务,你的信心很强,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好。

比如,每当面对细节琐碎的事情时,还没开始,我就觉得自己做不好,但每当要我去解决一个难题时,我会充满信心。

所以, 当你对某类事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可以做成功,这就是天赋的其中一个表现。

表现二:本能(Instinct)

字母 I 对应的表现是 Instinct,本能。意思是当你还没有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了。

比如,当我决定要开发课程、教给别人的时候,我会感到异常兴奋,会思考很多方法,会想如何让学员更愿意以及更容易掌握这些内容。

所以, 那些让你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事情,可能意味着你天赋的所在。

表现三:成长(Growth)

字母 G 对应的表现是 Growth,成长。正如前面提到的天赋曲线那样,你发现自己学得很快,相同的时间投入,会带来更多的成长。

比如,当我为了搞清楚某个商业模式,去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的时候,一上午对我来说,就跟 20 分钟一样。

如果在某个领域,你一接触就明显比别人进步得要快一些,这也是天赋给你的一个信号。

表现四:满足(Needs)

字母 N 对应的是 Needs,也就是满足。 做完这件事之后,就算感到疲劳和困倦,你依然会有满足感。 比如,之前做咨询的时候,每次给客户汇报方案、被各种问题砸过来的时候,我都累到不想再继续了,然而结束之后,又觉得充满了成就感。杨丽萍说 “跳舞就是跳舞最好的回报”,描述的就是这种感受。

以上就是天赋的四个表现,了解到天赋的表现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去挖掘了。当然,你 总结出这些事件之后,还需要再次提炼共性 ,比如我总结出这些事件的共性是数据分析,那么说明我的数据分析方面有很大天赋,所以就可以着力培养,以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描述我利用自己的优势,挑选客户,成为晋升最快咨询顾问的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跟班主任要链接。

好了,讲完这些,你可能还是有个疑问:这些事件我要怎么发现呢?因为 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太熟悉,日常工作生活可能很难发现符合 SIGN 的特征,所以这里给两个方法,分别是向自己提问和向他人提问

1. 问自己

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帮自己找到符合天赋表现的事件。

当然,问题还是围绕天赋的四个特征 SIGN。

第一类问题:自我效能 S 相关

你认为,自己能够教别人什么?或者,别人常常向你请教什么?

你跟他人聊天的时候,倾向聊什么?以及,聊什么话题你会更有自信?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会感到焦虑和担心?

第二类问题:本能 I 相关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很少拖延?

长时间休假后,你最想念工作的哪个方面、哪个内容?

你宁愿放弃休息时间,也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第三类问题:成长 / 专注 G 相关

有什么事情,让你沉浸其中忘记吃饭 / 睡觉?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暂时忘记刷社交网络?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容易感到疲倦和厌烦?

第四类问题:满足 N 相关

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让你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 问他人

我们之前说过,天赋是天生的、下意识的,所以很多时候,你很难辨别出来。但是从别人的角度,他们跟自己有对比,会更容易帮你辨别。

所以,你可以 把这些基于 SIGN 模型的问题,发给你亲近的朋友或者同事,让他们帮你回答:

你觉得,我身上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特质?

你最欣赏或者佩服我的方面是什么?

在你看来,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看起来最兴奋?

你曾经看到我做过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在以下这些方面,你觉得我哪些更加擅长?思维方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脑洞很大、专注专业;沟通协调:化解冲突、争取资源、知人善任;计划执行:执行力强、追求完美、目标导向,等等。

你会发现,你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常常有很大的差异。

好了,关于天赋的方法,我们了解到这里。

我们都应该听过一句话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达不到拼天赋”,这并不正确。 虽然这句话是为了安慰我们不要怪先天条件,而要靠后天努力,初衷是好的 。但天赋不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挥作用的东西,而是一个在起点就发挥作用的因素 ,它让你快速掌握某项能力,而快速掌握之后产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又会让你继续下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里顺便说一下, 努力固然重要,但没有方法的、无效的努力反而会让你丧失信心,是有害的。 实际上,我自己是很努力的,可关键问题是,我们都是一天 24 小时,无非是有人工作学习 8 小时、有人工作学习 16 小时,最多也是 2 倍的差异,可最后不同人的市场价值、能达到的高度,远远不是 2 倍,而是 200 倍、20000 倍,而那些最成功的人,也并非智商超群、天赋异禀,那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差异呢?方法一定是其中很关键的因素。

