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米模式”造不好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720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小米模式”造不好车

作者|OdinAsgard

近来,各种公司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但属于年轻人的高潮是在今年三月份:“给年轻人带来第一款手机”的小米宣布要投入 1000 亿元人民币造车。

更让年轻人兴奋的还在4月初,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一个公开的直播中表示:“近年来手机业务越来越好,在粉丝的呼吁下,经过 75 天的调研,就下定决定‘杀’到造车领域。”

几年前,小米的这种模式吸引了众多的公司跨行进入手机行业,互联网手机一时风靡。此情此景像极了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跨界热潮。

因此,小米官宣造车一事受到市场巨大关注。这代表小米模式以及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很可能会再次改变汽车产业,并带领中国进入汽车业的黄金时代?

所谓的“小米模式”,就是:提供高性价比的硬件产品,硬件本身可以不赚钱,但形成规模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业务赚钱。

但这一套模式,真的能在汽车产业行得通吗?

2012 年开始,特斯拉的电动车崭露头角,但当时舆论还以为这只是一次清洁能源革命、也有人认为是一场汽车界面的触控革命、更有人仅仅是汽车的线上直销革命。但本文作者 Odin 却在 2015 年预言,电动车的出现将会颠覆传统车企在汽车产业的统治地位,并引起其他产业跨界进入汽车市场:

在电动车的时代,上百年的汽车发动机技术沉淀和数据通通没用,百年老店的技术优势顿时消失……未来随着生产汽车的技术门槛下降,将会有更多新兴的财阀加入竞争,竞争将会变得白热化,手机市场上的“无利可图”情况未必不会重现。

一转眼六年过去,前半句的“更多新兴的财阀加入竞争”已经成真。在小米官宣造车之后,相信会有更多人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跨界进入电动车产业,单靠“小米模式”就能在汽车市场赚大钱。

可是,笔者的后半句:“竞争将会变得白热化,手机市场上的无利可图情况未必不会重现”,会否一语成谶?这将取决于这些跨界进入汽车市场的企业,是否愿意诚心诚意地造车了。

确实,电动车降低了汽车产业的门槛

做手机的小米华为OPPO,做家电的美的戴森,做无人机的大疆,做代工的富士康,做房地产的恒大,做酒的五粮液,做互联网的百度360 等等,突然也要进入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历史里,从未见试过像今天一样,大量产业巨头跨界进入另一范畴的产业。

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汽车毕竟曾被视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为什么多年来一直被不少人所仰望的产业,门槛突然大幅下降,导致人人都觉得自己能戴起这皇冠?原因来自于电动车革命踢开了传统的燃油发动机。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发动机为何对汽车产业如此重要?

这是因为尽管燃油汽车需要数万个零部件组成,但这数万多个部件以及其供应链,却绝大多数围绕着发动机而存在。

很多人都以为,发动机仅仅管着汽车的动力,就会误以为不追求马力的一般家用车,根本不用在意汽车发动机。但其实不少汽车的零部件,其实也是为了发动机而设:例如排档箱和传动轴,就是为了调整发动机动力而出现;而进气和排气歧管则为发动机提供燃烧用的空气。

85

发动机布局对汽车的影响。图片来源:CarLab

此外,由于发动机是整车最大、最重的部件,所以它也会影响到整车的构造(上图),即使是那些与发动机没有直接关系的部件,也难免受到影响。例如悬吊和底盘就需要针对发动机的重量和布局而调整,而发动机和传动轴往往会占用座舱空间,行车的噪音和热量也会进而传入座舱,影响乘客的感受。因此,汽车的底盘、座舱乃至外观,也需要在不同程度上针对发动机而打造。

简单来说,以往的汽车产业是一个以发动机为绝对中心的产业,任何没有自主发动机技术的公司,在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和成本控制上均会面对巨大的难题。

欧美和日本汽车巨头在统治汽车市场的一百多年间,已经在各项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上,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护城河。正因为如此,导致无论印度、韩国乃至中国等已拥有一定工业水平的国家,也无法在汽车产业上,威胁到传统海外车企的领导地位。

