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arkon Review Express Weekly #23

 6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markonreview.com/2024/02/28/markon-review-express-weekly-2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周报目录

📰 一般资讯

  • Jason Schreier 分享新书资讯,将探讨暴雪的兴衰史
  • Aftermath 推荐 PS2 游戏《我的暑假 2》的动情广告
  • Aftermath:谜团已解开
  • IGN:《女神异闻录 3》的秘密起源揭示了该系列的过去与未来
  • 《卫报》:为招募青少年入伍,美国军方已深入游戏世界

📊 市场动态

  • GamesIndustry:在线服务游戏的商业模式已经到头
  • GLAAD 研究显示,LGBTQ 玩家占比攀升,但 LGBTQ 游戏内容仍旧稀少

🎙 观点讨论

  • Game Developer:每个游戏都有与之相配的社区
  • 报道合辑:部分媒体有关《幻兽帕鲁》的探讨
  • Aftermath:《自杀小队》情形
  • Game Developer 对话《BlueSuburbia》开发者 Nathalie Lawhead
  • Unwinnable:这是一间邪恶的房间──恐怖游戏中的关卡设计

📰 一般资讯

Jason Schreier 分享新书资讯,将探讨暴雪的兴衰史

photo_176@15-02-2024_00-24-48.jpg

彭博社记者 Jason Schreier 近日对外公布了自己将于 10 月 8 日发行的新书:《Play Nice: The Rise, Fall and Future of Blizzard Entertainment》。本书记录了暴雪娱乐从几名 UCLA 大学生的梦想开始,蜕变为每年营收数十亿游戏帝国的过程,以及中间爆发的各种丑闻,书的内容基于对超过 350 人的访谈,探讨了过去 30 年中,令“暴雪”得以构建的创意斗争、办公室政治。

🔗 来源:Schrei Guy,作者 Jason Schreier

Aftermath 推荐 PS2 游戏《我的暑假 2》的动情广告

《我的暑假 2:海之冒险篇》(Boku no Natsuyasumi 2: Umi no Bouken-hen)是 2002 年发售在 PS2 的一款作品,Aftermath 的作者带我们领略了该作相关的一部 12 分钟之长、感人的电视广告

🔗 来源:Aftermath,作者 Chris Person

Aftermath:谜团已解开

photo_177@18-02-2024_18-49-53.jpg

Aftermath 曾报道过左翼模因账户“Leftist Gamer Memes”(简称 LGM)杜撰了一句话、并让大众相信这句话出自《最终幻想 战略版》(Final Fantasy Tactics):“如果用罚款来惩罚犯罪,那这条法律只适用于下层社会。”(If the penalty for a crime is a fine, then that law only exists for the lower class.)近日,LGM 在直播游玩《最终幻想 战略版》时意外重新发现了这句话的灵感来源。

🔗 来源:Aftermath,作者 Nathan Grayson

IGN:《女神异闻录 3》的秘密起源揭示了该系列的过去与未来

photo_178@19-02-2024_17-17-49.jpg

在《女神异闻录 3 Reload》(Persona 3 Reload)发售之际,IGN 向我们介绍了《真·女神转生》(Shin Megami Tensei)、《女神异闻录》整个庞大“家族”的共同源头:上世纪 80 年代的小说《数字恶魔物语:女神转生》(Digital Devil Story: Megami Tensei)。

作者写道,这部小说为《女神》系列贡献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主题──黑暗而喜怒无常的氛围、现代技术使人类前所未有地接近神秘与超自然,也是游戏没能很好处理女性或酷儿角色的重要原因,对这部小说的了解将有助于人们认知《女神》系列游戏何以至此、走向何方。

🔗 来源:IGN,作者 Lucas Deruyter

《卫报》:为招募青少年入伍,美国军方已深入游戏世界

photo_180@21-02-2024_16-31-45.jpg

《卫报》采访了大量军方人士、退伍军人、接触过军方营销的玩家,报道了美国军方在游戏社区积极投入、以求拓展兵源的现状。

文章提到,自 2018 年以来,美军一直在加大利用游戏招募人员的力度,从军方的角度看,以游戏玩家为目标很有意义,因为这能让军方接触到年轻、精通技术的理想招募人群,尤其是在现代战场呈现从“传统战争”转向“非对称战争”(Asymmetric warfare)趋势的当下。

文章援引美国海军征兵司令部发言人消息,目前海军每年向电子竞技项目分配 3%-5% 的征兵营销预算。如今,美国军方的游戏内容遍布 Twitch、Youtube、Instagram、Discord 等处,陆军、海军的电子竞技团队为《堡垒之夜》(Fortnite)、《无畏契约》(Valorant)等热门游戏举办赛事,空军、海岸警卫队则组建了自己的电竞战队。

