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从电话线到互联网:网络艺术的起源(上)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320655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电话线到互联网:网络艺术的起源(上)

电脑博物馆 www.DNBWG.com 站长

这篇文章是应艺术家叶甫纳老师之邀,在中央美院互联网艺术选修课上做的一次线上讲座。讲座的初衷是“讲一下WWW之外的互联网艺术”,当我开始构思这个话题的时候,似乎看到《新媒体读本》(The New Media Reader)所提到的各式机电、电子和电脑设备一件一件地向我飞来……是的,像Oculus Rift这样的头戴式VR设备起源于150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这“史前时代”的Internet又该从何算起呢?
在一番思索之后,我认为“互联网艺术”是电信艺术和电脑艺术的结合,因此我决定将自己的演讲的边界定在使用电讯网络的艺术创作和具备“新媒体”属性的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时代:1970年代,并以90年代末WWW占据Internet上大部分流量作为结尾。
也因此,这一次的讲座包含了“使用电讯网络的艺术创作”和“启发了新媒体创作的网络技术”两个主线。希望听众们能够沿着这些线索,找出“互联网艺术”在新媒体艺术、电信艺术和当代艺术中的坐标。

如果大家能看到投屏的话,应该能看到这是Windows 98的桌面,然后中间这是office97是一个旧的微软Office版本,大概是已经20多年之前的了。这样的设置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更retro、更怀旧一点的这种感觉。

我就给大家这么我今天大概我定了一个主题,就是从电信艺术到互联网艺术,希望能够用这个机会能给带大家来体验一下从1970年代到现在,在当代的互联网形成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相关艺术创作的一些影响和中间的一些重要的节点。我大概会按照时间顺序来分享,然后中间会穿插一些就是说这种各种老式系统的演示,也是希望能够带大家走一次旧式信息系统的旅程。

今天展示的幻灯片也是用Office 97制作的,我贴了许多Office系统的“剪贴画”,这中间小小宝宝是很著名的一个网络模因(meme)叫跳舞宝宝(Dancing baby),把小宝宝放进来之后,比较这种古老而土气的这种PPT一下子变得有点鬼畜了。

现在大家都会很惊叹于这种互联网创造文化现象的这种能力。刚才跳舞宝宝的也是在互联网上作为gif动图过来传播,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模因的。我们今天会希望能够引发下面三个话题的探讨:

  • 从技术上的互联网(电缆、TCP/IP及各种应用层协议),那么是如何成为今天在文化上面包罗万象的联系一切的“互联网”的。
  • 我们现在讲互联网艺术的时候,那么“互联网”它究竟是指什么东西,或者说它究竟是哪一些观念而构建出来的。
  • 艺术创造者在利用这种特定的技术条件进行创造时候,所处的技术背景和历史是什么样子的?

电信艺术的早期实验:在可视电话中“直播”翻花绳

在许多场合下,现代电信艺术的起点被认为是Vera Frenkel的可视电话作品String Games

她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完成了一个这样的一个演示,利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视电话系统,表演了一种并不复杂的内容:许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翻花绳。

在这张图中的文字介绍里,提到她的创作理念是满straightforward(直接)的,就是把翻花绳的这种手部动作的图像,通过电信网络传到另外一个城市里面去,标有Transmission的是它的发送端的样子,另一边Playback是回放一端的情景。

电视电话这个事情在当时有着蛮多的文化意向,在《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一个70年代的科幻儿童文学里面出现过的电视电话系统似乎是神也一样的预言了FaceTime的出现,让人感觉仿佛是又一次漫游了未来。

最早的“网课”PLATO

接下来我们要讲到的是这个叫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 Automated Teaching Operations - 自动教学用程控逻辑,与“柏拉图”发音相同)的终端。