但当特斯拉横空出世,吸引资金持续投入电动车市场;当全球各地政府开始推动禁售燃油车的计划,传统车企也不得不改为发展电动车技术。尽管电动车仍然需要各种不同的先进技术,但当中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像发动机一样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传统车企将无法通过垄断发动机技术,继续在市场上呼风唤雨;而像特斯拉这种新兴车企,才能借此机会,弯道超车。

85

所以,电动车的出现将会是汽车产业的范式转移;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背后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电动车的兴起,将会是汽车行业大洗牌的机会,也将会是新兴势力进入汽车产业的黄金机会。这个被坊间视为比手机大十倍、价值十万亿元的巨大市场,多年来牢牢被传统车企所统治;但现在他们不得不把这个巨大的禁脔释放出来。投资者认为今天的电动车市场,就如十年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模一样;他们只要能找到下一个特斯拉,就如找到下一个苹果一样,换来丰厚回报。

也因为这样,其他与汽车无关的产业,也嗅到当中的巨大商机所在,纷纷跨界下海造车。

特别是那些经历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野蛮发展的巨头,也纷纷想借助十年前“互联网思维”的经验,争相成为“汽车界别的下一个苹果”。

跨界造车一拥而上的逻辑

近年,由于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市场均开始饱和,相关企业也在面临增长放缓的困境。而电动车的兴起,正好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下一个风口”。这使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企业,想通过电动车带来的新市场,创造出新的“想象空间”:

那就是:电动汽车更接近电子产业,造车难度会大大降低。

85

诚然,电动车大量使用电子化结构、各种智能化设计、并衍生出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概念,为近年大力发展智能技术的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想象空间。因此,360 董事长周鸿祎、以及华为软件总裁王成录,就曾分别在公开场合里高调表示:

汽车就是带四个轮子的手机。

在这些企业的鼓吹下,不少人真的以为:电动车整体难度大大下降,因此能够被拥有低成本劳动力的企业迅速掌握和反超。更有媒体真的认为:手机厂商所具备的芯片研发能力和电池等相关软硬件技术,促成了其向新能源汽车迁移的必然现象。

在类似舆论的吹捧下,进一步使其他企业以为造车不难,因而兴冲冲地计划造车,分享这个价值十万亿元的大饼。毕竟苹果在 2007 年所带动的智能手机革命后,不少公司通过移动互联网尝尽甜头;他们自然想再次想故伎重施,重温十年前的美梦。

问题是:开发电动车的整体难度,真的因为电气化而大大下降了吗?

至少苹果不这么认为。

尽管苹果已站在智能手机产业的技术巅峰、拥有傲视同侪的系统软件技术、也拥有业界最顶尖的芯片技术、也有多年的软硬结合的经验;但自 2015 年开始,就有传言指苹果正计划造车,没想到他们憋了整整六年,仍然迟迟不敢进入汽车市场。

可见,电动车市场里面的水有多深。

85

图片来源:中金研究  via 智通财经

无可否认,电动车使行业门槛大幅下降,但仅仅因为传统车企无法借助发动机技术占得优势。这并不代表电动车完全没有门槛,也不代表开发难度大为下降,更不代表拥有智能技术的企业,就能占有足够的技术优势。尽管电动车技术看起来新鲜,但多年来已有不少企业大量积累相关技术;以当中最重要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和电控)为例,不少分析已经视之为电动车厂商和供应商的技术护城河。

更重要的是,这些厂商所仿效的“小米模式”,却是一套基于互联网思维建立的手机技术体系。

但汽车与智能手机,却是完全两套不同的技术体系。

汽车与智能手机,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

诚然,电动车虽然需要大量的软件技术,但这些技术并非一般软件技术,而是涉及大量专业的线控技术 (Drive-by-wire),甚至涉及机器人控制的范畴。

要知道汽车的主要功能不是上网、也不是拍照,而是行车;所以电动车工程师要通过各种软件和算法,让车上的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与海量的机械和物理结构协调和联动。他们要让汽车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让电机转速控制自如,让刹车碟回收动能、让悬吊几何在适度范围内变化。

试想想,汽车工程师要计算多少各种加速度、惯性、热度、重心至车体结构等力学问题?相反,在你的手机里面,有多少个大型的可移动部件?需要面对多少的力学难题?

