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用户、商家、平台,“仅退款”到底便宜了谁?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401/48991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用户、商家、平台,“仅退款”到底便宜了谁?

来源:刺猬公社    作者:      2024年01月08日 11:22

2024年电商平台间注定要有一场大战,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场鏖战的起始点是“仅退款”功能。

2023年年末的最后几天,淘宝京东相继更新了平台争议处理规则、售后服务管理规则,其中备受关注的变动为“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仅退款、不退货”。

在此之前,“仅退款”功能在拼多多存在已久。一端是用户拍手叫好,认为这是各大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的进一步保护与倾斜;另一端是中小商家破口大骂,“支持仅退款的平台,都是无脑站买家。”

按理说,淘宝、京东推出新规后,天平两端的声量应该相差不大。 但目前,商家的叙述逻辑显然占据了上风: 仅退款是在助长白嫖党,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商家的盈利,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整体提升商品价格。

与之相对的声音则很虚弱,几乎没有消费者在网络上为“仅退款”功能的优点据理力争,甚至不少消费者也对商家的观点表示认同,指出“超长预售”等问题更值得平台率先解决。

一场涉及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纷争,将要何去何从?想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在使用“仅退款”、哪些用户是仅退款的受益者?

沉默的仅退款用户

先说刺猬公社一个颇具“反差感”的观察:在“仅退款”的用户里,喜欢早起排队买促销品的大爷大妈们几乎从不主动“薅羊毛”;恶意退款的反而是了解仅退款规则、能够熟练网购、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人,甚至是大学生。

也就是说,往往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才是靠着仅退款薅羊毛的,而“互联网移民”由于不熟悉规则,不会或者说暂时还玩不透仅退款的法则。

“淘宝和京东也推出仅退款功能啦?我不知道呢,我平时只用拼多多。”晓晓生活在沿海的一座三线城市,从最初帮朋友“砍一刀”开始,使用拼多多快四年了,是不折不扣的忠实用户。

作为一名全职宝妈,照顾女儿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晓晓只能忙里偷闲地进行网购,购买的商品也大多是家里的生活用品和女儿的衣服鞋子。

四年的网购生涯中,晓晓的仅退款经历并不多。

“平时买到不喜欢的商品大多是选择退货、换货,有时候即便买到不太好用的商品,但一想价格很便宜,就觉得不值当退货了。”跟晓晓持相同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对于一些低价的商品,退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远超商品本身的价值,如果购买的商品没有运费险,买家可能还需自行承担退货运费。

直到去年10月,晓晓收到期待已久的包裹后,却发现原本的针织外套变成了棉布运动衣,衣服的颜色也从黑色变成了绿色,便去找商家理论。“商家的意思就是,这件衣裳也不值钱,他不要了,让我选择仅退款就行了。”这是晓晓第一次使用仅退款功能,直观感受是售后体验很丝滑,虽然对于商家发错商品仍旧很气愤,但是看到退款飞速到账,还是忍住了想打差评的手。

实际上,在众多的仅退款案例中,和商家协商后确定仅退款是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在某些买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境下,平台会介入其中,以第三方的身份做出判决。

吴阿姨今年43岁,在某省会城市打工,同样是拼多多的老用户,忠实于拼多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觉得便宜”。最近她迷上了在拼多多上购买各地特产尝鲜,不料却遇到了偷工减料的不良商家。

“我下单了两份南瓜酥,但商家只给发 货了一份。 ”吴阿姨找到客服要求补发商品,对方却以“不赚钱”为由拒绝了,只同意返还给吴阿姨6元红包。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拼多多的官方服务台直接在对话窗口弹出,显示可以全额退款,并注明商品自行处理即可,吴阿姨点击了“同意”按钮,完成了仅退款。

吴阿姨觉得仅退款的功能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保护,她的原话是:“起码不用担心买到坏东西,或者货不对板,平台会帮助我们直接退款,省去了和商家扯皮的时间。”仅有初中学历的吴阿姨,道出了仅退款功能被设立的初衷——帮助消费者减少售后成本,尤其是保护弱势消费者的权益。

众所周知,拼多多是靠着“五环外”的下沉用户起家的。

2018年是拼多多用户量开始激增的转折点,根据那年QuestMobie的数据,低学历、45岁+、女性(家庭主妇)是拼多多用户画像的关键词。这部分人群普遍较晚接触互联网,并不像一线城市的用户那样具有丰富的网购经验,像晓晓和吴阿姨,甚至直到拼多多出现后才开始密集地进行线上购物。在许多售后纠纷中,他们往往扮演的正是“弱势消费者”的角色。

用户群体的独特性造就了仅退款功能最先在拼多多上出现。仅退款简化了退货流程,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帮助拼多多留住了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群,并逐步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

某种程度上来说,仅退款讨好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一群几乎不会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人。至于那些让众多商家怨声载道的“白嫖党”,不占理的人当然不敢站出来说话,我们只能从商家的描述中猜测这部分人群的画像:精明、爱贪小便宜、道德感不强。

“猫狗”效仿之后

安娜的钱没了,货也没收回来。

四个月前,安娜销售美容仪的渠道还只有线下店铺,为了提升营业额才开设了第一家线上店铺。原本是出于信任才选择了电商渠道,但刚刚出台的仅退款新规让她无法接受。

2023年12月25日,淘宝变更了《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其中最为关键的修改是“新增淘宝基于平台自身大数据能力,识别多维度结合,对于买家发起符合相关情形的售后,做出快速退款或退货退款的规则依据。”

