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资本之下的互联网公司丢了互联网精神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feidaoboke.com/post/internet-companines-losing-internet-spirit.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资本之下的互联网公司丢了互联网精神

类别:随笔 日期:2021-07-09 评论:2

internet-envirnment.jpg

最近一段事件,国家对阿里、腾讯、滴滴等互联网公司的处罚引起了热议。

针对国家相关部门出手管控,有人赞成拍手叫好,当然,也有人反对。

我个人还是赞成国家对这些互联网公司强力管控的,因为他们似乎早已背离了“互联网精神”。

所谓的互联网精神,就是大家上网时候的一个潜在共识--免费共享资源。

那时候的的网民都秉持着免费共享的精神在互联网上“冲浪”,尤其在宽度网络普及之前,大家都花了不少的的费用才连接到互联网上来,在网上可以尽情地免费地获取、使用资源,比如免费的电子邮件,免费的聊天通信工具,如果非要说要费用地话,我们付出的上网费似乎是这些资源的“购买费”。

早年地互联网是一个“乌托邦”,随着宽带地普及网络环境地发展,环境逐渐变了。从遍地免费的音乐和视频资源因为的版权问题开始被清理开始,网民慢慢有了在网上付费使用资源的概念,到现如今,不付费的网民很多时候被嘲笑为想“白嫖”。

互联网发展到现如今的程度,已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不仅有着敏锐的嗅觉,而且无孔不入,互联网生活被资本入侵在所难免。

其实早年的一些资本进入互联网生活是很受网民欢迎的,至少我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在无组织放养状态下的互联网环境中想要获取高价值的资源要耗费的成本原来越高,有公司进来提供优质的资源,那么是收点费用,我也会乐意使用。

比如在早年我们如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一家口味不错的特色饭馆,要在五花八门的地方门户网站,或者是繁杂无序的美食论坛中进行繁琐的搜索查找,而当点评网出来后,我们只需将定位切换到新城市,分门别类的餐饮门店排名马上就呈现在眼前。

只可惜资本具有逐利性,在给网民带来便捷的同时,逐利特性让在资本驾驭下的各类互联网公司变得贪得无厌,等到时机成熟,它的獠牙也就露出来了。

当资本垄断了服务后,网民就成了待收割地韭菜。广告骚扰、窃取隐私、大数据杀熟,资本驾驭下的互联网公司对用户的侵害方式层出不穷。

这么说可能严重了点,这确实很令人纠结,如果没有这些资本进来,互联网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资本进来就是逐利的,要让它“学雷锋”免费为网民服务根本不现实。

所以,现阶段的网民似乎也只能这样捏着鼻子继续使用当前的各类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了。国家虽然出手治理,但我不是很看好未来的互联网环境,它没有找到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只要它还是比较依赖逐利的资本,那么再严苛的管控之下都会有被资本寻到用于收割网民的漏洞。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