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振荡器基础4——什么是多谐振荡器(又称:弛张振荡器)?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92950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振荡器基础4——什么是多谐振荡器(又称:弛张振荡器)?

物联网技术顾问

一、多谐振荡器

与前文所述的LC振荡器不同,多谐振荡器(Multivibrator)产生的振荡波形不限于正弦波,还能是方波、锯齿波、三角波、脉冲波等等波形……

多谐振荡器的应用非常广泛,譬如,驾车时打开一闪一闪的转向灯,就是由多谐振荡器实现的:

v2-38e68edfe622018030872d0458089ad0_b.jpg
图1-汽车转向信号灯

从振荡的状态来说,多谐振荡器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图2-多谐振荡器的类别(Multivibrator)
  • 非稳态多谐振荡器(Astable Multivibrator):不需要输入信号来触发(自激)。对于输出信号,有两种状态,但不管哪个状态都不稳定,总是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一张一弛,所以又称为“弛张振荡器”(Relaxation Oscillator)。
  •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Monostable Multivibrator):需要输入信号来触发。触发后,输出信号处于非稳态,但持续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回到稳态。这种电路可以用于延时、消除抖动等。
  •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Bistable Multivibrator):需要输入信号来触发。触发后,输出信号由一个稳态转变到另一个稳态。这种电路是Memory的基础,有待日后分析。

以下,主要介绍非稳态多谐振荡器(弛张振荡器)。


二、关于“非稳态/张弛”振荡器的形象类比

对于“非稳态/张弛”振荡器,我们可以用“跷跷板与水桶”的例子来做个类比:

v2-6f667451a58de3ba62cc7f6e08e3903c_b.jpg
图3-跷跷板与水桶
  • 初始的时候,跷跷板左边是重物M,右侧是水桶;水桶为空,故而跷跷板向左倾斜;
  • 然后是一个持续给水桶灌水的过程;
  • 随着水桶里的水增多,在某个时刻,水桶重量大于重物M;跷跷板向右倾斜,水桶打翻;
  • 水桶打翻后,水桶重量再次小于重物M,跷跷板向左倾斜,回归到初始状态,周而复始;

上述跷跷板的左倾和右倾,代表两个状态,系统在这两个状态中徘徊,无法稳定在其中一个。不过这是一个机械设备构成的系统,要落实到电子世界里,如何实现呢?

图4-非稳态/弛张振荡器的工作方式类比

可以想到:代替“水桶”的是电容,“灌水”就是充电,“重物M”是个参考电压,而“跷跷板”由比较器(运放)来实现!


三、基于运放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

我们构建电路图如下:

图5-基于运放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电路图

运放的输入两端是a和b,a是由运放输出分压获得,b连接电容。运放的输出端是c。

图6-输出信号与电容时序图

运放的输出在﹢V0和﹣V0两个状态中切换变换,这是因为:

  • 当a大于b,运放输出高电平,即c为高;
  • 由于c为高,c通过电阻对电容进行充电,随着电容充电,b电压上升;
  • 当b大于a,运放输出低电平,即c为低;
  • 由于c为低,电容通过电阻进行放电,随着电容放电,b电压下降,并重新回到第1步;

振荡频率有涉及公式计算,在此不列出,但可想而知与电容、电阻的值有关系。


四、基于三极管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

基于三极管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设计非常巧妙,它由两路R、C、三极管构成,其中,一路C会控制另一路上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

图7-基于三极管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电路图

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出——Out1和Out2,两个输出端信号互为反相,实现两个状态之间振荡。如果Out1和Out2分别接两个LED,两个LED就会交替闪烁:

图8-TR1和TR2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信号波形

工作原理有几个要点如下:

  • 三极管工作于导通和截止状态,导通时集电极接近0V,截止时集电极接近VCC;
  • 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假设电容左-右两端电压压差为D,如果右端为0V,则左端为(0+D)V,如果右端瞬间由0V变为-10V,则左端电压就是(-10+D)V。

现在假设TR1截止,TR2导通:

  • VCC经过R1、C1、TR2基极、TR2发射极,向C1从左至右充电;同时,VCC通过R3、C2、TR2集电极、TR2发射极,向C2从左至右充电;
  • 当C2从左至右大于0.6V,TR1导通,TR1集电极为0V,这使得C1左端为0V,由于之前C1是从左至右充电,即左端电压大于右端,现在左端为0V,意味着右端为负,这会瞬间关闭TR2基极-发射极回路,使得TR2截止;
  • 系统进入TR1导通,TR2截止的状态,并周而复始。

我们看TR1三极管,能看到基极能出现负电压,这源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原则:

图9-TR1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信号波形

振荡频率计算公式也不列出了,各位可以查一下课本资料。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仿真效果和实验效果:

v2-49ecd3f87f6b3b624bea2ea788213685_b.jpg
图10-基于三极管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仿真效果
v2-b76fb1507dc6d0987284d00418898803_b.jpg
图11-基于三极管的非稳态/张弛振荡器实验效果

今天介绍的是一种简单的非稳态多谐振荡器,它可以产生方波,但如果需要精确的控制时序脉冲,需要通过一颗非常经典的IC来实现——555计时器(555 Timer),有待我们下回介绍。


我在知乎开设了专栏“疯狂的运放”,为创客们打造的有趣、有用的硬件和电路专栏,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点赞和收藏,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CrazyOPA”,及时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

http://weixin.qq.com/r/azistLHE6uyVrfXX9215 (二维码自动识别)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