事实上,业界人士指出线控技术的门槛本身就非常高,国内根本就鲜有成熟的案例,成本也相对较高,反而是海外的汽车供应链,老早就在布局。国务院办公厅早前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指出,汽车核心零部件要实现自主可控,原因也正是如此。

但两者的差异,并不仅仅于此。更重要的是这些跨界公司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与车企极度重视可靠性的技术体系,完全无法匹配。

85

Odin 以往曾接触过 Google华为、大疆等多家要跨界进入汽车市场的前沿科技企业,他们的工程师老在抱怨说:传统车企的人都是白痴和蠢材,都不懂前沿科技,都是泥古不化之辈。可是,站在车企一侧的员工,往往反过来指责这些前沿科技公司,既不懂车企想要什么,也不懂汽车技术,只会外行指挥内行。

为什么两者在技术上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分歧?

今天的科技公司,绝大部分以互联网思维主导。互联网思维侧重快速反应,产品迭代快速,快速回应用户的需求。因此,互联网产品往往采用了“最简可行产品” (Most Viarable Product) 式设计,通过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可用的产品原型,然后通过快速迭代来完善细节。

因此,互联网思维主导的企业,野心更大、步子更急、迭代更快但是,互联网思维设计下的产品,绝对做不到“零错误”;反正产品真的出现问题,不就加班、赶紧打个补丁就好了?以美国的互联网巨头 Google 为例,多年来也有着“Google always beta”的大名,就可略见一斑。

但是,汽车工程师却不容许发生任何差错。毕竟智能手机系统有 bug 死机了,你要重启一下就好;但如果电动车的行车稳定系统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ESC) 有毛病了,你可能小命不保。因此,他们在研发时相对保守,部署任何新技术之前,必须经过周详部署和测试;因为他们清楚知道,犯错机会仅仅略增 0.001%,经过海量的行车次数放大后,仍然足以构成严重意外,并赔上车企的商誉。

如果大家仍然不相信,敬请先回忆一下特斯拉近月遇到的刹车门争议

85

图片来源:Bosch via 研车志

要知道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其实并非单纯的电子架构,而是由多种电子设备与机械结构组成的混合系统(上图),用来刹停汽车的仍然是机械结构,电子结构仅仅用来调节而已。但如此精密的多重冗余系统,仍然惹来了刹车门争议,为他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可见,汽车工程师的思维模式,与一边试错、一边完善产品的互联网思维完全相反:他们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入各种冗余设计,降低意外的机会。因此,他们必须拥有大量的开发经验、以及充足的测试数据,才能清楚知道哪个环节可能出现小概率风险,及早杜绝隐患。所以,即使互联网工程师能让你拍一张绝世照片,但仍然无法让车子在任何湿滑的路面下也绝不打滑。

既然说电动车的技术门槛仍然相当高,那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企业愿意一窝蜂进入汽车市场?

原因正是“小米模式”。

无利可图的手机模式,将在汽车市场重现?

在 2010 年开始,小米、魅族、乐视、锤子等大量从未涉足过手机的企业,突然进入智能手机,挑战诺基亚等一众老牌手机产业,靠的就是“互联网手机生产模式”。由于智能手机技术相对分散,并分别掌握在 Google、高通、索尼、三星等不同的供应商手上;新兴的手机企业就能够通过全球采购,组装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手机。

后来,小米被质疑是否缺乏自主技术的时候,雷军曾如此辩护:“难道做汽车,你一定要做发动机吗?”、“不做发动机你作为汽车整厂就没技术吗?”结果此言一出,当时引发汽车圈一片哗然。

虽然雷军的本意,其实是指出整合不同供应链的零部件,也需要高度的技术,但也突显了“小米模式”的精粹,其实就是“集各家之大成,然后整机系统集成”。

但智能手机产业一直面对的最大问题,也来自这样的一套“小米模式”。

由于互联网手机企业缺乏足够的自主技术,大家都只能使用同样的 Android 平台、同样的高通或联发科芯片、同样的索尼和三星相机传感器,导致产品出现严重同质化。厂商为了在严苛的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出高价争着首发骁龙芯片索尼 CIS以性价比作为卖点,另一方面争相首发 5G 千元机,进一步通过降价进行竞争的逐底竞争。

