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023年终总结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hijiangtao.github.io/2023/12/24/Letter-to-202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这一年里充满了各种变化,也有不少东西值得记录,比如令人满意的健身打卡,逐步调整的投资仓位,以及通过阅读学习和出行游玩收获的喜悦。

但当我准备动笔记录今天的忙碌故事时,却突然感到思绪断片,不知从何说起。他们就像一段段孤立的片段,突然间收起了各自本该伸出的突触,毫无关联。让我努力编织下,希望可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年度回忆。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像个二百五

虽然本就没几年经验,但在我的投资生涯里,很早便认可了“投资是自我认知的变现”这一投资信条。面对年复一年地亏损,我一直保有谦逊的态度,认为这是我对事物认知不够的结果,也是我所需要交的学费。年复一年,而我却越挫越勇。每当我收到工资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有钱可以增加投资了”,直到钱花光,然后我又开始努力工作,等待下个月的薪资。不断地增加投资,不断触及新低,让我不禁感叹,我自己就是那个最健康、拥有永续现金流的优质资产(在中年危机被裁员之前)。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尝试过使用美林时钟来辅助我在当前世界的变化中调整不同资产的投资比例;通过关注恐惧贪婪指数、北上资金动向以及全市场成交量来控制我的资金进出节奏;还构建了自己的价值评分系统,用于评估购买资产和确定应对策略。可惜,直到最后都逃不过“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像个二百五”。

但这并没有阻止我对投资越来越沉迷。今年,在各种空闲时间里,我仍然花了大量时间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与调整资金进入策略,也主要补齐了对2008年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期间世界各国发生的事情与各大央行的应对策略,而对这些历史事件的了解,也让我对当前发生的许多时事有了更敏锐的感触。当然,最深刻的印象仍然是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去理解和观察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2023-12-20-Letter-to-2023-1.png

投资是生活的投影

尤记得刚接触投资不久,我便困惑于两个问题,他们是如此明显但我却找不到答案,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

“为什么有很多关于价值投资的声音都在介绍通过定投降低风险与长期持有,但却很少提及何时卖出与落袋为安?”,这让我很不解,涨的再多,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卖出,也没法落袋为安啊。而后来,随着“核心资产”泡沫的狂欢在2021年春节后戛然而止,伴随着飞流直下三千尺式的暴跌,那些宣扬十年定投赚十倍之类的响亮声音也从市场上消失了。我逐渐开始明白,这并不是因为市场没有这类声音,而是我一直追逐的都是“跟风”和“主流”,而不是真正的“价值”。

另一个问题,从我开始规律地研究公募基金定期报告以来,无论是谈到跨过刘易斯拐点带来的挑战,漫长的三年疫情带来的创伤,还是面对欧美的科技封锁与孤立,基金经理们貌似都一直坚定地看好中国。我很好奇,这个国度究竟有什么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企及与不可替代的吗?后来我发现,原来股市是不可以做空的。

再后来,我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一个个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中得到了解答。虽然我相信权益类资产在长期来看会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但离钱越近的地方聪明人也就越多,这就意味着我需要长期投入、学习与进步。投资就如同生活的投影,预设目标,不断努力、尝试,达到目标、总结与规划,如此反复,而这也是他一直吸引我的原因所在。

2023-12-20-Letter-to-2023-2.png

为了前方的未知与愉悦,直到最后一页

一本书可能很厚,但一纸书页很薄。每一次翻页都如同一程短暂的摆渡、一场微小的跋涉,身后欧律狄刻的目光仍未消散,远望伊西斯的面纱已然显影。

这是在今年世界读书日,给读者推送我的书摘时,从豆瓣上摘抄的一句话。以前,不论是地铁通勤,还是周末进城,抑或是出远门见朋友,我都时常手捧一个 iPad 会看上几页,就这么零零星星地,每年能看上几十本书。但今年因为运动打卡挤占了原有的时间,加上工作强度增加,以及频繁跑医院,少了很多碎片时间,分配给读书的时间也有所减少。有鉴于此,周末没事时,我时常花上整个整个的半天,用来阅读。期间去过几次图书馆,一呆就是一个下午,除了接水也不起身。安安静静的,啥也不做,就盯着屏幕,希望从字里行间收获快乐。

