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3 To B 九个关键词,你get了哪些?

 7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utoushe.com/8994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高开低走的 2023,让大家重新审视商业的本质。如果总结 2023 年 to B 行业的关键词,您认为会有哪些?在崔牛会创始人&CEO崔强看来,可以从这九个来看:

预期“急刹车”、增长降速、资本转弯、出海“打渔”、大模型浪潮、竞争新变局、生态加速、精细化经营、生死劫。

这些关键词反映了 to B 行业的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又能够带来哪些启示?

预期“急刹车”

2023 年是“口罩事件”结束后的第一年。回到 2023 年的年初,很多 SaaS 企业对新一年的发展期待满满,纷纷制定了十分“激进”的年度计划,各业务负责人开启了频繁出差,希望开拓新市场,收获更多的订单。整个环境就像被按下了2倍⏩以上的加速键。

但到 Q1 结束时,很多企业的增长不仅没有达到年初制定计划时的预期,反而收获寥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被迫调整计划,降低预期。紧盯老客户,看紧存量市场。

到年末,企业复盘发现,2023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整体的增长势头良好,细究原因,这两个季度的收入是来自 2022 年积压的客户需求,在2023年才交付、回款。到第三季度,企业就呈现增长乏力,业绩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企业收入在 Q3 下滑了 70%。

这样的预期“急刹车”,带来了两个启示:

第一,从目前很多企业的创始人给出的相对保守、悲观的论调来看,2024年,To B企业需要对市场环境做出相对保守的判断。2024年的形势,可能会比2023年更加严峻。

第二,企业在制定2024年规划的时候,要更加务实,量入为出,需要紧盯现金流,放弃幻想,做更多相对保守的事情,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增长降速

2023 年年底,崔牛会对国内的 SaaS 企业做过一次调研。我们发现,2023年,很多 SaaS 企业的收入增长仅有 20%~40%,有些企业甚至呈现出了业绩的负增长。SaaS 企业的增长降速,带来了三个启示:

第一,SaaS 企业在失去资本的推动力之后,增长开始变得理性。此前,SaaS 企业的增长由于有资本的助推,很多都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包括快速扩大团队规模,快速抢占市场等等。如今看来,很多企业都在为之前的盲目扩张“交了学费”。

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需求,就会被挖掘;如果没有需求,也能被激发出需求。但在 2023 年,SaaS 企业已经在反思这个观点,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客户。也就是说,企业要制定正确的客户战略。

第二,增长变得理性之后,在短时间内,企业可能难以适应,但从长远来看,这是获得成长动力、回归商业本质、实现价值交付的必经之路。此前,企业在疯狂扩张的过程中,很少有人思考“这些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第三,相较以往,如今的 SaaS 企业更加关注“价值”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如今预算减少的情况下,客户往往会选择能够带来价值的产品。这对被迫降速的 SaaS 企业而言并非坏事,在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追逐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伟大的企业都是寒冬的孩子,也是有这个意思。

资本转弯

根据崔牛会发布的「中国企业服务云图」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融资数量超过 350 起,融资金额超过 400 亿元,涵盖财税费控、垂直行业、电商平台、工业软件、企业安全、人力资源,还有生产供应、数字资产、营销获客、协同办公、元宇宙、云ERP等等。

相较 2022 年,2023 年的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有增长。虽然 2023 年 To B 行业经历了美元基金的“大撤退”,但依然有 5.93% 的融资事件获得了美元投资,2023年美元的融资金额占总投资金额的 23.48%。

从各个领域来看,技术支撑成为了 2023 年投融资的热点,这是因为,大模型的持续火爆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大量资金投向底层和技术支撑部分,占比高达约 32%。其次是垂直行业占比约 25%,工业软件占比约 9%,数据资产占比约 5%,企业安全占比约 5%,营销获客占比约 3%,电商平台占比约 3%。

资本的转弯,带来了哪些启示?

