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谈孩子的教育:使命、热情、知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diff.im/blog/?p=113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谈孩子的教育:使命、热情、知识

使命,这个词,在 2020 年夏末的时候,在我心里有一点被唤醒。这源自于 8 月份,参加了 4 个周六全天的宣教动员培训课程《国度课程》(一个基督教宣教的入门级培训)。

9 月初,开始阅读《优秀的绵羊》。大约一年前,孩子的校长 Ms C 在一次家长会上,极力推荐。这本书买回来后,一直被放在书架(成年人的精力实在是太分散了😄)。再次翻起来的时候,纸张竟然有些泛黄了。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盟校呆了 24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博士,并任职 5 年研究生导师,后在耶鲁大学任职 10 年。我想,以作者这样的背景,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做一些观察与点评,应该是中肯的。

和身边一些朋友一样,我们有让孩子以后去美国学习的打算(如果孩子具备这个能力的话)。有这样的想法,并非我们了解美国的高校,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比较和认识。美国的教育,相比国内,总归是领先的,如果能有机会和条件,选择出国留学,大体不会错。

但在作者的观察之中,美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名校教育),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名校如哈耶普(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学生们从本科入学,到毕业就业,从始至终处于高压竞争。高压竞争之下,学生们在学术、品格、兴趣、社交方面的发展,变得极度功利化、浮于表面。比如,花上短短一两天时间体验一个专业活动,就能说「对此专业有所涉猎」,在简历上记上一笔,增分填色。又比如,为了在社交中显得自己阅读广泛以及有谈资,读书只读首尾章节和书评。

一路过关斩将的名校学生,精英中的精英,已经将竞争、追逐,视为正常的生活状态。似乎,只有不断的通过竞争将他人碾压,一次次的证明自己,才能给这些名校学生/毕业生带来相应的安全感。为了竞争,不惜牺牲健康、友情、爱情、个性探索、兴趣发展、业余活动等等。

社会风气、竞争环境,将名校精英放在一个使劲往前冲的洪流之中,遗憾的是,很多人来不及去问:为什么要出发?为什么要一直往前冲?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热情所在。即便知道,也只能将其压在心底封存,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个最优选择」。去追寻自己热情、兴趣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这种忽略内心热情,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在精英们选择大学专业、选择就业方向时体现的更为直接。「明眼人」都会去选择「多金行业」,比如金融、咨询。而另外一些专业,如:牧师、作家、教师、考古学,甚至基础科学研究都很难被重视。金融、咨询,专业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整个社会的年轻人对此趋之若鹜,那应该是值得反思的。

精英们进入三十/四十岁的时候,尽管大多数人在世俗意义上是成功的,但依然会面临一个价值感缺失的问题。很多人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开始有些反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方向、生活方式?工作对应的价值感何在?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我认为,人到中年才思考「价值、方向」,并不算晚,更不能说是错误。但是,如果能在年轻时找到个人的使命、价值、热情所在,难道不更好吗?原本,这些应该是大学教育要帮助学生们去发现、探索的。而现在的大学教育,在这些至关重要的层面,已经完全丧失其大学教育的意义,即使在全球最顶尖的欧美名校。大学,几乎已沦为以世俗价值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学校。

当然,作者也承认,好的方面是,最近一些年,美国的高校逐渐看到问题所在(比如:教授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情况在慢慢改观。

世界上会有名校,但一定没有一所完美的学校。即便完美的大学不存在,但大学教育中的不完美,不应该被忽视。大学教育中的这些问题、弊端,大家几乎都能一眼察觉,大家都在谈论,但却很少有人能从潮流中脱身,原因是什么?