PLATO终端是伊利诺伊大学开发一套网络教学系统,它在科技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源自于其产生了很多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的应用。比如说像最早的社交网络、最早的网课、最早的线上游戏以及触摸屏设备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这张图是当时的伊利诺伊大学学校的一个电脑房里面的情景,里面的学生使用的就是PLATO终端。

它的终端就是这样的。这个系统它最开始的时候纯粹是一个工具,并没有人有意的去用它进行艺术创作,但它确实是包含许多早期的电脑平台里的审美体验,而因此变得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它的运行,在IRATA.ONLINE和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都有可以不用安装直接运行的网页版,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IRATA.ONLINE上的介绍安装桌面版本,PLATO最早的画面是黑白的,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后来重建的系统,因此可以支持彩色图形。这个系统很古老,因此它有“千年虫”,2000年之后日期是没法正常处理的。因此IRATA系统的维护者把表调到1992年。

这套系统它的基本组织架构是一系列的课程,然后比如说我们来搜一下刚才提到著名的eyeq,这是一个眼科学的教学系统,他是来教医学生眼睛的各个结构和对应的名字。

还有一个好玩的程序是ROSE,它开发于1975年,通过修改它的参数,它就可以去生成许多不同的分型图案。

这套系统里面它还有一些游戏,比如说像最早的空档接龙(FreeCell)就是出现在 PLATO的平台上的。游戏运行在远程的服务器里面,你可以认为是网络游戏的一个雏形,PLATO里面还有一些可以联机玩的游戏,但是我现在因为没有人跟我配合,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展示联机那一部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尝试。

PLATO终端是非常70年代风格的电脑网络体验,但它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互联网,因为它没有没有互联,只是将电脑终端连到的单个的服务器(大型主机)上面。

7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像PLATO那样的系统很多时候都不只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在用了,在当时不仅是理工科,人文学科的学生们也会使用这样的系统。比如说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给大家看一下,你会发现在PLATO里面可以显示中文。虽然当时的电脑都不能够原生的处理中文,因为那个那个时候还没有实用化的中文编码;但是因为它是一个图形的系统,在一些场合下会用它的图形功能来显示中文,下面的图就是PLATO系统里面显示中文字符的效果,当年在PLATO上学中文的学生如果还在用中文的话,现在或许都已经是“中国通”或外交官了。

图文电视(Teletext)与图文软件(Telesoftware)

接下来值得一提的是BBC的Ceefax,它是最早的图文电视系统。可以显示丰富的字体和图形,展示了70年代计算机和电视网络结合带来的新奇的视听体验。

v2-93115f02fb4a5d31a76ebf3ec4b1ab4c_b.jpg

Ceefax的出现是在1974年,到1983年的时候,图文电视的功能进一步被加强,除了电视上观看的信息服务,它甚至成了一种软件发行的渠道,当时BBC就曾利用Ceefax向BBC Micro电脑的用户发放过软件。

v2-ac6ce2249c93e7d285c6f67196348a87_b.jpg
Ceefax传送软件代码的画面

在图文电视博物馆,可以观看更多好玩的图文电视画面:http://teletext.mb21.co.uk/gallery/

1977:个人电脑的革命

接下来就是个人电脑革命的开始,这是1977年的三款电脑:最左边是Commodore的PET,中间就非常著名的Apple II,右边是Tandy的TRS-80,这三款电脑发布的时间都非常接近,大概都是在1977年的夏天发布的。

从这个时代开始,个人电脑开始广泛进入家庭和中小型企业,在此之前普通人想使用电脑通常只能在一些大型机构中,通常是学校里面才能接触到。而在微型电脑则是发烧友的专利,他们会自己用散装的零件和芯片把它拼装成一台电脑。

而1977年的这三款电脑,你可以买回家来插上电,然后“bang” 一下开机就可以用了。很快爱好者们就挖掘出更多有趣的电脑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就是电子公告牌,也就是BBS。

