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涨知识!微隐私设计如何改变了人类的互动方式?

 8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uisdc.com/privacy-desig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涨知识!微隐私设计如何改变了人类的互动方式?

原文引自 Apple 人机界面设计师 Adrian Zumbrunnen 的文章《How Messaging Has Changed Human Interaction》,该译文并非完整译文,内容已做删减和调整。

微隐私设计指的是那些展示用户在线活动的小设计。虽然它只是暴露了极少量的用户隐私信息,但是让用户在产品中的参与度、行为和幸福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社交平台上沟通方式的几次重要创新,旨在探究微隐私设计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互动的。

更多隐私相关干货:

一、说在前面

在过去的 25 年里,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方式似乎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但就是那些我们很容易忽视的微隐私设计,已经从根本上改写了沟通的规则,改变了我们彼此交谈时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的互动是如何进化到今天的,并充分理解一系列看似微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退一步,回到 1996 年--我们所知的信息传递开始的那一年。

二、发明「在线」状态

在 90 年代初,5 个来自以色列的开发者发现:大多数 Windows 和 Mac 的用户之间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相互发送即时信息。这个时候,通过互联网相互交流,仍然是少数人的特权,没有一个设计优良、具有图形界面的应用能供普通用户使用。

于是,这几个开发者决定,一起开发一个跨平台的消息客户端,并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ICQ,英文谐音“我找你”。没过多久,ICQ 的早期版本,就具备了如今大部分即时通讯应用中都有的功能:对话记录、查找添加用户、联系人列表、分组等能力,以及每当你收到信息时伴随而来的标志性的 "uh-uh"提示声音。

很快的,ICQ 就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虽然这个用户数量如今看起来很少,但是当时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这个用户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涨知识!微隐私设计如何改变了人类的互动方式?

ICQ Version 99a

在使用过程中,一个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用户并不清楚对面的人此刻是否在电脑面前。于是,团队想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概念,那就是将用户在线的状态呈现出来。

这个设计,让用户损失了一点点隐私,但是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看起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当你登录到该服务时,你的朋友会立即得到通知。因此,大多数用户发现自己在几分钟内就能与人聊天。「孤独的聊天室」问题也因此得到了解决。

三、把「离线」的权利还给用户

当 ICQ 在互联网上掀起风暴的时候,更多的跟随者陆续出现了,其中就包括了后来的 ICQ 的替代品 MSN。

除了拥有 ICQ 的基础功能之外,MSN 在宣传中强调「在线」状态是其主要功能之一:“MSN 的信使服务可以告诉用户他们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何时在线”。随后各种机缘巧合下,到 2001 年,MSN 成为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信息服务工具,拥有超过 2.3 亿的用户。

涨知识!微隐私设计如何改变了人类的互动方式?

Windows XP 上的 MSN

但是这个迅速崛起的平台,很快就迎来了它新的挑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慢慢觉得对于这个软件失去了控制:登录后,他们马上就会被一些不想交谈的陌生人打扰。「孤独的聊天室」问题被一个新的问题所取代:怎么控制和谁聊天?因为对许多人来说,不能不回复,不回复是不礼貌的。

由此可见,在线状态是一把双刃剑,给一些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部分用户造成了困扰。于是,MSN 上线了一项新功能,使用户能够选择「离线状态」。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变,用户重新获得了对他们在线活动的控制。

四、对方正在输入中....

不久,MSN 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用户有时会有种把信息送入一个虚无的漩涡的感觉,发出的信息久久无法得到回应,会让他们感到沮丧。于是,MSN 的一个工程师团队为了让用户有被回应的预期,并使对话感觉更有吸引力,引入了「打字指示器」。每当用户开始写信息时,它就会通过服务器通知另一端的人。从参与的角度来看,每次有人开始打字,对面的人会看到,这有利于催化两个人进行互动。

涨知识!微隐私设计如何改变了人类的互动方式?

卡伦正在输入中..

「打字指示器」的作用还不止于此。除了提高参与度之外,它还独具匠心地为在线交流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情感细节,它无意中传达了任何信息本身都无法传达的东西。试想一下这个场景:

小明:"嗨,小美!很高兴认识你。你愿意今晚出去喝一杯吗?"

小美:开始打字...

小美:停止打字...

小美:又开始打字......

小美:"当然!"

