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即若离:人际关系的禅意美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racefact.net/reading/13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若即若离:人际关系的禅意美学

2021-5-2 张子阳 推荐: 3 难度: 1

500

看这本书完全是被标题中的“若即若离”四个字吸引,想了解下什么样算是“若即若离”?本能上看到“若即若离”总是会想到恋爱中进退两难的男女关系,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这样的距离又有什么好处?本书比较特别的是,作者是在日式的禅庭设计中悟出的人际交往道理,所以结合了庭院设计中的“不均齐”、“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等要素。实际上和“若即若离”本身关系不大,只是强调人际交往的关键是合适的“距离感”,而“距离感”则取决于双方交往的深度以及双方观念的一致性。

在禅庭里,不均齐就是不对称;在人际关系中,不均齐就是指对于那些我们觉得不好交往的人,也要换位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有缺陷也好,有瑕疵也好,这才是人。

去除多余的东西。最简朴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才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原点。

拥有“被人嫌弃的勇气”。如果持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表达出来,不迎合别人。

珍惜眼前人,朋友的数量,人脉的多少,都顺其自然吧。

沉默相当于留白,不要害怕沉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价值观不同是十分正常的。在认可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使心灵相通,才是人际关系的基本。

不要扩大内心的不安,不要沉浸于根本不存在的幻想之中。

------ 分隔线 ------

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是让人能否感到舒适的决定因素。如果距离过近,会让人感到压抑或喘不过气;反之,如果距离过远,又会让人感到寂寞或者内心无法得到满足。

人际交往中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不尝试去改变对方”。如果不能坚持这个立场的话,人际关系便难以正常发展。比如自己非常喜欢一个人。那么在这个时候,无论自己有多喜欢对方、多想让对方也喜欢自己,如果对方没有那个心意的话,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即便爱情是最为强烈的情感,也无法以此来改变他人。

想要强行改变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是导致“痛苦”的根源。而改变对方,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事。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要“放手”,这就是禅的思想,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准则。既然无法改变,就不要去改变。放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表现真实的自己,与其穷尽手段讨人喜欢,更应该具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不掩饰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不精通政治,不熟悉经济,或是文学知识匮乏...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但展现自己的弱点,绝不代表自己劣人一等。不仅如此,如果你表现出直爽和单纯,无论是谁都会对你产生好感吧。而产生好感,就意味着双方缩短了距离,内心得以拉近。

请珍惜现在。无论哪个瞬间,都要着眼于眼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恪尽职守。这才是结下良缘的最好、最强的方式。

禅宗认为,人际关系不可能变得千篇一律,也有“一期一会”这样的禅语。这个词汇原本来源于茶道,意思是说,此时此刻与这个人相会的时间,一生仅此一次,不会重来第二次。因此需要用自己最大的诚意和真心与对方交往。

无论何时、无论对谁,只要能保持“一期一会”的心情,就一定不会变得“千篇一律”无论何时见面,都将之当作最重要的时刻来看待,对对方的看法和态度也就不会随便敷衍,而是用尽全力。这样自然不会感到千篇一律了。当然,也难免会有做不到的时候。即使这样,也请记住,时刻保持一颗“一期一会”的心,如此方能使人生的密度发生改变。

不要带有自我意识

也就是说,别人的发言伤害到了自己,别人说话不分轻重、行动散漫、固执倔强等等,全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衡量标准进行的判断。而价值观和衡量标准因人而异,相同的措辞、说话的方式、举止和态度,有人感觉不舒服,有人则毫不在意。那么,我们自己的衡量标准就完全正确吗?

衡量标准中大多存在着主观任意性。例如,假如工作伙伴对你说:“你周末能好好休息真好啊。我们公司总是周末加班,真羡慕你。”即使对方其实并无恶意,有人也会觉得刺耳,认为对方这样说“真是失礼!不就想说我闲得慌吗!干什么要这么讽刺我?”从而感到十分恼火。

但也有人接收到对方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回答“那可真是辛苦呢,千万注意身体呀”。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前者却产生出“什么嘛,真不爽”的感觉,容易把对方看成是难以相处的人。

同样的行为举止,有人认为是行为散漫,有人认为是磊落大方,这里面就是主观任意性在发挥作用。

不要太早论断一个人

不要过早地对一个人下喜欢或讨厌、好相处或不好相处之类的结论。连对方究竟是什么人都不了解,就认定“总感觉他不是我会喜欢的人”“大概是难以相处的人”实在是为时过早。

人的一生能够遇见的人其实数量非常有限。如果过早地做出喜欢(好相处)、不喜欢(不好相处)的判断,很可能会将一段美好的人际关系扼杀在摇篮里。

让我们回归交流的原点,在交流时更重视倾听。若是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双方的交流氛围定会与之前截然不同,从而看到完全不同的新风景。

魅力是什么?

魅力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以回答。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富有魅力的呢?

能够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当然有个人差异的存在。有人喜欢工作能力强的人也有人喜欢胸襟豁达的人。有人喜欢细致敏感的人,也有人喜欢富有包容力的人。

对人的喜好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有一种要素,无论什么人都会感到极富魅力,那就是“举止之美””。看到他的举止就感觉“啊,真美啊”,这样的人很容易走进对方的心灵,谁都愿意与这样的人接近。

而要做到举止优雅,就不要忘记“包含心意”和“认真细致”这两个关键词。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