然后一些退伍军人向《卫报》表示,用电子游戏为军队做营销──本质上是利用战争来构建游戏──是不道德的。最引人担忧的一面是军事游戏受众的年轻化,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并不像十二、三岁的年轻玩家在游戏里经历的那样,至少很难呈现在广告、Twitch 直播聊天等媒体中。反电子游戏募兵的退伍军人组织“Gamers for Peace”成员 Considine 表示,她理解军方有宣传需要,就像服兵役有时是年轻人最好(或唯一)的选择一样,她并非致力于劝阻人们参军,而是认为接受宣传的人应该理解自己正在经历什么:“你需要帮助军队杀人、不管你具体做什么,哪怕你永远不会去扣动扳机,但这(杀人)仍然是你使命的一部分。”

🔗 来源:The Guardian,作者 Rosa Schwartzburg


📊 市场动态

GamesIndustry:在线服务游戏的商业模式已经到头

photo_183@23-02-2024_18-47-22.jpg

本文探讨了在线服务模式(Live service model)正在走入的困境,并以近期发售的《自杀小队:消灭正义联盟》(Suicide Squad: Kill The Justice League)口碑遭遇滑铁卢作为主要的分析案例,指出有能力的公司应尽快转向。

作者指出,在线服务模式可以被松散定义为特定货币化模型(含战斗通行证、皮肤或饰品微交易等)、在线多人游戏框架、玩家匹配对局等要素的组合;短短几年时间过去,这种模式已经从广受欢迎跌落到几乎“人人喊打”,作者打趣道:“到了 2024 年,把玩家的游戏唤为‘在线服务’,几乎等同于半夜潜入 John Wick 家、杀了他的狗。”

在《自杀小队》的案例分析上,作者谈到,尽管《自杀小队》在设计上有各种值得严厉批评的面向,但其在线服务模式更加坏事,正是该模式迫使《自杀小队》包含了大量与 IP 不适配的内容。文章提到,新老 IP 纷纷踏入在线服务的“泥潭”,被不假思索加入游戏的战斗通行证等货币化机制,将市场饱和度推得相当高,愈加引发了玩家对该模式的怀疑。

作者认为,发行商已经说服自己,在线服务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从游戏中榨出足够多的收入、以应对成本膨胀”的问题,但这也导致在线服务模型被无意义地强加到游戏中,而相关的开发人员可能富有游戏设计经验、同时却严重缺乏搭建在线服务模型的经验。

文章最后总结到,随着当前的在线服务模型从爆发走向消亡,行业必须寻找新的收支平衡解决方案──也可能最终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市场继续增长,要么开发成本得到缩减,这里没有“作弊”的空间。

🔗 来源:GamesIndustry,作者 Rob Fahey

GLAAD 研究显示,LGBTQ 玩家占比攀升,但 LGBTQ 游戏内容仍旧稀少

photo_184@24-02-2024_12-12-36.jpg

美国 LGBTQ 倡导组织 GLAAD 近期发布了《State of LGBTQ Inclusion in Video Games》(电子游戏中的 LGBTQ 包容性现状)报告,基于咨询机构 Nielsen 的去年 6-8 月的调研数据(覆盖 1452 名活跃 PC、主机玩家),反映了美国 LGBTQ 玩家、相关游戏内容的部分现状。

研究发现,LGBTQ 玩家在全体玩家中占比已从 2020 年的 10% 升至去年的 17%,然而带有 LGBTQ 内容的游戏并未匹配上述人群占比──在主机游戏中只占 2%、在 Steam 商店中不超过 2.5%。48% 的 LGBTQ 玩家认为独立游戏比主流大作更据代表性,而该群体中的 29% 认为“业界没有以任何方式考虑他们”。

报告认为,游戏在这方面的表现“远落后于其他媒体”,GLAAD 研究发现 2022 年已有 28.5% 的电影包含了 LGBTQ 角色。尽管如此,仍有很多 LGBTQ 玩家将 LGBTQ 游戏内容视为“避风港”,75% 的人将 LGBTQ 游戏作为自我表达的途径,2023 年出台反 LGBTQ 法律的美国各州中,51% 的人感觉同为 LGBTQ 的玩家比实际生活地区的人更能接受他们。

GLAAD 在报告的引言中强调,调查结果传递了清晰的信息:玩家需要游戏中更包容的 LGBTQ 代表性,游戏行业也必须变得更具包容性。

🔗 来源:GLAADEurogamerThe GuardianGamesIndustryGame Developer


🎙 观点讨论

Game Developer:每个游戏都有与之相配的社区

photo_175@14-02-2024_13-37-32.jpg

TCG 直播主 Joseph “MBT” Rothschild 近日发布视频,批评了《游戏王》(Yu-Gi-Oh!)社区对追求多样性、选择次优卡牌的玩家所抱有的过分苛责,并进一步指出这并非不可避免,开发商 Konami 对此难辞其咎:官方只提供一种竞技赛制,该设计主导了社区中“打造至强卡组”的观念、排挤了其他价值取向。作者以此为引子,探讨了从中引申出的重大教训:游戏社区的行为并非随机或偶然,而是游戏设计方式的副产物。