电子公告牌(BBS):在线论坛的起源

BBS代表着面向公众而不仅仅是像PLATO那样仅对校园里的师生开放的电子社交平台的出现。BBS的基本运作逻辑延续至今,通常被称作网上“论坛”。今天的“论坛”正是当年BBS的直接后代,

BBS的一个特点是由爱好者自发运营的,然后使用电话线进行连接,当时的BBS用户没有网址的概念,所以说要连上BBS就需要知道BBS服务器的电话号码,然后用自己电脑上的Modem就是调制解调器,打电话到服务器的Modem,服务器的Modem接听电话,电脑就算“联网”了。

当时的BBS通常提供纯文本信息和文件传输服务。那么第一个BBS系统是1978年的CBBS,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的站长和他使用的服务器的合影,在Telehack网站中,我们可以体验与当时情形相似的BBS系统。

Telehack是爱好者们开发的一套模拟这种老式网络环境的网站,还原了不少早期的网络应用。大家可以看到下面这个电话号码(312)545-8086,这个电话号码正就是当年芝加哥的CBBS所使用的真实的电话号码。那么我现在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拨号上去的这种感觉。图中的ATDT是控制 MODEM拨号的指令。

好,连接上之后,我们看到照片中站长的名字“Ward Christensen”,我们尝试列出上面的文件列表,会看到里面是一系列文本文件(Text-files)。

也因此“textfiles”也成了文本BBS的代名词,在http://textfiles.com/ 中,美国历史学家Jason Scott收集了大量早期BBS的资料。

电话线连接一切

这就是大概是80年代的情况:“电话线连接一切”。那个时候没有像光纤,或者是ADSL和Cable Modem这样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通信都是需要通过电话网络来进行。

电影《战争游戏》中出现的Modem和电脑终端,这部电影生动的展现了当时计算机使用电话网络通信的情形

除了电脑和调制解调器,在电话网络上面也有很多别的增值应用,比如说传真就是其中之一。在1980年的时候,就有艺术家开始尝试用传真来进行创作了。

传真艺术(Fax art)的出现

巴西当代艺术家Paulo Bruscky(保罗·布鲁斯基)在1976年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复印机进行创作,到了1980年的时候,他开始使用传真机创作,这张照片展示了他的创作过程,他趴在复印机的扫描面板上,将自己的面孔扫描进去。

这个试验的结果就是Xeroxperformance,下面的照片就是当年的作品,通过传真机从累西腓(Recife)发送到了圣保罗(São Paulo)。

调制解调器的普及

在1981年,Modem(调制解调器)变得更加平民化,Commodore的VIC-20配套的Modem是第一款卖出超过100万支的调制解调器,这个Modem比之前的所有型号都便宜,只卖99美元。

因此那个时候基本上来说所有的电脑爱好者,如果他们有这款VIC-20电脑的话,都会去给他买一只调制解调器,许多围绕家用电脑的Modem应用,比如联机游戏,也开始变得流行了。

我自己也有一台VIC-20和配套的Modem。不过我的型号要新一点,最早的型号它需要连在电话上进行拨号,新的Modem就不需要电话机的配合,可以自己拨号了。

今天的爱好者还开发了Modem模拟器,可以通过Wi-Fi网络模拟Modem的运行,这段我自己拍摄的录像展示了Modem连接到一个BBS上的效果,可以看到许多人的留言。

Commodore Modem连接到BBS

Minitel的全国联网

前面提到BBS是由爱好者运营的小型系统,而1982年的时候,在法国出现了一个大型的全国性的通信网络,叫Minitel,这是法国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的计算机终端网络。

被称做“互联网之前的互联网”的Minitel里面的功能包罗万象,许多今天互联网应用的雏形,都在 Minitel上出现了。

Minitel使用自己定制的硬件设备,就是图中的小盒子,是一款电脑终端。你可以认为它不是一台完整功能电脑,因为它几乎没有计算能力,不能安装软件,所有的功能都需要联网执行。

