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刚刚,投资人找我买A货了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62657211923174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刚刚,投资人找我买A货了

小饭桌·2024-01-30 03:47
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v2_59fce52787cf41b8b00cb29e61c66b14_img_jpeg
找我
种子轮广东省
国内第一家基于直播技术的共享职场信息平台

作者丨黄泽正 

最近,就在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集团董事长阿尔诺超过马斯克,再度成为全球首富的档口。

一位倒卖A货奢侈品的朋友(简称小A)告诉我,已经有不少投资人在向他买A货包包了。

作为一名base在广州的A货贩子,小A平时的主要客户,是珠三角工厂的厂妹,他自己都没想到,会有投资人找他买A货。“但从朋友圈来看,她们好像真的是做投资的。”

在小A的印象中,投资人是精英中的精英,每天西装革履,出入各大高档写字楼,拿着高薪酬,出差招待全报销。这一切,都与A货格格不入。

但小A不知道的是,一级市场投资人所谓的光鲜,早已是过去式。现在的投资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普遍的低潮,DPI焦虑,退出困难,募资压力,现金流紧张等等,一切因素都逼迫着机构削减开支,收紧钱袋子过冬。

而作为机构的最小分子,每一位投资人的未来,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消费降级早已不是新鲜事。换句话来说,即便买A货可能只是个体行为,却也是大环境下,一些投资圈普遍问题的集中缩影。

钱不好挣了

“不管投什么行业,应该都能明显感觉到,相比以往钱很不好挣了。”泛文娱投资人何超告诉小饭桌。

据何超回忆,虽然自己不买A货,但购买奢侈品的最高峰的确要追溯到2015,16年了。

彼时的何超刚入行不久,还不叫泛文娱投资人。因为彼时文娱就是文娱,还没有什么泛文娱的概念。

而仅仅是文娱领域投资,已经让何超忙的不可开交。

根据IT桔子数据,2016年文娱相关领域全年投资数量高达1190次之多。当时,IP热潮带动影视、动漫等行业高速发展,短视频、直播也广受资本青睐。当时的一级市场普遍认为,文娱行业的黄金时代会就此开启。

而反映在何超身上,就是在繁荣的市场环境下,机构给的薪资和奖金都足够高,让她有了购买奢侈品的底气。

那时的何超,也认为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彼时的她经常出席各种颁奖典礼,与许多影视明星、导演近距离接触。“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没几件奢侈品,总会觉得格格不入。”

但残酷的现实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从2018年开始,文娱传媒行业的寒冬迅速到来,文娱领域的投资几乎停滞。在2018年底的第二届中国影视领袖峰会上,光线影业掌门人王长田一语成谶:“资本在撤离文娱市场,很多影视公司的项目融资都出现了困难,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一两年里可能有几千家影视公司要倒闭。”

而这场影视寒冬比业内人所想的还要更持久。尽管文娱投资人们把微短剧、游戏、直播、元宇宙、AIGC统统塞进了自己的关注领域,生生将自己变成了“泛文娱”投资人,收效依然甚微。

用何超的话来说,在2019年之前,文娱行业的投资人演讲、专访,几乎都是在总结成功的经验。而在2019年以后,几乎所有文娱行业的峰会,都会设置一个主题“下行周期,文娱行业的出路何在?”当然,时至今日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讨论出个结果。

反映在何超身上,则是收入的大幅降低。原因很好理解,投资人收入的大头,来自投资项目带来的奖金。文娱项目投资数量锐减,文娱投资人的收入自然跟着锐减。

现在,奢侈品早已不是何超的“生活必需品”。用她的话来说,随着基金的投资主题从文娱,到泛文娱,到文娱科技,再到科技,宣传PPT一改再改,“文娱”的字眼一删再删,大家都切身体会到了钱越来越难挣,所谓的奢侈品依赖症,也得以根治。

令何超啼笑皆非的是,时至今日在一些低分的影视剧评论区,仍然会有观众写“这都是资本意志下,拍出的烂片。”可事实情况是,文娱投资人早已纷纷转型,“机构哪里还有闲钱投影视剧?”