京东在淘宝之后立马跟进,修订了《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内容显示在交易纠纷中京东将支持仅退款,新的处理规范已于12月29日生效。和其他平台不同之处是京东的仅退款政策相对柔和,“用户需要和商家协商同意后才能仅退款”。

就在平台新规生效的当天,12月26日,安娜店铺中的一笔争议订单被直接判定为“仅退款”。那是一笔总价450元的订单,于12月10日被买家签收。

“对方一开始申请的是退货退款,我们收到退货后发现少件,并且包装也出现了破损,所以就拒收了,表示不同意退款或者只能部分退款。”安娜本想通过拒收退货结束退款流程,之后再重新与买家沟通,但没想到:

“买家直接申请了仅退款,小二(客服)介入后同意了买家的仅退款申请,所以我们最后钱没了,货也没收回来。”

安娜告诉刺猬公社,虽然新规年底才出,但淘宝在实际处理纠纷订单时,早在2023年下半年就出现过仅退款、快速退款的情况了。新规公布前,安娜在12月份还经历过另一笔退款纠纷,当时在商家没收到的退货前,平台就直接将730元的款项快速退还给了买家。

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效仿拼多多“仅退款”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升消费体验,进而唤醒平台用户的增长。但身处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电商平台自然也不会完全无视商家的利益。

淘宝为避免白嫖党恶意退款给出的限制是,“平台会结合商品质量信息和消费者诚信模型,综合数据判定商品质量存在问题不适宜退货,高信用度用户支持快速退款”。与此同时,对于被恶意仅退款的商家,淘宝支持商家向人工客服申诉。

抖音电商则对仅退款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准则,早在淘宝、京东之前,抖音电商就曾在2023年9月更新过一项关于仅退款的规定:对于商品好评率低于70%的商家,抖音有权在售后过程中支持消费者仅退款、退货包邮,直至商品的好评率连续7天恢复至70%以上即可解除。

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并没能给商家带去安全感。

不止一位商家表露出对平台误判的担忧。理智的商家会分析:“平台的标准太模糊,说是依旧大数据模型进行判断,但大数据说到底不也是黑箱。”急躁的商家给出“暴论”:“他们有什么标准,我觉得他们其实没有标准,就是无脑站买家。”

商家乐乐在淘宝做代购,最近也遇到了仅退款的情况。“一开始买家投诉我因为缺货迟迟不发货,后来我们发货后,她又申请了仅退款。我们先后和四个不同的小二(淘宝客服)申诉,四个人给了我们四个不同的处理建议。”

有的小二判定这个顾客没有问题,坚持让乐乐按照买家的要求发货;有的小二建议乐乐给这位买家打标签,进行投诉或是私下协商解决。“平台的规则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你说遇到这种事儿,让我们卖家怎么处理?”

安娜决定起诉平台,她只花费了30分钟便将证据与诉状递交至了互联网法院:“我们的店铺一个月总共才卖几千块,两笔退款加起来就一千多了,坚持起诉就是为了‘钱’。”这样做的商家不在少数,在知乎和小红书,都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分享自己的起诉经验。

更普遍的做法是,依靠平台而生的商家们没有退路,但却可以将仅退款的损失纳入自己的运营成本,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商品价格等手段,确保即便有20%的仅退款比例也能盈利。这部分的成本,最终将由每一位普通消费者买单。

质疑,理解,超越?

很多人会用“质疑拼多多,理解拼多多,超越拼多多”来形容淘宝、京东这次的调整。

这其中实际上包含着三层递进。大家一开始“质疑”的是,拼多多为何选择这种看起来注定要“劣币驱逐良币”的退款模式;随后“理解”的是,在当下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里,平台想要增长就不得不讨好买家;至于“超越”,由于京东、淘宝平台高价商品占比更大,仅退款对于商家造成的影响确实超过了拼多多。

手中的剑尚未舞出,另一面的锋刃就可能伤害到了自己。

淘宝和京东在过去一年围绕着“低价”做出了一系列调整。2023年3月,京东上线了“百亿补贴”;双十一大促,淘宝同样的打出了“全网最低价”的口号,甚至内部目标定为“要比拼多多、抖音都低”。

随着拼多多已经成长为电商行业强有力的“后来竞争者”,传统电商平台的焦虑正与日俱增。在试图回归低价的同时,效仿竞争对手的“仅退款”功能也就不难理解了。但真正的问题是,其他平台很难通过模仿拼多多的招式,打出同样的效果。

在消费者、平台、商家的“不可能三角”中,拼多多的平衡一直以来都是围绕着下沉市场建立的。这使得即便平台的仅退款比例很高,商家颇有怨言,但拼多多对于商家来说仍旧是“操作简单、出单容易、流量大获客成本低”的选择,从而三方之间能够维持平衡。

电商行业正处于实打实的买方市场。商家们虽然有怨言,但也能理解平台的无奈,商家毛毛叹了口气:“也不是淘宝、京东非要学拼多多,现在市场供大于求,为了争夺有限的用户资源,他们自然要想尽办法。现在淘宝、1688也学抖音的短视频带货,大家都想把用户留住。”

但也有相当部分商家,看重的往往是平台的内容生态及调性,比起快速出单,他们更在意自己所在的销售平台是否能够维持品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仅退款对于帮助品牌吸引优质客户的作用并不大,另一方面仅退款也无法帮助中小商家减轻运营压力。

这很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消费者、平台、商家三方艰难维持的平衡将被打破,长此以往,“仅退款”将很可能成为一句口号,在落地上困难重重,最终不了了之。

(应受 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