虽然从时间上相比去年有明显减少,但今年的收获仿佛更加实在,说说几个比较贴切的例子吧。想起年初去医院看病,为了治疗痤疮,前后一共吃了好几个月的药。后来,在阅读《皮肤的秘密》时,我对许多现象以及对待皮肤问题的方式有了新的领悟。当我们的皮肤状况变差时,真的需要那么多昂贵的护肤品来挽救吗?也许不是,也许只需要一些药膏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过度清洁皮肤,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当然,由于对身体机理运作以及病菌原理感兴趣,我又淘到了一本《我们为什么生病》。在阅读时,不仅有“疾病不是因为我们弱,而是这个世界有些东西变化太快了”的感慨,还在豆瓣偶遇到张一鸣同学的书评“其实进化论强调:你看到的是结果”。阅读之后,虽然对于癌症、衰老、过敏以及身体机理应对自然变化的机制有了更多了解,但更现实的是,我逐步认识到了时间对世间万物的一视同仁:不论君王庶民,我们都无法与之对抗。在时间面前,我们无论做些什么都无法避免衰老、死亡,而这引发我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更具象的追求。

经济类书籍每年都必不可少。对经济危机与大萧条研究颇深的伯南克在《行动的勇气》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美联储工作的那段经历,从房地产泡沫破裂到雷曼兄弟的大坝决堤,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系统崩溃等事件,事无巨细,同时也花了很大篇幅揭示他与保尔森、盖特纳一起协力、果断扑火的各种努力。从全球合作到最终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伯南克感慨到自己还是做了不少努力并卓有成效,他最后为美联储在危机之后所作的努力总结道:

我意识到金融冲击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还鼓励幕僚们寻找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弱点,想办法使它更有弹性。这个想法已经体现在了我们的许多改革中,比如要求更高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银行体系吸收损失的能力。

每当阅读此类书籍,都会让我对世界上各种复杂、高级别的组织更加了解,而满足这些好奇心也是促使我坚持阅读的一大动力。为了前方的未知与愉悦,直到最后一页。

2023-12-20-Letter-to-2023-3.png

怀旧、养生与散步,是提前步入老年生活的主旋律

作为一个准奔三青年,我仿佛变得越来越怀旧了。还记得从上大学之后开始就再也没看过快乐大本营这类综艺节目了,但今年却一股劲又盯上了很多芒果台的综艺,而且还是反复观看。从时光音乐会到声生不息,从宝岛季到家年华,我发现我非常偏爱音乐类节目。很多耳熟能详的老歌,再配上我“听歌很少关注歌词,而只享受旋律”的习惯,当那一阵阵旋律响起时,仿佛把我又拉回到那些历历在目而有印象深刻的故事中。

今年养成的习性不仅怀旧,而且养老。今年我还尤其喜欢逛公园,奥森、颐和园、北海公园、圆明园、什刹海以及各色大大小小的北京园子都被我逛了个遍,一是趁着天气晴好看看应季花景,再者也是与许久未见的朋友散心聊天、联络感情。

当然,除了养老之外,我还异常养生。我跟朋友说起我每天的生活时,他们都觉得我已经是个新时代的合格健康老头了。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到茶水间泡一杯热茶,按时吃饭,以及没有意外时会规律的去健身房转转练练,晚上也尽量避免熬夜,一有点啥问题也会跑到医院抓个医生问个究竟。周末呢,要没啥事,就到楼下超市买个菜回来做饭,虽然不是什么复杂菜品,但那些健康而平淡的家常味道,已经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刚说到今年经常跑医院,如何形容这个经常呢,我统计了一下截止今天的医保支出,一年23000+,这还是在没有什么大病的基础上的花费。仿佛年龄越大,就越怕死,今年的我,时常因为一些小毛病而频频往医院跑。虽然确实有一些值得一看的小病,在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与处方下,也让自己变得稍微健康一些、好看一些了,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一批是来自“怕死焦虑”的变现。上个月我刚体检完,报告上标红了五六项,我辗转反侧,无法理解为什么坚持锻炼的我还有这么多毛病,于是,几个三甲医院一顿约,主任副主任医师一起抢,我一定要搞出个究竟来。不过到头来,好几个科室的医生面对来自我“如果这不是问题,那为什么我有别人没有”的有罪推论式发问,都不耐烦的回复“不要过度焦虑,这些只是个人差异,而不是病症”,终究还是让我宽心了不少。

