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的伙伴潘博文消失了,别人却说他从不存在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26049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的伙伴潘博文消失了,别人却说他从不存在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最近,知乎上一个“潘博文消失事件”被广泛传播,读完这个故事的朋友想必都脊背一凉。在故事里,答主和一位同学以及潘博文一同进入废弃的宿舍大楼捡羽毛球,但潘博文从此再也没有出来。更离奇的是,除了答主和同行的那位同学,所有人都完全不记得潘博文,连学生名单上也没有了他的名字。

答主记录的细节细腻丰富,让人毛骨悚然。引起大量关注后,答主后发文解释潘博文是自己为了缓解孤独而创造出来的“幻想中的伙伴”,也称Tulpa。

Tulpa(“朱巴”)发源于藏传佛教,是一种使用精神力量显化物体的神秘学概念,近年来成为互联网上的小众亚文化。Tulpa爱好者们还建立了一套主动创造“幻想中的伙伴”的教程,试图听到甚至看到这个想象出来的虚拟人物。虽然听起来很玄乎,但想象朋友这个现象,在现代心理学中并不是新鲜事。

有想象的朋友?挺普遍的

在心理学上,“假想伙伴”(Imaginary Companion)是被个体命名、在日常对话中会被提及或者可以直接交流互动的角色,但这个伙伴对外人来说是不存在的。出现这种状况的人群主要是3-11岁的儿童。

v2-607107cf223866bf239ce77745d7089b_720w.jpg恐怖片中常出现只有孩子才能看见的“好朋友”丨电影《招魂》

事实上,“假想伙伴”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玛乔丽·泰勒(Marjorie Taylor)在此领域有近30年的研究经验,她表示,西方大部分对此研究中的抽样统计都表明,有一半左右的儿童有过“假想伙伴”。一篇发表在《国际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的研究也显示,中国5-6岁的儿童有40%左右拥有“假想伙伴”

“假想伙伴”是精神疾病吗?

“假想伙伴”作为一种脱离现实的“幻觉”,曾经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缺陷或者心理障碍。但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它就开始被视为一种无害甚至积极的儿童心理发展象征。另外,即便孩子成年后,想象中的伙伴依然存在,也很少有人表示受到困扰,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假想伙伴”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孩子在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目前关于“假想伙伴”的研究大多认为,“假想伙伴”是儿童“假装游戏”(Pretend Play)的形式之一,比如洋娃娃、小动物玩偶之类的客观物件被孩子赋予人格。虚构的人物可以成为孩子诉诸内心情感需求的替代对象,什么悄悄话都跟这个小伙伴讲。

v2-07660e03f53bda357f5b56245b4e2911_b.jpg
别人看不见我的朋友,但我能和TA交流丨Giphy

在潘博文的故事中,答主称自己在初中时期经历了人际排挤,内心十分孤独,因此潘博文出现在了答主的精神世界里。

但需要指出的是,有“假想伙伴”并不意味着儿童就是存在社会功能缺陷的孤独人群,只是他们对于社会交往有比较“特别”的兴趣——通过一种非现实的象征性的方式来表达。

也有心理学者推测,“假想伙伴”是儿童面对问题时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心理弹性机制(Resilience),尤其能帮助儿童独自面对恐惧的情绪。一项研究表明,尽管有“假想伙伴”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人际社交的边缘地带,但却在积极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更优秀的表现,以及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似乎表示“假想伙伴”可以让个体更少地依赖外界人际关系,而在社会功能上能够自给自足。

总之,“假想伙伴”对于儿童社会心理发展来说是一个特别而积极的存在,有心理学者将其功能分为:

1. 帮助问题解决和情绪管理;

2. 理想和观念的探索;

3. 陪伴和安慰的来源;

4. 行为学习和社会角色探索;

5. 自我管理和自主性的掌握。

孩子喜欢跟想象的伙伴玩,宝妈宝爸怎么办?

比较放宽心的父母会认为“假想伙伴”是无害的,并将其视作孩子的想象力和智力发展的表现,但也有一部分父母担心这是心理问题,脱离现实的幻想可能会带来精神疾病的风险,甚至在某些文化下,“假想伙伴”被认为是一种危险的“通灵”现象而被忌讳。

当得知孩子有“假想伙伴”并且很喜欢和这位伙伴玩耍时,身为父母不妨多了解一下这位看不见的朋友在孩子心中的模样,通过了解TA的外貌、性格和日常行为,可以更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内心需求。如果有父母技艺超群,甚至可以将这位虚拟朋友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促进亲子交流互动,进而培养孩子的素质和品德。

v2-a12f770ef128d40573eaf7f639fbf758_b.jpg
多沟通是亲子教育的必要操作丨Giphy

如果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现象,也不可盲目打压。相关研究发现,即使父母打压和否定孩子的“假想伙伴”并限制交往,孩子依然会以私密的方式与其互动。“假想伙伴”其实多出现在儿童阶段,孩子长大了,TA可能就自然而然退出孩子的生活了,不必过度担忧。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这位“假想伙伴”带来了不良影响,比如成为孩子不良行为的借口,或者这种现象和孩子曾经历过心理创伤性事件有关,就需要及时求助心理健康方面的援助,不能视而不见了。

参考文献
[1]https://doi.org/10.13110/merrpalmquar1982.64.4.0459
[2]https://doi.org/10.2224/sbp.8845
[3]https://doi.org/10.4025/psicolestud.v21i1.29924
[4]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ulture-mind-and-brain/201604/daring-hear-voices
[5]https://doi.org/10.1037/a0019815
[6]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19/07/why-do-kids-have-imaginary-friends/594919/
[7]https://raisingchildren.net.au/preschoolers/behaviour/friends-siblings/imaginary-friends
[8]Taylor, M. (1999). Imaginary companions and the children who create th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https://doi.org/10.1002/ijop.12546
[10]林其羿, 傅宏, 王港, 姚进, & 周楠. (2016).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5期), 35-45.

作者:此木

编辑:以殷

一个AI :你看得见我女朋友吗?她从来不拔我插头

v2-04d61c86d7bcc5c700afd4613e293b19_720w.jpg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