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小公司工作的设计师,如何快速提升?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uisdc.com/workplace-planning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在小公司工作的设计师,如何快速提升?

努力从小公司跳槽到大厂,然后在大厂中不断得到晋升,对于大部分设计师同行而言,是一条被普遍认同的职业发展路径。

虽然路径清晰,但很多同学在小公司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被一种莫名的东西卡住了。觉得自己在小公司的成长比较缓慢,接触到的信息有限,身边也没有靠谱的优秀设计师帮助和影响自己,从而也不知道该如何自主的进一步提升自己。

更多职场干货:

一、你的成长被“小厂”耽误了?

有一位在小公司做设计的同学就有类似的困惑,他所在的公司就他一个设计师,再加一个半产品经理,两年下来感觉自己的成长速度比较慢。自己觉得不太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还有的同学没等到两年那么久,刚一参加工作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我是一名刚毕业的 UX 设计学生,由于学历和就业环境的因素,目前在一家小厂做体育相关的 UX 设计。作为一名小厂的 UX 设计师应该如何成长呢,是否必要通过学历来提升以后的竞争力以及上限呢? ”

这两位“小厂”的设计师都充满焦虑。一位是在工作两年后觉得自己的成长缓慢,另一位对自己找到的这份工作没有信心,认为这个小厂不会帮助他走得更远。

那么,在小厂工作的设计师应该如何突破小厂的环境限制,逐步实现自我提升呢?

在回答这两位同学的问题之前,我们似乎已经默认了一个观点:在小厂/小公司/小团队的设计师很难获得快速成长和提升。真的是这样吗?公司规模真的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吗?

这肯定不是绝对的。小厂并没有耽误你。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的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

的确,大厂为我们自身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更大的平台、更多的用户、更规范的流程、更高的视野、更细分深入的专业探讨等等,这样的环境可以更好地让有能力有欲望的人成长得更快。

我曾经在《“大厂”经历带给我们什么》一文中探讨了在大厂工作的好处和优势,包括身份的价值、经验的价值和成长环境的价值。大厂的身份价值在于提升求职竞争力和扩展人脉圈的潜力。而大厂的经验价值体现在丰富的项目经历、系统的认知成长和经历的磨练。此外,大厂提供的成长环境价值包括良好的信息资源、思维启发和职业化的培养。

但这并不等于那些在大厂刷够几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就一定比小厂出来的设计师强。大厂的光环的确会在找工作时产生溢价,但也有一些在大厂工作 6 年以上出来换到中小型公司完全水土不服的情况。

那么,小厂的设计师应该如何实现快速提升呢?

即使在小型公司工作,你是否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中努力做到最好?即使在小型公司工作,你是否有意识进行知识管理,能够开阔视野,主动接触更多的信息源?即使在小型公司工作,你是否能客观地认知自己,理清自己的目标,并主动为自己创造新的机会。

小厂的成长环境在信息、思维、项目这三个方面都有对应的特点,而这三个方面对应了一名设计师的设计视野与设计品味、设计思维和实操经验。这三方面相辅相成,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环境中通过反复验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持续行动,从而踏上自己成长的飞轮。

在小公司工作的设计师,如何快速提升?

二、信息:管理信息源,走出信息孤岛

人的思维、知识和观点都是通过接触、学习和吸收信息而形成的。无论是设计作品还是头脑中的想法,我们不可能凭空产生什么东西,你可以想到的、可以做出的,首先取决于你所接收到的信息。

信息差异决定了认知差距,认知差距决定了行为与结果差距。

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决定了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决定了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我们把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可以统称为信息输入,这种信息输入来自你所在的行业、公司、团队的视角和视野。设计师需要持续、高频次、多元的信息输入,才有可能刺激设计师大脑的第二次发育。

相比大厂,小厂提供的信息环境特点是业务信息丰富,专业信息匮乏。

以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两位同学为例,他们看到了小厂专业信息匮乏的劣势,但没有看到业务信息丰富的优势。

