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从众多杂活中找到切入点,走向专业?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media/98842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何从众多杂活中找到切入点,走向专业?

运营的工作总是繁杂且琐碎,如何在众多杂活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阅读本文找到切入点,走向专业。

eW2NwNYWvIrO83xyTF1w.png

「打杂」几乎是运营人最大的痛点没有之一。

我经常听到许多运营人在吐槽:感觉自己一直在打杂,没什么实质性成长。

这边社群刚发完早报,那边又要我整个数据分析。那边产品文案刚写完,就接到活动运营的需求。刚吃完晚饭,又被叫去开会。哪怕是回到家刚洗漱完准备躺下,半夜也被喊起来写软文追热点……

总觉得每天都特别忙,一天下来,好像什么事情都处在一个ing状态,没有实质性进展。然后在心里大声质问自己:一天天到底在忙些啥?自己好像一点儿也没长进。

混乱、无序、心累。每天的精神状态就是心里塞满了事情,大脑充满了杂念,找不出头绪,又没精力仔细思考。

如果要概括这样的状态,最好的形容便是「被事情裹挟着前进」。

如何摆脱这样的状态?

今天这篇文章,我与你分享我走出打杂状态的一些总结。它们并不复杂,但却极大地帮助我节省了不少精力,我在处理各种事情上也有了更清晰的脉络。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切实地帮到你。

一、找到真问题

长期打杂下一般会有2种状态:

第一种是:在多个杂事之间来回切换精力被抽干。

在这种状态下,你把自己调成了有求必应的模式,也就是谁向你提出需求,你必须满足。

你在多个事物之间来回游荡,导致了你没有一件事是完整闭环的。

这就像是,你在电脑上同时打开了几十个软件一样,当你在任意软件进行切换的时候,结果卡住了。此时要想电脑流畅运行,那就需要关掉一些软件,以此来释放服务器的一些资源。

同理,你在收到众多需求信号时,也是要有所选择的。我们应该优先选择与我们核心任务相关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启动成本也是数倍高于别人的。

遇到一个任务时,你总要从头开始寻找解决方案。这就像是我们在堆满杂物的房间里寻找钥匙,你总要反复去翻找。运气好直接就找到了,运气不好你要反复在同个位置翻找n遍。

而周遭的杂物,有时候是一个概念,有时候是一个方法,有时候是一个想法,它们散落在你生活的房间里,不断吸引你的注意。让你觉得这个有意思,你多看一下,那个挺有用,你收藏一下。然后你就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要来找钥匙的。等你发现时,时间过了大半。

我们要对自己进行“降本增效”,减少过程中的精力资源浪费,直奔问题的解决。

第二种是:看不见事情被推动的无意义感。

就像是你拿着一盘沙子,想要去堆一栋房子,堆一下堆一下,然后又垮了,反反复复。你在每个方向都做了努力,但是不显成效。

其实这背后就是你虽然知道你要堆的是一栋房子,但你不清楚它具体应该是什么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告诉我他有目标,但仍然感到无力和迷茫,那是因为目标不够具体。

在不够具体的目标上努力,往往会在关键部分有所忽视,又会在不重要的地方过度努力。

比如在做新媒体运营的这件事上,不少人总会问怎么涨粉。他们经常得到的回答是:坚持日更。

日更有用吗?有。

但更重要的事情是你的内容能否持续给目标用户「信息增量」,要么有用,要么给情绪价值。否则,更新10篇无意义的内容,和更新100篇无意义的内容没有本质区别。

要做的其实是,在持续更新的日子里,持续提高自己的写作输出水平,不断接近目标用户的痛点,不断把痛点描述得更加准确,然后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说回工作也是一样,即便是你每一天都在写文案、做报告、搞活动,做着所谓的运营工作。如果我们不知道它对目标的影响,那就会变成:

由于没有人对你做要求,也没人告诉你标准在哪里,你自己也没想过主动去思考和解决,所以就一直处于一个放任的状态。于是日复一日,你只是在重复,然后在「无意义」这个软刀子下磨尽心力。

什么时候我们觉得努力是充满意义的?那就是看到成效的时候。

不妨回想一下,我们作为职场新人的那段经历。

在那个时间里,几乎是不管做什么都感觉有所收获,那是因为所有东西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同时也会有领导同事告诉你,这个怎么做更好,那个怎么做才有效。你会看到一切事物是有目标、有标准、有反馈的。

现在过了“新手保护期”的我们需要学会自定义:也就是围绕“我”来建立一套成长目标和对应机制。

在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我开始转念:

我不再局限于当前所在公司岗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相信市场上更加广阔,我应该是更值钱的。

因此,我把每段工作的标准当成是一次试炼,每次完成后都相当于是我做了一次积累,然后继续奔向更大的战场。

升级水平、升级岗位、升级平台,不断变得更好,要完成这样的升级路线,就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积累。

到此,我们找到了想要摆脱打杂要解决的2个真问题:

  1. 如何解决精力分配?
  2. 如何解决方法沉淀?

