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798不再是艺术乌托邦 | 钛媒体深度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mtpost.com/554213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798不再是艺术乌托邦 | 钛媒体深度

· 5小时前

28.5k
2

798真的凉了吗?798时尚史的亲历者们怎么看?

798不再是艺术乌托邦 | 钛媒体深度

00:00 17:09

798涂鸦墙

798中现代汽车中心的涂鸦墙 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位于朝阳望京CBD以北的文化艺术爱好者聚集地798,如今欣赏画廊作品的参观者,数量明显在减少。

在798中的MM艺术中心旁,一家卖文创产品的小店里,有很多别致的冰箱贴。钛媒体App与老板攀谈之后,我才知道他的主职是画师,隔壁的MM艺术中心,也是他和妻子租的房子。

这位戴着发箍、颇有艺术家气质的中年画家告诉钛媒体App,起初,包括卖冰箱贴地盘在内的这十几平米区域,全部是他的工作室,用来作画、卖画。但自从2014年在798入驻以来,能卖出的画一年不如一年。

“房租涨了不少,画卖的也不好,那我肯定要找其他收入来源。”老板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他与妻子商量过后,便将原先的工作室一分为二,开辟出一块作为文创小店,来维持生计。也正因为此,对于这位画家来说,白天作为老板看店,晚上才能作画,成了他如今习以为常的生活。

另一家卖着吴冠中等名家版画的双层画廊里,在一层众多展示的画作旁,有一个货架上居然特卖着不同款式的面膜。

某家画廊一层正打折售卖的面膜

某家画廊一层正打折售卖的面膜 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这只是当下798画廊的一个缩影,也引发了外界的许多关注。这种关注要回溯至三个多月前,一则关于798领导班子的消息。

今年4月,据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事发一周前,王彦伶还曾出席公开活动;一年前,王彦伶还曾表示,步行街、夜经济、自贸区都会与798的未来有关……

然而如今,失去了舵手的大船,会不会因此而彻底迷失方向?

舆论上一阵“冷水”泼给了这个曾经的时尚园区:“企业亏损”、“798的衰落”、“百大网红打卡地不再有798上榜”……

798真的不再性感吗?曾经的打卡目的地,何以衰落至此?钛媒体App再次探访798,在这片有着二十余年历史的园区内外,我们听到了798建设亲历者们不一样的声音。

798的变迁史

提起798的发展与变迁,还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彼时,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了“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718联合厂由德国机构负责建筑设计、施工,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的同时,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这种学派,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20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厂配合中关村电子科技园的建设规划,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到了2000年,原718、798等六厂整合重组为七星集团。位于“城乡结合部”的798,因为紧邻中央美院,地价优惠、环境清静,就自发聚集了一些艺术家和画廊。

798艺术区真正引发圈内人士的关注,则是以2002年东京画廊入驻798开办“北京浮世绘”展览、摄影家徐勇入驻作为标志性事件。自此,更多的艺术家因为群聚效应,开始在这里安家。

“那时候,在这里扎堆的一拨人,基本上都是热爱艺术的理想主义者。什么不比卖画挣钱?在这里创作、开画廊,主要就是通过沙龙的形式,想聊聊学术。”著名的艺术家、策展人,曾经的《当代艺术》主编房圣易在接受采访时告诉钛媒体。

时间推进到2005年,按照原本计划,798就此要拆迁。为了保住艺术区,自前一年开始起,许多艺术家发起了“大山子艺术节”、“再造798”的活动,举办了包括电影、音乐、戏剧、行为艺术、视觉艺术在内的各种艺术展。

“‘来北京,就要看长城故宫798’,也是当时798的艺术家们提出的口号。”房圣易表示。

后来,这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近十万人次前来参观,这片小众的艺术区,终于成功破圈。作为彼时国内鲜有的老旧工业厂房改造艺术区的案例,798典型的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被视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标,得以在政府的支持下留存。

2006年,798艺术区的建设被纳入北京市的文化产业规划。七星集团和朝阳区派驻人员联合组成了798管委会和七星集团物业。

这一年,也被认为是798发展史真正意义上的拐点。从国内颇具盛名,到名扬四海,再到大规模的商业化。

自798管委会成立以来,在官方的重视之下,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等各国首脑,都先后参观访问过这片艺术区。

与此同时,从前798自下而上形成的纯艺术氛围,也开始融入了更多商业的味道。愈发多的咖啡厅、宠物体验店、礼品店开始入驻,诸如耐克这样的大型国际品牌,也开始在798设立体验馆。

也正因为如此,798的地租随之高涨。2012年时便有消息称,七星集团将798园区租赁费用上调了2.5倍。在此重压之下,不少的画廊经理人和艺术家们开始逃离这片商业化之地,并且感慨,“798在不断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不再是我们的艺术乌托邦了。”

