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养老新趋势:00后涌入养老院,老人搬进寺庙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4194081398810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养老新趋势:00后涌入养老院,老人搬进寺庙

一条·2024-02-11 03:26
.我们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

中国预计将在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过去一年,养老话题屡上热搜, 一条盘点了在养老行业的新趋势、新探索。其中,00、90后涌入养老业现象最为显著: 年轻人就读养老专业、开办网红养老院; 也与老人同吃同住,尝试“跨代共居”; 90后助浴师上门为老人洗澡,一度引爆热搜。 

面对衰老与死亡,日式介护体系与瑞典的认知症照护体系 ,逐渐被引入国内; 在北京海淀医院,900位临终患者 在“安宁疗护”体系下善终; 退休后重启人生的话题屡屡登上热搜。 

抱团养老也成为热门, 国内已有第一批搬进寺院养老的人, 而在英国,单身老年女性开启超酷共居生活。

interlace,1

一条曾报道过四川一家90后、00后创办的养老院 

一个健全的社会老有所养, 

我们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完善设施, 

倾听、理解衰老的故事,筹谋终将到来的老年。

编辑:陈沁

90、00后涌入养老业

interlace,1

▲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到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图为住进养老院的苏州00后 

2023年,年轻人进入养老业是最显著的现象之一。 

年轻人与老人相处,为之提供服务,他们重新看见彼此的需求与价值,也加深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 

00后住进养老院 

苏州几家养老院开始尝试“代际融合”的方式,年轻人通过累积养老服务时长,兑换在养老院的住宿资格、抵扣房租。 

22岁的巍千千刚毕业一年不到,现在在一家事务所当会计。她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最便宜也要1400块一个月,而在养老院,1个月服务时间满10个小时,就可以花300元租下一间房。 

interlace,1

▲ 苏州市吴江区江陵,下班后回到养老机构的00后志愿者

通过面试后,养老院就给巍千千发了入住合同,相当于租房合同,她搬了进来。日常她做本职工作,周末则在养老院做养老服务。手机教学课上,她教老年人设置闹铃、手电筒,也陪老人们做手工、跳交际舞、写毛笔字。

32岁的张雯雯在吴江的一家教育机构做心理助教,在解决租房问题外,还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帮助到老人。

她在养老院的服务时间是周二和周日,会带一些心理讲座、团辅活动。退休之后,老年人容易遇到焦虑、抑郁的情况,她会给他们一些自我调试的建议。 

interlace,1

▲ 下班后回到养老机构的00后志愿者 

00后张瑾,工作日晚上下班回来之后,会进行“一对一”的陪伴服务。广场舞、保健操,特定的节日会有一些手工活动,中秋节会制作灯笼、月饼。 

和老人们一起生活到现在,她们逐渐意识到,“其实住进养老院并不可怕,是另一种人生体验。生活在养老院,可能反而比一个人养老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价值。”

读养老专业的90、00后 

“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的新闻屡上热搜,读养老专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02年的小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学生,这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一个关于养老的专业,属于医学与护理系,可以学到很多医护相关的知识。小黄回忆,自2018年学校设立这个专业开始,从第一届的十几人,已经发展到70多人。

interlace,1
interlace,1

▲ 小黄学校老管专业的部分课程 

去年6月毕业后,她在一家医养结合的机构实习,主要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每两个小时就要给他们翻身、拍背、换纸尿裤。到了吃饭时间,要给他们喂饭。 

她们还会学习针对老年人的课程,比如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对老年人的急救,照护计划的书写,老年人心理学,老年人的沟通技巧等等。 

interlace,1

▲ Maggie参加园艺疗愈培训 

interlace,1

▲ Maggie的毕业照 

90后的Maggie 目前是一家高品质养老社区的“文娱活动师”,通俗一点说就是给老年群体办活动。她本科就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读文娱治疗专业。 

这个专业其实非常冷门小众,但她当时听说可以服务老人,立马就来了兴趣。拿园艺疗法举例,利用老年人喜欢种花种草的特征,通过一些精心设计过的园艺活动,起到治疗疗愈的作用。 