这种输入的顿挫之间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信息。所以,没过多久,一些很在意隐私的用户,就想出一些策略甚至是技术手段,来重新控制他们的隐私。比如,把信息打入一个文件,然后复制并粘贴过来;再比如,在尝试写东西之前先认真思考。

但今天,「打字指示器」也已经无处不在。

五、最后一次看到

时间很快来到 2007 年,我们的互联网载体开始从在家里和办公室使用的电脑,转移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手机上。慢慢的,手机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 iPhone 横空出世的时候,雅虎的两位工程师看到了这个设备及其应用商店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开发一种新型的信息应用,并给它起了一个朗朗上口、令人难忘的名字--WhatsApp,听起来像每个人都熟悉的英文问候“你好吗?”。今天,WhatsApp 拥有超过 10 亿的用户,它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发送信息的首选方式。

WhatsApp 有几个与众不同并让其具有吸引力的特点,使 WhatsApp 比当时的任何传统短信应用都要领先很多:

第一,它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因此用户不再需要为每一条短信付费;

第二,它重新引入了「在线」状态;

第三,它有我们爱恨交加的「打字指示器」。

与传统的「在线」状态不同,WhatsApp 在「在线」状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信息:「最后一次看到」,也就是用户最后一次使用 WhatsApp 的确切时间将被其他用户看到。与前面几种微隐私的设计一样,「最后一次看到」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代价仍然是对隐私的暴露。

WhatsApp 的「最后一次看到」

试想一下,当你的对象看到你在凌晨 4:30 上网了,她会有何想法?或者说,如果你的对象刚上网几分钟后,就不接电话了,你会不会好奇她去哪里了?又比如,如果你暗恋的人和你最好的朋友似乎总是在同一时间上网,你会不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在一起了?以上这些,不管是不是巧合,都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随后的历史也是惊人的相似,在很短的时间内,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的文章和教程,帮助用户可以创建一个假的「最后一次看到」,甚至完全禁用这个能力。

六、已读回执

过去,短信或电子邮件延迟回复是很正常的,处理的方法也很简单,一句简短的 “现在才看到” ,就足以让人信服,也不会有让人有任何负罪感。然而在今天,我们都需要一个更好的不在场证明。

2011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 iMessage。然后又出现了一个看起来很小的微隐私的设计,重塑了我们的对话的体验。受到「发送邮件后会告知发送状态」的功能的启发,iMessage 发明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功能「已读回执」。「已读回执」的引入标志着我们被赋予了得尽快回应的义务,一条没有被回复的信息不再单纯地被理解为没看到了。

在 iMessage 中阅读回执

当朋友或恋人在看到信息后不回短信时,会让发送方感觉被忽视了。当我们的老板在下班后发信息要我们完成一份报告时,我们再也不能假装没有看到。此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努力的完成工作,要么在第二天有一个好的借口。

于是,有些人再次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功能带来的问题,比如尝试在打开应用程序之前将手机置于飞行模式,比如只在锁屏状态下查看收到的信息,比如完全删除掉通知,不去进入应用内查看详情。

为了这种现象,哥本哈根大学的做过一项有趣的用户研究,超过 80%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应对「已读回执」的策略;不过许多参与者也提到,看到对方已读不回,也会好奇和猜测为什么对方还没有回应。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参与者喜欢「已读回执」,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已读回执」,因为他们想知道别人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一些用户甚至故意打开这个功能,明确表达他们对另一端的人视而不见。

今天,「已读回执」无处不在。它的出现已经不是为了通知我们信息是否被成功传递,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对另一个人的生活的一瞥。

七、结束语

以上都是关于隐私和参与度之间来回拉扯的故事。虽然,本文通过信息传递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但我相信这些看法,仍然适用于任何涉及人们相互交流的产品以及服务。

从组织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最简单的洞察世界的方式是:凡事往事物好的一面去看。也就是,假设所有事物诞生的初衷是好的。毕竟,如果以消极的视角去理解世界,那么你也会被消极的情绪裹挟。所以,我宁愿相信我们今天使用的大多数产品,其诞生之初,都是为了带来便利而设计的。但是,仅有好的初衷是不够的,当我们设计的产品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关注到那些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隐私相关的设计,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每当隐私受到威胁时,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设计师如果不批判性地问自己,透露用户信息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是否会对用户的幸福感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就是在懈怠自己的工作。参与度是一个容易追踪的数据,但它一定不是我们评判设计好坏唯一的标准。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We-Design」

20231024-uisdcbanner-ui-bottom.jpg
收藏 1
点赞 20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