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长大”,为何成了越来越多成年人的愿望?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356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不长大”,为何成了越来越多成年人的愿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阿米,编辑:王朝靖,原文标题:《“不长大”,是怎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愿望?》

“中国社会90%的问题,或者绝大多数的爱与恨,都和一个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就是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巨婴。”

五年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巨婴国》书中,把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称为“巨婴”。他认为巨婴有三个特点:独立性差、认为世界必须要按自己的想法运转、认为事情必须一分为二,非黑即白。

稍有些社交网络冲浪经验的人很容易就能发现,大量微博网友符合这三个特点。巨婴也一直作为一个负面的称呼存在。

然而2004年香港杂志《JET.Fly with us》使用了另一个有别于巨婴的词:杰斗,英文源于《泰晤士报》的 Kidult。指一个成年人童心未泯,仍然热衷年轻人文化。中文常把这类人称为“老顽童”,即便他们并不老。近年来,不少香港杂志都出现了 Kidult,用来描述越来越多新一代成年人(泛指30至40岁)爱好玩乐的一个社会现象。不少人把杰斗当做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另一个相似的词是顽童族(Grups)。《纽约时报》是这样定义 Grups 的:“他拥有十几双运动鞋,不惜一掷千金购置满柜子的名牌牛仔裤,一说起最新的音乐大碟就停不了口。他不是孩子,也非十几二十的嫩头小子,这是一群正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青春,也一举消灭了年龄代沟的成年人。”顽童族,也一度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时髦的都市人群。

大陆知名人物里的一个典型“大龄儿童”是大张伟。DT 财经曾经统计过,从2010年到 2020 年,参加节目数量最多的综艺咖是大张伟,10 年间他参演了 90 档综艺节目。看似口无遮拦的语言、夸张的肢体动作……“大小孩”人设的大张伟,受到大量观众的认可。

互联网上女性的择偶偏好里,也出现了不少对“大男孩”型大叔的推崇。

越来越多的“成人孩童化”

2010 年,一篇名为《Kidult——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的论文,总结了当时社会上的几种大龄儿童类型。2021 年,我们也根据一些最新的社会现象,对这篇文章所提出的类型作一些补充。

1. 后成年时代:生理成年了,但心理可以是小孩

尽管年纪到了法定的成年年龄,但大龄儿童的心理年龄发展却仍然滞后,比生理年龄小10-20岁,处于“后儿童时代”。

就像幼童一样,这些大龄儿童情绪化、疏于算计、不能正视现实。用比较常见的概念来形容,这些心理童稚态的大龄儿童与“巨婴”类似。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 Donald Winnicott 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泡,在能量泡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伸展自己。但不管是对于心理童稚态的大龄儿童——还是巨婴——来说,这些可能遭遇不适甚至痛苦的伸展,是他们想要回避的。

一个现实例子是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在职场里摸鱼划水的年轻人乐于开机混底薪,对职场的加班学、表演学深恶痛绝——尽管这可能让他们的底薪变得更诱人。“离开舒适圈”的号召言犹在耳,但“躺平”成了他们对潜在痛苦最有力的还击。

以往,一个成年人需要拥有“成熟”的特质,面对和处理进入社会后,需要应对的种种难题。如今,年轻人身处一个流动的社会,“换工作、换对象、换城市”变得更加容易,这里不行,就换一个地方。社会整体的发展,让年轻人感受上“网抑”,但实际生活被各种便利的商业服务、娱乐、舆论保护兜底,“不成熟、不谙世故”也可以生活下去。

“成熟”不那么必要,让更多的人得以可以选择“不长大”。

2. yyds,绝绝子:语言行为的幼稚化与游戏性

大龄儿童的童稚态不光体现在对生活的态度上,也体现在他们使用语言的风格上。如今大龄儿童使用语言的特点是叠词化、网语化、港台化等。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用法包括“吃饭饭”“小哥哥/小姐姐”“我们男孩子/女孩子”以及“那真是太棒惹/太好噜”,出现在许多成年人的日常。

美国心理咨询师 Kathryn Smerling 认为,情侣之间使用孩童的方式交流,类似于共同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语言,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即便 yyds、绝绝子这种网络语言的滥用广受诟病,但这些游戏性的流行语一发不可收拾式地走红,也说明了如今人们对“幼稚化语言”的偏好。

除了语言上的幼稚化,大龄儿童的行为也有幼稚化的特点。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日本电影《每天回家都会看到老婆在装死》中,妻子挽回婚姻的方式,是每天在丈夫下班时扮演不同的“死亡场面”以勾起丈夫的好奇心。

这种游戏性的相处方式,被大量观众羡慕和争相模仿,背后的本质就是成年人试图用娱乐的方式,消解生活中大小问题。在普通大龄儿童的身上,扮鬼脸、走路蹦蹦跳跳等,也是常见的幼稚化、游戏化行为。

社会学家李银河也对这种生活态度表达了肯定。她认为游戏人生的态度让人有冲动投入人生。欠缺这份冲动,人就会安静地淡出游戏。

3. 猛男必备:消费和审美上的可爱化

大龄儿童的消费是具有可爱化导向特征的,2020 年的两个数据大概能够说明这个问题。2020 年,售卖盲盒的泡泡玛特市值一度接近 1600 亿港元,玩具积木制造商乐高的全球收入超过了 58.7 亿欧元。