1. 深入了解业务,成为“懂行”的设计师

我们为了获取更高质量的信息,需要去外面听各路专家分享,去花钱买课,逼着自己读书。但实际上最好的信息源是我们自己的一手经验。你在你的赛道、你的行业、你的领域、你的公司、你的职位上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是独一无二的。是你最应该充分理解和吸收的,也是于你而言,最为宝贵的。

2. 走出信息孤岛,主动进行知识管理

小公司的信息环境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信息闭塞,身边可以跟你聊专业的人特别少,或者干脆没有。所以如果不主动接触外部的专业信息,那么时间久了,就会跟专业领域逐渐脱节,直到再次找工作时才会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在小厂工作的设计师需要主动管理自己的信息源,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

作为设计师,主动管理自己的信息源非常重要。只是关注几个公众号是不够的,中文设计领域的优质内容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养成在 PC 上用邮箱阅读 newsletter 的习惯,这些 newsletter 不受自媒体的影响,质量较高。此外,要尽可能快速地读懂英文内容,即使英文不好也可以使用翻译工具获取信息。多读书也是提升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舍得为优质内容付费是为自己投资的一种方式。

设计师需要主动进行知识管理,优化自己的知识食谱。知识获取不应仅限于被动地获取设计类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设计师应该主动收集和记录设计知识,并进行反思和练习。在设计知识的消化理解中,需要不断回顾和实践来真正理解和应用。设计师有天然的优势可以通过设计作品集来进行知识沉淀。除了设计作品集,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撰写设计文档、分享文章或课件等形式来分享自己的沉淀。通过沉淀和分享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3. 与外部设计师进行专业交流

现在,有很多设计师在互联网上活跃,主动沉淀和输出专业见解。虽然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成气候的设计社区,但还是可以比较容易进入到各种微信社群、知识星球。去认识他们,不见得一定要见面吃饭滑雪滑板相谈甚欢,了解自己的同行有很多途径。如果你对此还完全没有头绪,那么可以从以下 3 个方向去尝试:

(1)寻找职业榜样:互联网上有很多公开信息,比如你欣赏的设计师的背景。即使他在阿里巴巴或字节跳动工作,与你不在同一城市,你仍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了解他的经历、日常和思考。这是一种对标和对话的方式。你还可以尝试与他联系,加微信或约见面,与未来的自己进行一次对话。

(2)寻找自己的同类:在小企业供职的设计师数量远远大于大厂的设计师数量,你不是孤独的,你遇到的问题也有跟你一样的人遇到。找到他们,跟他们交流,看看他们是怎么破局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寻找 Mentor:有些职业发展顺利的职场人,听他们讲讲自己的发展故事,你会发现,他们的职业经历中总有一两个人对他们影响至深。如果在踏入职场的前几年,可以遇到一位循循善诱的前辈,可以针对你的情况给出建议和指导,那真的是非常幸运。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不过好在我们生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有些前辈在提供这样的辅导服务。不管用什么方式,找到自己的 mentor,跟他聊聊,针对你遇到的真实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

三、思维:利用小厂优势,提升业务思维

可能你会觉得思考是个主观的东西,跟选择在哪工作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工作几年我们会发现,在不同工作环境工作的人,他们大脑里思考的问题会不一样,思考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思维习惯也不一样。设计师在第一份工作需要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懂得好的思考方式,才有可能对上面拿到的信息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加工,才能够加速我们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在 AI 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上的技巧差异越来越弱,设计师之间能够拉开差距的那部分,就是思维。有些小厂设计师没有这个意识,在工作中满足于只是按照别人的想法,做做图,画画界面。时间一长,就会越来越工具化。

以 UX/UI 方向的设计为例,我们常说的一个设计师的思维如何如何,我觉得主要包含了用户思维、业务思维、商业思维、数据思维和创新思维。

那就这五种思维的积累而言,大厂就一定比小厂强吗?