作者指出,社区中的大部分“毒性”往往来自个别行为不端者,而游戏设计有时会让原本正常的人表现出反社会行为。作者做了两组具体的对比:

🔹 一组是《守望先锋 2》(Overwatch 2)和《军团要塞 2》(Team Fortress 2),前者的 5v5 机制让“未能很好履职”的玩家(比如没救下队友的辅助位)承担更大的压迫,而后者不仅用 12v12 规则摊低单个玩家的责任、还允许玩家通过英雄自定义提升存活能力。(注:《守望先锋 2》已宣布在下赛季为坦位、输出位增加自愈能力。)

🔹 另一组是同出于 FromSoftware 的《黑暗之魂》(Dark Souls)系列与最新的《艾尔登法环》(Elden Ring),它们中都有入侵其他真人玩家游戏流程的机制,但前者中的入侵机制使得“对低水平玩家的残忍行为”被合法化、鼓励,而后者则通过加入“召唤更强玩家帮忙战斗”的机制促进了合作、友善。

作者最后总结到,如果游戏设计师想在打击社区“毒性”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正视潜藏于设计本身中的系统性因素,并肩负起改变它们的责任。

🔗 来源:Game Developer,作者 Rhys Frampton

报道合辑:部分媒体有关《幻兽帕鲁》的探讨

围绕 1 月 19 日发售、迅速在全球引发巨大争议的《幻兽帕鲁》(Palworld),多家媒体先后发表相关评论,笔者从过去一个多月的报道中筛选了部分,供读者参考。

🔹 任天堂方起诉《幻兽帕鲁》开发商 Pocketpair 的可能性与赢面

就《幻兽帕鲁》侵犯任天堂旗下《宝可梦》(Pokémon)系列版权的说法,游戏刚发售后,Rock Paper Shotgun、IGN、GamesIndustry 咨询了法律专业人士。

受各家采访的律师均表示,版权法并不保护思想、而是保护思想的表达,因此角色、物件的具体外观可以被保护,但游戏机制并不受保护。Hoeg 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Richard Hoeg 表示,《幻兽帕鲁》中的形象设计“试图唤起人们对宝可梦的印象”本身也不违法。

媒体法专家 Tim Cotton 认为两款游戏站在侵权法的角度“差异已经大到了没问题的程度”,他判断开发团队“非常小心地让两者(在法律上)看起来不一样”,故任天堂方提起并赢得侵权诉讼的可能性很低。Cotton 同时也表示,《幻兽帕鲁》中含有帕鲁使用枪械等内容,“扭曲了人们对《宝可梦》的印象”,这可能是更有利于任天堂方的起诉途径。

热衷《宝可梦》系列的版权律师 Sam Castree 指出,指证《幻兽帕鲁》中有“火属性的龙”是不够的,那条龙必须严格模仿《宝可梦》中喷火龙的设计、或者有相近的图鉴描述等。除了诉讼过程可能漫长无比、耗资惊人外,Castree 还提出原告可能担心法官给出“不侵权”的判例,导致更多“仿冒者”涌现。

🔹 Eurogamer:《幻兽帕鲁》是好作品吗?显然不是

Eurogamer 副主编 Chris Tapsell 在游戏发售几日后发文,表达了其个人对《幻兽帕鲁》的愤怒。

作者指出,该作很明显地聚合了《宝可梦》、《堡垒之夜》(Fortnite)、《我的世界》(Minecraft)、《方舟》(Ark)、《原神》(Genshin Impact)、《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等知名作品中的要素,这也正是该作主创 Takuro Mizobe 想要的:“我会接纳各种好的想法,我也觉得不需要讲究原创性,让事情不那么严肃,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创作方式。”

作者谈到,《幻兽帕鲁》绝非唯一打出名声的“缝合怪”,但它比很多同类作品更懒得隐藏自己,而且很难让玩家感觉在玩一款“用巧思、匠心、诚意制作的东西”,“你不会觉得有任何艺术家参与其中,也不会感到任何意义”。

🔹 Rock Paper Shotgun:《幻兽帕鲁》对《宝可梦》的肤浅模仿是更庞大噩梦的一部分

Rock Paper Shotgun 新闻编辑 Edwin Evans-Thirlwell 做了一番深刻的交叉学科探讨,他梳理了真实世界的生物育种历史,并将《幻兽帕鲁》及《宝可梦》的游戏设计、社区反馈、如何消费 IP 等与前述内容做了比较分析。