85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结果,Google 不用花大钱,单就通过 android 平台赚得数百亿美元收入,利润率更高达 70% 以上。拥有自家技术的苹果、三星和华为等公司,也能在手机部件上取得丰厚的利润。但那些只能通过别人的软硬件平台堆料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呢?换来的是不到 5% 的硬件净利润,接近无利可图(上图)

没想到雷军这句“不做发动机你作为汽车整厂就没技术吗”的警言,真的要在汽车产业上再现。

随着电动车的兴起,汽车供应链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汽车产业没有发动机的束缚后,各种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也同样分散在各个新兴的电子产业手中,这才是电动车门槛大幅下降的真正原因。

在电动车的世界里,任何人也可以像制造手机一样,通过向供应链采购各种零件和技术,组装自己想要的电动车。也因为如此,包括宁德时代Mobileye 等新兴的电子企业,已被视为有望取代 Bosch、ZF 等老牌汽车零部件巨头地位,成为最具话语权的一级供应链 (Tier 1)。但这些新兴 Tier 1 的野心,并不止于当一家单纯的供应链企业,而是要当整个汽车产业的技术平台。

以往汽车产业同样有“平台”概念,但这些平台往往由传统车企主导,仅仅是一个通过共用部件来降低成本的生产平台。但今天这些新兴 Tier 1 却是剑指智能手机的 Android 平台形态:即是建立一个由供应链主导的“产业平台”。

事实上,百度就公开表示自己的 Apollo 平台就是“自动驾驶的 Android”,而富士康也推出“ MIH 开放平台”,并明确表示要当“电动车的 Android”。当汽车产业进一步 Android 化,车企也将失去主导权,变成像贴牌公司一样的存在;产品之间也会趋向同质化,只能通过降价来竞争。

结果,未来电动车品牌的宣传,很可能就是:

首发英特尔的智能芯片,特斯拉同款电池,万元内的自动驾驶汽车!

更要命的是,未来智能手机硬件无利可图的情况,不但会在汽车市场重现,而且产业无利可图的情况,会比手机产业更为严重。手机硬件再不赚钱也好,最少还有 5% 的毛利,不至于亏本经营。但汽车产业市场的入场费,远比手机行业要高得多,大多企业也要持续烧钱 3~5 年,这些跨界进场的企业,最终可能连 5% 的毛利都没有。

85

目前电动车产业当中,几乎每一家都在烧钱。以蔚来为例,它在过去三年间累计亏损 488 亿元,未来每年预计仍需募资约百亿元投资于厂房等固定资产;直到 2020 年,蔚来终于实现约 19 亿元毛利润,但仍然录得 53 亿元净亏损。如是者,互联网手机厂商到底要亏多少钱才能回本?

那到底这些公司哪里来的信心,让他们跨界勇于进入这个很可能无利可图的汽车市场?

他们的信心来源,仍然是“小米模式”。

无利可图的汽车,通过互联网服务赚钱?

互联网手机厂商的确难以在手机硬件上赚大钱,但他们仍然能通过“小米模式”,取得数以百亿元的丰厚利润。

小米在 2020 年的小米年度财报里,小米通过智能手机赚得约 1521 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 61.9%,但毛利仅约 130.2 亿,占总毛利的 35.9%。但他们的互联网收入却为 238 亿元,虽然仅占总营收的 9.6%,但毛利却高达 146.4 亿,占总毛利的 39.9%。

85

所谓的小米模式,就是用低价手机快速抢占市场,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再通过软件和服务盈利的商业模式。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手机厂商通过制造智能手机,就能占地为王,通过各种互联网服务赚取利润。他们除了可以对手机用户收取各种服务费用,也会通过各种预载软件和服务,向不同的开发者收取预载费用,更会通过应用商店的提成、以及推送广告的费用,赚取更多的利润。

而这套靠互联网生态赚钱的小米模式,也被其他手机公司广为仿效。罗超曾指 OPPO 等手机公司,将会成为互联网公司;余承东也承认华为单靠互联网服务就获得 50 亿美元,而且净利率更相当高。

但这样的“小米模式”,能在汽车产业上行得通吗?