数据思维确实是这样,其他四种思维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异。数据思维的训练,需要公司的产研系统有比较成熟的数据驱动模式,数据指标体系清晰,数据埋点完善,AB 测试等基础能力完善。只有中大型重流量的公司才会这样做,小厂很难。所以也就很难在小厂培养数据思维。

但用户思维、业务思维和商业思维是在小厂也可以培养的,如果你愿意突破边界,勤学好问,甚至可以比在大厂搬砖的设计师做的更好。因为小厂人少,设计师所负责的业务范围也会更大,与产品方、业务方讨论的空间也会更大,这些都会利于业务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培养。

我自己就是从小厂成长起来的。在小团队确实需要设计师什么都做,做的很杂。但恰恰因为什么都做,也让我什么都懂一点。在遇到单点问题时,相比一毕业就在大厂拧螺丝的设计师,我更有全局观,更具备更多的视角。

大厂固然有成熟的设计团队,在设计师的能力培养上会有较为成熟的制度和资源。但是,我也见过很多小型公司的设计师在业务思维与综合能力等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相比一毕业就进大厂,在庞大机器的一个零件环节上搬砖的设计师,他们具备非常显而易见的优势。

四、项目:珍惜优质项目,积累知识资产

最好的学习是实践,设计师在第一份工作中能够进入到的项目,能够独立处理的 case,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了设计师的发展速度。如果工作第一年时间一直在给别人打杂,没有机会独立做项目的话,这是对自己年轻大脑的实力辜负。

无论身在大厂小厂,设计项目的常见类型无外乎以下几类。

我们所承接的“设计需求”,通常是公司业务中一个更大项目的一部分。从执行阶段的角度来看,这个更大项目基本上可以分为"从零到一"、"日常迭代"、"大型改版"三类。

1. “0-1” 的新项目

这些新项目具有共同特点:尝试,不确定是否成功。项目启动初期会设定明确的衡量指标。新项目资源投入、上线时间以及达成 XX 指标的时间都会明确规定。设计师接触到的从零到一的新项目无外乎新产品、新功能、新页面、新品牌、新活动,这几类。

2. 日常迭代类的设计项目

这类项目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我们大部分人也是从这些日常项目中逐步成长的。尽管这些项目在设计师的作品集中可能不太显眼,但我们应该重视将小项目做好的重要性。在面试时,通过深入描述自己在小项目中的具体角色和工作,一个精彩深入的设计要点胜过宏大空洞的全面铺陈。

3. 改版类的设计项目

改版意味着对旧的设计进行全面的重构,以突破某种困局。相比于日常迭代,改版的工作量更大、变化更多,同时也伴随更高的风险。改版类项目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可以清晰地看到改版前后的对比。我们经常遇到的改版通常有功能模块级改版、页面级改版、全局 UI 改版、品牌升级改版这几类。

4. 设计系统的搭建与迭代

设计系统的构建对于公司的产品与研发是至关重要的。一套优秀的设计系统,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研发效率,还可以提升界面体验的一致性和易用性,以及参与构建品牌调性的塑造。

如果你的目标是未来可以通过一份漂亮的作品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项目经验的积累就非常重要。有些设计师在工作几年后整理自己作品集时一头雾水,根源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好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合理归类,以及分类对待。

如果有机会参与一个功能模块从零到一的搭建,并持续跟进多次迭代,那便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经验。如果能对一个年久失修的模块或页面进行一次扬眉吐气的改版,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因为这样的改版相对更加容易成功。

在小厂一样可以做出优秀作品,积累好的项目经验。只是小厂的设计师大多没有养成积累和整理的习惯。养成项目复盘和定期整理的习惯,把好项目沉淀下来。这些项目经验和设计作品都是属于你的知识资产,可以帮助你博取更好的未来。

好的,以上是我从信息、思维和项目三个方面的泛泛而谈,有没有用,还需要看能否与各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道理都比较容易懂,难就难在每个人都在遇到自己独一无二的问题,面临独一无二的困境。所以如果写的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那还要依赖于你自己可以摸索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找到自己的方法,并持续行动。剩下的交给时间,困局终将得解。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柴林的设计笔记」

20231024-uisdcbanner-ui-bottom.jpg
收藏 24
点赞 42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