所以我一直强调努力要有方法,而 这些方法,并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前人早有很多总结,你只需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就可以 了,就像今天所讲到的天赋一样。这也是我做圈外、做这门课程的原因,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自己作为人才发展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把这些研究和正确的方法,教给更多人,让我们付出同样时间的前提下,能有更多的效果和产出。

三种方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本节学习收获: 掌握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能力的 3 个方法,盘活你脑中的知识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我先提个问题,我们第一节课介绍了冰山模型,在这几天里,你有没有用它来解决过问题呢?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冰山模型对你来说,就是没有用的 “惰性知识”,它只是待在你的脑海里,在一些明明可以发挥作用的场合,却不能及时被调取出来,白白占据了你大脑的内存

陈铭在《奇葩说》中举过一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他说:

水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这是一个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在未来的时间中,我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变成什么味道的冰棒、卖给谁,叫做 智慧和能力,它是指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

我在咨询公司的时候,很多客户都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行业知识和经验肯定比工作几年的咨询顾问丰富,但为什么我们能帮他解决问题、收取那么高的咨询费呢?这也是因为,咨询顾问掌握的是一套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发挥每个知识的最大效用。

所以,如果你只是知道冰山模型这个概念,但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不上它,没能让它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那就是没用的。那么, 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知识内化成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呢?今天给你三个方法:1. 掌握 20% 的核心;2. 知识和问题互相靠;3. 做系统化训练。

1. 掌握 20% 的核心

做咨询的时候,需要快速地在 1 周之内了解一个行业。很多人会觉得:咨询顾问很聪明,学习能力超强。

但在我看来,只是因为他们能够拿到优质信息资源、所以掌握了那个领域的核心而已,倘若把这个核心教给任何一个智商尚可的人,他们也可以做到。

不信的话,回想一下我们大学的考试,虽然 一学期的课很复杂,但大多数人也是用考前一周的时间去突击的 ,只要抓住了核心,最后的考试成绩其实不会差。

我们常说的 “二八原则”,其实这里也适用: 一个领域 20% 的核心内容,能够解决这个领域 80% 的问题。

所以,掌握这 20% 的核心,就是我们快速提升的关键。无论是知识也好,能力也罢,想要快速提升,都是如此。 那什么是 20% 的核心呢?

分享一个故事。我在刚做咨询顾问的时候,有一次被项目经理狠批:你 PPT 为什么做得那么难看?有没有审美?

当时非常沮丧,因为熬了无数个夜晚做出来的方案,最后却得到这样的评价。所以我下决心去美化一下 PPT。

先说结果:项目经理周五说的这话,我在后面周一的时候,PPT 就全改了,彻底把她惊到了。后来这个事儿在公司广为流传,大概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而且超级拼命的顾问,用 2 天时间提升了 100 页 PPT 的逼格。

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我当时就是 拿了一些高手的 PPT,跟我自己的做对比,然后再问这些高手请教经验,最后找出了 PPT 美观的三个关键点 :1)饱和度;2)边框;3)行间距。然后我把自己的 PPT 做了三个改动:1)把原先填充颜色改成半透明;2)把表格的边框改细;3)把字的行间距拉到 1.5 倍。这样改好,结合配色一点调整,逼格就高很多。

这三点,其实就是让咨询 PPT 变得更加美观的那 20% 核心。

当然,比起真正的 PPT 高手来说,我差得远,但我并不靠做 PPT 谋生,这 20% 已经够用了。

上面说的是技能,其实能力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思维混乱,然后觉得思维混乱是个很大的事情,感觉一辈子都提升不了。但实际上, 大部分的思维混乱,都是因为缺乏结构化思维,而结构化思维只要掌握三个特征就可以,包括主题鲜明、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不管写作、演讲还是会议发言,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显得思路很清晰。 按照一定的方法论来训练,根据天赋不同,2 周到 2 个月不等,就能有明显改变。这不是我瞎说,我写过文章、开过课程,按这个方式训练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结构化思维属于思维的 20% 核心,而我说的 3 个特征,又是结构化思维的 20% 核心。