Minitel是一个半图形化的系统。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由字符拼接以及像素来生成的这种图形。同样的,热心的爱好者制作了它的网页版模拟器。

大家可以尝试下面的链接试用Minitel:

le Minitel du XXIème siècle

3614 HACKER - Serveur Minitel multi-voies des années 80-90 intégralement restauré à l'identique.

如果想尝试制作一个Minitel风格的页面,可以用这个在线编辑器:

https://zigazou.github.io/miedit/

Commodore 64和PETSCII

1982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设备,就是Commodore 64,你可以认为它是美国人的“小霸王学习机”它不仅是许多人的第一台电脑,也是重要的游戏设备,同时也是史上最畅销的单一型号电脑。

它畅销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说卖了 2000多万台,也有人说是没有那么多,是1200多万台,直到最近好像这个数字才被树莓派给超越,因为电脑的型号更新特别快,它不像游戏机,一个游戏机能卖到5~7年甚至更长,大多数的电脑型号到1~2年之内就会被淘汰。但Commodore 64电脑确实很长命,他从1982年一直卖到了1993年。Commodore 64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Chiptune的设备,就是很多人会很多音乐家会在上面做芯片音乐。

我给大家看一下Commodore 64运行起来是什么样子的,我运行一个Commodore 64模拟器,它里面用的是BASIC语言,当然电脑的话许多人会用它来做生成艺术,一个最著名的代码来自于它的手册,也就是“10 PRINT”用它来画迷宫,直到今天的话许多的电脑艺术都使用了类似的原理,通过随机数和代码来自动生成,因此被称作“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s)。

PETSCII图案和代码表

Commodore 64里面使用的和普通电脑里面ASCII编码不一样的字符集,叫PETSCII,它里面包含了许多普通电脑里面所没有的这种特殊的符号,因此一些爱好者开始用它来拼接成比大家所看到的ASCII Art更加复杂的一些图案。

大家可以尝试在这个网站上创建自己的PETSCII Arts图案:http://petscii.krissz.hu/

这种图案在一些专门针对这种专门针对Commodore 64电脑的BBS上面的特别集中的涌现出来, 在我居住的温哥华临近的维多利亚市,就有一群爱好者们自己组建的这样一个BBS。

它的进站画面展示了这个BBS的硬件配置,为了让老式的Commodore电脑和Internet互通,他们使用了树莓派作为网关。

它的出站界面也很有特点,是很有代表性的PETSCII图案。

走进美术馆的ASCII Arts

1983年的时候, 英国艺术家Roy Ascott主导了一个远程信息处理作品《文本的褶皱》(La Plissure du Texte)。远程信息处理的英文叫“telematic”,跟“automatic”有一样的词根。

Roy的创作使用了一个叫I.P. Sharp的分时网络,这个网络提供了原始的电子邮箱服务。不同的艺术家跨越了11个城市进行创作

v2-f8533244b4709696401ec91a4872e350_b.jpg
I. P. Sharp Associates的总部在加拿大多伦多,其分时网络此时已经可以跨洋通信

这是当时的一个情景,展示了多伦多、旧金山、温哥华,维也纳的情景,除此之外还有匹兹堡、阿姆斯特丹、悉尼、檀香山、多伦多、巴黎、布里斯托、阿尔玛(Alma, Quebec)的艺术家参与创作。

在网上还可以看到这次创作的全文,最开始的“FROM NORM TO NORM”是加拿大艺术家Norman T. White发给自己存档的记录。

Norman T. White保存了这次创作的全文:http://www.normill.ca/Text/plissure.txt

ASCII Arts在当时有很多民间的创作,通常都在BBS上进行创作的,而这次创作的价值在于它被正式的作为美术作品来展出 ,在1983年12月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Electra. L’électricité et l’électronique dans l’art au XXe siècle (Electra. 20世纪美术中的电气和电子技术)中展示了这幅作品。

