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修了两年那只不会打洞的火星鼹鼠,NASA宣布…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718319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修了两年那只不会打洞的火星鼹鼠,NASA宣布…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刚刚离开我们的“鼹鼠”。

就在1月14日,NASA正式宣告对它放弃抢救了。

为什么对一只“鼹鼠”要如此郑重其事呢?

因为它不是一只普通的鼹鼠,而是一只上过火星的鼹鼠…… 哦不对,其实,是上过火星的“热流与物理特性探测仪”。

这个什么什么探测仪,英文全名叫Heat Flow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Package。

科学家嫌这个名字太长了,就简称它为HPPP。

科学家又嫌这个简称太长了,于是简简称为HP3。

科学家还嫌这个简简称不好听,然而又不能再简了,就索性给它起了个昵称——“mole”,也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鼹鼠”。

这么可爱的名字,当然……很名副其实啦。因为,它真的就和一只小鼹鼠没什么区别:人们把它发射到火星上去,想让它在火星的表面打个洞往下钻,帮助人们打探火表的下面长什么样子。

这只“鼹鼠”,随着NASA在2018年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有句古话怎么说的来着——“龙生龙凤生凤,洞察的孩子会打洞”,这个“孩子”说的就是这只“鼹鼠”了。

v2-e8b7664bc827d8b76b98d27c3282e5ca_720w.jpg洞察号和“鼹鼠”。确切说,“鼹鼠”指的是HP3往下钻的部分 | NASA

那么,洞察号为什么要带着一只小“鼹鼠”飞赴火星,它们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最终导致“鼹鼠”打不动洞了呢?

想要从头说起的话,我们得回到很多年以前。

火星,火星!

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在很多方面都和地球实在是太像了——自转产生的昼夜和地球几乎相同,公转也会产生一年四季的变化,还有坚实的岩石圈。

所以,火星一直都被人们看做寻找地外生命的首选目标,也是人类计划中涉足其他行星的第一站。

同时,对火星的地质、气候以及生命存活痕迹的调查,也能帮助人们了解太阳系行星的起源和演化,揭开原始生命诞生的谜题。

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有近50枚探测器发射升空,承载着人类的希望,前赴后继地踏上火星征程

人类往火星上扔过这……么老多的探测器了!| EasyNight

看看人类“探火”的历史,就能发现,那些成功基本上是用失败堆起来的——在这将近50次任务中,居然有一半左右的任务都失败了;最终成功登陆并开展研究的探测器,还不到1/5。

这些探测器分布在火星各处,有的已经停止工作,有的至今仍在探索,为我们带来了一点也不火星(此处为形容词)的新鲜火星知识。

比如,机遇号火星车用了14年跑过了一整个马拉松的距离,对火星表面的岩土矿物等地质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直到在2018年那场沙尘暴中鞠躬尽瘁;再比如,好奇号火星车运转至今,在寻找火星表面的水和有机物的工作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知道了火星的“面子”长什么样,人们又想进一步洞察火星的内心世界:在火星那通红的脸面底下,是不是也藏着一颗怦然跳动的炽热的心呢?

知面,也想知心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谈何容易。别说火星了,就连地球的内心,人们也没能钻到里面去看过一眼。

人们对地球内部的研究,就像拿着一个不敢拆封的“盲盒”一样:摸一摸,发觉里面偶尔有热气传出来;再摇一摇,感觉里面似乎还挺软,一点也不硬……

当然,人类可摇不动地球(阿基米德除外),但地球自己会晃啊,还被起了个名字叫“地震”。地震虽然名声不好,总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地质学家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它正是透视地球的CT:地震波在哪里折射反射了、在哪里吸收减弱了,加以反演推算,就能还原出地球内部的图景。

这些我们只能从表面上获得的感官结论,一开始就像盲人摸象一般,零碎而片面;可是各方面结论积累多了,大家一合计,说不定也就能重建出一头完整的大象来。你看,像地壳、地幔、地核这些层级结构的知识,都早已写进了教科书和高考送分题里。

地球的内部构造 | CLAUS LUNAU/SCIENCE SOURCE

所以,当人们把目光投向火星深处, 就想把这种成功复制上去。首先,我们想知道,火星上的“火震”在火星内部传播的结果是什么样;其次,火星深处温度比表面高多少、这些土壤的导热性能如何……

有了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艰难地)拼贴出火星这颗大盲盒里面装了怎样的礼品。甚至我们还能把火星看作是太阳系早期的“快照”,反推回几十亿年去,猜测咱们太阳系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炽热的内核还能拥有多长的时间。

