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放轻松 | 我的抵抗焦虑的内心独白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8549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编注:本文是「放轻松」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奖品,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


舒缓压力是现代都市人一项必要的生存技能,但这并不简单。我要坦诚,我对这个技能掌握得并不好。诚然,在信息的世界,搜索「放轻松」或「抵抗焦虑」等关键词都可以找到海量的结果,由浅入深,言之有理,但是我却发现这并不能够帮助我真正地摆脱焦虑。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懂得那些抵抗焦虑的道理,但是难就难在从笼统的理论中提取出适合自己的,具体的,独一无二的方法。这注定是一场漫长而独孤的旅程。

我写下这段文字,并不是因为觉得我自己有一针见血道出如何抵御焦虑的不二法门,只是希望真切坦诚地分享这一两年所走过的路,可能有所得,可能只是自己在钻牛角尖,只是希望告诉有着类似经历的大家,在抵抗焦虑的路上我们从不孤单。

从放松变得焦虑

其实我也不是一直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胶片相机,经常通过买卖胶片相机体验不同的品牌的相机。那时候我还只有父母每个月给的一千块零花钱,但是我可以每天吃饭堂存钱,有空就出去赚外快,然后一把「梭哈」花几千块钱买自己喜欢的相机。现在想起来,这种消费观念实际是不健康的,但凡交易就有风险,但是抛开其他因素,我还是很羡慕那个时候只为了爱好一股脑往前冲的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想法就去做调查,行就实施,不行就放弃。万一买的贬值呢?万一用坏了呢?我哪管得了这么多。

1

现在也还在拍胶卷,但是和以前比已经拍得少很多了

随着工作进入社会,变成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手头上的钱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敢花钱了。同时,自己好像也变得越来越神经质,常常会对一些很小的事情耿耿于怀,总是想着可能会产生的某些坏情况,并且一直沉溺在无法控制的事情的懊恼和后悔里面,哪怕事实上并未发生,但依然会耿耿于怀:中午可能要花十到十五分钟对比不同的外卖,力求找到便宜又好吃的那一款;无意间发现电脑出现的磨损和划痕会心疼好久;相机的镜头盖掉在地上都会痛苦得叫了出来;相机包的隔层进水了,把它烘干以后还要每天都花时间在灯光用不同角度看看有没有水渍……

在工作上,我难免会遇到一些失误,虽然已经尽力针对了遇到的问题进行补救,但是还是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除了工作上瑕疵带来的麻烦,更加让我内耗的其实是对无法控制事件的无力感。可能同事只是提醒一下我,过不久大家也都忘记了,但我还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因为觉得耽误了整个团队而闷闷不乐。

所以,归根结底,我焦虑的根源在于失误的代价巨大得我无法承担。一方面。我认为犯错的代价很大,所以我害怕犯错,尽自己所能地去规避;但另一方面,事实又无情地告诉我,人不可能控制所有事情,人不可能完全不犯错。而且我在外人面前是一个「i」人,不敢也不懂得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导致了我有时候会在事件发生时不敢表达出来,事后却产生「明明错不在我,为什么要让我承担后果」的自责和愤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以及所产生出的后悔、自责、紧张等负面情感就像绳索勒着我的脖子,越勒越紧,让我喘不过气来。

最可怕的是,这种焦虑如影随形。它并不会一直在那里,在我以为它已经远离我,舒服地躺在床上发呆,或者在电影院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影的时候,突然会想起各种让我拳头紧握、脚趾扣地的小事,包括但不限于我直到登记后才发现镜头边缘那个小于 1 毫米的凹陷,虽然认为过于微小且不影响使用但我总觉得自己「吃了亏」;或者想起在灵隐寺附近拍照拍得兴起,镜头盖突然掉到了地上;又或者在和同事之间多说了一句不该说的生活话题,随后想到一系列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思绪都像一个个回旋镖,出其不意,且无论想到多少次都不会减少我心里面的焦虑、后悔和自责,在我最没有准备的时候把我击倒,正中眉心。

