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阶段性认识 Product/Market Fit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819544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阶段性认识 Product/Market Fit

神策数据首席人才官,创始人&CEO

作者:桑文锋,神策数据创始人兼 CEO,前百度大数据部技术经理

每隔一段时间,对创业的认识就会有变化。两年前写过两篇文章:《拿天使投资要回答的 6 个问题》和《初创公司在业务上要迈过的两道坎》,是当时的创业心得。在后一篇文章里,我总结到在经历的做有用的产品和做成生意之后,可能经历第三道坎:业务方向到了天花板,没想到过去这几个月我真的在为这个问题伤脑筋。

刚开始考虑创业时,我觉得 Idea 很重要,没有 Idea 都没有一个原点。等有了 Idea 想要行动时,又觉得 Team 很重要,没有 Team,什么 Idea 都没有意义。等到有了 Team 真正开始做时,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 Product 又能满足需求又有竞争力,就比较重要了。可等到 Product 很好的在售卖,我又发现 Market 本身就成了一个问题。

当找天使投资时,虽然也会面临市场规模的问题,但投资人对待市场规模的态度很不一样。我最早是想做一个相亲活动网,用大数据解决相亲问题。当时我和合伙人去参加一个创业大赛,直接被评委喷了回来。他提到婚恋市场的第一名世纪佳缘也就一亿多美元,即使把它吃了还是很小。后来我们又考虑过针对智能硬件做大数据服务,结果调研一圈下来,发现出货量都很低,那在其之上做大数据服务的话更是起不来。之后不断迭代,才转型到了现在的大数据分析服务。

大数据分析是一个方向,至于市场空间有多大,是不好量化的。好在天使投资人关心的是事情靠谱团队靠谱,至于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可以边走边看。如果市场空间明显是可见的很小,那天使投资人肯定也是不投的,一般会建议创业者换个方向。在 C 轮之前,投资人主要是对项目市场空间做定性判断,有量化的数据更好,但到了 C 轮及以后,就是明显的算账了,等到上市公司,那就是非常精确的营收及市场预测了。可以说越往后走,越需要遵从资本市场的逻辑。

但我们如何去量化一个市场?如果创业方向做的是存量市场,这个比较好办,只要把已有的市场数字拿到就可以了,无非是如何重新切蛋糕,就像前一段上市的 Zoom,视频会议市场是个已有市场,只要预估市场份额及市场增长率,就可以量化出来增长空间。但如果是增量市场,这就不好办了,就像 2001 年你问拉里佩奇搜索市场的商业化前景到底有多大,估计他是说不清楚的。但市场又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能从某种程度的影响市场,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所谓时势造英雄。我个人觉得要做一家独角兽公司,是可以通过团队自身努力实现的,但是要做百亿美金的公司,就需要风云际会了,就是真正有那么大的一个市场。

市场这个词用的太广太泛,我们提起它时,往往对它的所指是含糊不清的,为了稍示区别,我这里用 Market 来重新界定它。那什么是一个 Market?从广义来说,它包括供需两个方面,有供有需才有交易,才能形成循环,这种供需规模就是市场空间。从狭义的 Product/Market Fit 来说,Market 更多的是指需求,需要 Product 来满足。我现在是把 Market 分层四个方面:

    • 需求:个体的需求痛点,比如吃饭需要用的工具、更快的到某个地方去。
    • 商业化:个体愿意花多少钱来满足需求,比如花一块钱来吃一碗米饭。
    • 客户群体:有多少人有这个需求,规模有多大。
    • 竞争态势:已有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的?是红海还是蓝海?前三点可能都挺好,但竞争很激烈,也不一定是个好的 Market。

当我重新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拆解时,我发现之前总结的拿天使投资要回答的 6 个问题基本都包含了(市场规模、客户需求、产品形态、竞争态势、规模化、团队)。只是在天使轮阶段,对于商业化本身要求没那么高,主要还是停留在做一个有用的东西层面,其他的问题可以慢慢考虑。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一般都有市场部门,而市场部门是叫 Marketing,是一个动名词,指营销。它的核心定位是把产品定位之类的 Broadcast 出去,获取潜在客户。它的主要职责是向外传递。而从市场获取信息反馈,指导产品决策的职责,往往会交由专门的商业分析部门。不同的企业可能分工不同,我自己看到的市场部门,更偏向是营销部门。

配合这四个方面,正好是 Product 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三道坎:

    • 做一个有用的东西(可用):其实许多创业公司死在天使轮,原因是做不出有用的东西来,要么是需求不存在,要么是产品做不出来。
    • 做成一个生意(可卖):生意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能卖的出去,并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其次是要产出大于投入。如果做出来的东西不够好,可能就卖不出去。有时候能卖出去,但是卖一单亏一单,就像 2015 年许多 O2O 项目,像上门洗车之类的,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生意模型就不能成立。
    • 行业天花板:这就是客户群体规模和竞争态势所形成的天花板,潜在客户被挖光了,或者已经被竞品所占据没办法扭转,这样就很难进一步规模化了。

理解了以上 Market 的四个方面以及 Product 的三个阶段,所谓 Product/Market Fit,就是需要根据这种组合关系来判断当前所处的局面,需要通过调整某个维度,来让局面变得更好。比如已有客户群体吃的差不多了,那就要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客户群体可以开拓,或者说不改变客户群体,来提升一下客单价,就是改变了商业化的情况。

就拿我们神策分析最早面对的客户群体来说,是针对电商和 O2O 的,结果后来 O2O 企业大量挂掉,我们逐步切入了互联网金融客户群体,再之后又逐步切入了在线教育客户群体。除了行业上的变化,还可能是客户群体的阶段差异,就像《跨越鸿沟》里所描述的创新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拖后腿的一样。神策最早面对的客户是创新性的,对他们来说,只要有功能就行,剩下的他们自己搞定。可后来逐步接触了一些大众市场客户,那关注点就围绕具体的业务场景价值了。因此,对 Product 本身也要做出调整,来适应这种 Market 变化。

去年八月我们神策客景推向市场时,同样面临了市场成熟度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需求以及客户成功团队的需求,确定了神策做了这款客户成功管理工具,我们自己用的很成功,我想着其他 To B 服务的企业应该也是刚需,结果发现这样的潜在客户比预期少很多。这让我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敬畏之心,可见 PMF 不是一种自我感觉,还是要靠市场的实际反应来做验证。如何去做好 PMF,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揣摩。

以上是我对 PMF 的阶段性认识,如果拿这个拆解来看你现在的项目,你会有什么感想?欢迎探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