于是乎,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应运而生

这枚探测器,随身携带了两大主要部件:第一是一个地震仪(SEIS),用来记录火星这个盲盒上发生的每一点点小晃动;第二就是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只“鼹鼠”——我猜你已经忘了它的大名,那就复习一下,叫“热流与物理特性探测仪”。

后者的任务,就是像鼹鼠一样,钻到火星表面以下,通过记录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来“洞察”火星内心世界的冷热。

鼹鼠的工作状态假想图,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 NASA/JPL-Caltech

洞察号初登火星

带着人类的期盼,洞察号于2018年5月5日正式出征,经过6个半月的漫长旅行,在11月26日到达了火星。

到达过后,它表演了一出闪转腾挪大戏——在短短的7分钟里,洞察号先后完美地展示了小角度(12°)切入火星大气层、16公里高度打开降落伞、15秒脱离隔热板、10秒打开着陆支架、1.6公里高度分离着陆舱和反推火箭点火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最后,终于成功着陆在了火星表面。

(这不,还有热心网友关切地询问: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想知道,洞察号怀里的小“鼹鼠”有没有晕车啊……)

洞察号登陆火星的过程 | EasyNight

仅仅一天后,洞察号满怀激动的心情,连镜头盖都还没擦干净,就发回了第一张火表的照片。在满是尘土的镜头远方,似乎还能看见天火相接的火平线。

洞察号着陆后发回的照片 | NASA

一切就绪,洞察号就开始安装它携带的那些大件设备啦。

地震仪的安装和工作开展得挺顺利。洞察号用他的“夹娃娃机”把地震仪安放到了身边的土地上,然后贴心地为它盖上了一个遮风盖。没过多久,就在2019年4月6日,地震仪记录下了探测到的第一次“火震”,这也是人类首次记录到火星的这种行为。

地震仪遮风盖安装就位 | NASA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辈海盗1号和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就配备了地震仪成功登陆火星,但前者未能正常工作,后者可能不小心把风吹来的晃动当成了火震来汇报了。40多年过去,洞察号携带的地震仪终于改进了这些缺陷,不辱使命,完成了先辈遗留下来的任务。

转过身来,再看我们的小“鼹鼠”,它……就没那么顺利了。

卡……卡住了?!

v2-969b9e39f2708e850281f41276737e1a_b.jpg
鼹鼠被安放在火星地表,到这一步都还一切顺利 | NASA

2019年2月,“鼹鼠”部署就位,开始向下钻洞的工作。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它本来应该下钻5米深的,却只钻到了30多厘米,就再也没能继续深入。

它,好像被,卡住了……

而且卡在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姿势…… | EasyNight

那段时间里,科学家可是急坏了,一直在研究“鼹鼠”为什么会在洞里被卡。后来得出的结论让人啼笑皆非:“鼹鼠”没法继续往下钻洞的原因,并不是被“卡住”,而正好相反,是它“卡不住”。

这可真是令人费解——挖洞这么简单的事情,一根棍子戳进土里不就解决了,谁还不会呀。

可是,它还就真做不到。

为了研究火星深处的热流,挖一个浅坑显然是不行的。计划中,要钻的洞深达5米呢。身为火星探测器的洞察号,身高拢共才1米多,哪去找这么长的棒子往下戳?

直接戳的办法行不通,科学家想了另一个办法:用绳子吊着一根重锤往下钻。这根重锤自带动力,当四周卡在已经挖好的洞壁上时,头部往下打桩,就能一拱一拱地向下深入了。只需要把温度计等间距地安装在绳子上,被重锤带到火星的地底下去,就能测量到不同深度的温度数据。

v2-532a40412185f6742640539ca29f44f7_b.jpg
“鼹鼠”打洞原理,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 | DLR

可是问题也就来了:如果洞壁太滑,钻头卡不紧,那么一桩打下去,钻头就根本没法向前,反而会把自己往后推上去。这就像是一只胖胖的鼹鼠,本来想靠自己脑袋往洞里向前拱,没想到屁股却退出来了。

火星上的“鼹鼠”,遇到的正是这样的困境。

火星之大,探测器兜不下

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呢?说是巧合,似乎又有一点必然。

当初科学家选定洞察号在火星上的降落点时,特意选择了埃律西昂平原。这个地方地势无比平坦,一眼望去都是风化的细腻沙土,几乎都没有什么石头。本来,这是专门选择的理想着陆点:平坦又松软的土地,着陆也方便,打钻也容易,谁不喜欢!

这下没想到吧,原本特意选择的理想土质,却无意中为鼹鼠挖了一个大坑,乐极生悲矣。

难道出发之前,就没问问“鼹鼠”本鼠“喜欢在哪钻洞”?

