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创媒纪|黄利明:媒体人下海创业有很多认知误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1/01/21/46775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创媒纪|黄利明:媒体人下海创业有很多认知误区

来源:传媒见闻 浏览:603 2021-01-21 18:01:02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本期嘉宾,可能没有比“低调”更合适的了。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本期嘉宾,可能没有比“低调”更合适的了。

79755e29f2b9e94336ee9b6bbb909109.jpg@1e_1c_0o_0l_600h_800w_90q_1pr.jpg

在本次访谈一开始,黄利明还小小的表达了不悦,他不想太高调的讲出自己的经历,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能比踏实做事更重要了。

可能在我们的访谈发布前,除了黄利明自己和身边的亲密好友外,他的经历几乎没几个人了解。就连网络中关于他的资料,也停留在写作专栏和工作期间的职业履历,连个百度百科的词条都没有。但这些丝毫没有减弱黄利明在媒体圈里的影响力,因为就像他说的那样,没有什么能比做事更重要了。

与不少人在大学期间的迷茫和懵懂不同,黄利明刚上大一就认准了职业方向——要做财经新闻。毕业后赶上《新京报》创刊,正式开启了他的财经记者生涯。还没入职,迟宇宙(迟宇宙—时任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后任新京报副总编辑)就肯定的告诉他,他会成为中国最顶级的财经记者。原因无他,看到了天赋与潜力。

从14年联合创办深蓝财经再到德林社和尺度APP,6年时间三场接力式的创业经历也让黄利明对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识到了媒体人创业的理想化成分,也看清了媒体人创业常有的认知误区。2019年末,「尺度」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目前已有130万下载用户。他说自己还在奔跑的路上...

以下是关于黄利明的故事:

微信截图_20210120183218.png

黄利明,资深财经媒体人,德林社出品人,尺度科技创始人、CEO,万有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生于80年代,2003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新闻系,先后任新京报创刊记者、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中华工商时报新媒体总编辑。

传媒见闻:您大学期间就在《经济观察报》实习,一开始接触媒体就选择了财经新闻,去《经观》是自己选择的吗?

黄利明:先说一下,把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晰的掀出来,不是我乐意的事,我不喜欢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高调。踏实做事最重要。

我是因为高中就会看时政经济类刊物,所以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基本确定向财经新闻方向发展。大二的时候即2001年4月《经济观察报》创办,从出报开始我就一直购买阅读,是忠实读者。直到现在20年了,我大学期间买的报纸装订成册后还在北京一直存放着。我大学期间很坚定,自己规划中就是想到《经济观察报》报社实习工作。所以,实习申请的时候,也是特意挑了经观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去联系毛遂自荐的,还写了实习申请,最后被报社接纳。

传媒见闻:毕业后您是去了《新京报》,应该是他们的第一批记者吧,也是做的财经新闻吗,那段时期的工作是什么节奏?

黄利明:在经观的实习,我很珍惜也很努力,后期既独立采访也独立写稿发稿,所以表现算还算不错。经观当时部门编制名额已满,当时的领导老师王胜忠建议我坚持到毕业后留在报社。但是由于部门编制也不确定何时能有,自己在北京实习费用又不菲,因此到了2003年3月的时候,我还是离开了经观。

之后去找了一份财经类刊物见习工作,有收入也就好一点了。后面辗转两三个报刊,最后在2003年9月份入职正在筹备的《新京报》经济部。当时,也是报社总编辑助理迟宇宙招我进去的,之前我们就共事过,他对我的采访报道以及撰稿能力很认可。去之前,他就说我会成为行业内最顶级的财经记者。如今来说,说不上最顶级,但至少还不赖。我一直很感恩他对我的认可,让我在这条路上更加坚定。那时候的节奏很快,不断的盯上市公司公告,每天都要出稿,也偶尔做一些调查报道。

传媒见闻:刚创刊时《新京报》的骨干采编都是《南都》过来的,当时报社氛围怎么样?

黄利明:那时候南都系是新京报的核心主力,也带来南方报社新闻操作专业犀利,事件话题强策划,发行经营懂造势的优势。南都系当时有着一帮追求新闻理想、追求新闻专业主义、追求铁肩担道义、追求为社会国家抒写历史的人。抢独家新闻,切独特角度,做权威解读。当时程益中也是媒体圈备受认可的前辈,那时候报社很能点燃大家的新闻理想和新闻激情。

我记得现在新京报编委苏曼丽,就是在创刊初期,被报社吸引到北京的。她在报社楼下随机拦记者编辑,毛遂自荐申请到经济部实习。后来真进来实习了,很用功很用心,一步步做到现在。其实,新京报有大量这种有理想有激情的同事,去为报社努力,为新闻努力,为社会努力。

传媒见闻:您对当时的社长还有什么印象吗?