成年人对于可爱物品的消费需求也被众多品牌发现。Gucci 把哆啦 A 梦、米老鼠和皮卡丘印上了奢侈品包,Puma 把马里奥和路飞印上了运动鞋。可爱的动漫形象,成了一部分人购物车里的常客。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 Donald Winnicott 认为,幼童在离开母体转向外部现实世界时,会试图寻找一个“过渡性的客体”作为母亲的替代品,以缓解焦虑。而成年人出现紧张情绪时,这些可爱的玩偶,也会成为他们给予自己慰藉的工具。

除了消费,大龄儿童在文化上也有可爱化的倾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猛男 meme”。现在的猛男文化并非是拳拳到肉的竞技场搏斗,反而代表着粉嫩、柔软、可爱。在微博@虎扑的步行街 上搜索“猛男”,你能够得到的不仅有健身房的 battle,还有“小奶猫和小白兔的超治愈互动”和“猛男还爱看小熊”。

可爱的产品和文化,已经成了现代大龄儿童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

4. 部分微博网友:思想观念的“纯真化”

在西方文化中,“纯真”这一观念的集中表达首先出现在神学领域。《圣经·新约》中,无论对圣婴耶稣描写,还是耶稣珍视儿童的态度,都彰显了儿童的纯真圣洁这一概念。

但在英国公开大学的人类学教授 Mary Jane Kehily 的一次考察中发现,“儿童的纯真在社会、道德和情感上是不成熟的”,他们的纯真性往往带有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特质。而这种缺陷也在现在的部分大龄儿童身上体现——比如微博网友和许多饭圈粉丝的身上。

现在部分微博网友的观点是偏保守的,他们希望你在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够首先亮出你的立场而非观点,以便他们辨别“是敌是友”。这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只有好人和坏人,没有反转的机会。

5. 老了也可以年轻:审美情绪的叛离性

近几年,越来越多“潮酷”的老年人出现在大众视野。

传统观念中,成年人的审美会向深奥、抽象等方向靠拢,儿童的审美则具有简单、炫彩、夸张和可爱等特质。但在大龄儿童的眼中,他们并不在意这些来自于社会的规训,而是“叛逆地”接受儿童向的审美。

主持人蔡康永的衣服上永远都有一些非常规的设计,综艺咖大张伟的发色和发型也不像“传统成年人”那样规整。

他们所代表的大龄儿童,是对“成年人”定义的一次集体逃离。他们对于“成年人应该 ×××”的价值观也作出了自己的反抗。这也给如今的大龄儿童们提供了发展模板。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成年儿童

大龄儿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和“成年人”概念模糊的结果。

刚开始,区分儿童和成年人的标准是年龄。儿童和成年人在学校凭年龄被分隔,更年长的人拥有更强的读写能力,能够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理解。成年人也逐渐成了儿童学习的对象,形成了一种“成人思维”与行为模式。儿童和成年人在生理和智识上都区分明显。

但现代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

电视的出现,向曾经的“儿童”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门槛便能获得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成年人对于信息和学识的垄断。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也不再单纯以学识来划分。在电视之后出现的互联网,更是进一步地模糊了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

除此之外,原本区分儿童和成年人的是“成就威信”。但现在通过互联网,成年人发现,当自己还普普通通上着班时,00 后已经成了 CEO,掌握了八国语言、拿到了藤校的 offer,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成了石墨烯科学家……这些事实让成年人树立的权威再次倒塌。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当个人的“后台”秘密行为被暴露时,个体会焦虑不安。当现代媒体将成人的“后台”空间几乎无保留地暴露给孩子,成年人全知全能的权威下降,并且已经无法通过表演继续维持“成人”地位时,一部分人便会不再惧怕暴露,而是希望摆脱角色扮演的束缚,并反向追求曾经属于儿童的自由天真。

此外,Kidult 文化的出现,也和社会整体的“媚青”氛围有关,由于年轻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社交网络时代声量最大的群体,整个社会的焦点集中在“后浪”身上。于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人的身体和样貌、年轻人的说话方式,垄断了当代审美。

各路博主 KOL 提供了大量优质“年轻人”样板,但中年人、老年人的范本只有一种:“成功”,但这种“商业领袖”式的成功对大多数人而言,难以模仿、难以企及。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一旦和年轻人更接近,就可以摆脱“油腻”的指责,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于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近乎被动地,接受和迎合年轻化的生活方式。

但另一方面,Kidult 也遇到了一些和“躺平、摸鱼”相似的处境。由于社会主流仍然把“年龄”和“成功”进行强关联。30 岁的你还在纠结应该购买 PS5 还是 Switch 时,身边的人却在相同的年纪,接连完成了结婚、生子、购房等一系列“30岁里程碑”的大满贯。如果你还是无法遵守诸如“三十而立”的年龄规训,似乎就在和社会背道而驰,焦虑情绪可能更加让人难以呼吸。

因此,Kidult 文化,一面备受推崇,也一面与社会传统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比较剧烈的冲突。但对个体而言,kidult 的出现是普通人摆脱规训,追求“可爱”、缓解压力的生活方式。对系统而言,kidult 是对社会责任、社会使命感的消解,进一步地模糊年龄带来的界限,拆解“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传统关系。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对“责任”的消解。

一个解决之道或许在于分清孩童态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对自己而言,是让年龄规训松绑”,“在公共领域,则需要学习和承担成熟的责任”。

参考资料:

1. Kidult_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_丁菊

2. 佛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心理结构探析_令小雄

3. Kidult现象的文化解读_王传棨

4. 四岁汉语幼儿的词汇语义关系个案研究_李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阿米,编辑:王朝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