第一,没有退出通道,往前看不到预期和希望,资本离开是必然。因为资本一定要有退出通道,以便寻找其它领域进行投资,在没有退出通道的情况下,资本往往看不到预期和希望,因此必然会离开。

第二,很多国内的人民币基金,已从股权变成了债权,资本的味道变了,这对创业者而言挑战巨大。当项目运营好的时候,这些基金是股权;当项目运营不好的时候,这些基金可能就会变成债权,这往往会让创业者做出冒险之举:为了创业,他们甚至可能需要赌上自己的所有。

第三,周期长短不同,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相爱相杀,“渣男”林立

对投资机构来讲,一个周期是两到三年,而对 To B 创业企业来讲,一个周期可能是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粗略计算,一家 to B 企业的发展,从产品研发到商业化,单是这个过程就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而要为客户带来价值,还需要不断打磨产品,升级迭代。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和创业者周期的不匹配,往往会产生种种误解和矛盾。

第四,“抱团并购”会在2024年的第二三季度相继出现。国内很多 SaaS 企业如今的心态和状态,与资本狂热时期的浮躁心态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一些SaaS头部企业,已经在考虑并购的很多细节问题。

第五,家底殷实的上市和头部 SaaS 开始“抢收”。他们会见“好”就收。这个“好”是指什么?1. 价格会好;2. 好的团队;3. 好的产品,可以并购到自己的业务里。

出海“打渔”

2023年,“出海”是出现在各讨论会上的高频词。甚至在出海的峰会上,有牛油感叹“半个崔牛会都去了”。

2023 年,很多 To B 企业都十分关注出海相关的话题,这同样带来了一些启示。

第一,2024 年,出海的话题会依然火热,很多 To B 企业都希望找到能够实现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

第二,就 B 端的产品而言,工具类产品更容易出海。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要考虑海外客户的不同需求,加上海外市场的法律法规以及税财相关政策与国内不同,因此在海外落地的工作会充满挑战。

第三,出海切勿跟风。布局海外市场意味着巨大的投入,需要有坚实的战略支撑。因此,企业在制定出海计划之前,需要慎重考虑。

第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海外市场也同样“卷”。相对而言,海外用户的产品付费能力较强,产品利润率较高,但竞争对手也不容小视。海外市场往往会有当地的竞争对手,还有来自国内的竞争对手,竞争同样会十分激烈。

第五,To B 企业需要多多学习借鉴出海的成功经验。2024年,那些在出海方面有着非常好的策略,或者很好成绩的企业,将会是崔牛会带领会员学习的对象。

第六,“造船出海”,还是“借船出海”?很多企业可能都会选择借船出海,借助大企业相对成熟的本地组织能力、渠道能力和获客能力,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但如果是造船出海,需要关注成本投入的量级,以及能否有效支撑企业的海外市场战略。

大模型浪潮

2023年初,ChatGPT4.0的发布,直接引发了国内的“百模大战”,在带来了震撼的同时,也让每家To B企业认真思考,自己的产品会不会被颠覆,或者产品在 AI 加持之下,会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崔牛会2023年的SaaS大会上有一个Demo Show环节,我们选出了 4 款与 AI 大模型结合的,有特色、有冲击力的产品,包括提升代码生产力的产品、提升网页设计能力的产品等。通过现场投屏演示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 SaaS+AI 的力量。2024 年上半年,崔牛会将举办企业服务大模型创新大赛,我们希望寻找到100~200个优秀应用,让更多的投资人看到。

大模型掀起的浪潮,带来的启示是:

第一,轻应用很容易被覆盖,很难跑出来;

第二,2024年,企业服务领域将会涌现一批优秀的基于大模型的企业服务应用。

第三,大模型开始进入生态之年。大模型本身是基础设施,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实现持续升级。若手伸太长,将自毁前程。

大模型厂商目前也开始提供应用服务,未来,这些厂商与合作伙伴会建立怎样的关系?可以预见的是,大模型的发展路线并非坦途,必然会经历高峰和低谷,才会回到理性状态。

竞争新变局

2023 年,国内 to B 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局。比如,资本后撤,而投资何时再大面积回归尚未可知;客户预算缩减,市场回暖还需要很长时间;对于企业负责人而言,他们开始思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应该是向内求还是向外求?需要通过加强内部能力提升竞争力,还是需要获得外在力量?