FidoNet和Usenet

1980年代晚些时候, FidoNet和Usenet就开始流行。我们刚才已经看过了CBBS,和Commodore社群所使用的BBS,而FidoNet是BBS站长们的一个松散的“联盟”,由于长途电话费用很贵,所以电话线连接的BBS通常只能服务同城的用户,为了实现跨城通信,BBS站长们利用晚间长途电话的优惠时段互换各自站点上的邮件,这样就可以实现不同城市间BBS用户互通电子邮件了。

Usenet后来也被称作新闻组网络,它主要是由高等院校来维护的,它通过他叫做UUCP的网络协议,把用户发布的内容从一个服务器拷贝到另一个服务器上面去,而形成一种信息共享的平台。在当时,Usenet服务器之间通信的主要方式也是电话线。Usenet上的电子邮件服务也很流行,并对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服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今天仍被用作传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就起源于Usenet网络,而许多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软件,也支持查看Usenet新闻组的内容。

在Usenet上查询一篇带有ASCII Arts图案的帖子

我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用Linux服务器上的PINE客户端查看Usenet信息,这款软件最初发布于1991年,虽然有点新,但也很接近80年代的体验。

在Usenet上查询中文有关的新闻组,alt.chinese.text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文新闻组

1983年的时候整个Usenet大概有100多个新闻组(Newsgroup),每一个新闻组相当于一个独立主题的讨论区,而今天整个Usenet的新闻组数量超过11万,仍在活跃的组大概有两万个。查看新闻组之前要订阅它,然后就可以在客户端中看到了。

到了90年代后半叶,图形化的新闻组客户端,比如Outlook Express就成了大多数用户的选择,中国本土的新闻组也诞生于这一时期。

我们已经讲到了Minitel、FidoNet和Usenet,在80年代,即使今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人们仍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而接下来我们提到的,则是今日ISP(网络服务提供商)的雏形:在线服务(Online Services)。

相比出于政府政策的Minitel、出于业余爱好的FidoNet和学术用途的Usenet,在线服务是最早商业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979年,CompuServe第一个面向大众提供电话线拨入式的在线服务,最早的GIF动图就出自这家公司。随着Modem的流行,80年代下半叶成为在线服务的黄金时代。

CompuServe的DOS版客户端

1990年代最成功的Web 1.0公司“美国在线”就起源于在线服务,1985年11月,弗吉尼亚州维也纳成立了一家为Commodore 64和Commodore 128电脑提供在线服务的Quantum Link(量子连线),也就是美国在线的前身。

Commodore 64电脑的Quantium Link界面

美国的一些爱好者们在互联网上复原了当年Quantum Link的一些功能,这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体验一下当时在线服务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People Connection,应该是最早的社交网络,The Mall,一个网上商城,以及Just For Fun的网络游戏。

国外爱好者复原Quantium Link服务的相关资料:http://q-link.net/

多媒体和图形界面

1985年,个人电脑进入多媒体的时代,图形界面和电脑音乐的效果让艺术家们在电脑上的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著名的游戏开发商艺电(Electronic Arts)中的Arts并非是徒有其表,无论是1984年的Music Construction Set还是1985年的Deluxe Paint都曾经是重要的电脑艺术创作工具。

而在当年艺术界和科技界最著名的一次合作,要数安迪·沃霍尔和Commodore公司的合作了,沃霍尔不仅参加了Commodore的Amiga电脑发布会,还使用Amiga电脑创作了若干作品。

Andy Warhol paints Debbie Harry on an Amiga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图标

这些作品在沃霍尔生前并未发表,直到2014年才被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卡内基美术馆的研究人员从沃霍尔使用过的软盘中恢复出来。

卡内基梅隆大学2014年的新闻稿:https://www.cmu.edu/news/stories/archives/2014/april/april24_warholworksdiscovered.html

最知名的传真艺术作品:《国际艺术联合》

沃霍尔在1985年还参加过一个重要的创作,就是与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和东山魁夷一道利用传真技术创作的《国际艺术联合》(Global-Art-Fusion).

