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I+音乐:新鲜背后,难在哪里?

 6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cn.technode.com/post/2024-02-22/ai-music-shco-te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AI+音乐:新鲜背后,难在哪里?

2024/02/22 17:28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加快,除了生成文章、图片和视频,在音乐艺术上也开始大展拳脚。此前,AI 孙燕姿在互联网爆火,事后孙燕姿本人撰文回应称AI耸现并将威胁到成千上万个由人类创造的工作,包括唱歌,“讽刺的是,人类无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

目前,人工智能已逐渐从技术辅助走向了音乐创作等“创造力”领域,AI作曲正在全面参与音乐的制作流程,不仅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也挑战着传统艺术创作的观念和界限。

2月21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与上海民族乐团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以民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AI音乐创作技术的跨界融合。此次合作,双方将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及其代表颜色为创作灵感,与TME天琴实验室的音乐生成大模型创新融合,探索更专业平衡实用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图景。据悉,此次合作的曲目将在4月举办的音乐会进行首演。

TEM.png

以假乱真,借道 AI

去年3月,陈珊妮以AI 复刻的嗓音发行了单曲《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歌曲发行时她并没有声明作品由AI生成,这首作品几乎骗过了所有乐迷。而在之后的采访中她表示“如果我们可以付出更少的时间成本,降低参与流行音乐的门槛,那是不是可以让流行音乐产业,容纳更多不同的创意与想象?”

同年,TME与宏声文化(王力宏工作室)联手打造了华语乐坛首位官方授权“全AI”歌手——AI力宏,并同时发布了由其翻唱的《Letting Go》。“他把自己的音色,过去演唱的、清唱的干声授权给我们,我们帮他创作40首AI演唱作品,AI演唱包括翻唱,也包括王力宏自己原创,AI演唱的歌曲。”TME技术副总裁、天琴实验室负责人周文江告诉记者。

除了单人向的 AI 赋能创作,大型音乐会也开始出现 AI 的身影。今年元旦,AI音乐人工智能音乐会在济南上演。其中,序曲《欢迎》和《千里江山图》皆由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作曲系统作曲。

据了解,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音乐人工智能中心,开发了央音人工智能作曲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作曲、编曲、歌唱、混音,并最终生成完整的音乐作品。央音人工智能作曲系统能够在23秒内快速创作出一首歌曲,管弦乐作曲系统还能快速生成多声部乐队作品。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王歌群表示,人工智能赋能音乐创作,其多媒体、多媒介融合的特点使一部分研究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AI-music-2.jpg

锻造音乐演绎与 AI 的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渗入艺术领域或许是一种必然,特别是在音乐领域,它所带来的创新潜力正逐渐显现。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模拟出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创作出新颖且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这种技术不仅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还使得音乐制作更加高效和精确。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不仅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新音乐风格的勇气。

周文江坦言:“通过AI提升效率,去替代过去大量人工,或者提升平台运营效率。包括我们现在尝试用AI创作音乐,在我们现在的范畴里面还属于提升效率的环节。更多辅助我们的创作者去更好创作优秀作品,而不是代替创作者完成更高级别、更高难度的作品。我们从来没有想过AI完全取代创作家。”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将这次合作视为一次科研,“会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人工智能创作的曲谱还需要不断试演、重组,根据演奏家的需求“重新排列”,这些过程可能有很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舞台演绎的二度创作也非常重要,“不一样的人演奏同一条旋律,观众感受到的气口、呼吸都不同。同样是4个小节,AI和实际演奏者吹出来,观众感受到的情绪和速率都不一样。”

她认为,现场的二度创作和个人演绎,能让观众感受到技艺和情感交织的独特魅力。此外,人工智能利用丰富的曲库和创作规律进行训练,但艺术是没有规律的,“没有规律有的时候就是艺术的规律……做这样一场音乐会并不是谁想取代谁,而是生在这个时代,我们避免不了人工智能的裹挟。因此选择往前走一步,看一看艺术与科技、AI与民乐的融合能产生什么样的作品。”罗小慈说,“很多时候我觉得上海乐团最难的不是经费、不是钱,最难的是没有创意,没有好奇心,如果哪一天我们没有创意和好奇心,艺术创作才会真正出现瓶颈。”

需要注意的是,艺术作品的气韵极难模仿,艺术家(歌手)的情感表达也各不相同。目前最先进的AI技术似乎还没法完全模仿歌手演绎作品时“真情流露”的状态。

那么情感如何来传递?周文江认为:“从技术层面上可以做,但就看能做多好。我们无非是通过模拟人类情感在新的创作作品当中丰沛的情感,通过大量的机器学习去学习不同的情感,跟不同的作曲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机器创作的时候,它也可以模仿人类的情感去产生相应的情感作品,我们现在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果要更进一步,甚至在不同演奏家当中体现出演奏家个人更细腻的情感表达,坦白讲,对现在AI很具挑战。这一方面需要AI本身的算法能力不断进行提升,另外一方面需要数据层面更好的支持。”

AI-music.jpg

结语

把基础歌曲大模型进行落地个性化的精调,通过丰富的音乐曲式和创作规律进行训练,用海量的乐曲数据库专属定制AI训练集,持续输入描述指令将可以直接生成高质量编曲。这意味着未来经过AI的风格优化,无论是对于传统民乐还是西洋古典乐,都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传承和创新。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见证音乐与前沿科技数实融合的新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