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资本寒冬?风投才是压死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51325?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猎云网(微信号:)】1月26日报道 (编译:孙洋)

Basecamp的首席执行官杰森•弗里德(Jason Fried)说,有一些科技公司的估价已达数十亿美元,但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达到。其实,融资并不必要如此拼命。

弗里德在Recode Decode最新一期节目中说:“筹集的资金过多,其实并不符合商业规律,最终实际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增长。举个例子:你种下一颗种子,它需要一些水,但如果你倒一桶水在它上面,种子可能直接涝死了。”

事实上,风险投资“干掉的企业比扶植的企业要多”,因为快速增长的压力意味着企业不断筹集资金以保持增长速度。反过来,这意味着他们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学习如何去正确地使用资金,细水长流。

“如果你在银行中有很多存款,肯定有各种诱惑让你花钱,很少有人能抵挡住消费的冲动。这就和A轮、B轮投资一样,一旦开始花钱,就停不下来了。”

他补充说:“很多企业可能会成为估值1000或2000万美元的大企业,但谁都不会满足于此,还想要2亿、5亿或10亿美元……我们成为企业家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命运,不需要为别人工作,不需要从别人那里领取薪水。但问题是,当融资以后,就又在为别人工作了。”

以下为弗里德采访实录,猎云网编辑删减

Q:我们先一起聊聊Basecamp这个软件,给我们讲讲所有的故事。

A:大概是2004年开始开发的,进入Basecamp之前,我们是一个自由网站设计者。1996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互联网开始流行,我开始在这个领域开始学习和工作。我建立了一个小公司,但主要是我自己干。我后来厌倦了一个人,就有了其他员工。之后越来越忙,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来管理工作。我们当时需要发电子邮件、打电话、安排面对面的会议,那真是一团糟。

我们开始使用产品以及项目管理软件,但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就开始为自己开发工具,内部使用。后来好多我们的客户都对这个工具产生了兴趣,因此,我们打算将它开发成为一个产品。2004年这个产品就上市了。

Q:聊聊Basecamp的设计理念吧!

A:每个团队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工具,用来发布公告、即时通讯、留言、记录、事项安排等等。现在,很多公司同时使用多个不同功能的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Basecamp一个软件就可以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

2004年对我们来说是挑战重重,人们对于网络数据的安全性还存有疑虑,那个时候大家甚至还都不敢使用网银。人们需要知道谁在管理这些数据,数据存放在哪里,用户是不是可以随时访问数据。但是,即时通讯工具改变了这种现状。

我们也做了一个软件叫Campfire,而且现在仍然集成在Basecamp里面。但即时通讯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并不太有效。即时通讯会打断别人,对我来说,偶尔一两次也就罢了。但总是这样,就烦人了。因此,Basecamp主要关注的是留言功能,这个方式更像是发邮件。

无论是通讯、日程安排、任务分配还是文件传输和管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这个工具来解决。公司需要一个这样的管理工具来一体化解决问题,这也是Basecamp的设计目的。

Q:公司创建时有多少员工呢?在哪里开始的呢?

A:55个人,小规模也是我们有意为之。开始于芝加哥,但实际上,大部分员工都是远程工作,我们在芝加哥有15名员工,其他的30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Q:你刚才说公司规模小是有意为之,但投资者们不这么想吧?

A:是的,我不喜欢规模大的公司,这就是问题所在。

Q:你们出书的情况如何?

A:嗯,确实出过一些书。《Rework》是我们最受欢迎的书,2010年出版。后面还有一本《Remote》,内容是远程办公。现在还有一本《 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一起写的。我们基本上每五年写一本书,写的我们对这个行业和相关工作的看法。我们是受到厨师的启发,厨师们写烹饪书,分享他们的食谱。但他们并不害怕有人买了食谱以后,在他们隔壁开餐馆。

然而,很多企业通常会认为一切都是私有的,都是重要的。其实不然,因而我们会去分享。我们的书基本上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对工作的思考以及如何看待公司增长和市场营销,而不是天天只想着找钱和只盯着工作。

这就是我们的想法,每5年综合一下,出一本书。第一本书《Rework》出版于2010年,主要是我们对于小规模企业的思考。里面说了我们为什么保持小规模,为什么不着急去融资,我们如何营销以及如何提升自己。《Remote》这本书是关于如何进行远程办公的。里面有80篇不同的文章,涉及如何远程办公,如何建立团队,如何进行远程营销,如何建立远程办公文化,如何远程招聘,以及如何在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下与他人远程合作。

10月份刚刚出版的《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一书,目的是扭转当前的工作风气。每个人都说自己忙,白天黑夜,工作日周末,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上。日程表满满的,邮件一大堆,要同时面临大量的事情,但我认为,并不需要这样。

这本书就是在批判这种风气。40个小时已经足够了,如果这段时间之内不能完成工作,那就减少一部分工作量,不要再增加时间了。团队人数少一些,三两个人即可。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静下来,不要把事情变得复杂。

Q:那我们就详细说说这些书吧!