在此影响之下,新的租户为了在798生存,展览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网红艺术展

网红展 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部分美术馆票价

部分美术馆票价

此前,当参观者大多是专业人士时,798绝大多数的展览以国内外青年画家的免费艺术展为主,租户的收入来自画展上展品的交易;而如今,当参观者众,囊括了更多的普通游客、网红,画展的交易量大规模下降,免费艺术展成为了798中的稀品,取而代之的是百元门票的网红展、国外大师画展和装置艺术展。

798不够乐观的还有它的营收。北交所曾在数年前公布过七星集团的业绩,自2014到2016年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在政府项目支持的情况下,2016年依旧亏损22.23万元。 

很显然,持续的商业化和经营状态不佳,确实是798面临的现状。

“艺术家出走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自下而上形成的垂直艺术社区,在逐渐扩大影响力之后转变为休闲文化场所的,798绝非孤例。这样的变化,在全球文化艺术聚集区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做“士绅化”:聚集的艺术家带火了原本冷清的社区,而增长的人气促使土地增值,艺术家们无法负担租金,又不得不离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纽约的SOHO艺术区也曾经历“士绅化”。SOHO区画廊和美术馆的数量从1995年的286家,到现在仅剩20余家,直接原因就是商业化之后房价的上涨。 如今,在SOHO区行走,除了艺术展览之外,“维密”、“阿玛尼”等名牌也比比皆是。

不过,对于这种变化,许多接受钛媒体App采访的798发展过程的亲历者,都觉得是中性的。

“艺术家出走是必然趋势,一旦与商业和旅游产业挂钩,便是如此。城市的扩张也是798地租上涨的客观原因之一。798的商业趋势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市场化规律。”自2008年就入驻798的、熊猫慢递的创始人刘伟对钛媒体表示。

房圣易的观点也如是。在他眼中,这几十年北京艺术家们爱扎堆的聚点,无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颐和园,还是二十一世纪初的798,又或者是如今的通州的宋庄、顺义的后沙峪,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位于城乡结合部。

对于时常生活在捉襟见肘之中的艺术家来说,城乡结合部意味着低成本、清静;而一旦人气变旺,一方面确实会有更多的藏家、学者购买更多的艺术品,增加艺术家们的收入;然而与此同时,被抬高的地价和无法避开的喧嚣,便逐渐会取代藏品收入增加带来的获益。艺术家们就自然而然会转战下一个地方。

其实,它就像是一棵树的自然生长阶段,总有一天,它会长大。”房圣易这样形容一个自发生长的艺术区艺术家们逐渐出走的过程,“总有一天,艺术区不再属于一个小众群体,艺术家们会有一批因此离开。不过,他们总会找到下一个落脚点。并且,作为艺术家,他们更应该了解社会现实,比如不可逆的消费主义。他们还该有着直面社会严峻挑战的勇气。

在艺术区普遍性“士绅化”的原因之外,798还有着自身的客观原因——自2006-2010年,798经历了艺术品交易由盛转衰的过程,该过程也导致了这些大多毕业自美院的年轻艺术家们,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基本收入来源。

大约在2006年,798管委会成立之后,随着艺术园区影响力的激增,包括尤伦斯夫妇在内的海外藏家的资本大量涌入了798。

那时候,正逢人民币升值时期,从多年未变的8.0左右的美元兑换汇率,一下子飞升到6.8以下。许多海外藏家就此做高了中国当代青年艺术作品的价格。

2008年之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也相对稳固下来。一两年后,不少海外藏家因为现金流不足,还有人民币预期可能贬值等因素,开始大量抛售中国当代艺术作品。798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显然也受此重创。

没有了海外知名藏家的背书,国内的当代艺术品价值骤降。除了囊中羞涩的海外藏家外,曾经因为投机心态,动辄包下一整个年轻艺术家画室作品的国内玩家,也已不再出现。

然而,798的地租上涨早已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因此,艺术工作室无法承担租金背后,也有着这一层宏观经济大背景下的辛酸历史。

如何留住798的文化属性?

虽然文化艺术区的士绅化,具有一种市场规律之下的必然性,然而,较好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模式,依然可以减少商业化对艺术性的冲击。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副教授陈娴颖看来,商业属性奠定了一个艺术区能不能走下去,文化属性决定了它能不能活得精彩二者缺一不可。

也正因为如此,798背后的管委会,在这个艺术区艺术氛围自发走向淡薄之时,依然有可为之处。

早些年,作为798成长时代的入驻商户,熊猫慢递在租金方面的优惠,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得益于此,十几年过去了,熊猫慢递依旧如常青藤般在798持续生长。

然而,大多数商户、画廊和美术馆,却没有这么幸运。王彦伶在2016年表示,当年798的纯艺术机构有242家。而2021年,798艺术区官网的导览显示,目前园区内文化/艺术类机构共97家,与2016年相比减少了145家。