黄利明:对老戴当然有印象,私下场合基本上没交流,只是报社会议听过他各种讲话。毫无疑问,新京报是时代的产物,是各部门各单位在开放思维下应运而生的一份报社。但也不能否认,如果没有老领导们这帮人,这份报纸就难以出炉,更难以火遍北京乃至全国。当然,其他方面我无从评价,确实不清楚也不了解。

有些媒体人的老东家,估计都早已关门停刊了。新京报坚持到现在依然在业内外还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这是一场接力赛。我作为新京报曾经的一份子,是真诚向他们这些新老同事致敬的,坚守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也算是做转型做的比较成功的传统媒体了。

传媒见闻:您怎么评价您在《新京报》的两年时间,有没有比较难忘的事情可以分享。

黄利明:新京报的考核是结果导向制,新京报的两年让我练就了日报快速采访写稿发稿的思维。最难忘的是经历了这份报社的筹备到创刊,以及快速崛起。也在这里认识了一帮好同事,有些胜似兄弟姐妹。

如果要说具体的事,那就是德隆案。那时候和乔晓会打配合去直击审判,提前几天实地去重庆探访德恒证券,提前跟德隆案的律师联系沟通拿讯问笔录等卷宗材料,各种抢独家首发。这很让同行嫉妒,当然也招人烦,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李德林。

德林应该是最熟悉德隆的财经记者,没想各种被我抢独家。后来德林跟我提起这事,还说当时就是想“黄利明”这个臭小子是谁,太不厚道了,提前那么多写好几个版,把料都写完了,只能跟在新京报后面写,很不爽啊。采访现场见上了,他还对我一通数落。在记者圈内对比,抢独家很重要,这也是我在新京报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还有一件事就是,当时有一家上市公司出了状况,找了一帮媒体开新闻发布会,然后小范围的几个发了上万的红包。这钱肯定是不能拿的,但问题是有人想拿,也不能明目张胆退啊,要不然大家多尴尬。然后,我们有几个认识的同行私下一沟通,当时私下就退回去了。后来过了两三天那个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公司领导就被抓了。也许,拿了也不会有任何追溯。但做人做事还是要有基本底线吧,也是让自己更安全。

传媒见闻:2005年您加入《经济观察报》,在《经观》对您的一份介绍中,用的是“回归”二字,为什么这时候又决定回归了呢?

黄利明:回归是计划中的事情,我也把我的实习作为我在经观的一个开始。直到现在,我也是把经观视为我在北京的一个大家庭。我们每年都会跟老同事聚一聚。那时候从新京报回经观,之前老领导就找了我几次,问我什么时候回经观,也是认为我有潜力。我当时进《新京报》是迟宇宙招我进来的,对我有知遇之恩。所以我也跟经观的老领导说,只要迟宇宙分管着我就会继续在报社,如果他不分管了,报社还需要我,那我就可以回经观。

经观是我一直想去工作的地方。新京报毕竟是日报氛围,我们经济部不是深度报道部门,做重磅调查的偏少,大多还是消息资讯,节奏偏快。我还是想着回到经观,写一些有深度的内容。所以在2005年4月迟宇宙不分管经济部的契机,我就回到了经观。

回到经济观察报,我的成长也很快,主要是负责上市公司、券商、证监系统的报道,所以也会大量参与一些深度内容。此后在经济观察报工作的7年时间,我拿过三个年度杰出作品奖,两个年度的杰出记者奖,也是报社每个年度分量最重的两个奖项。

传媒见闻:后面您一直专注于资本市场的报道,最后做到了高级记者,在这期间您也参与创办了深蓝财经,深蓝刚创办时是什么情况?

黄利明:我其实不是最早创办深蓝财经的人,不过在创办半年多左右我就加入了,当然也算是联合创始人。当时的深蓝财经,是比较松散的,也是想着为记者圈搭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我的加入就是想着和李德林、涂劲军一起创业做点事。一开始是办各种线下的媒体沙龙,做一些直播。后来由于大家当时都不想冒险出来创业,就我一个人很坚定很坚决,也没有用。所以这个项目在2014年之后参与就很少了,也基本退出了。现在我们当初参与的人,大家基本都有一摊自己的事情,也很好。包括张威创办了新媒体“易简财经”,在圈内也很有影响力。

传媒见闻:决定创办《德林社》是因为看到了新媒体的确定性机会吗?为什么一开始就决定要做视频节目?

黄利明:创办德林社,确实是看到了新媒体的确定性机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很重要。而为什么做视频,是因为财经脱口秀,既有文字的呈现,又有专业和通俗的变现,也有画面人设的人物标签化,而且短视频已经开始,技术上也能开始低成本呈现了。因为我们当时想着,不知道商业模式在哪,但积累粉丝积累流量这个方向总是没有错的。

传媒见闻:我们知道您会直接参与《德林社》内容的创作和运营,为什么当初决定叫德林社而不是利明社这样的品牌呢?

