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讲故事,最怕的就是真实改编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creative.adquan.com/show/30480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讲故事,最怕的就是真实改编

作者: yoyo

2021-05-21 12:10 浏览 · 662

收藏(0)

在今年的母亲节营销节点,麦当劳、宝洁、华为等众多国内外品牌相继推出自己的节日广告,这些作品中走煽情路线的占大比重,当然也有无言的、欢乐的亦或是令人沉思的作品。其中,滴滴发布的微电影《时间账本》,凭借女司机冯小琴的真实故事及细致的内心刻画感动到众多网友。

择善而行,三支催泪弹

滴滴母亲节微电影《时间账本》,从单亲家庭的角度切入,讲述礼橙专车成都车队队长冯小琴与女儿之间的情感羁绊。

“冯师傅2015年加入滴滴,服务订单22197单,好评率99.4%!在过去的17年中,作为单亲妈妈,独自撑起了她和女儿的小家,同时资助了另外5个孩子完成学业。”简短几句话,概括了冯小琴这6年来的人生轨迹,但生活不易,这个把时间细分成分秒的“时间超人”,却被自己的女儿“投诉”。

 

图片

正如片中“母亲”的回答:

“时间的账算得清,感情的账算不清。

爱,没有办法平分。”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冯小琴对女儿缺少陪伴的亏欠与无奈,同时也折射出千千万个缺少陪伴的家庭的影子。在极强的情感共鸣之下,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妈妈》将观者情绪推至高潮,射出一颗超强“催泪弹”。

片尾,在滴滴司服的协调下,冯小琴也终于得到了女儿的体谅,进一步呼应滴滴“择善而行”的宣传主题。

 image.png

部分网友评论

「择善而行」系列微电影始于2017年,滴滴当年发布的《落叶归根》改编自滴滴司机周旭的一次善举。

故事发生在2016年,周旭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乘客是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声明弥留之际希望能够回到乌鲁木齐老家落叶归根,但在病人妻子尝试火车和飞机都未能如愿的情况下,最后一棵“救命稻草”落到周旭的肩上。

在周师傅看来:

“我的选择虽然改变不了结局,但或许能够改变他们的人生回忆,不管前路如何,我们都应该择善而行!”

不论是出于自己的善念还是一个司机的职责,周旭完成了这个特殊的订单:从重庆到新疆乌鲁木齐,目的地是家,全程3047.3公里,历时33小时,订单0元。

这个故事感动了众多网友,不仅出于司机个人的善举,更为这一路上所收获的来自陌生人的帮助与善意。

图片

2018年,滴滴发布微电影《最后一公里》同样催泪。故事来自一位年迈的滴滴专车司机拾师傅,坚持跑滴滴赚钱替女儿治病。视频中拾师傅接到电话后在车内崩溃大哭的桥段,最令人揪心动容。

台词更是戳人:

“没想到,我还撑得住,这车先撑不住了。”

2016年,滴滴通过新闻得知拾师傅的情况,紧急调动新车帮助拾师傅度过难关。为了感恩社会及平台,拾师傅在一年内提前一公里结单2094次。

拾师傅说:

“这一公里,是我替女儿说的:谢谢。”

以上「择善而行」三支短片,皆取材于滴滴司机的真实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滴滴司机积极向善的一面,同时展现平台对司机的关怀和帮助。

真实故事,情感营销的利器

在一场情感营销中,讲好「故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中,将品牌想要表达的价值理念、品牌主张注入到故事内核。一方面打动到用户,更重要的是将品牌内涵渗入到用户的心智。“真实故事改编”虽并不是不可缺要素,到它确是触及消费者情感的一剂良药。

长久以来,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广告片层出不穷,包括苹果、支付宝、大众银行、中国银联等品牌都有所尝试。早前有斩获金瞳奖微电影组全场大奖的大众银行经典广告《梦骑士》,取材于5位平均年龄81岁的老人追梦的故事;近年来有苹果的品牌大片《女儿》,取材于武汉单身妈妈带着3岁女儿开的士的真实故事;今年,京东手机推出的春节广告《最长的一盘棋》取材于无人区查尔图车站的两位轮流站岗的工作人员……

这些“眼泪不要钱”系列,往往不需要过多的拍摄技巧,简单、真实、质朴的故事更能打动人。滴滴近年来推出的「择善而行」系列走心广告,在收获了李晨等众多明星和广泛大众的感动与好评的同时,也试图还原了一个真实立体且正向的滴滴司机形象,通过真实故事引起大众产生情感共鸣,传播「向善」的品牌温度。

滴滴借助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心理,传播品牌温度,一改往日滴滴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image.png

做有“温度”的产品

三支真实且催泪的“择善而行”系列故事就如同一场「情感」Campaign的三个milestone,将滴滴多年来的「情感」营销布局铺展开来。

这场「情感」Campaign战线拉的很长。

自2016年起,滴滴平台就担起了“就业蓄水池”作用。据滴滴官方数据:过去8年,累计逾3100万司机和车主在滴滴平台上获得灵活收入,他们分布在全国2200多个城市,在上百亿次出行中服务了5.5亿乘客。

疫情期间,有超过16万滴滴司机志愿加入滴滴医护车队。急病送医、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善举每天都在发生,这是司机与乘客之间的故事,作为平台方,滴滴也在持续发挥自己的价值。

2017年滴滴专车上线“无障碍专车”,以解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问题,到今年,滴滴无障碍出行服务已经在全国74个城市开通,超过180万司机加入,为视障用户朋友助力一程。

而身处出行行业,常常面临网络“妖魔化”的曲解,从出生就一直被舆论裹挟的滴滴,推出包括「择善而行」在内的一系列的宣传片,在引导舆论的同时,也将滴滴的暖心形象播种至用户心间。

近年来,《年度十大司机评选》活动、开通老年版打车热线和小程序、成立打击黑产专项组、#酒驾认怂行动#等活动,以不同角度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不断刷新用户对滴滴新的认知。

行至今日,经过长线、全局的营销布局,滴滴不断强化司机身份认同感、深度激发用户情感共鸣,无形中提升了滴滴在用户心中的正面形象。「择善而行」是方向,而走在这条路上的是用户、是司机、也是整个社会,作为平台方,滴滴就是这条路上的领头羊,与各位共同前行。

收藏(0)

评论(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