A:几年前,我做过一个TED演讲,题目是“为何总是完不成工作”。我们每天都在工作,但是不停地在开会,我们的时间其实是零碎的。也许我们也就有15分钟的整块时间,但实际上,15分钟是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一项有创意的工作的。因此,你可能需要工作8小时。

所以你必须在周末、晚上工作。有的人喜欢在飞机上干活,因为没有人打扰。所以,作为老板,最重要的是保证员工的时间和专注。如果他们不能有八个小时的整块时间,那就是老板的错误。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每个人每天都有八个小时的整块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一天。所以我们没有任何会议,也不共享时间表,也看不见彼此的日程,不能轻易占用别人的时间。

共享日程表变得已经非常容易,同时邀请别人一起做事也变得更为简单,但正是这样,我们的时间就不再属于自己了。时间都没有了,何谈工作呢?我们需要让员工意识到拥有自己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没有会议,也不共享日程表。

Q:那如果确实需要找人谈话怎么办?

A:我需要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比如,我会问某个员工某个时间段有没有空,这样的话,人家依旧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如果,你不声不响,直接从人家日程表上找个时间的话,有些不尊重别人。

很多公司都在说,时间就是金钱,但事实上,但人们并没有像对待金钱那样对待时间。公司有CFO管钱,但没有人管时间。不仅没有人去监管时间,而且也没有人在意。你可以给别人发邮件,你也可以使用Basecamp来联系他人。不过,大家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如果你想和别人对话的时候,还是需要先问问别人,这是一种尊重。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不会和对方进行即时沟通,一般都是留言。我在Basecamp上留言,然后其他人方便的时候给我回一下就可以了。但很多公司都是要求马上回复的。我给别人发一封邮件,4个小时以后回我,可以;明天早上在找我,也行。除非是紧急情况,实际上也并不多见。别人方便的时候再回,这就是Basecamp的理念,也是一种文化。在很多公司里,总是要求时效,但其实并不需要如此。

这就像是当公司融资以后,期待快速发展,所有的事情都要尽快去完成。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给别人发信息,但我们并不需要别人立即就回。在工作场景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都在等你,如果你拖了两个小时,那么所有的人都要等你两个小时。

正因如此,我认为现代工作组织形式是有问题的,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太高,因而磨磨蹭蹭。而在我们Basecamp,每个团队都很小,只有两三个人。做事并不需要两个部门的协作,自己就可以搞定。大家不会期待别人会为自己做什么,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Q:能举个例子吗?

A:比如,所有的Basecamp公司的程序员都可以发布软件。很多公司认为这样欠妥,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利弊权衡。如果需要进行审查,那么就会出现环节之间相互等待的情况。我们相信每个员工都是优秀的,他们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任务,可以自行发布软件。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有问题,那就去处理好了。但是,如果预防问题的成本过高,就不划算了。相比之下,出现一些问题,然后解决它会更加划算。比如,即时通讯,有的时候很方便,但如果是处理紧急情况的时候,你还要不停的处理一大堆信息,那就不好玩了。我们需要的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周围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咖啡馆或者在办公室里,人们一边工作,一边盯着聊天的窗口,再加上还有其他情况的干扰,这能行吗?

每个公司都希望用科技武装自己,学习硅谷的科技公司。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好事。在平常工作中,经常会有截止时间,但实际上,大家并不一定会按时完成,对此都很恐惧。工作永远不会结束,总有一个截止日期在等着你。人们只能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活,人们就在这种虚假的紧迫感中疯狂了。

我们Basecamp的项目一般都是六个周以内,如果是大工程,我们会分块,每块最多六周,避免员工的倦怠。同时,我们也不做计划。我们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同时也没收入期望,只要盈利即可。也没有公司和用户增长目标。我们需要的就是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而不是追求华丽的数字,尽力就好。

但现实是,很多人的期望有问题,大家追求的是数字,而忘了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也不是鼓励大家不赚钱,而是不要过于在意数字。只要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要能够盈利并控制好成本,我们就没问题。20年来,我们都是盈利的,而我们的目标就是盈利即可。

Q:那你不想占据龙头地位吗?

A:没有任何这样的想法。我并不喜欢硅谷公司的控制欲,他们就是在主导和控制市场,像打仗一样。另一件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科技公司给提供的一些服务,包括晚餐,甚至还有干洗服务,就为了让员工多在办公室里待一会儿。这已经是科技公司的标配了。

Q:Basecamp连巧克力都没有吗?

A:我们会为员工提供食物,但那是在家里。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会被送到家里,而不是送到工作场所。我们也有按摩的福利,但是在按摩店,而不是在公司。我们鼓励员工度假,甚至会为员工安排免费旅游。每年我们会安排10-15个旅游项目,供员工挑选。我们为每个员工支付5000美元的旅费,而且可以带家属。

我们为员工提供的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尽管有时与工作无关,公司也会提供一些福利,帮助员工自我发展。

Q:医保方面呢?