二、精力分配

我们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分配。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所有工作罗列出来,其实你会发现,基本上就是两种类型:一种是职业能力,一种是专业能力。

职业能力:日常沟通、日报、周报、月报、会议、演讲、项目提案、项目复盘……

专业能力:如何做社群、如何写文案、如何做海报、如何做活动……

我见过不少人其实是在第一种类型的事情上耗费过多时间,然后压缩了他在处理第二种类型工作的时间。

通常表现为白天在无止尽的扯皮中,回到家后凌晨半夜思考业务,最后就是做了个不怎样的方案,然后白天再回去继续掰扯被批。真正留给实施方案的时间极少,最后在工作上难以取得成效。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很容易把问题归结到是选择A方法、选择B方法,还是选择C方法。于是又处在不断寻找新方法的过程中,到处报课学习。这时,你会发现又有一大块的时间和精力被占据了。

分配精力的水平,决定了你的价值上限。

如何把精力花的更有价值?那就是分配到高产出的地方。

问题出现的越高频越要减少重复劳动。

前面提到的,我们在盘点自己在各项工作的精力支出时,需要知道我们面对的哪些问题是我们经常要处理的。

比如,第一类工作基本上你都是可以提前准备模板的,而不是每到要做的时候你再从头思考、整理、提炼、总结。

最典型的就是年终总结这件事,你会发现挺多人每到年末,都要去搜索如何写,模板哪里下载,以及如何提炼。他们写这个东西要花个几天,而你如果有准备,可能几小时就搞定了。

需要反复拔高价值的工作要持续迭代。

并不是说第一类工作不需要迭代,但它们没那么高频。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有直接产出的地方,也就是拿到业务结果。

先有结果,再有包装,才能加分出彩。没有结果的包装,只是徒有其表,乏陈可味。

第二类的工作主要的价值在于创造成果,但有一个过程:创建、维持、优化、创造。

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由于信息缺失,你大概率只能拥有一些认知碎片。然后凭借着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补充,直到完成一个初步框架,这时候已经是可以运行的阶段。

比如,做个社群,你知道要对外说明社群价值,以核心卖点吸引人来加入,然后在群公告里做引导,然后还要在话术上触发用户行为。这时候基本上有用户进入,并且在社群里愿意说话。那么可以说这个群创建成功了。

但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持续不久,所以你要想办法维持住,你可以选择的做法是不断抛话题,也可以在里面做点小游戏,还可以策划一些活动。

然后,你发现这些运营动作,有一些有效,有一些无效。你需要做筛选,做优化。

最后,你可能从中找到一些能被产品化的活动,可以反复使用,并且能带来更多人,最后拥有更多群。这时候就完成了创造。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这类工作是有一个进阶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学习,补充新知,同时也要求我们不断思考,最终完成价值创造。

对于这类工作的精力管理就更加重要。

我们首先要创造基本的工作流。

比如写作这件事,我的工作流就是:

确定选题—选择述说身份—列出大纲—写出核心观点—填充案例内容—发布公众号

有了基本的工作流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我可以依赖它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段工作流支撑着我从500粉丝不到,到现在的1.1万粉。

但很快我发现自己遇到瓶颈了,我之前输出的内容皆来自我自己的积累,但很快发现自己被掏空了。

如果要保障内容的真实性和实操性,就需要我在实践之外,多做总结以及观点碰撞,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强制积累的过程。

同时,我也认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尽量做到大量练习,所以今年会以周更要求自己。

这时,就会要求我迭代新的工作流。

迭代到现在的版本是:

读书、实操、和高手聊完成素材积累—输出每日思考碎片—明确核心主题锁定(what、why、how)—整理素材卡片—撰写核心段落—完善开头和结尾—发布公众号

目前来看,一周一篇的强度我还是挺适应的。但还无法保障每周几固定发文,所以我还会持续迭代。

关于精力分配的问题,核心解决思路就是减少精力的重复消耗,把它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应对高频且固定的问题运用模板sop,应对价值创造性的工作则先创建基础工作流再迭代。

三、方法论沉淀

我对方法论的理解是:

所谓方法论,是你解决一个问题后留下的解法,然后通过复盘排除掉运气成分,最终经过多次验证,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在实际中,你遇到的问题里,有一些问题是进行到一半就夭折的,有一些是解决了并且拿到结果的。在没有拿到结果之前所使用的方法,本质上还是一个试验品,只有拿到结果并且多次验证的才能叫做方法论。

通常,积累方法论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你先对要做某件事有了基础的认知,我们把它叫做认知1。随着时间推移你不断学习,你从A那里得到了认知2,从B那里得到了认知3。这时候你集齐了3个认知碎片,然后才算把要做的这件事认识全面了,但这只是概念性知识。

即便有了概念性知识,这时候由于你还不是项目负责人,你可能只是小组成员,因此你只能验证属于你能操控的那部分。当你有了这块的实操性知识,经历过不同项目的考验,都能产出结果,这时候可以说你在这个模块有了自己的方法论。

但距离你能对整个项目负责还有一段距离,因为还存在一个认知补全、实操补全的过程。所以你要学着像一个吃豆人一样,一口口吃下来,直到你能对整件事负责并取得相应成果。

最后你实操所沉淀的内容和方法,被公司沿用,别人会自发的学习,内部培训也将你的方法论作为教材,也经常邀请你来做分享。

从这里我们可以提炼出四个点:

  1. 认知度:这件事应该如何描述,有哪些关键点要说明?
  2. 熟练度:这件事经过多次验证,可以依赖的方法是什么?
  3. 经历度:对应的具体案例,可适用解决范围有哪些?
  4. 影响度:新人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会遇到哪些困难?

我们在整理自己方法论的时候,可以按照这四个维度来整理。透过方法论的运用,提升我们自己的效率。

最后小小总结一下:摆脱打杂其实就是在混乱中找出结构,然后分配好自己的精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秩序。

作者:志忠;微信公众号:事现运营(ID:yyshixian)

本文由 @志忠(运营)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