其实人们也问过了。前辈的火星探测器着陆在火星表面,已经收集测试过火星表面的样本,也知道它们的形态和化学成分。人们在地球上根据这些资料复原出来仿真的“火星土壤”,也用它来测试了“鼹鼠”的钻洞能力——好像也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嘛。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火星表面不是铁板一块。你看,人类成功着陆火星并且顺利开展任务的8枚探测器,它们分布在火表各处,虽同处在异世界的大陆上,或许这一生都无法碰面。

它们之间大概隔了有多远呢?将那些探测器摆在地球上经纬度相应的位置来模拟一下好了。

火星上的着陆探测器相互间离得老远了…… | EasyNight

这不,洞察号和机遇号之间,隔了整整一个“太平洋”呢!撒哈拉沙漠里采的样,能代表青藏高原的土质吗?所以哪怕已经有这么多着陆火星的探测器,我们对火星表面的土质还是知之甚少啊。

拯救火星鼹鼠

面对“鼹鼠”遇到的困境,科学家也想尽了办法来拯救它

不是土质太滑摩擦力不够吗?那就压紧周围的积土增大摩擦试试。为此,2019年6月,洞察号再次出动机械臂,把“鼹鼠”原本的支撑结构给挪开了。

v2-cd8e02ab8ea8cbf20bedef9ea8b83788_b.jpg

支撑结构被挪开,露出了歪在土里的半截鼹鼠 | NASA/JPL-Caltech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机械臂就压在“鼹鼠”洞边施压,真‧助“鼹鼠”一臂之力。然而,这招并不好使,“鼹鼠”纹丝不动……

洞口都压出印子了,“鼹鼠”也还是不往下钻…… | NASA/JPL-Caltech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到了2019年10月,科学家决定用机械臂上的铲子侧压住“鼹鼠”,直到把它压得动弹不得不止。

这种办法一开始似乎奏效了,“鼹鼠”终于继续往下钻了!

v2-a47c0837ad4acdcba7d68c343b90e3f7_b.jpg
“鼹鼠”终于往下钻了 | NASA/JPL-Caltech

眼看着一切顺利,“鼹鼠”就快要全钻进洞里了,结果却在最后一刻又全退了出来,前功尽弃。

v2-81505e9adfc627f76a07490fdadb11fb_b.jpg
大侠请重新来过…… | NASA/JPL-Caltech

实在钻不下去,那就直接用铲斗把“鼹鼠”往土里摁吧。

2020年2月,在认真评估了这么做不会把“鼹鼠”本身压坏之后(其实也是实在没办法了,馊主意总比没辙好),科学家尝试了这最后的大招。

v2-298afe861a2e1c4199149bf9f543ba9e_b.jpg
我怼我怼我怼怼怼 | NASA/JPL-Caltech

压是压进去了,但铲斗也只能帮到这里,接下来的路,还是要靠“鼹鼠”自己往下钻。

2020年8月,科学家又用铲斗把“鼹鼠”挖出的洞填满并盖上,以便“鼹鼠”继续向下深入。

可是除去铲斗帮忙压下去的那几厘米深度,“鼹鼠”本鼠还是没有任何往下钻的动力,最后的努力也失败了。

v2-f6b9d151d0655c8563d7fd16fc10b4fa_b.jpg
鼹鼠:我也很努力呀,无奈土太滑…… | NASA/JPL-Caltech

最终,1月14日,NASA不得不宣告放弃抢救“鼹鼠”的尝试,停止了打洞的工作。

人类探测太空的历史,自然是充满着一次次失败的。可是,比起那些坠毁或者失联的任务来说,“鼹鼠”的钻洞失败格外让人揪心。

它明明还很完好,明明设计好的运动机能和探测感官都毫发无损,还能与地球上的人们完好通话。可它就是像陷入泥淖里无法自拔一样,万般抢救,有时又浮现出一点希望,最后却还是无济于事……

别忘了,洞察号(InSight)原来是个一语双关的简称。它的全名叫做——地震调查、测地学与热传导的火星内部探测器(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

你看,“鼹鼠”早就被铭记在了洞察号的名字里——InSight的“ht”就是他。虽然“鼹鼠”是救不回来了,但它身边的洞察号带着其他仪器还在继续运转,不断为我们发回新的火星数据。只要洞察号还在,“鼹鼠”就不会被人忘记。

在洞察号之后,2020年的火星窗口中,又有3枚火星探测器——中国的“天问一号”、阿联酋的“希望号”和美国的“毅力号”——带着人类的希望奔向火星。

再过十几天,“天问一号”就将会迎来入轨的关键时刻,希望一切顺利。

作者:EasyNight

编辑:Steed

一个AI :“鼹鼠”:爱修不修,老子不干了~~

v2-6facf1d7c5d535aabc1c2799ef3d68f8_720w.jpg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