焦虑和紧张所带给我的思考

被这种压抑感折腾得久了,我不禁想要知道驱使我如此疲惫的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想到在我焦虑的时候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一句话。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普通人家,没有出错的本钱」。这句话我从小学一直听到了大学。每一次阶段性的人生重要选择:中考、文理分科、高考、选择专业、就业还是读研,我爸都会搬出这一句话。但实际上,哪怕是他搬出了这一句话,哪怕他已经参与进了决策过程里,最终的结果还是会有成功有失败。

最近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新的形容词:「东亚」,我无意代表这片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家庭,但是我认为这个词语很好地描绘了这片受到儒家文化熏陶下,某些家庭会出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习惯把自己的理想通过血缘传递,并以此为使命。他们喜欢在辅导作业、每一顿晚饭、每一次家庭谈话、每一次散步都会若有若无地强调他们的观点,并且拥有把任何领域的话题和新闻都能作为论据支撑论点的神奇能力。当然其中也有我的责任,我还学不会及时反驳他们的论调,或者有效过滤他们施加的精神影响。

随着年龄渐长,这句话变成我脑海里面的一个咒语,并且和外部环境产生循环验证。我意识到,纵使我怎么批判这个句子的表达方式过于绝对,实际上也它的正确那一部分也远多于谬误那一部分(请原谅我,我只是不愿意直接说这句话是「正确的」)。尤其是这两三年,不得不承认,在疫情和种种因素的叠加下,「犯错」的成本确实在上升。做任何的重大决策,比如就业、置业、生儿育女,都需要比以往更加认真地权衡轻重和利弊,毕竟那个高歌猛进,蛋糕不断做大就能让人们收获普惠收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不得不承认,虽然这句话确实让我变得更谨慎,但是谨慎也会让人失去很多。我放弃了不必要的消费、不必要的娱乐、厌恶风险,厌恶一切的不可控和不可预知的可能性,相应地,我离新奇事物的快乐和兴奋也越来越远。

我所尝试放松的方式以及感想

在我已经知道自己为什么紧张后,我尝试了一些能让神经放松的方法。

自我排解:用魔法对抗魔法

在焦虑得比较严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还在读研究生,但是却基本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在课堂上也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对生活充满莫名的恐惧。于是我尝试说服自己说,一个角度是放长时间维度,一个角度是「比惨」,比如,我会这么跟自己说:

「如果你想要担心那就担心去吧,但是现在就担心这么多,那以后怎么办呢?一台电脑,一个划痕就能让你难受半天,以后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遇到的挫折怎么办呢?如果因为十几二十块钱就觉得难受,那如果买房子买错时机,几十万说没就没,或者内地买了期房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还有结婚(如适用),生孩子(如有),哪一个问题不是困扰无数人的难题,那要怎么办呢?如果你一直抓着每一个可能让你痛苦的瞬间不放,那你永远都不会快乐了。」

每当说完,我心里面就是放松些许,觉得确实有道理。因为信息时代的科技和观念革新必然带来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如果拒绝一切不确定性,无尽的焦虑其实就是拒绝了现代化生活。而这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无论如何也无法也不可能放弃的。

培养爱好,分散精力

我的焦虑产生机制是:我心里面一直有个焦虑清单,里面塞满了各种我需要担心的东西,如果一件东西暂时不需要担心了,那么别的需要焦虑的事情就会自动填补进去,只要这件事情进入焦虑清单,就会持续产生焦虑,但如果一件事情没进入焦虑清单,那么我也会暂时忘记它。而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可得:只要有事可做,那么就可以把精力分散一部分,心里面的焦虑感就会少几分。所以我培养了一些爱好,帮我抵抗焦虑。所以,我所尝试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培养不同的爱好来分散精力。更通俗地话来说,就是让自己不要太闲。

拍照是我为数不多可以坚持下来的爱好,无论是拍人、拍物还是拍风景,我都非常喜欢。如果周末我不是很累,我就会带上相机,一般会装上一个定焦镜头,拍拍路上的人也好,或者拍拍楼下当铺正在专心致志看守货物的猫掌柜也好。从寻找画面中元素的关系,确定相机参数,等待拍摄的时机,按下快门,整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极度专注的流程,从透过取景器,我会看到世界的竟然会有这么多我以前忽略掉的美好的瞬间。阳光洒下,画出明暗分明的界线和镶上金边的发丝;又或者酒吧灯光下那一张热切交谈的面孔,都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1