由此,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华为 Meta ERP 入场,对行业是“利好”,还是“利空”?华为Meta ERP将选择高客单价的优质客户,会锚定一个高价格,对国内 ERP 产品的价格提升是利好。同时,华为Meta ERP对原有的ERP厂商是一个新的竞争变量,以华为的品牌和客户服务能力,将对他们带来冲击,这是利空。

第二,央企数科公司的独立,对 to B 企业而言,是敌是友?从观察来看,他们的竞争大于合作。这些数科公司未来可能独立上市,面对收入和业绩的压力,他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竞大于和是常态。

第三,目前,发展成为各赛道头部的 SaaS 厂商,大部分都在2023、2024年和2025年陆续迎来成立的第一个十年,他们对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透过传统软件厂商来看,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各个赛道的 SaaS 厂商的竞争。

第四,可以预见,2024年将是暗流涌动、竞争极其激烈的一年。

生态加速

“生态”在崔牛会这个圈子里已经谈了很多年,但是到了近两年,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大家在构建的“真生态”。我们看到,原来是大厂在谈生态,小企业属于“跟随”、“抱大腿”。而现在,大厂商在加速商业化,小厂加速生态化。

另外,在当前环境下,行业里面出现了“尖物组合”的合作模式,它会成为SaaS企业的主要选择吗?

一起来看一看启示:

第一,2024 年,随着大厂生态的逐渐成熟,“昏招”会越来越少。所有平台都会有流量天花板,大厂要有大厂的自信。不管是哪类 SaaS,只要产品足够好,都应该能在大厂的平台上获得增长,进而也能促进大厂的成功。

第二,经营压力变大之后,小厂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未来三年会形成良性的生态格局。2023 年,很多 SaaS 企业举办了自己的伙伴大会。这里的伙伴包括了“销售伙伴”和“产品伙伴”。

在资本“退潮”和客户预算削减的情况下,SaaS 企业紧盯现金流,之前想自己投入研发的一些产品,通过与行业中已有的优秀产品合作,打造“尖物组合”,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快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国外,这已是很成熟的模式(如下图,SaaStr 曾统计过的 15 家头部 SaaS 企业的接口数)。

1706147306800895.jpeg

第三,平台生态将更关注底层能力和解决方案融合能力,与优秀ISV伙伴一起面对客户。

第四,渠道生态进入淘汰期,纯销售生态伙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焦虑越来越重。

在2023年崔牛会年会(中国SaaS大会)上,一些SaaS渠道伙伴反映,目前有三个问题最让他们焦虑:

第一,渠道商缺乏安全感。随着产品的在线化,客户和原厂之间会建立连接通道,渠道的分润会逐年递减,如果分润停止,渠道的出路何在?

第二,渠道商也在尝试转型,例如成为解决方案集成商或解决方案整合商,提升自身价值。但客户需要的解决方案,应该如何打造?

第三,随着渠道商规模的扩大,组织能力亟待提升,企业文化怎样为中层的成长赋能?

由此可见,未来只做销售的渠道商,价值会不断走低,而轻咨询和轻解决方案服务路线,将会是渠道商转型的重要方向。

精细化经营

这两年,在资金方面呈现出来的两个现象:一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开始精打细算,严控 ROI。以前不太关注的支出项,到现在是每一项支出都会做计算。对于可投入,可不投入的事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不投入。

二是重新审视资本的作用。以前,企业融资后,花钱“大手大脚”。当遭遇“资本退潮”,风云突变之后,企业开始思考资本进入的真正价值。

这带来的启示是:

第一,产品能力、销售能力、服务能力、融资能力、组织能力,在创业者的心里会做重新排序,至于排序的结果,每个创业者的答案各不相同。

第二,精细化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创业态度。2023年,崔牛会的游学活动走进了北森、纷享销客、影刀、酷家乐等企业,在与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国内的 SaaS 厂商在经历十多年发展之后,组织力和精细化经营的能力都在变强。

第三,创业者的心态和认知迭代之后,精细化经营必然来临。经过多年历练,SaaS 企业才慢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和创业模式,慢慢学会“算账”。随着逐年积累,在企业经营上,会有持续提升的空间。创业就是这样,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状态。

生死劫

“生死劫”包含三个相关的关键词:现金流、盈利、价格,它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第一,保证企业的现金流安全。

第二,先活下来。先谈“吃饱”,再谈“吃好”。

第三,之前靠投资人“输血”的企业,在2024年会面临巨大的生死压力;

第四,不赚钱,甚至补贴钱抢市场份额的事会越来越少;

第五,价格或许会回归合理。

以上九个关键词映射出了 2023 年 To B 行业的寒冷,正如牛透社之前在“2023 SaaS寒冬?真相来了”文中讲到的,这里的“寒冷”,其实是多重因素叠加后的感受。我们只有及时调整自身,不随波逐流,才能越过严冬,迎来温暖的春天。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