通过越洋电话,这次创作跨越了4个城市,从杜塞尔多夫、纽约发送到东京,最后被传真到维也纳的列支敦士登博物馆(Liechtenstein Museum)。

Usenet和FidoNet成为国际化网络

1986年,Usenet已经成为连接欧、美、澳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化网络。

v2-b456983961980fac94f59084c7352687_b.jpg

在当时,人们常用的“网址”即不是我们今天提到的域名,也不是IP地址,而是UUCP地址。它的格式是利用叹号连接起来的一系列主机名,用来标识到达某个服务器的路径。

1992年,中文新闻组的早期用户林玮发在alt.text.chinese中的帖子显示了他在华盛顿大学的UUCP地址

同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ET开始使用1981年开发出来的TCP/IP协议,并实现了与ARPANET的互联,这就是日后国际互联网的基础,此后NSFNET逐渐取代的ARPANET的地位,成为日后国际互联网的骨干网络。

WWW出现

1990年ARPANET计划结束,其基础设施被私营企业所收购,ARPANET的地位正式被NSFNET取代。

同年,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欧洲原子能机构CERN开发出World Wide Web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万维网,WWW”,最开始WWW只能运行到NeXT电脑上,而这并不是大多数网络用户所使用的设备,因此在91、92年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在用WWW。

WWW开始被广泛使用要等到1991年line mode browser(行模式浏览器)的出现,它是历史上第二个网页浏览器,也是第一个跨平台的,被广泛使用的浏览器。在CERN的网站上,仍然可以玩到这款浏览器的模拟器:Line Mode Browser 2013

1993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更加接近现代浏览器的,图形化的Mosaic的出现。它的开发者开发了Netscape网景浏览器,而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也使用了来自Mosaic的代码。

明尼苏达地鼠

在1991年的时候出现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协议叫Gopher,跟WWW一样,Gopher也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协议,因为它也是跑在TCP/IP上。Gopher是在明尼苏达大学发起的,可以提供文件查询搜索下载这样的服务,以文本的信息为主,自由度比较低,但也有不少爱好者偏爱这种纯文字信息的简洁。

Martyn Hampson的HGopher,是90年代初流行的Gopher浏览器之一

Gopher最重要的一个缺点就是它的服务器端是收费的,虽然它曾经WWW非常有利的竞争者,但是1993年收费之后,许多人就不愿意再用Gopher了,那个年代以NSFNET为骨干的早期互联网尚未商业化,甚至NSFNET本身较为严格的限制其商业用途,它的使用者们自然会对收费软件有一种天然的抗拒。在Gopher上有一种类似Blog的东西叫Phlog,也是ASCII Arts创作者集中的地方之一。

现在关于Gopher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一个叫做Floodgap的网站上。里面有一些很酷的东西,比如ASCII Arts格式表现的月相。

在Gopher的世界里还出现过一个很酷的东西Gopher VR。Gopher 是目录式的。而这个软件把这种目录把它三维化了。这个软件最早出现在SGI工作站上,就是侏罗纪公园里面经典台词“Its a UNIX system! I know this!”的那种机器上面,在90年代的时候,SGI工作站是最强大的计算机图形处理设备,人们曾经利用它探索了三维图形在UI/UX上的若干可能性。

在Floodgap网站上,提供了一个Gopher-HTTP代理服务器,可以在现代浏览器上使用Gopher:http://gopher.floodgap.com/gopher/

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的“实验室”栏目,提供Gopher、Telehack、PLATO、Ceefax的模拟器:http://www.dnbwg.com/labs.html

1994年,Netscape网景浏览器问世,而现代意义上的“互联网艺术”也将在这一年出现,下一集我将会介绍商业化后的国际互联网的上的网络艺术,以及中文世界特别是中国大陆早期网民的情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