但是, 每个领域里面,哪些是那 20% 的核心,其实是需要这个领域的专家来指点的 ,因为在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没有方向,绕一大圈也不知道门在哪里,等终于入门了才发现走了不少弯路。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很擅长找 “师傅”,他们都在自己的传记当中提到,受谁谁谁的启发和提携。而我理解的 好师傅所起到的作用,除了提供资源之外,另一个重大作用就在于,他们会告诉你,一个领域里面最核心的是什么,从而让你快速入门 。而我所认为的好书、好课程,除了需要大而全的教科书之外,也应该是这样的定位,不是把所有理论都照搬过来,而应该帮助读者和学员找到那 20%,至于入门之后他是否需要或者愿意深度提升,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关于 20%,圈外的公众号里面会有一些文章,涵盖了一些常见能力领域,这些文章都是提取了该领域里 20% 左右的核心,可以在班主任那里获取文章链接。

2. 知识和问题互相靠

我们经常有一种感觉,平时明明学了很多知识,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苦思冥想,试图从记忆里找知识来解决问题,可就是想不出来,没有任何思路。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学一个知识,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很多问题。

实际上, 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想不起用什么知识,是因为知识和问题之间是脱节的,他们是分别存储的

比如你学习了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的知识,你在学这个知识的时候,就没想过它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是知道了一个概念,那么当你遇到团队管理问题的时候,自然也想不起来能用这个知识解决,也就是说,你的问题很难把你脑中的知识调用出来。这种现象,是造成我们所学的知识无法内化成能力的关键原因。

那么, 如何让知识和问题链接起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轻易调用知识呢?答案是:知识向问题靠,以及问题向知识靠。

先说 知识向问题靠,就是说,每看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你学习了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就马上思考一下它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因为这个知识讲的是人类的需求,而我们跟任何人相处其实都需要知道对方的需求。所以你就会想到,它可以用来管理下属(分析他们的需求层次,并据此激励他们),也可以用来找另一半(分析你自己所处的需求层次,从而确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还可以用来分析奢侈品为什么可以卖那么贵(买奢侈品,满足的不只是物质需求,还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等等)。

这就是知识向问题靠。

问题向知识靠呢?就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抛弃第一反应,不要先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来解决,而要去想有什么方法论模型可以用。

为什么不能按照第一反应的方式解决呢?因为在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下意识第一反应,是未经思考的,是在遵循我们过去的模式,但如果我们处理所有问题都靠过去的模式,那么刚刚学习的新知识、新解决方案,要怎么才能掌握呢?所以,试着抛开思维定式,用你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这样一来,你的知识就会被不断盘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具体怎么落地呢?分享我的做法。 当我看书或者学习课程看到一个很有用的理论或者模型,我会记下来,然后思考至少 3 个用该模型解决问题的场景,也一起记下来。下次当我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我不会下意识反应,而是翻一下这个笔记,对照一下,哪些方法模型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笔记中没有的场景,这个问题是某个模型的新场景,我就补充进去。长此以往,积累了很多知识和问题之间的链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3. 系统化训练

为什么说要系统化训练呢?一方面,不同的能力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 比如说,你要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而演讲要做得好,首先需要结构化思维,你得表达清晰;在此基础上,你需要会讲故事,能够打动听众,而讲故事也是一种能力。再比如说,很多人说我表达不清晰,那我就去学表达,但表达其实本质上是大脑在说话,大多数人表达不清晰,并不是因为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是本身思维就不清晰,所以思维和表达得一起提升。所以说,能力的训练是需要系统化的,因为它们本身相互关联。

另一方面,能力需要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需要时间。 我在前面说到的结构化思维的例子,虽然已经帮你挑出那 20% 最关键的部分了,但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个系统提升。比如,1 个月的计划中,先是每天练习讲三段式,再是练习提炼主题,然后是积累结构,基本上每天是不间断的。

这样的系统训练需要一段时间的,但很多时候 我们的习惯,是高估几天的变化,而低估几个月的变化 ,所以很难坚持系统化训练。

比如说减肥,你这周有兴致就跑步 2 次,下周有兴致就节食 1 次,再下一周从外卖改自己做饭,之后再参加了几次减肥训练营。你会发现,几个月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减肥是个系统工程,你得有一个 3 个月计划,按照计划,今天跑步、明天健身房,同时辅助饮食调整。

学习是一样的,今天学点结构化思维,明天练一下演讲,很难有真正的提升。知识的学习是大脑增加了一段记忆,但能力的提升是行为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而行为和思维方式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