Maggie认为,“养老社区就是一个微缩的功能齐全的小世界,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满足长辈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90后办“网红养老院”

在“哏都养老院”,老人们平均年龄80岁以上,他们穿着中学校服,在视频里大开死亡的玩笑,讲着反内卷、反催婚的段子,如同年轻人一样,他们也渴望被看到、被理解。 

interlace,1

▲ 余老师会用智能手机,爱玩手机游戏, “红了”之后,许多旧时的学生联系她,和她聊天 

1994年生的年轻院长陈卓,一开始是抱着记录的心态来邀请养老院的老人们拍摄视频。再后来,发现拍摄短视频确实有给老人们带来一些慰藉。 

天津这座城市,有那种“哏儿”的气质,也就是乐观、豁达、幽默,把什么都当成玩笑,连死亡都能当成段子讲。 

interlace,1

▲ 老人们聊天、下棋的日常

养老院一共有70位左右的老人,平均年龄基本上83-85岁左右。他们多数都到了曾祖辈的年纪,子女也已经步入老年,可能也需要照顾下一代、再下一代,已经没有体力和能力再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

陈卓不愿意把自己和老人摆在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立场,喜欢和老人做朋友。他觉得和老人相处、拍视频,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老人的需求,也从老人身上看到了自己。 

90后“助浴师”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止2021年底,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约2.67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有4500万。对高龄和失能老人而言,洗澡,是比吃饭、如厕更困难的事,也是更关乎尊严的事。 

interlace,1

▲ 晏杨俊祺和所服务老人的合影 

90后的晏杨俊祺,新闻专业出身。两年前,他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助浴师,目前已经服务了上百位老人。 

最开始,助浴设备都从日本进口,一整套大概3万多。一个大浴缸需要3、4个人一起抬。上门也需要开着面包车。 

因为助浴成本高,价格也会更贵,洗一次要300到400块,国内家庭很难接受这个价格。晏杨俊祺就想办法,找厂家定制了一种充气式床垫的洗澡设备。 

interlace,1

▲ 晏杨俊祺在工作中 

上门后,先给老人进行基础的身体检查,比如量血压、测心率等等。确定老人能够自理的程度、以前的基础疾病,最后再让家属签署一个免责协议。这一整套流程也基本参考了日本。日本的助浴行业遵循一套完整的法律——《介护法》。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随着服务次数增加,维护老人尊严这件事也逐渐成了下意识举动。比如给老人脱衣服时,他们会全程将他盖在一个大毛巾下面,边脱衣服边移动毛巾,确保看不到老人的身体。 

interlace,1

▲ 晏杨俊祺(右一)工作结束后和老人合照 

在这个过程里,他也目睹中国家庭的百态。有些老年人是相依为命,孤独养老。晏杨俊祺认为,自己在做的事情,是让这些失能、孤独的老年人少一些遗憾。 

“我每次上门服务,无论是老人还是家属,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要是早点出现就好了。” 

抱团养老新形式

interlace,1

在寺院养老的老人开荒出的菜地 

“共居养老”,与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及普通养老院不同,它是以相同的价值与信念为基础共建起来的养老团体。老年人日常生活多为独立,也被鼓励相互照料。

寺庙养老 

2023年,“寺庙养老”的概念火了起来。远离城市喧嚣,老人家在静谧、平和的环境里吃斋念佛,寺院师父还会提供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让老人有事可做,也有所寄托。

资国弥陀村养老院面向的都是有佛教信仰的老年人,现在养老院里有三百多位老人,两百多人是长住在这里。 

interlace,1

▲ 凌晨4:30,赶去做早课的老人 

寺院养老院的基础设施可能没那么精致,更关注丰富的老年生活,给老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以及临终时的关怀。 

寺院里的作息很规律,早上4:30朝钟,三餐吃素,6:20吃早餐,11点吃中饭,晚上5点吃饭,8点就睡觉了。老人住的楼里也有24小时的念佛堂,老人们随时可以去做功课。 