作者认为,帕鲁是宝可梦的商品化呈现,甚至比皮卡丘更慷慨,因为帕鲁们既是资源又是劳动力,《幻兽帕鲁》反映了《宝可梦》30 年前发售以来,“生物专利”的实践已经走了多远,以及人类距离将其他生物视为完全模块化、工厂组装、受版权保护的商品有多近。

🔗 来源:Rock Paper ShotgunIGNGamesIndustry

Aftermath:《自杀小队》情形

photo_179@19-02-2024_23-15-16.jpg

x

本文梳理了华纳兄弟拒绝向 IGN 等媒体发放《自杀小队:消灭正义联盟》(Suicide Squad: Kill The Justice League)提前体验代码、IGN 等媒体对此的回应、社区围绕此事的争议等。

作者评论到,这一整个情形导致的争议是件好事,游戏记者应属于新闻业、而非游戏业,这种分隔能确保记者对所报道话题、人物保持情形与独立,游戏记者“不是营销人员、或者某些主机的拉拉队长,也不是该行业或从业者的敌人”。与此同时,这一情形进一步揭示了新闻业、被报道的游戏业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中折射出的信任、动机问题值得探讨。

🔗 来源:Aftermath,作者 Riley MacLeod

Game Developer 对话《BlueSuburbia》开发者 Nathalie Lawhead

photo_181@21-02-2024_17-27-38.jpg

《BlueSuburbia》是独立开发者 Nathalie Lawhead 多年来持续雕琢的作品,融合了诗歌、光怪陆离的幻景、第一人称自由探索、3D 及像素美术等要素。Game Developer 近日采访了 Lawhead,探讨了游戏制作幕后、开发者的观念与情感等内容,以下是笔者的部分摘录:

🔹 《BlueSuburbia》的创作灵感源于 Lawhead 家人上世纪 90 年代巴尔干战争的经历,Lawhead 从 1999 年起就开始制作 Flash 版本的同名、初版《BlueSuburbia》,Lawhead 说自己通过偷偷制作它来应对移民美国后的文化冲击。

🔹 Lawhead 希望《BlueSuburbia》的体验适用于更多人(而非仅仅适合自己),Ta 认为艺术应该能讲述每个人的经历:人人都在与可怕的事物做斗争、身上都带着痛苦,而艺术有一种力量,可以更广泛地联系人们。对 Lawhead 个人而言,艺术始终意味着向权力诉说真言。

🔹 Lawhead 指出,游戏空间带有的“意图”(Intentionality)令他印象深刻。你在游戏中看到的一道墙缝,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艺术家有意制作的,每个细节(以及对细节的省略)都在为游戏空间增添主观叙事。Lawhead 认为,一个由艺术家用“绝对的意图”创造的世界,是最接近供人“置身他人梦想之中”的东西,Ta 也认为探索“存在于空间中的意义”是电子游戏的独特魅力。

🔹 Lawhead 分享了自己与游戏引擎交互、探索视听风格的经历,同时谈到自己很喜欢 90 年代末期风格的老 3D 游戏,因为它们有着对超现实主义的执着──看起来那么真实、以至于很假,《神秘岛》(Myst)给 Ta 的启发尤其大。

🔹 关于再创作《BlueSuburbia》带来的影响,Lawhead 将其评价为“有趣的旅程”,就好像重读高中时候写过的旧诗一样,有点难堪和尴尬,但它就在那里、人们也都看到了;回顾其中的主题、将其艺术成熟度提升到新的水平,是一项自我反思的挑战,Ta 很高兴自己有机会重新来过。

🔗 来源:Game Developer,作者 Joel Couture

Unwinnable:这是一间邪恶的房间──恐怖游戏中的关卡设计

photo_182@21-02-2024_21-27-47.jpg

作者引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提出的“Unheimlich”(可译为“不像家的/无家的”)概念,分析了部分经典恐怖游戏中关卡设计的妙处。

作者指出,在一般的关卡设计研究中,可见的东西(物体、平台、可交互的物品等)往往占据中心位置,但在恐怖关卡设计中,负空间、明显缺失的东西对于营造一种“Unheimlich”的感觉非常重要。作者以《寂静岭》(Silent Hill)系列为例,进行了具体解析。作者在文末总结到,当我们不再能相信这堵墙就是一堵墙、或者不相信某个特定区域是安全的时,游戏规则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基于地点的恐怖往往最让人们心生不安──恐怖夺走了我们脚下的土地,让我们失去了锚定、成为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

🔗 来源:Unwinnable,作者 Emma Kostopolus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