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科院金属所,带飞了太仓航空航天”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40218-37972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中科院金属所,带飞了太仓航空航天”

落地研究所,能否地方政府另辟蹊径的“灵药”呢?

2023年5月, 生产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公司“华钛瑞翔”落户江苏太仓。这家只拿到了种子轮融资的公司,却着实不简单。

发动机一直是我国航空产业的短板,而其中的高、低压涡轮叶片的材料又是个中难题,采用镍基合金,耐高温高压性能好,但成本高,良品率也较低,这种情况下民用、商用明显受限。

华钛瑞翔是中科院金属所的技转项目,去年成功产出第一片合格的钛铝合金低压涡轮叶片,与镍基涡轮叶片相比,不仅更轻,产业化成本更比欧美产品降低了近50%。可以说,华钛瑞翔,是研究所的技转项目产业化落地太仓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除了项目,也帮助太仓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资源,最重要的还是产业注意力,一位熟悉国内空天产业的朋友告诉我,近期他和团队提到、听到最多的城市名字,就是太仓。

自从2019年发布《太仓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以来,先后出台了《太仓市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专项政策(二十条)》、《太仓市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个产业政策,数据显示,目前太仓市已集聚航空产业链配套企业超100家,2022年产值达120亿元。按照规划,到2025年,太仓整体那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怎么解读这个数字呢?就拿航空航天的大市、四川省会成都来说吧,2022年成都市111户航空航天规上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142亿元,刨除包括成飞在内的航空航天产业10户重点企业营收981.3亿元,差值在150亿元左右。

虽说“产值”和“营收”不能直接对比,但从数量级上总归能看出来,太仓作为苏州代管一个县级市,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胃口”着实不小。

那么问题来了。仅仅不到5年时间,太仓是如何从无到有,培养出一个产值上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这其中,包括中科院金属所在内的科研单位,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太仓对空天产业的招商引资,是可以复制的吗?

谈航空航天,绕不过去太仓

无疑,航空航天成了投资行业的热门主题,今年一月中旬,引力一号火箭首飞成功后,不少投资人、创业者、媒体人朋友都成了“自来水”,纷纷转发朋友圈,仿佛规模化商业航天新纪元就要到来。国产919大飞机更是国之重器,备受万千瞩目。

近期陆续有航空航天相关船业公司拿到融资,地方也都将航空航天当作重点招引和投资产业之一,不仅密集成立专项基金,还陆续出台相当优惠的招引政策,企业落地的新闻也不断出现:

文昌航天城的首支航天产业基金落地,规模10亿元;

陕西成立了10亿人民币规模的秦创原空天交汇科技产业基金,其中组建方之一就是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

天回航天完成超亿元的人民币A轮融资,用于公司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产业化基地建设,这轮投资方包括四川绵阳科发基金、西安市人才基金等;

在四川,资阳重产投了星河动力并且在当地落了一个生产线;德阳什邡落了星际荣耀的生产线……

以江浙沪的空天产业来说,太仓是个绕不过去的城市。

由于毗邻上海,太仓持续在接收上海溢出的产业,在上海汽车产业多年的带动下,太仓发展出了高端装备制造和先进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强大的工业基础,加以转型升级,就让太仓顺利切入了航空航天领域。

另外,太仓和德企打交道已有30年,最近也迎来了第500家德企落地,其中舍弗勒、卓能电子、巨浪凯龙等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基础,已涉足航空航天产业。所以,太仓虽然作为江苏代管的县级市,但当地高端精密制造产业链相当完整,与国际企业开展合作经验丰富,发展劲头不容小觑。

另外,有熟悉太仓的朋友告诉我,空天产业之所以在太仓生根,离不开中科院金属所的加持,他的原话是,“一个金属所,就把太仓的航空航天产业带的飞起来了”,而我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太仓为了吸引包括金属所在内的研究所落地,也是做了十足的准备,并且花了相当大的力气。

金属所,怎么就带飞了太仓航空航天?