妄念和负担没有了,每天有事情做,痴呆、癌症比较少,久病卧床的也比较少,100多岁的长寿老人也有两三位。 

interlace,1

早上6:00,早课结束,老人去斋堂用早餐 

寺院养老是一个信仰情怀,社会养老则是一种物质情怀。选择护工,也会选择有信仰、有爱心的。年轻的护工,只要为老菩萨们服务5年以上,老了之后,可以优先可以入住,免费入住。 

很多身体健康的老人还会服务别人,比较年轻的老菩萨,照顾更老的老菩萨。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效应,对晚年会更加乐观,对未来不再迷茫。

英国老奶奶共居养老社区 

新园(New Ground),是英国首个老年女性共居社区。26位单身女性住在这儿,年龄从50多岁到90多岁。 

interlace,1
interlace,1

▲ 左一为新园(New Ground)发起人玛利亚·布伦顿(Maria Brenton) 

新园每栋公寓有阳台或露台,正对一楼的花园,细节按老年友好的方式设计,轮椅可以方便通行。 

同时有花园、厨房、客厅等公共空间。奶奶们早上一起喝杯咖啡,下午打太极、练瑜伽、每两周一起做顿饭,还有各种大小会议。新园是“奶奶自治”,一切事务都由居民们协商决定。 

住户可以交男朋友,但男方居住的时间最长为6个礼拜。如果两人决定共同生活,就必须搬出社区。 

interlace,1

▲ 瑞秋和她自己做的小提琴 

interlace,1

▲ 瑞秋的厕所里也全是书 

interlace,1

▲ 瑞秋公寓的次卧

新园居民的背景很多元,有人14岁就辍学进入社会,也有念完博士的,职业上有艺术家、家庭护理师、记者、大学老师、行政管理人员等等。

英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新园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玛利亚·布伦顿发现英国独居的老年女性数量高于男性,因为女性的寿命往往更长。女性年老后,更加渴望独立。

“我们这一代,大概是第一代独立女性,”新园的一位奶奶瑞秋说,“不像过去那样,非常依赖某个男人的照顾,我们希望能掌控、创造自己的生活,尽可能长久地独立。” 

我们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新职业、新探索

国外的养老与照护理念逐渐被国人接纳,无论是日本的介护体系、瑞典的认知症照护体系,还是“安宁疗护”体系。一些先锋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开始新的探索与学习。 

96年东北女生学日式介护 

中国目前的养老行业,存在高达2000多万的专业护理员的缺口。96年的东北女孩刘思奇,作为介护实习生赴日,她的初衷是将日本介护的体系带回中国。

interlace,1

尽管日本有着成熟完善的养老体系,但是由于持续高龄化和少子化,导致养老行业人才缺口很大。 

她花了6年时间深入介护体系,虽然介乎工作十分操劳,但方法有迹可循。在刘思奇工作的地方,养老设施包含长托和短托的入住型专业护理设施。

interlace,1

▲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养老设施便逐步从“照顾型介护”转型为“自立支援介护”和“预防重症化”,“生活支援”转型为“自立支援”。图为电影《比海更深》中独自生活的老人 

专门的认知症老人的共同生活住所,只能同时入住5~9人,平时会配置4~5名员工。老人可以一直住到离世,一般费用约合人民币4800元/月。 

短托供老人短期入住,提供入浴、排泄、吃饭等生活服务和机能训练,以维持和改善身体和精神功能为目的。大多数是半自理老人,头脑也都清醒。费用约合人民币500元/月。 

interlace,1
interlace,1
interlace,1

▲ 日间照料设施,图源:Earth Support 

日本称养老为介护,以“自立支援”为核心,是“授人以渔”的养老支持,支持老年人独立自主的长期照护。每天下午,老人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游戏时间,按照介护理论,游戏能让老人们保持脑部活跃。 

刘思奇计划30岁回国,开设福祉培训学校,或者去学校当老师,将日本养老的经验带给更多的人。 

认知症老年公寓 

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公寓和一般养老院不同,采用“缓和照料”和“group home”的模式——让老人感觉,依然生活在自己家。 

interlace,1

▲ 在这里,老人可以按照喜好布置自己的卧室,甚至把喜欢的家具、照片都放进来 

interlace,1

▲老人可以随时参与到家庭劳动里 

“认知症老年公寓”沿袭了瑞典认知症机构的主要形态,每一层是一个Unit(单元),一共有4层楼。有卧室、客厅、餐厅、还有图书角、活动室,老人们可以自由活动,没有任何限制。 