“其实,像熊猫慢递这样代表798名片的艺术空间、商户,管委会都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福利,给他们相对低廉的租金。为了留住798的文化属性,这是应该去做的差异化政策。“陈娴颖对钛媒体App表示。

蒸汽朋克小店

蒸汽朋克小店 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多年来,798里的蒸汽朋克商店——“五十六朵花”里,老爷车模型、数十年前的泛黄海报、黑胶唱片,早已成为798的一道风景;在一个不起眼的门帘里,白野画廊还一如既往地陈列售卖着日本淘来的昭和时代瓷器、欧洲的古董,货架上的精品越来越多,也成为了798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更有白盒子艺术馆、方圆美术馆等免费的艺术空间,隐藏在798的角角落落,持续为艺术区输出佳作……

这些有着798烙印的空间,带着前卫、先锋、古典的气质,都是管委会应该去扶持的。若有了管委会的支持,那些纯艺术家们,就不需为了生存而操劳,不必通过售卖与自己艺术作品毫不相干的商品,来维持生计。

除此之外,798还可以像朗园Vintage一样,去培育一些自有的文化空间,来把握自身的文化品牌调性。”这是陈娴颖的另一观点。

如今的朗园,除了入驻的艺术文化企业之外,还有自营的虞社演艺空间和兰境艺术中心。这里的现代感与艺术氛围,正是朗园一直试图呈现的。

老园区的新可能

当然,一个集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艺术区,商业属性是绝不可或缺的。若要扶持一些文化空间,便意味着园区需要在其它方面开源。

一般而言,文化艺术区的商业模式包括门票经济、艺术经济、地产模式等。而798管委会并没有门票收入,同时也不直接参与艺术品直接的收藏拍卖,这就使之陷入了只有地租收入的“瓦片经济”。

有画廊经理表示,798需要丰富和完善文化产业链条,比如发展为艺术家和作品进行包装、定位、提升的艺术家经纪服务,以及为艺术产业办理抵押贷款、艺术保险的艺术金融服务等。

此外,利用文化艺术空间的要素聚集优势,孵化一些创投平台,也是文化艺术园区可以去尝试的。

在这方面,朗园Vintage同样是个比较好的案例。

朗园利用文化界人流聚集的优势,在此搭建了一个类似于创新工场的投资驱动孵化器。通过画廊等文化类企业的聚集,线上与线下平台的互相导流,朗园将园区的打造与城建的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为园区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

据朗园2019年公布的公开数据显示,如今,朗园每年举办的活动已经达1200场,朗园沉淀的精英社群用户,已超10万。

这些都是798可以借鉴的地方。

尽管如今的798,画廊与文创小店比邻而居,咖啡店、宠物体验中心与美术馆隔街而望,青年艺术家的画廊少有人光顾,但它依旧是北京文化艺术最标志性的一张名片。从整体园区角度而言,798也是所有艺术区中人流最聚集的地方。

宠物体验馆

宠物体验馆 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白野画廊的老板在和钛媒体App聊天时谈到,这些年,除了疫情影响因素之外,此前798的客流量一直在增长。多年下来,白野一直在踏踏实实地淘日本、欧洲的古董,往年的收益多少有一些盈余,因此也成功渡过了疫情的重创之年。

据七星集团的董事长王彦伶公开的数据,2010年,798有大约有150万参观人次,2017年有450万,2019年跃升至了955万人。

艺术家方面,虽然逃离者还在逃离,但坚守者也仍在坚守。

在798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的那面涂鸦墙上,至今依然每隔几个月就会频繁地更新一次画面。一位咖啡厅的老板告诉我,在如今的这幅摩登北京城市建筑画之前,这面墙上画的是哥斯拉大战金刚。

而在现代汽车中心的对面,在长长的涂鸦走廊上,如今呈现的也是2019年新晋的画作——宇航员系列。或许是因为电影《流浪地球》的影响,又或者是神州、嫦娥不断捷报传来,这里的涂鸦作品也跟随着日新月异。

宇航员涂鸦

宇航员涂鸦 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不同于其它文化园区,譬如首钢园——自上而下的建设与改造,798自下而上的底层基因,至今仍珍贵地保存着;与二七厂1897科创城、首钢园的科技/体育融合文化内核不同的是,二十多年来,798依然致力于文化创意这一个领域。

虽然去年8月,在北京文旅局推出的首届“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中,并没有798;但作为紧邻798的、常被大众错认为798一部分的时尚艺术区751的标志性建筑,在网红打卡地上依然榜上有名。

所以,尽管798确实不再是艺术家们的那个乌托邦了,但它的聚集者众,依旧是一个集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潮流之地。(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陶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