追溯起来,太仓真正着力布局空天产业,可以从2019年发布《太仓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算起,和老牌的成都、海南空天产业城市相比,起步不算早,但这几年的发展却势头很猛。

熟悉太仓招商的朋友告诉我,所谓“金属所带飞了太仓航空航天”,并不单指金属所,而是指研究所在太仓航空航天的产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所包括中科院下属计算所、硅酸盐所、光机所,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吉太航空研究院等多个科研院所,都帮助太仓完善了航空航天的相关产业布局。

2020年,太仓政府与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著称的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其太仓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奠定了产业发展所需的科研人才基础。除了西工大,太仓同步推动着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上海交大空天技术创新中心等大学大院大所分支机构的合作。

以中科院金属所为例,文首提到的华钛瑞翔,在研究团队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后,随即将项目落户在太仓,把突破性的工艺从实验室搬进工厂,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这种全新材料突破,开启了低压涡轮叶片的国产化进程,产业化以后其成本比欧美降低近50%。

华钛瑞翔总经理刘荣华就表示,落户太仓综合成本是最低的,并且发展产业的决心大,配套服务相当到位。

“刚开始入驻这里,厂房没有高压电,政府直接投入了2000多万元帮他们解决问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除了这种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模式,太仓也花了大成本招引龙头企业。星河动力在2020年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后,标志着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星河动力也就奠定了业内的地位。

我查阅资料后发现,太仓与星河动力的合作始于2022年,星河动力液体火箭项目在太仓港区开工,这次开工建设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液体燃料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项目占地100亩。

在星河动力的牵引下,相继有航天驭星、太昌宇图、曙光航空发动机、金江铜业等项目签约入驻,也带来了高博航空、开运联合、爱上飞行、泰克南航空等项目与当地洽谈。

另外,太仓和中国商飞也有些浅层合作。2021年,太仓与商飞签约拟定双方携手推动民机数字技术支持产业化发展。2022年,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与位于太仓的吉太航空,宣布联合组建民机航电设备联合工程中心。

随着不同细分空天产业的头部公司都落子太仓以后,当地政府同步规划出土地资源,并投入大量配套,建设了大飞机苏州(太仓)航空产业园、航空零部件产业园、航空新材料产业园、临港航空航天产业园等,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

逐渐地,太仓“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成型,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航空新材料、航空机载系统、航空服务业、航空配套装备成为太仓的重点发展方向。像点石航空动力自主研发生产出了小型航空发动机,西工大研究院团队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也被高晶新材料送上了生产线。

航空航天产业在当地形成集聚效应后,太仓并未止步,不仅颁布了航空航天20条政策,包括产业引导基金、人才项目补贴等,还要力争到2025年太仓航空航天产业整个产值和规模达到500亿元。

这么看来,太仓既发挥了苏州模式的优势,也借鉴了合肥模式的优点。苏州模式被认为是根据产业方向来做产业集群的培育;合肥模式是指找到链主和链长企业,沿着这些企业的上下游打造产业集群。太仓在确定往空天领域发力的背景下,结合落地的研究所,引来链主企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似乎证明了苏州模式和合肥模式并不冲突,而是可以取长补短。

靠谱项目哪里来?

从上述例子来看,不难发现,太仓落地研究所和龙头产业,都拉动了当地招引航空航天企业的节奏。那么在全国都在卷招商引资的今天,落地研究所,能否地方政府另辟蹊径的“灵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看与此前相比,现在地方招商到底卷在哪,难在哪。

有地方招商的朋友和我谈到,在“钱越来越贵”的背景下,如果有好项目,政府、国资一般跟着基金走,基金手里有什么好项目,招商团队就跟着服务:当地政府跟投,然后给空间给政策。

但现在情况又发生了进一步变化,优质资产也开始荒了(我的同事蒲凡已经撰写相关稿件,待刊发),双方不一定互相都有资源共享。市场上好项目不多,基金风险控制也很严格,GP不仅自己找不到好项目,还会反过来找政府推荐靠谱项目。