楼下药材店的猫咪

1

圣诞夜,认真看菜单的食客

焦虑情绪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体重的提升,看着逐渐失控的肚子,又暂时还没有资金去办健身房的月卡,无奈之下就只能够散散步。我一周会选一两天从公司走回家,大概是 3 到 4 公里的距离,全程走完大概需要 1 个小时。但是整个过程并不枯燥,因为香港确实是一个很适合散步的城市。如果从湾仔走到港岛西,如果你喜欢新奇的步行体验,你可以走更贴近太平山的太平山道,起伏的地势让你有一种冒险的感觉;如果你就喜欢慢慢地轻轻松松版散步,就可以沿着维港海边慢慢散步,甚至可以从炮台山的东区海滨公园一直走到港岛西的卑路乍湾公园。如果觉得乏味,我建议可以搭配智能手表或者一些运动记录 App,在让你获得额外的成就感。

1

香港岛的海滨长廊已经基本连成一片(来源

这也是我最近培养的一个爱好,很适合赋予碎片化时间意义。我听得比较多的栏目都是和国际新闻热点有关,但是也会听一些人物访谈。因为我觉得,越是觉得焦虑,越不能够放弃和外界的连结,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知道有没有谁正在经历着和我相似的困境。虽然谈及的话题我不一定能用得上,但是我需要一个对照物和坐标才能知道自己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才知道世界上也有很多生命在努力活着。以下是我这一年的播客总结,不知道有没有口味相似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大家热爱的播客频道。

1

我的年终播客报告(好啦,知道没人在意)

这是我当前正在努力的方法。保持连接,其实就是保持信息的沟通,既包括和同好一起沟通交流,互相获得支撑和鼓励,也包括向自己负面情绪产生源头的那个/群人勇敢表达自己想法。但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我自己举例,如果我到了不得不表达出不满和不同意的事情,心头已经积聚了很多情绪,这个时候还要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非常困难,我往往没说几句话就已经梗在那儿,或者越说越气得说不出话,又或者觉得自己说了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表达。

但是我还是在坚持锻炼这个技能,因为如果我不说,别人可能完全不知道对我造成的影响,也就很有可能会再次发生让你痛苦和焦虑的事情;但是说了,哪怕「发疯」,至少别人能够接收到我们的感受,至于对方能不能接受,这我们就无法控制了。如果多点尝试,一定会有所进步吧。

结语:It is OK to be sad

写到这里,好像确实没有解决到什么问题。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看到的一本绘本把抑郁症具象化为大黑狗,它不期而至,扰乱主角的想法和注意力,主角和它对抗,想要忘记,却永远没有办法消灭它。大黑狗依然会不期而至,告诉的生活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担心和焦虑。

我也是这本书里面那个无力的人类,每天扛着我的大黑狗上班,下班,生活,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好像大黑狗也不是那么不堪,我每天还是要扛着它上下班,在电脑面前搜索「如何放轻松」,它也怕在我的背上好奇地看着,硕大的脑袋顶在我的头上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1

来源

但是我发现我好像已经习惯了大黑狗的存在,我已经默认了没有办法让它消失的事实。世界上总会有无数让我焦虑让我担心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可能是因为人类总归是贪婪的,不甘于现状,不想静止,不愿停滞,所以才要不断努力尝试新事物,可能收获成功,可能收获失败。

有时候我想着维持现状也不错,我已经没什么心力去尝试和应付可能接踵而至的焦虑了。有时候我又会想,如果我马上就要离开世界,我是会后悔经历了太多的焦虑时刻,还是会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尝试足够多的可能性呢?我多半会选择后者。

这么看,可能人活着,本身就意味着会不时经历紧张和焦虑。新的一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把焦虑踹开,缓口气,迎接你的下一刻刺激、紧张、但是灿烂的人生吧。

1

新年,我站在中环码头的一个角落,用手机拍下的烟花

🎁 评论有奖:放轻松」征文活动 入围文章中的优秀评论,同样有机会获得罐头冥想 App 3 个月兑换码或付费栏目通用优惠券,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留言讨论。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