A:医保是个很好的点,我觉得科技公司应该在这个方面领头,比如产假等方面。

Q:有些人选择放弃自己的企业去度假,你怎么看?

A:是的,他们并不想工作,而我认为工作是乐趣。我并不懂连续创业,而且我也很开心自己不是连续创业者,我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很多我认识的人,他们创立了不错的企业,但是他们后面又卖掉了。但卖掉以后又很伤心,但已经于事无补,毕竟成功一次很难。在硅谷,很多人就会这样,然后再继续去做新的项目,我不太明白这种操作。为何不坚持呢?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工作中随大流。我们出版了一部书以后,就会有人跟风,复制同样的工作模式。这实际上只是个例子,很多企业生搬硬套,也不问问为什么。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人们在很多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事情上,把注意力放在了所谓的范例上。试想一下,一个只有5,6个人的小公司,怎么可能完全照搬苹果公司的工作方式?苹果那是多少人呀!

经验都有有效期,创业不公平这是肯定的。我可以教你如何运营,如何招聘,如何开发产品,但是,不是每个公司都是苹果,也不是每个公司都会成为苹果。甚至有人认为少睡是一种荣誉,这是愚蠢的,缺觉会降低人的智商。很多公司的员工在工作方面都是疯狂的,而且他们必须如此,同时还以此为荣,事实上无需如此。

Q:再聊聊公司的风投吧。

A:创业者拿到钱太早了,风投们也希望在创业者们绝望的时候给与投资。但问题是,创业者们学会了花钱,但没有学会赚钱,而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但问题是,钱来了,必须花掉。所以,花钱的能力培养起来了。一直有钱就不会考虑成本,更不会精打细算。钱来的容易嘛。所以,当最后需要赚钱的时候,却没有培养起来赚钱的能力。

一开始融了一大笔资金,同时年复一年地赔钱,这样的企业很难期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开始盈利,因为他们没有培养起来赚钱的能力。因此,如果获得的融资远远超过自身所需,那其实并不是件好事。这就像是被惯坏了的富二代。

差不过就是这样的,钱太多太容易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人们一般很难抵挡住诱惑。

其实这个也是视情况而定,难又能怎样。如果给钱,同时还能让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公司,可能性不大吧?一般都是要受控制的。因此,如果不考虑后果就接受投资,是不明智的。接受投资之前需要权衡利弊得失。

风投扼杀的创业公司要比它们扶植的多。很多公司能赚到1000万,2000万美元 ,但这绝对不是终点,他们被推着向前,永远不会满足。而且你还不能停,因为你签了协议,你必须做大。我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

我们为自己工作,但问题是,如果你拿了钱,那你就是为别人打工了。因此尽可能保持独立。

以Basecamp为例,我们有10万付费用户。我们每年创造数千万美元的利润,但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这还不够。我们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经营我们的公司,我们的收入也挺不错,给员工的工资也挺高,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独立性。我们也会做一些投资者们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每年每人5000美元的旅行福利。这就是我们运营的方式。

Q:那是不是风投们导致了疯狂向前发展的现象呢?

A:那是自然,而且他们只能这样。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从少数几个人那里获得巨大的回报。这些投资者非常睿智,但他们投中的几率又能有多少?1% 2%还是3%?如果方向是对的,我们就要一直走下去。比如说亚马逊的云服务,现在发展得就不错。

云服务提供商很多,包括亚马逊、微软以及谷歌等等,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有,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但其中一些业务的层次还比较低,云服务的价格虽然比较诱人,但客户服务都还不成熟。

实际上,云服务是一种商品,无论是那一家,产品都不成熟。

Q:你的公司没有多少免费的服务,你是怎么避开硅谷免费风气的呢?

A:因为这样做就相当于自杀,这些公司一直在侵蚀用户的信任。事实上,这些企业都是有控制欲的,他们开发一些令人上瘾的产品,同时拥有很大的权限。当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危险。用户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以前是一个咨询公司,兼职开发软件。后来发现开发软件做的更好,我们就转移了中心,同时加大了投资。现在有股新的投资力量,他们可能会投上比如说15万美元,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看看能做出来什么。公司的运营是独立的,投资者们最后拿走公司的一小部分作为回报。

这样的方式是帮助你发展公司,保持创业者控制公司,获利靠的就是分红。比如,我们就是相类似的情况。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就买过我们公司。但我们公司一直都是独立运营,每年他可以从这里抽走一定比例的分红,现在已经12年了。

Q:他当时为什么投你们?

A:他就是喜欢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业务也比较与众不同。Basecamp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同时《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从2004年到现在,14年了,我们每两三年会有版本更新。对于运营,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公司保持小型化,甚至是更小,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