靠谱项目哪里来?比如靠比赛筛选,科技局、招商局会举办比赛来筛选优质的小项目,但有些比赛跑出来的项目,落地后成长并不强劲,也有些参赛者就想拿补贴,还有些老师本身就在学校担任教职,拿创业补贴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

小项目靠谱的不多,靠谱项目又很难引进。比如就算有好项目来和政府洽谈落地,有些项目资金需求量太大,地方一时半会也很难满足。

因此,“找不到好项目、招不来好项目、小项目缺乏强劲成长性”,这些都是地方在招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种情况下,吸引研究所落地可能是破局的解法之一。

太金属所、硅酸盐所、光机所、西工大太仓分校等,都带动了太仓相关产业领域教授、学生的集聚,无论他们创业还是就业,有实打实的人才集聚效应,也给地方的招商打下了相关基础。

熟悉太仓招商的朋友表示,大部分太仓接触的科技企业,整体上跟产业紧密程度很高。产业链匹配是企业要在太仓落地的第一道门槛,在带动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来落地、吸引行业内突破关键技术早期项目落地上,研究所的确作用不小。

落地研究所,能解决招商难吗?

那么,太仓通过研究所带飞了自己的航空航天产业,是个例吗?

除了太仓,常州物理所和苏州纳米所,也成功带动了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从这些城市的案例看,拉研究所来落地,似乎是个不错的“前置”招商方案。

2023年常州迈入GDP万亿之城,产业集聚度全国前3,投资热度全国第1,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这离不开常州在新能源行业强势发展下找准了定位,该市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排名第一,且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

同时,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也离不开多年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溧阳成立的研究院,不仅拉来前沿项目,也凝聚了产业,其中早期孵化的代表项目就有中科海纳和卫蓝新能源。

苏州工业园更是早在2006年就创建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至今苏州纳米城入驻企业超500家,上市企业5家;每平方公里就入驻近10家大院大所。

从常州和苏州工业园的例子来看,这事不仅能助推产业爆发式增长,其长尾效应也不容小觑。

“这些研究所表面上只是一个创新平台、研究机构,但不是落地就可以躺着拿钱、拿资源,其实它们承载了孵化和产业职能。”熟悉太仓招商的朋友告诉我,政府给土地、资金,每年产业公司肯定是要落人才项目的,有项目研究出来了,大概率不会放在其他地方。

另外,研究所一落地,也会吸引很多项目过来,“因为大家还是追着产业走,太仓就有与中科院渊源比较深的项目过来,很多老师的课题、项目也都会放到太仓。”

这位朋友继续以中科院硅盐酸所太仓园区为例,硅盐酸属于无机材料,这跟太仓的材料和工业传统优势高度相关,“已经在太仓了落地了包括院士项目在内的十几个重点项目”。

从数据上来看,硅酸盐所太仓园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9家,获评各级创业领军人才20项,引进孵化的中科赛诺新能源、芯合半导体、莒纳新材料等企业估值合计超60亿元。

总的说来,落子高校院所研究所,有助于早期孵化,也有利于为产业输送人才。像西工大就在太仓孵化出了华易航动力科技、域圆科技等企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像西工大民航学院、材料学院毕业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当地空天企业实习就业,为太仓提供人才储备。

但这有个前提,除了需要地方政府的前期投入,在政府招引研究所的同时,也要承担很重的职能。并且,政府前期花大成本落子这些研究院所后,其中的风险是投入和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很多实验室成果不一定能明确转化为产业化企业,并且也许会面临转化周期长的问题。

换言之,如果当地招引要立竿见影,这不见得是个保险的方式。毕竟像太仓航空航天这样具备“天时”(空天产业发展正当其时),“地利”(地处长三角中心,承接上海产业外溢),再加上“校企地”全面合作的“人和”,其实也挺难得,其他城市到底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就得各自掂量一下了。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