所以, 圈外商学院里面,针对能力提升的学习,只做系统化学习项目 ,包括课程、练习及反馈,也有线上线下学习社群,整个学习持续 4-8 个月。效果如何呢?我在开学的时候,会寄给大家一封入学欢迎信,要求大家在毕业的时候给我回信。我收到过上百封回信,以及近千个微信消息,都提到说, 原以为几个月很长,但真正结束后,回头看,没有想到几个月可以有这些改变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提到了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三个方法:掌握核心的 20%、知识和问题互相靠以及系统化训练。具体到我们的行动中,如果我们有需要提升的能力, 首先要先找到专业人士,了解这个领域的核心 20% 是什么,先去学习那 20%;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各个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并记录下来,遇到问题再返回去找;最后,能力提升是个系统性过程,所以需要坚持至少 1 个月。

我经常用开车来打比方,你拿着一本开车指南然后背下来,里面的知识背得再熟,一点价值都没有;你把指南里的知识落地,真正上车然后开起来,才是有价值的。知识不能被内化成能力,就像守着一本开车指南却不会开车一样,除了浪费大脑内存之外,毫无意义。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记住一句话: 大脑不单是用来记忆的,更是用来思考的。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通过学习将知识内化成能力,但学习说到底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很难坚持,更何况是要系统化训练。实际上, 学习这件事,如果纯靠意志力,的确是不可持续的 ,那如何能够让自己坚持学习呢?这个领域有什么样的研究和方法呢?我们将在下节课揭晓。 这个方法不仅对学习有用,对任何需要坚持的正面行为,比如健身,都会非常有用。

三大系统,让学习不靠意志力

本节学习收获: 学会掌控自己的三类方法,让你不靠意志力,也能坚持学习

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如果坚持每天背 20 个单词,一年词汇量就接近 8000 了,基本是托福的词汇量;如果坚持每天写 2000 字,两个月就 12 万字了,就可以出一本书。

我们都知道这个积少成多、长期坚持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坚持得了呢?

上节课我们提到,能力提升比知识学习更难,当然,因为难所以才有价值,如果非常简单,就没什么竞争力了。但是,这么难的事情,要怎么才能坚持呢?

靠意志力吗?我们都是这么想的,所以经常会说 “xx 很自律”“xx 意志力惊人”。

但实际上, 因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任何让自己坚持的事情,都会消耗它,从而让你感觉非常累。比如你会发现,如果我们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就会更容易放弃健身等等良好习惯,因为我们的意志力在坚持工作这方面已经耗费光了,所以就没有多余的意志力用在坚持健身上了。

学习也是一样,当你坚持学习的时候,不是 “学习” 这件事情累着你,而是 “坚持” 这件事情累着你了,因为意志力会耗费大量能量。

而且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意志力好像越来越薄弱。 以前高中时期,能坚持学习 2 个小时,但现在看 1 小时书,就觉得如坐针毡。很简单,因为我们面对的诱惑更多了,游戏、短视频、微博等等这些,都比学习的诱惑力更大,只要我们脑子里有这些东西,就需要不断耗费我们的意志力来抵制他们,才能最终坚持学习,所以我们才会很累。

威尔海姆・霍夫曼(Wilhelm Hofmann)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醒着的时候,把大约 1/4 的时间用来抵制欲望。 而这个研究是在 BP 机时代做的,近二十年间,移动互联网兴起带来的诱惑,比如游戏、短视频、段子等等,比过去上千年的诱惑加起来还要多,所以 我们每天需要抵制更多欲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没做什么事情,也会感到很心累的原因。

好了,诱惑那么多,意志力又不够用,那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从行为改变的方法论角度,来讲讲,如何不纯靠意志力来学习。这个方法,不只是适用于学习,还适用于其他任何有点 “反人性” 的事情,比如健身、跑步等等。

心理学家早就对我们的大脑做过研究,学界普遍认为, 人类大脑内部有两个系统:理性和感性。

感性跟情感有关,是天性和本能。而理性则跟理智有关,让我们能够深思熟虑。我们决定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这两部分在起作用。

比如说,你在刷抖音,感性会告诉你 “视频很有趣,继续刷吧,你会很快乐”,而理性却告诉你 “别刷了,要去学习,否则将来没有前途”。

理性和感性是你的内部因素,而做一件事情还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情境。关于情境我打个比方,如果你周围都是胖子,那么你变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如果你周围人都爱学习,那么你也会变得更爱学习。

