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4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operate/604347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2024-04-30
0 评论 995 浏览 8 收藏 9 分钟

设计师如何优化文案与界面设计以提升用户转化?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了在特定场景下简化设计和文案的重要性,为追求高效用户体验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PEow2W9Qc7IEagZkgqr7.jpg

虽然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的产出大部分是图,但往往也需要写界面上的文案。这要求我们把文案优化成用户看得懂的样子,最好还要让TA心动,然后按我们预期的路径走。因此,这需要我们“从用户群体的诉求出发,要让用户付出少,得到多,很急迫,还要告诉你大家都这么做”……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这些普适的方向好似写文案的金科玉律,屡试不爽。毕竟日常用的电商都这么写,每天都在被打动,能有什么问题呢?但这种套路真的适合所有的业务和场景吗?今天就来唱唱反调。虽然结论只是冰山一角,但希望能供大家得到一些文案和设计上的启发。

一、只剩一行数据就涨了

这件事源于招聘业务要增加一个新客活动,填简历就送用户求职会员卡。为了让用户拥有足够多的动机去填简历,于是开始疯狂叠buff。”免费”代表付出少,“领79元”代表得到多,“87%新用户当日收到面试邀约”代表大家都在做而且效果好,下方还用一堆图标和文字告诉你这个会员权益有多好多好……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结果上线后,它的转化很低,非常低,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利益告知的还不够清楚还不够多吗?(当然不可能)因此,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迭代。

毕竟这是在简历信息(个人信息)功能,属于招聘流程的必备功能,求职会员卡这种小的福利可能并非是他关注的核心利益。毕竟,我连你能够提供什么职位都看不到,现在就告诉我投递次数多反馈快,职位都不合适快有什么用?

而且,这种必备的东西在没有建立信任的情况下就给好处,可能不仅没有打到痛点,还会感觉暗含套路和受骗。比如,是不是后面要做一些其他操作(比如多少个好友助力),这份好处才会给到我?

也就是说,在这个场景下,付出少得到多,不仅可能打不到点子上,还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从文案和设计上侧重吸引他,逐渐向阐述必备功能的口吻去说。如为什么要做,和为什么要现在去做,即目的性和必要性。而且既然不需要天花乱坠地阐述利益了,那么就不需要这么多辅助图形,页面的复杂度也大大降低了。

最终,虽然看起来设计足够简单,但新方案的转化是原版本的3倍。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二、延续简单有效的方向

这样的经验,启发我们按照这个思路优化其他设计。在另一个裂变活动中,由于也是送求职会员卡,也尝试了优化文案和相关辅助设计,即从强调利益点到强调必要性。如优化前,功能入口弹窗通过求职快、曝光高的优势吸引用户点击;优化后话术更简单直接,告知“当前简历靠后,用了这个权益更多老板就会看到你”,这样给足了用户现在要做这件事的原因。在活动页面上,优化前也是强调“免费领”的概念和描述效果有多好;优化后就简单告知现在你需要做什么就可以领到什么。

在设计上,也降低信息的复杂度,入口从营销类弹窗改为普通类弹窗,活动页从背景和卡片的多个层级,优化成更简单的背景+领取卡片的样式。同时,策略上也有一定的优化。通过这样的一套组合拳,最终转化也提了3倍。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当前,现在在文案上还有一些优化空间,如弹窗中“简历置顶”和活动页“求职快3倍”的连贯性,用户是否能知道这是一件事?而且鉴于线上招聘在蓝领市场的渗透率,蓝领用户对“简历置顶’的认知是怎样的?这和“求职快3倍”,或者其他效果文案的转化对比是怎样的?

这都是后续可以探索的点,但无论如何,通过上述的尝试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个过程也在不断矫正我们对这类功能用户动机的认知。

三、一些启发

就像沟通一样,有时候确实需要通过技巧增加一些附加价值来打动人心,但也有一些时候,做设计是需要简单有效的。

1. 保持简单

“什么都加,可能因为不知道什么有效”。

页面做的天花乱坠,文案写一堆利益点,背后的逻辑可能恰恰源自不“不了解”。因为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有效的,所以东打一下,西打一下,说不准哪一棒槌就中了呢。

这是一种误区。就像古希腊信奉简单的、符合逻辑的真理,而不崇尚冗余一样。所以,不管是做前置的研究分析,还是后置的测试,其实都是在校准有效的那一系列点,从而删除相对无效的内容,让简单助力降低认知成本和提升效率。

2. 保持有效

“避免思维惯性,用户的动机未必源自得到足够多。”

对于上述的这些活动场景,必要性比利益吸引效果更好。毕竟对于求职这种事,用户希望得到的是不被骗钱和不泄露隐私的安全感,是做完就能赶紧看到的职位的直接性和便捷性。朴实直接而不是浮夸营销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可能更适合这种场景。而加太多别的东西,反倒像绕路,很可能适得其反。

我把内容都删了,数据就涨了?

当然,以上这些结论未必适用于所有业务和场景,但希望这种违背通用优化方法的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借鉴和启发,提取出适用于自己负责的模块的设计观点。

来源公众号:58UXD(ID:i58UXD),58UXD,全称58同城用户体验设计中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58UXD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format,webp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