不但很多人以为行得通,而且越来越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把“小米模式”用于汽车产业。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就曾表示智能汽车是智能手机的延伸,商业模式也类似智能手机,可通过软件服务持续收费。同样地,中金证券的分析师也有类似想法,认为汽车行业制造端利润将长期处于低位,盈利模式将从新车销售转向保有量收费,车企的收费模式最终发展到类似手机,依靠生态而非自身软件盈利,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取“渠道费用”。

因此,“小米模式”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想象力”的由来,也成为一众跨界巨头寄予厚望的商业模式。

85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电动车涉及大量电子技术,在开发时需要涉及大量的对软件技术。因此,电动车产业一直有着“软件定义汽车”概念,特斯拉后来以此衍生出通过各种软件赚钱的商业订阅模式(上图)。

由于特斯拉本身定位相对高端,本来就有一定的基本硬件收入,而这一笔来自软件的非传统收入,进一步开拓了特斯拉的营收手段。安信证券估计,特斯拉目前在软件上的累计收入逾 10 亿美元,预测在 2025 年,FSD (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收入将近 70 亿美元,占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的接近 9%,贡献 25%的汽车业务毛利;在 2030 年,订阅服务收入更有望每年逾 160 亿美元。

故此,特斯拉软件收费模式的成功,成为这些跨界企业的底气所在,并进一步催生出车载娱乐、智能座舱、远程诊断等各种盈利模式

因此,投资者把“软件订阅商业模式”,当作是汽车产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来看待,往往不会按传统车企的模式、而是按 Google 或 Facebook 等互联网公司模式,为电动车产业估值。结果使不少人以为,即使汽车硬件无法盈利,单靠“互联网商业模式”,也能在汽车产业立足。

硬件无法盈利,通过软件生态赚钱,这正是“小米模式”的精粹。

但这些企业能否在汽车上重温“小米模式”的美梦,单靠互联网思维就能支撑着整个汽车业务?

可惜的是,汽车的软件生态,与智能手机完全不同。

汽车的软件生态,无法与智能手机相提并论

首先从数量维度上,汽车的出货量远低于手机。毕竟今天的城市人几乎一人一台手机,但绝不可能每人也有一台汽车。小米和 OPPO 等头部手机品牌,每年出货量就可达 1 亿台以上,如此巨大的出货量,足以支撑着背后的互联网商业生态。但同样是汽车头部企业的丰田,在 2020 年出货量约 870 万台汽车,其出货量不到手机的一成;衍生出的汽车软件生态规模,根本不可能与手机相提并论。

85

其次从时间维度上,长时间沉迷手机的低头一族,向来是支撑着互联网服务收入的一大支柱;据 2019 年 APUS 的研究指出,全球用户每天最少花费 5.4 小时玩手机,并用尽一切碎片时间,把玩手机。但除了职业驾驶者之外,有多少人愿意长时间逗留在汽车之上?又有多少用户愿意为了使用车载软件,而频繁地往来停车场?可见,用户使用车载软件的时间,将严重制约其软件生态的发展。

从软件种类维度上,车载软件也会面临着巨大的限制。毕竟驾驶者无法长时间使用视频、游戏等会占用注意力的软件;即使是一般乘客,在很多情况下也不一定使用车载软件。毕竟不少车载应用很可能也有手机版本,但手机比汽车更为个人化、功能更为多元化,乘客更可能倾向使用手机应用。

以音乐或视频等车载娱乐软件为例,大多可以在手机上找到廉价替代品;如果这些软件的定价太高?将逼使用户改用手机上的廉价软件;但定价太低?汽车软件的下载量却无法带来足够的流量。当车载软件的打开率远低于手机,带来的流量也自然比手机更少、应用开发者也更不愿意为了在车上预载软件而付费。结果,不但可预载的软件种类受到诸多限制,盈利模式也将更为狭窄。

毕竟电动车再智能也好,也仅仅是一台汽车,它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出行;用户不可能一整天蹲在车上玩王者荣耀、看直播带货、或是逛线上商城。车载软件也不像手机一样“个人化”,用户也不可能像手机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安装和使用各种车载软件。