所以,总结来说, 如果要让我们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比如学习,并不是只能靠意志力的,其实有三个关键因素:理性上知道要学习、情感上愿意去学习、情境上制造适合学习的场景 。接下来,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去展开,看看有哪些方法,能让我们坚持做成一些事情,而不是白天堕落,晚上后悔然后发誓,第二天继续这个堕落、后悔和发誓的循环。

1. 发挥理性的作用:树立明确目标

假设我让你追一只猫,如果我跟你说:“目标在东北方向!” 你能快速找到吗?很难。

但如果跟你说:“目标在东北方向一公里处的圈外办公室!” 那你更有可能会找到。

所以,我们的目标需要足够明确。

比如,你跟自己下了无数次决心:要多看书,不能再不学无术了。然后呢?你继续刷剧去了。但如果你跟自己说:每天晚上睡前看 10 分钟书。那么,你更有可能会做到。

所以,当你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你会更容易坚持。

这里给个数据,在圈外商学院的课程内,会有一个模块是专门用来写学习目标的。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数据分析,分析那些写目标的和不写目标的人,最后课程完成率有没有差异。最后的结果是,写目标的人的完成率是没有写的人的 1.5 倍。

所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你坚持学习的第一步。

2. 发挥感性的作用:利用情绪冲动

比如,如果我讲很多大道理,从理性的角度去说服你,应该给希望工程捐钱以支持失学儿童,你可能很难做出改变。但是,如果我给你一张失学儿童的照片,看到她渴望学校的眼神,你可能会被触动,然后做出了捐款行为。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为什么化妆品、医美等等这样的产品,都在不断煽动女性对衰老的恐惧,因为恐惧是一种情绪,会让你有冲动付费。

能够促进你行为的情绪不只是恐惧,其实有很多种,比如愧疚感、认同感、成就感,等等。 这里我给你建议几个利用情感的方法,用圈外过去所做的很多尝试为例 ——

方法 1 - 截止日期的紧迫感:

豆瓣 9.4 分英剧《黑镜》的编剧查理・布洛克,收到过很多邮件,都是问他,怎么写出这么好的剧本。他回复大家说:“不要谈什么天分、运气,你需要的是一个截稿日,以及一个不交稿就能打爆你狗头的人,然后你就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

圈外商学院的课程,有个规定:在 30 天之内学完,你可以终身永久回看,而且可以看最新版本,因为我们课程会不断迭代;但如果你 30 天之内没有学完,课程就会关闭,哪怕你付了钱。很多人抱怨这个政策,但我们一直没改,因为我们看过数据,截止日前 3 天大家都在拼命学习和写作业,如果取消这个截止日期,谁会去马上学一个终身有效、没有截止日期的课程呢?

所以,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

方法 2 - 比较产生的焦虑感: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其实我在创业之前也纠结了很久,不知道自己能力是不是足够,总觉得没有准备好。当时我的好朋友,也是现在圈外的联合创始人杰西,就跟我说 “你看你都这么大年纪了,现在创始人都很年轻,你再不创业就老了”,后来我就一咬牙出来了,也才有了现在的圈外同学。

顺便说一句,我现在经常给很多人一个建议: 你需要一个在关键时刻踹你一脚的人,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

方法 3 - 鼓励带来的成就感:

在圈外,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对比,早期的产品是没有班主任服务的,也没有助教,那时候的完课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后来我们先尝试了给学员分班级、配备班主任,主要就是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那时候还没有助教、学习游戏,但是完课率直接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多,基本就是社群和班主任鼓励的作用。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情感很有用,比如对未来的期待感,如果你是想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行业,想通过学习来实现,那么有一个已经成功转型、而且实现了 2 倍涨薪的人来告诉你,他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然后给了你他的 3 个月学习计划,你是不是很有信心学习呢?