黄利明:前期我会参与《德林社》的内容创作和运营,现在已经交给我们的合伙人李勇了,所以平时做些什么内容我基本上不知道,只有微信推送发布后,我才有可能知道。李勇也是资深财经媒体人,他是从《财经》杂志离职加入的我们团队。此前在媒体也一直做资本市场的报道,包括对接证监系统的报道。

叫德林社,是因为德林在圈内有影响力,也是财经畅销书作家,所以想打他的个人化标签做社群。合作最重要是相互信任和尊重支持,不为眼前小利所纠结。我不是一个很愿意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的人,德林虽然普通话差了点,但川普一流,能说会道,有才有料,又风趣幽默,所以就用了他个人化的标签来做我们的新媒体品牌。

传媒见闻: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特别困难的情况?

黄利明:创业初期我们有快发不出来工资的时候。我们初期创业资金是朋友支持的100万元。前期我们的收入核心是社群会员与知识付费,基本上没有广告,我们当时也看不上广告收入。所以我们前三、四年一直是社群收入占据了我们核心主要收入。后期,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联系合作,才有了这块业务的拓展。

传媒见闻:从《德林社》到《尺度》,是自然的过渡还是又一次转型?

黄利明: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渡,当然也可以说是一次转型。这个自然过渡,是从德林社财经社群升级到投资者社区。而从转型而言,那又是从新媒体的内容+社群创业,转向技术+运营的APP流量生产运营方式。客观来说,是从内容创业,走向了互联网创业。这应该是完全不同的维度,有了尺度APP,就需要有技术团队,需要有互联网产品团队,需要有APP运营团队。这一系列既是自然过渡,更是转型。

传媒见闻:从目前来看,包括对深蓝、德林社、尺度这几个项目您怎么评价?

黄利明:从目前来看,深蓝财经还是内容创业,德林社是内容+社群创业,尺度是技术+社区互联网运营的创业。内容创业做公号,大家从媒体记者编辑下海是相对擅长的,小作坊模式也能有不错的收入。由内容到社群,是需要个人标签化来实现的,是需要有服务意识的。而从社区互联网运营,既需要技术团队加持,也需要互联网运营的流量思维来实现的。我也知道,深蓝财经一直有探索财经资讯的新媒体大数据通路,也希望深蓝能越走越好,也能走出媒体内容创业的新模式。

传媒见闻:为什么会创办尺度,尺度现在的重点业务是什么,未来想做成什么样?

黄利明:尺度APP的上线,是基于大趋势判断的。中国正在进行居民财富的证券化,权益投资时代来临。中国正在进行国家资产的证券化,即注册制来临,企业加速发行上市。而注册制时代的核心是回归价值,意味着未来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会更加分化。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稀缺时代正在过去,垃圾股难以乌鸡变凤凰,退市个股一定会越来越多。概念股满天飞,造概念的乐视时代正在过去。没有成交量的僵尸股将会越来越多。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价值创造、挖掘、输出与传播能力的上市公司,将难以获得合理估值,仙股也将会越来越多。

这就更需要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优质社区。因为注册制时代,将更加考验我们的价值发现能力,投资专业能力,以及克服贪婪与恐惧的能力。尺度就是遵循“价值为尺·投资有度”的理念,以发现有价值的好公司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投资者聚合平台。

现在公司全网拥有逾400万粉丝,旗下尺度APP现有130万下载用户。通过价值排雷、笔记动态、直播、7*24小时快讯,尺度APP融合汇聚4000多家上市公司“股东群”聊天室,立体打造有质量的股吧——股票投资互动社区。我们希望让投资者在这个平台上能一起去“发现有价值的好公司”,进行互动分享学习交流,搭建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桥梁。

我们除了要加大内容的覆盖之外,未来还会在大数据和大数据系统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实践。我们也会加强尺度APP工具化的开发与运营。

传媒见闻:回头来看几次创业,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浓缩最重要的经验或者感悟,会是什么?

黄利明:商业的核心是创造价值,生存的核心是营收和利润,同时需要专注和坚持。如果不能给客户用户创造价值,营收和利润就难以实现。媒体人下海创业,有很多有理想化的成分,也有很多能力圈的认知误区。没有良好的营收就难以生存,没有良好利润就不能说成功。而在创业的路上,专注很重要,不要想着自己有三头六臂,啥生意啥服务都能干,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去发挥延展和突破,这就需要坚持。当然,我们也还在奔跑的路上,离成功还有距离。坚持活下去,才有希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