85

尽管如此,这笔收入对于一家普通的电动车车企来说,已经也是一笔不错的额外收入。要知道小米在智能手机和 IoT 领域,每年毛利约 150 亿元。如果按小米与丰田的出货量比例推算,软件业务能让特斯拉或蔚来等一众电动车企业多赚 15~20 亿元,其实已经相当理想。

但这笔软件收入仍不足以作为车企的主要利润来源,更无法作为重资产企业的长期发展资金来源。

小米宣称首年会在汽车业务投入高达 100 亿元,十年合计要投资 100 亿美元(约 643 亿人民币),但如果他们无法从硬件得到足够的利润的话,每年 10 多亿的软件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持其长远投资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 2020 年净利润为 7.21 亿美元(约 46.3 亿人民币),预计在 2025 年,营业利润估计可达 200 亿美元(约 1290 亿人民币),但估计软件收入仅仅占其毛利的 25% 而已。

可见,汽车软件的下载量将远低于手机,盈利模式也会受到各种限制;倘若厂商想通过软件盈利?就必须“走价不走量”,以远比智能手机更为高昂的售价,售卖汽车用户的刚需软件。

最能赚钱的自动驾驶,其实是一个画饼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里能用来赚钱的软件,大多收费不菲;以电动车三雄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例,相关的软件费用,往往高达万元人民币。

85

图片来源:网易科技

但这些能吸引用户掏出万元人民币的软件,却绝非什么车载娱乐、音乐、导航或社交软件,均与汽车出行有直接的关系(上图)。以特斯拉的软件选装包为例,里面就包括了汽车性能提升、电池管理、车联网、乃至自动驾驶等功能,均需要拥有一定电动车技术才能做到。

可见,单靠小打小闹的车载娱乐软件,根本无法支撑“小米模式”。

而在上述众多车载软件里,售价最昂贵的正是目前最受汽车产业重视的功能:Autopilot FSD 软件选装包,这也代表了目前车企最能赚钱的软件,就是自动驾驶。事实上,不少分析机构相当看好自动驾驶软件的未来,安信证券更预测在 2025 年,有一半以上的特斯拉车主,愿意购买特 Autopilot FSD 软件,而且他们更预计自动驾驶软件的单价,更会持续不断上升。

偏偏这个最能赚钱的自动驾驶功能,也是各大产业所画过的最大一块画饼。

2019 年,路透社与 Ipsos 在美国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愿意为自动驾驶付费的用户,仅为 30% 左右,这与 2020 年分析机构估算特斯拉自动驾驶约 25%~30% 的渗透率相当接近。但在这项调研里,消费者大多表示消费者不会为自动驾驶汽车而付费。这反映了消费者并没有像预期一样,把自动驾驶功能视作“刚需”。车企未来想通过自动驾驶来盈利?前景并不一定这么美好。

85

目前电动车仍处于发展早段,用户多属于勇于尝鲜的科技爱好者,所以,目前电动车的用户,也更愿意付费购买自动驾驶软件。可是,毕竟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仍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当电动车进一步普及,保守用户的比例也势必上升,他们又是否愿意用一台小车的价格,去买有安全隐患的自动驾驶软件?

当然,这只是两年前的调研。科技一日千里,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成本自然会降下来、而安全性也自然会提升,用户就自然愿意付费使用,厂商就自然能得益了。

但可惜的是,自动驾驶技术最近并不见得有任何重大突破。

想在软件上弯道超车,就不要想赚钱

可能有人会认为 Odin 对自动驾驶的发展太过悲观,但事实上并不只有我一人持这种论调。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以 Google Waymoe 这家自动驾驶的先行者为例:尽管他们拥有过硬的技术,但他们也用了 10 年时间、花了 35 亿美元研发自动驾驶,换来的却是 CEO 饮恨辞职前的一通抱怨

即便是未来几十年内,自动驾驶汽车也做不到无处不在,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则更无可能。

除了 Google Waymo 之外,还有经常吹嘘很快就会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早前特斯拉经过几次涉及自动驾驶的致命意外后,受到监管机构的压力,目前已经不敢自称是“完全自动驾驶”。在今年年初,更有消息指出特斯拉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技术仅仅是辅助驾驶功能而已,他们更预计近期之内,也不可能有任何重大的突破。

85

就连 Google 和特斯拉也只能在自动驾驶的坑里蹒跚前进,那些跨界进入汽车产业的互联网企业,是否值得在汽车业务难以盈利的情况下,斥巨资研发充满不确定性的自动驾驶吗?