3. 发挥情境的作用:创造学习环境

好了,理性和情感说完,最后说说情境的作用。

还记得我们前面举的例子吗?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是胖子,那你减肥的成功率会低很多。

这很容易理解,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会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最简单的,你去一个陌生的社交场合,你会多说话还是少说话、多吃还是少吃呢?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看周围人怎么做。

学习也是一样的,很多人都发现,跟一群人一起讨论学习,会更容易坚持。

原因很简单,爱学习爱思考的人并不多,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看娱乐八卦,如果你在学习,会觉得自己很突兀。但是 到了学习社群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在学习,你也会模仿其他人 ,这也是为什么,圈外的课程都有线上线下社群的原因,就是为了有这样一个氛围。

情境里除了同伴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举个例子,如果你比较容易被抖音干扰学习,那你把手机锁起来,制造一个专注的环境,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 如果想让你不看电视,最好的方法是别买电视;如果想让你少刷朋友圈,最好的办法是把小红点功能关掉,甚至,把朋友圈关掉;如果想让你别再剁手,最好的方法是把淘宝卸了,或者把信用卡额度冻结了。

如果可以用环境,就不要用你的意志力来抵制欲望。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学习这件事,是不能纯靠意志力的,因为意志力非常有限,非常耗费能量。所以,你得利用自己的理性和感性两大系统,结合情境,让你愿意学习:首先利用你的理性系统,设定非常清晰量化的目标;然后,利用自己的情绪冲动,包括焦虑感、成就感等等,去促进学习;最后,还要让自己处于一个适合学习的情境。

2018 年 10 月,在中国拥有近五千万职场用户的 LinkedIn (领英),做了一个调研,发布了一份 《职场人转折点报告》。报告中有个有趣的发现:每月收入低于 3000 元的职场人加班时间最长,而相较之下,每月收入大于 4 万元的职场人学习时间最长。 可以看出,能提升我们市场价值的,可能不是加班,而是学习。所以,希望你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可以坚持学习提升。

到这里,我们的课程已经完成了 5 小节,如果你走到了这里,恭喜你,因为大部分人可能会在前面几天放弃。

之前的几小节,我们讲了如何选择适合的工作,选了工作之后如何投入时间以获得最大化价值,同时还给出了提升能力的方法,以及告诉你如何坚持学习提升。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都在说要终身学习呢?以及,为什么个人要自己花钱花时间学习呢?为什么企业越来越不愿意培养人了?不仅不愿意培养人,招来人干了几年之后,甚至会裁人 ,导致我身边 35 岁的中年人每天都很焦虑,生怕遭遇中年失业。

三个建议,让你不做 “定制化人才”

本节学习收获: 学会 3 个 “不变应万变” 的方法,避免成为 “企业定制化人才”。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在某个耳熟能详的大外企做工程师。工作 10 年,接受了很多公司培训,还经常有国外出差的机会,自己的表现也一直都属于中上游。3 年前,他所在的业务开始缩减人员,最近一个关系好的同事也离开公司去创业了,他也觉得自己要做些改变,打算转行。

但是,信心满满地投了几十份简历,几乎没什么回音。唯一拿到的一个 offer,对方公司开出的薪酬只有现在的 70%。

照理说,我这位同学也算是大公司的优秀人才,怎么出了公司,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呢?

《国富论》里亚当・斯密提到的一个扣针工厂的例子: 一个工人无论如何努力,一天也生产不了 20 枚扣针,但有了分工之后,经过前后十几道工序,每人每天平均可以生产 48000 枚扣针。 这就是专业化分工的高效性!

任何一家公司,从老板的角度肯定是要提高效率、多赚钱,所以必然走向专业化分工, 把一个工作切成很多块,每个人都终日重复其中某一块,这样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同时也降低对人的依赖。

但是,这对人才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亚当・斯密也说过 “如果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几分之一时,见识必然有限”。

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你成为了一个企业定制化人才,极端一点说,就像一颗螺丝钉,尺寸和材质只能用在一个产品上,挪到别处去,就成了废铁,被这个产品牢牢困住。

这是我那位同学之所以跳槽失败的原因。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被定制化呢?