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

除了开源层面,投资人挣钱变得更加艰难,在节流层面,投资圈消费降级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2023年,“投资人出不起差”的段子,在创投圈疯传。

有投资人在社交媒体吐槽:“公司要求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其中就包括差旅,住宿标准控制在500以内,稍微去个一线城市,挑选酒店就要多考虑了。”

还有数家美元基金被曝出,要求投资人非必要不出差,实在要出差时必须填写详细申请,且要有明确靠谱的项目或事宜才批准出差。不仅如此,还要尽量减少出差人数。

多位投资经理还披露:“现在机构都是能坐高铁坐高铁,航班也选最便宜的,如果前期的沟通能线上解决,也不一定非要见面。”

而这一切新规定的核心目的,自然是为了降低成本。

某中腰部VC投资经理李湘直言:“尽管明面上都在吐槽公司抠门,但大家都是搞金融的,心底里都清楚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公布的私募机构注销数据,2023年共有2425家私募基金完成注销,创下历史新高。在注销类型上,不同于2022年,2023年协会注销的私募数量明显多于主动注销。

李湘告诉小饭桌:“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活着就是胜利,在募资艰难的当下,机构的管理费一降再降,明天还在不在都不好说,哪里还敢铺张浪费?”

对于有投资人买A货的传闻,李湘也从成本角度算了一笔账:“当你坐着高铁,穿着优衣库,入住500元以下的酒店时,哪怕拿着个真的LV包包,人家也会以为是假的,那干脆直接买A货得了。”

当然,除开戏谑的成分,李湘还表示,更核心的因素在于——投资人更应该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热播电视剧《繁花》中,爷叔告诉宝总:“纽约帝国大厦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8.8秒。这就是股票!想要在股票上赚钱,先要学会输。”以此告诫宝总,一定要重视风险,留有充足的现金流。

李湘非常赞同爷叔的看法,他认为首先市场肯定不会永远是低谷,其次即便在低谷期,也会有翻盘的机会,有大量优质的创业项目都来自于行业低谷期。“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肯定想把现金流留给真正值得投的项目,而不是花在买奢侈品上。”

做投资的普通人

一位中小型机构MD曾告诉小饭桌:“现在面试新人时,如果还听到他把投资当成一件高大上的事,我真的会直接建议重新考虑一下行业。因为所谓的投资人,其实只是做投资的普通人。”

这位MD的话揭示着投资圈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外界要么把投资人想得太好,仿佛人人都是精英;要么把投资人想得太坏,仿佛人人都是逐利的吸血鬼。唯独没有中间地带。

而在何超看来,买A货的行为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恰恰体现出“投资人”这个名词,除了投资以外,还存在相当多“人性”的成分。“是人就会有虚荣心,有攀比心,或多或少,难以避免。”

当收入不足以支撑奢侈品消费,一定会有人选择购买A货。据A货贩子小A透露,广州白云区的A货集散地,生意一直很好,甚至有专门做出口的产线。

甚至有些时候,有人购买A货也并不完全因为经济因素。

比如2008年,著名歌星席琳·迪翁在上海开完演唱会后,就被人抓拍到,跑到上海陕西南路A货市场买了50多个假包包,让一家造假小店一举成名。NBA球星科比后来还通过经纪人与该店店主接触,希望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来沪参加友谊赛时,带着队友购买假货。最终导致该小店被查封。

包括2019年在著名的土豪城市迪拜,破获了一起全球最大的跨国假LV案,案值超过18亿元。假货的源头就在广州的一个城中村,这些假货,从广州被一路运往迪拜,再以正品促销的名义,满大街售卖,销量出奇的好。

很难说明星和迪拜土豪会买不起奢侈品,或者不识货,但事实就是,他们依然像大多数贪便宜的普通人一样,会选择购买A货奢侈品。

具体到投资圈,何超认为投资人买A货充充面子实在稀松平常,随着投资圈不断扩大,投资人群体早已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她表示:“别说买假货,有些所谓的投资人连学历、背景、向母校捐款都能造假,还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一级市场呆久了真是什么都见怪不怪了。”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以前我还没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做作,高贵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充分懂得,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中的。”

人性的复杂,在离金钱更近的投资人群体中,只会更加明显。换言之,买A货的行为既与市场环境遇冷有关,更与个人选择有关。

用何超的话来说:“买A货无所谓对错,但最好别和投资扯上关系,很多机构合伙人天天穿一件旧夹克,一双运动鞋,背个公文包,也照样干投资。说到底,A货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A、何超、李湘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黄泽正,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