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关于停滞和迷茫,我怎么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yuguo.us/weblog/my-thought-about-perplex-and-lo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关于停滞和迷茫,我怎么看

余果 2019-06-21 想法

前几天有一个小朋友问我,你工作中迷茫过吗,我说,当然了。

如果有人永远非常确定自己要做什么,要么是极端天才,要么是极端无知和幸运。因为天才没那么多,所以大概率是后者。

第一种常见的迷茫是做得不好,想要认可而不得,刚开始工作的毕业生,或刚进入某行业的转型人士经常遇到。

这非常正常,想要得到认可是职场人的基本属性。如果说,我不需要别人认可我的设计能力、编程能力,那我的能力永远无法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新手作品却又很差劲,这是常态。如果有同龄人表现得更好,就更迷茫:“我适合做这个吗?我是不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

在这一阶段怎么跨过去呢?我的经验是,你只要去做就好了。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所以还在一千小时内的时候,就不用想太多。如果总盯着大师出品,就会觉得自己黯然失色,一事无成,半途放弃。完美主义是完成一件事的大敌,所以不需要所有事都做到百分之百。

有一部电影《Maudie》,讲加拿大一位患有关节炎的民间艺术家莫迪,利用身边有限的颜料和木板开始画画,一直画一直画,最后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和喜欢的励志故事。诚然,她有画画的天分,但我想,如果放在网络时代,或者她刚开始画时就对比其他人的作品,或者追求“正确的绘画方法”,肯定不会取得这么大成功。

写东西也是,想到一个话题,你会第一时间于网络寻找资讯,而网络可能打消你想要写东西的欲望。因为你会看到一些已经公认的高赞好文章。我能够写得比他更好吗?不能……那还是不写了……

一个青年诗人把自己写的诗寄给当代诗人里尔克,里尔克回信,里面有一段:

“你在信里问你的诗好不好。你问我。你从前也问过别人。你把它们寄给杂志。你把你的诗跟别人的比较;若是某些编辑部退回了你的试做,你就不安。那么,我请你,把这一切放弃吧!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事。没有人能够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很有感触。

如果你想写作、写公众号、写自媒体,那你就去写,然后一直写。

如果你看到别人写得特别好的,模仿也可以,多模仿他的结构和风格。如果不喜欢模仿,自己写也可以。这都没有问题。

重要的是,要一直写,不要因为完美主义而停滞。

第二层次的迷茫是对专业的价值的迷茫,会在工作五六年,到十年之间出现。

这个层次的迷茫比较形而上,因为你已经摆脱生存问题,开始追求人生意义。

我们一直被教育专业的重要性。我们进入社会,做了程序员、设计师。

设计师会高度认可设计的价值,前端工程师认为前端比客户端更开放更重要,运营也认为产品的生死存亡在自己手中。各专业开始出现“部落效应”、“信息茧房”,设计师就只跟设计师交流,聚在一起骂老板、骂甲方、骂这个没有审美的社会……

你只要多参加行业大会,就明白我在说什么。

这种“迷信”有好处,必须如此坚信才能走得更远。它就是我们的最初的“成长的意义”:我把事情越做越好,就会越来越成功。

工作五六年后,摸到了整只大象,就开始怀疑: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专业变成一个“无关项”。设计师会想,产品挣不挣钱,好像跟设计好坏没有关系。最能决定整个事情成不成的因素,不在我这里。

你一直追求提升和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到了现在,在夜深人静的夜里,最常问自己的就是:编程、或者设计、或者任何专业……它的价值是什么?

有些人开始麻木。专业到后来变成日常重复,很多人就开始只做一件事:完成别人的期待。

“他们”都觉得设计就是做界面而不思考本质,那我就做表面、做流程。深度思考很累。不思考也能让结果看上去专业,不费脑子。

你所信任的设计理论,无法赢得一场需求评审,最终还是老板说了算。你所追求的设计流程,在现实中永远是奢望。你把专业内的事情都做对了,也不一定成功。而那些专业不好,但运气好的人,早就财务自由。

我第一点想说,你要复盘,但绝不是结果论。 自己的世界观会跟真实世界产生碰撞。我们从教科书里面学到的理想世界,跟真实的世界不一样。

《对赌》这本书告诉我们,真实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概率,自利性偏差和情绪倾斜,人们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时经常分不清运气和技艺、信号和噪音、决策水平和决策带来的结果,从而陷入结果论中。你能改变的就是在复盘中精进你的技术,提升专业性。

你的方案总被否决,并不一定是老板或甲方没有审美,可能是你过于沉迷专业。我在一些行业设计群,里面有设计师会发自己的海报作业出来,骂老板不懂欣赏。说实话,我觉得这些作品确实有明显的商业硬伤,但设计师可能会抱着“没人能在我的理论和审美里战胜我”的心态,一再强调自己的排版、配色和字体是无懈可击的。

第二点想说,这是对专业分工的陈旧理解。 过去的商业和工作都比较清晰,对专门化分工的要求高。如今在商业和管理中的“扩大权限”(job enlargement),允许雇员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和确定自己的作用。

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在直属老板和跨部门的业务老板之间,与谁打好关系能让你的职业发展更好?很可能是前者。那再问你,与谁合作能让用户和客户获得更好的服务,让世界变得更好?很可能是后者。

现在,有一些组织已经开始重新思考组织架构的方式,当然,直接让人向两个老板汇报会有一些管理混乱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你要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思考做什么是对的,而不是陷在原始的专业里面。这会让你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

写到最后也许有点心灵鸡汤,但其实这也只是我心态积极时候的解决方法。没法解决的时候,我就去运动,或者去读书,或者就是喝一罐快乐肥宅水。不要觉得我一直是稳健而坚定地往前走,毫不犹豫和彷徨。因为我也常常原地打转,或者被生活打倒在地。在哪里跌倒,我就在哪里躺下,过一会再想,起来干一架,或者绕一条路再走。这当然难受了,但希望做立体型的学习者,追求一颗清醒的头脑,就必须承受这样的难受。

所以,如果一个工作总让我会觉得困难和迷茫,这反而比那些不需要我思考的工作更能吸引我。

这样看来,也许我还会迷茫很多次吧。

我写字的地方迁移到公众号啦~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余果专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