老人可以把任何自己想带的东西放进来,喜欢的家具、老照片、布娃娃……他们可以把卧室布置成任何他们喜欢的样子,和他们家里一样。 

interlace,1

▲ 老人们坐在一起玩拨音琴 

现在,这家公寓已经住了近90位老人。金恩京和团队坚持不要把老人当病人,采用建筑疗法,用设计,不经意地缓解老人的焦虑。 

其次,老人一旦患了认知症,很容易被忽略情感需求。金恩京和家属一起创建了“海马记忆工作坊”,每周3次,只要家属有空,就可以来这里陪老人一起做手工、刺绣、写书法。 

金京恩认为:“认知症是一种疾病,但面对疾病,我们首先要看到它背后‘大大的人’,他们只是得了一个小小的病。我们可以帮助他,尊重他,成为他记忆的一部分,这样就足够了。”

安宁疗护:照顾94岁父亲离世 

安宁疗护,是为生命末期的患者和其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和这个家庭的痛苦。

2016年,徐舒的母亲肺癌晚期住院的时候,特别痛苦、孤独地死在ICU。半年之后,她自己也得了癌症,面对自己的死亡,这件事儿就很紧迫地摆在她面前,她想要找一个不那么痛苦孤独死亡的方式。 

后来,海淀医院成立安宁病房,2019年,徐舒应聘当安宁病房的志愿者。 

interlace,1

▲ 徐舒在安宁疗护病房做芳香呵护志愿者 

芳香呵护,通过芳香精油对患者身体进行抚触,让病患感觉被看到、被呵护,“他的身体会随着我们的引导,慢慢放松下来,不适和不安得到缓解。” 

芳香呵护除了技法,还有心灵层面的成长和要求。陪伴生命末期的患者,要对生死有所了解、有所思考,坚定温暖地回应患者的问题。 

interlace,1

▲ 患者可以预约志愿者合唱团,这位病床上的奶奶曾是舞蹈演员,喜爱听音乐 

在王扬老师的生死教育课上,徐舒学习了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徐舒的父亲是94岁吸入性肺炎离世的,这是她最成功的照护例子,她将这个故事写在了《重启生命》里。

“因为我有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面对那一刻,我心有章法,手有技能,可以特别淡然温暖地送父亲走。” 

57岁绣花厂女工,退休后重启人生 

退休后重启人生一度登上热门话题,其中多为女性。她们结束工作、走出家庭,决定重活一次人生。 

interlace,1

▲ 爱琴在客厅画画 

爱琴4年前从绣花厂退休,在儿子的鼓励下,57岁的时候,她开始画画。 

她每天要在画架前坐足7、8个钟头,她画得极慢,近乎一种“绣花”的功夫。用的是水彩,笔细而淡,一点点勾,需要涂上五六次才能接近想象中的颜色。 

interlace,1

▲ 《只恐夜深花睡去》 纸本设色 51.5x41 

interlace,1

▲ 最早的一幅康乃馨,还有些生涩 

儿子尤勇今年34岁,是职业画家。大概在尤勇3、4岁时,爱琴教尤勇用粉笔画小鸡和老鼠,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画画。后来,尤勇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刘小东,喻红。 

如今,角色发生了互换。妈妈变成画画小学生,儿子成了那个支持她的人。 

interlace,1

▲ 爱琴正在给花上色 

interlace,1

▲ 爱琴和尤勇母子 

2023年9月,爱琴的个展“报答春光”在站台中国开幕。几乎同时,尤勇迄今为止最大的个展在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一时间,家里头有两个画家在办个展。 

“报答春光”这个名字也是尤勇取的。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海棠花开的时候,妈妈开始画画的。别的东西只会让她衰老,只有画画,能够开启她的春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作者:一条,36氪经授权发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