从我过去帮助 7 个行业的近百家头部企业设计人才管理体系的经验来说,我给你三个建议 。第一,调整主体,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第二,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第三,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

1、调整主体,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

我之前公司做的一个调研数据很有意思:10 年前,一个人在一家公司所待的时间是 3-4 年,而现在,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平均只会待 1 年多 **。**

这是人才侧的数据,而从企业来说,我 10 多年前刚做咨询的时候,企业做战略规划都是 5 年甚至 10 年,而现在,能够拿得出清晰 3 年战略的企业,已经不多了。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 3 年。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没有任何动力培养人才 ,一方面人才只在公司平均待 1 年多,培养好之后还来不及给公司提供足够多的贡献,对企业来说根本不划算;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竞争激烈,培养人才所需要的时间,企业根本耗不起。所以,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用现成的人。而当所有企业都想用现成人才的时候,其实就是企业将过去所承担的人才培养成本,逐渐转移到了个人身上。

在这种趋势下,个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

所以,我们现在倡导所谓 “终身学习”,不是因为人们这两年突然爱学习了,是因为学习变成了生存下去所必须做的事情。企业定制化人才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只有主动学习、提升能力才能适应时代。

怎么转移主体呢?听起来好像很虚,如何落地?很简单, 当你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就要想好:如果我离开这里,还能干嘛? 就像我前面课程所说的,你去领英等等招聘网站上,搜索一下这个职位出去的人都在做什么,就知道将来是否有出路了。

2、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人们常问我,未来十年,什么会改变;人们几乎从来不曾问我,未来十年,什么不会变。”

他觉得,这个世界不管怎么变,都很难想象,人们有一天会希望物品价格越高越好,物流速度越慢越好。所以,这两个因素就是不变的因素,做好这些,比每天追逐变化要有效得多。

作为人才也是一样,要想不被企业定制化,让自己成为万能零件,不受环境影响,也是要找到那些不变的因素。

那对我们来说,什么是那个不变的因素呢?就是我们之前课程提到的,可迁移能力。

当然, 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有不同 。在很多公司内部,针对不同阶段的员工,都会有不同的能力模型,晋升以及招聘的时候就是用这一套标准来筛人的,而且各家公司其实有很多共性,这就是可迁移能力。

如果是职场新人 ,要成为资深员工或者主管,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多任务高效工作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基础的人际拓展能力。

如果到了要带一个小团队、或者在公司内部管理一些项目的阶段 ,则需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辅导和激励下属让团队提升效率的能力、在公开场合演讲表达能力、处理复杂人际冲突的沟通能力。

而如果是成为管理者,开始带整个部门的时候,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 :在思维方面,掌握战略思维以及理性的经济学思维;在效率方面,需要掌握一些运营和财务的知识,更好地配置资源;同时,需要掌握营销思维,贯穿在工作全流程中;最后,在人际方面,需要全面的领导力。

3、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

上面讲的是提升可迁移能力,这样不局限在某个垂直领域。 而除了横向可迁移之外,还得纵向可迁移 ,也就是说,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如果你全部精力都在某个产品的某个工序,见识一定是有限的,所以你得跳出这道工序,了解整个产品。

你需要去思考:

  • 这个行业和公司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
  • 对用户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 你所在的部门和岗位,对公司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至少成为一个比螺丝钉更大的零件。

而且在职场,职位越高,对专业的要求会降低,而对战略全局观、商业敏感度和领导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

那如何去提高这些能力呢?

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是去读个 MBA,领英在 2017 年的报告显示:高达 79% 的职场白领都想过读 MBA。但实际上,去读的只占中国职场人比例的不到 1%。几十万的学费、2 年的时间,都是极大的机会成本。

好了,总结一下这节课程,要想不成为 “定制化人才”,我们需要:第一,调整主体,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第二,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第三,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

到这里呢,你已经完成了这个课程的学习。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学习了冰山模型,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不喜欢一份工作,以及怎么找到跟自己匹配的工作;接着,继续从冰山模型出发,分析应该把时间花在什么要素上面,才能有市场价值的提升,我们得出了提升能力的结论;然后我们通过两小节讲了能力如何提升,首先是找到自己的天赋,也就是隐藏的能力,其次是掌握 3 个方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能力;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对学习的坚持,坚持学习很难,而意志力又很有限,所以要掌握理性、感性和情境三类方法。最后,关于如何应对未来的加速变化,答案是不要成为企业定制化人才。

通过这 6 小节课程,我想要告诉你的是:无论你对未来迷茫也好、遇到发展瓶颈也好,其实都是有解决方案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你所遇到的几乎每个问题,这个世界上都有人曾经成功解决过它,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学习 **,没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重复造轮子。** 克林顿曾提到,世界上几乎每个问题都已经在某个地方被某个人解决,我们的挑战是找到那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马斯洛说:“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用几个月的时间,真正用正确的方法,来训练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最好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