我想说,是信仰的缺失。

粗浅的认为,教育,有几个层次,由浅至深:知识、热情、使命。先聊最内核 – 使命。

使命 / MISSION

对我来说,很难聊「使命」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的基督信仰色彩非常重。

使命,中文解释很贴切:出使的人,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指奉命办事的人。见《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

使命,不是自己赋予自己任务。而是,从他处领受的一个任务、责任,奉命办事。往往,人只会从比自己更高、更正确、更完美的「地方」领受任务。

使命,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意愿、想法,而是为了成就那位比自己更高的、更完全的意志、意愿。

有谁比人更高、更正确、更完美呢?唯有上帝。

我 22 岁大学毕业,工作 15 年,在三十/四岁时,《优秀的绵羊》书中提到的「中年价值感缺失」,我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的。我的内心中,时常有一种空虚,时常去寻求意义感,时常自问「我的方向在哪里?」「什么是值得自己全情投入的事?」很遗憾的是,一直找不到。最近,我才略微明白为什么自己找不到使命。

因为,我一直在自己身上找使命,一直想要「自导自演」的给自己赋予意义、价值,我想要成就自己的意愿、私心。所以,这样「自导自演、自封为王」的使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连自己都无法说服。更不用说,用这样的使命去驱动自己的人生。

作为基督徒,使命,要回到信仰中,去思考上帝的意愿、心意,去领受从上帝赋予每个人的使命。

上帝的意愿是什么?整本圣经告诉我们:神对人的救赎、神国度的恢复。基督徒的使命,就是去实现上帝的意愿。每个人,所处的时代、民族不同,个人的天赋、恩赐、热情方向,也不一样。上帝没有规定背负使命的人必须做什么,没有给出任务细节,而是给出了「指南针」,明确使命的方向。

这次通过 8月份《国度课程》,对于使命的认识,我有了以上的更新。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特别是基于基督信仰的学校、家庭教育来说,帮助和引导孩子去认识、领受使命,让他们能够在青年时代找到一生的真正价值所在,是重要、宝贵的。而不是,人到中年依旧还在徘徊、迷惘,在哀叹、无力中度过一生。

热情 / Passion

完成从「上面」所赋予的使命,需要有一个途径。更直白的说,需要有一个专业才能。每个人的专业,不应该随便选择、跟随潮流选择,而是为了实现、完成使命,基于个人的兴趣、个性选择,是一个人的热情所在。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是不是有热情,是看得出来的,即便是个孩子。

世界上有各种专业才能,人的各种专业才能,都是为了爱人、帮助人,去达成上帝的意愿。才能各异,有大有小,但都是神按个人的信心大小分给个人的(罗马书 12:3)。所以,相比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专业/才能」这个词,基督信仰里「恩赐 Gift」这个词更贴切。所谓恩赐,就是上帝所赐的能力。

家庭与学校、父母和老师,哪一个更应该帮助孩子去发现 他/她 的恩赐(专业才能)所在呢?我认为,必然是父母。好的父母,应该是更了解孩子的个性、兴趣的,也能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言传身教的给孩子带来「恩赐」方面的影响的。

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初中时选择美术这个方向,是父亲给我的选择(也算是观察我从小喜欢画画),几乎是功利的,因为中考时美术特长生可以加分,而高考选择「设计」作为大学专业,存在一些偶然性,作为高中生的我,其实对于设计并无太多了解。但所幸,不管是美术,还是设计,我都有热情在里面。

身边的一些朋友,包括以前在职场中聊过很多候选人,就不如我这般幸运。很多人,其实是对从事的专业没有热情,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自己的热情所在。

知识

将时间放到「一生」这个长度,一个人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有一个段子说,一个人博学多才的顶峰,是高考的时候(了解的知识最全面,对知识的掌握最牢固)。而高考之后,进入大学、职场,很多物理、数学、生物、地理等等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丢失了这些知识,却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当然,有些学科存留的不一定是知识本身,而是思维能力)

其次,与知识本身相比,获得知识的能力、方法,更为重要。活学活用中的「活学」,就是指有好的学习方法、能力。而「活用」,就是实践,这也是知识方面不可或缺的。

总结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跑,是一个长期价值的事情。方向的发现、定位,动力的激活,远比知识的积累重要。使命,带来方向感,而符合孩子的专业/技能,会激活孩子的热情、动力。
我想要更为夸张一点说,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过分关注短期,你就注定失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