因为单靠智能技术,并不足以开发有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技术。

由于自动驾驶有巨大的安全隐患,没有大量的测试数据,就无法最大程度上降低意外的风险。要知道 Google 的技术已经足够好了吧,但 Bloomberg 仍然指责他们缺乏足够数据,结果早就落后于竞争对手。同样地,即使跨界巨头拥有出色的智能技术,他们也仅仅是自动驾驶的后来者;再加上他们研发的电动车,最快也要两三年后才面世,他们来得及在自动驾驶数据赛道上弯道超车吗?

况且,由于自动驾驶对大数据要求极高,用户是否愿意购买和使用自动驾驶功能,也将是这条赛道上的胜负关键所在。但如果自动驾驶软件定价过高?用户将不愿意使用,车企也难以采集足够的数据。因此,理想汽车就曾为了采集足够的数据,主动表示未来所有自动驾驶软件均不额外收取费用。

那到底这些无法通过硬件盈利的跨界车企,应该先通过高价赚取软件费用?还是先通过免费策略来采集数据,改善自己的自动驾驶算法?

85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via 新浪

毕竟“小米模式”就是用低价产品吸纳用户,这些用户也必然对价格更为敏感。小米早前曾发微博调查用户心目中想要的价格(上图),结果最多人想要的,是一台 10 万元以内的汽车(虽然雷军坚持称,粉丝希望他们做 10 万 ~ 30 万的“中高端”汽车)。试想:这些仅愿意用 10 万元不到买一台电动车的用户群体,有多少人愿意为自动驾驶软件而再付数万元?

汽车需要的并不是互联网思维

我绝不是说小米、OPPO、百度或 360 等其他范畴的企业,跨界进入汽车产就一定失败。

Odin 甚至希望他们能以实力打我的脸,证明只要认真磨练技术、实心造车,任何企业也能在汽车产业上取得成功。

毕竟今天汽车产业遇上电气化革命,也是中国实业百年难得一见的重大机遇。中国的汽车产业即便不能弯道超车,也能借此良机快速发展,并成为未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全新“发动机”。

但问题是:随着越来越多人重视电动车所带来的革命,也越来越多人低估了进入电动车产业的难度,也代表了越来越多人想用“取巧”的手段,进入这个被视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高门槛产业。

汽车是一个极度重资产的行业,而且也是一个极度重视可靠性的行业;轻资产、低廉价格、快速迭代、生态化反的互联网思维,真的不一定能完全适用。如果企业不愿意实心造车,只想通过“小米模式”走捷径,将可能陷于不断烧钱、但又找不到变现方式的死胡同里。

在这情况下,而未来的汽车市场也可能会像中国的共享单车一样,陷于几家巨头争取以烧钱来排挤对手的困局。但当共享单车迟迟无法变现钱的困局下,钱全烧光了,市场做烂了,投资者想退场了,巨头们也两败俱伤了。作为“新中国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最终变成闹剧收场。

随着乐视造车的美梦破碎、恒大和游侠汽车的产品迟迟无法上市,戴森烧掉了 5 亿英镑后放弃造车计划,研发多年的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陷于泥淖,华为在造车上一直犹豫不决等等事件,就已经为那些本着“互联网思维”造车的企业,敲响警号。

就连“小米模式”的创造者雷军,后来也承认

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是小米当初成功的关键。后来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总结起来就是,虽然我对硬件的复杂度有充分的认知,但是等我做完以后,才发现比我想象的还要难。尤其是手机,智能手机竞争的复杂度超过了我10年前的想象,所以过去 5 年小米一直专注在补课。

如果其他范畴的企业仍然继续轻视造车的难度,继续以为单靠“互联网思维”“小米模式”就能走捷径,未来难免也要走上“补课”一途。这些这对于中国的汽车业发展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