说到健身,最让我自豪的便是今年里在大部分时间我都持续着高强度的锻炼节奏。从每天游泳打卡,到下班后跑步,以及在同事的辅导下开始器械训练,年末时也参加了几节团课训练。每次运动完,都能明显的感觉自己的状态好了一些,而要不了多久,便又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健身打卡及其带来的快乐。想起前几天看到一位投资者面对记者采访时说到,因为自己前一天熬夜状态不好,希望摄影师用一些“手段”将自己拍的更得体与优雅些,“一个好的状态与形象,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观众的交待”,这是他给的理由。逐渐沉溺于健身的我,非常认同这番话(当然,只是自己长得丑,和他不像而已)。取悦自己,找到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仿佛是一个奔三青年眼前最重要的事。

2023-12-20-Letter-to-2023-4.png

冲破黑白灰的人生单色调

今年的我不仅变得异常怕死,同时也希望对自己查漏补缺。今年,我预约过几场心理咨询,也从中获得不少收获。探寻自己在家庭沟通上的一些失控情绪表达,找到内心潜在的一些心理缺陷并尝试修复,而这些都是我以前不曾涉足的领域。

我从原生家庭继承了一些执念,而时常又不自觉将这些执念寄托回他们身上。由于自己的认知仍在不断拓宽,一些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想法,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时,便引发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这通常体现为我的大声说话与争吵。今年看的一本书《原生家庭》,帮助我对亲密关系以及性格缺陷有了更本质的一些理解,虽不至像书中一些案例一样中毒过深,但自己的成长或许也有从原生家庭习惯中隐性的吸到一些“毒气”。他们可能在生活的一些方面上具有闪光点,但却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在其他一些方面上造成失控。与好几个朋友聊天时,他们对我都有相似的形容——能在工作上所向披靡,但回归生活发现很多事情都没有规划和过多想法。而在心理咨询后,我的这种行为被具象成了“由于无法得到满足,而对某些关系进行转移与嫁接”这样的标签。

年中出差成都,约了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见面,我们聊了很久直到深夜,差不多绕着成都的高新区转了半个圈,期间探讨了很多事情,包括工作、未来发展、定居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最后,他给我了一个标签,“你确实活得非常自律、严谨,就像个机器人,仿佛你的生活里只有黑白灰这三种颜色”。

我一时不知怎么接话,因为他说的确实在理,我只能笑笑,随意找了个借口回应道:“我确实没有什么物欲啊,很多人喜欢通过花钱来达到满足感,但对我不太适用;当然,投资亏钱除外。至于为什么要赚钱,一方面是为了‘安全感’,另一方面呢,也算是一种获胜的姿态吧,可以满足我的好胜心”。

就是这么一个黑白灰人格,既对亲人如此关心甚至到有些焦虑,而又对自己无欲无求、活得过于机械化,这也成为我要在新的一年去努力攻克的课题之一。

2023-12-20-Letter-to-2023-5.png

今年因为经常挂到医院一大早的号而早起,但也因此看到很多往常不曾见到的风景。阳光从树梢穿过,零星撒向地面;骑着单车,听到林间鸟叫、看到小区晨起锻炼的人儿;迎面与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少年相遇,从他们眼里真的能看到光。这是令人向往的风景,便也为此努力奋斗。

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这既是果实,也是漫漫人生。季节更替、时间流转,也望诸君可以缓慢而坚定地前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新的一年,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好好生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