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IGC对你这普通人的影响才刚开始!

 9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ai/596052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很多人都说今年是AIGC元年,依据在于ChatGPT和MD、SD之类的AI应用的火爆和行业发展的迅速。那AIGC的发展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影响有多大?作者从一个理科生和行业人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给大家参考。

038990a6-380f-11ee-8f7d-00163e0b5ff3.jpg

最近这半年多有很多同学来找我聊AI,有的兴奋不已,充满斗志;有的唉声叹气,怕被替代;有的翘首以盼,希望见证历史,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啊,今天就让我这个不懂技术的理科生来胡乱聊一聊AI,供各位消遣。

一、聊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有时候发现自己就像个老学究,侃什么话题都先长篇大论的扯一通历史,非要装个X,后来想了想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能够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承上启下,周而复始。

1. 概念回顾

首先先帮各位学霸们回顾下中学的知识点,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生产力:生产力是指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劳动创造的能够满足物质和文化需求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生产力包括两个主要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劳动力、工具、设备等,而劳动过程指的是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劳动活动。
  •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通过生产和分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了所有权关系、分配关系以及劳动组织形式等。生产关系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

2. 案例分析

讲几个小故事,供大家娱乐:

1)烧开的热水壶

从前有个叫瓦特的修理工,闲来无事在家生火做饭,发现烧开的水变成了白色的蒸汽,而且能把锅盖顶起来,因此灵光一现改造了蒸汽机。

这之后蒸汽机快速运用到工农业生产之中,蒸汽轮船、蒸汽纺织机、蒸汽农业工具等迅速普及。

此时你如果站在窗前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白花花的蒸汽,宛如一朵朵白云,甚是美丽。

然而在美丽的白云之下是大量的失业手工业者、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去工作的马车夫等形形色色的人,甚至包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他们挣扎的活着,努力的适应着新的社会。

有的人借钱或者拿着有限的积蓄参加了蓝翔技校蒸汽机技术培训课程,三个月毕业,顺利就业上岸。

而有的人不愿意改变、固守旧规或者无法学会新的技术,久而久之变成了丐帮的一员而流落街头,也许这就是自然选择吧,他们的基因就此消失,因为没有钱来繁衍后代。

更有甚者,一群人开始砸毁机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同时期盼着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著名的卢德运动)。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谁也无法阻止它,最终蒸汽机进入了各行各业。

2)穿过线圈的磁铁

从前有个铁匠的儿子叫法拉第,他酷爱摆弄线圈和磁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电磁感应。

于是乎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了,在这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先后产生了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灯等等五花八门的事物,至此人类获得了更多的光明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然而光明不能照亮每个角落,效率有高有低,在黑暗的角落中依旧有一群效率低下的人思考着明天改如何活下去。

至此新一轮的筛选循环开始了:一部分人参加蓝翔技校的新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政府组织的再就业希望工程,因此又有一部分人顺利上岸,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无法熬过漫长的冬天而淹没在暴风雪中。

然而上岸的这群人要忍受这枯燥的、高强度的、重复性的工作,俗称拧螺丝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老板想要的只是一双手,而他却不得不雇佣一个人”

3)咬过一口的苹果

二战期间,盟军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学家,分别是英国的图灵和美国的冯诺依曼,他们二位都在运用自己的数学能力对抗法西斯。

随着计算和信息化越来越重要,图灵在理论上发明了图灵机,而冯诺依曼落地了先打计算机的基本框架。计算机的诞生加快了全球的信息化,促进了全球化的协同和大生产,同时也引爆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又一次惊人的相似,总有些人是计算器无法连接到的,而他们又一次因为不适应世界而失业。甚至出现了黑灯工厂,从原材料的搬运到商品的生产不需要一个人,老板们终于实现了那个伟大的目标“我想要的是一双手,而不是雇佣一个人”。

但是这次略有不同,计算机和信息化的学习并不如身体机能那样简单和重复,因此筛掉的人越来越多,河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得不从事那些所谓的没有地位的工作来果脯。

然而好在生产力的发展,整体上提升了社会整体的物质资料,社会福利和政府的转移支付让这群人暂时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以上这三个故事就是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每次科技创新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在造成很多人结构性失业的同时也会创造大量新的岗位并且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

回看历史,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整体上是好的,只是在某些人身上却是是毁灭性的打击。

世界不是一直是我们见到的这样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发展的。我们概括历史只需要用一句话,但历史在当时就是某个人的一生。

现在,这种情况也摆在了我们这代人面前,这就是:AI,是好还是坏呢?老子的这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还管用么?

3. 矛盾和发展

请各位记住这句话,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1)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是人类如何高效的获取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因此如何提升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在动力和能源方面有了巨大的发现和进步,使得人类的肢体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延伸。例如汽车提升腿的效率、电灯提升了眼睛的效率等等。

但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对人类脑力也就是智力的延伸,以AI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是如此。

在生物学的分类上,人类属于人科人属智人种,也是人科唯一的存在。

早期的尼安德特等其他人中早已灭绝。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本是什么呢?人类的身体在动物界中并不算最突出的,但是人类为什么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呢?答案就是作为智人的我们有一颗独一无二的大脑。

所以AI的发展如果达到了人类大脑的水平,如果产生思维进而超过人类大脑呢?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也许正如马科斯所说“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的钥匙”。

以前的革命都是弥补人类肢体和智力效率的不足,而AI极有可能发展为超越人脑的存在,也许真的就在不就得将来。所以长期来看AI并不会像前几次一样导致结构性失业之后一段时间会创造更大的就业,真的有可能会让人彻底失业。

生产力的定义中是需要有人参与的,也就是人使用工具。如果AI使得机械脑诞生,在加以机械臂,那再生产生活中有可能完全替代人类,那缺少了人类的生产力还有什么可聊的呢?

2)生产关系发展的矛盾是人类生产资料所有方式和生产分方式与生产力之间的不匹配

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这些工具的诞生都会造成人类的生产力提升,物质资料极大地丰富起来,进而造就了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在不断的变化。

人类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演变。

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个场景,以前人类可以操控任何工具,例如计算机、汽车等。

如果未来AI代替人类大脑来操控机械和电子装置呢?

到时候大部分的生产工作都不需要人类就可以完成,那很人多没有劳动的机会,那怎样获取生活资料呢?我想应该只有一种可能发生,那就是人类将真正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简单地讲一下经济循环(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企业花钱雇佣工人生产商品,工人用劳动换取工资(分配方式的一种),工人用工资购买商品来满足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企业的商品变为现金,进而再生产。

学过政经的同学都知道,这就是一个资本的循环,那资本每个循环都是要增值的,增值的这部分就是工人的剩余价值。

当剩余价值越来越少的时候就需要延长工时或者提升生产效率,这就会导致两个事件的发生,第一个是延长工作时长,第二个技术爆发带来效率红利

这其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产力过剩,导致商品卖不出去,国内市场饱和需要开拓国际市场。

历史上正是由于这个问题才引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如今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就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和掠夺其他国家的低价资源和人力资源。

现在延长工作时长的办法已不可行,所以现在继续新的技术来提升工人的生产效率,因此AI就走入了历史。

第三次革命是信息化,其从业者现在统称为白领,他们主要从事的是智力劳动,比如互联网、芯片等等;而AI已经开始有干掉的这一类人的趋势了,比如AIGC可以写文案、可以画图、可以做数据、可以写论文等等。

假以时日,人的肢体干不过机械,人的大脑干不过AI,那人类该何去何从?

我能想到的结果有两种:

第一种是人类趋于灭绝或灭绝,硅基生命变为主宰;第二种人类完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走向世界大同。

先来明确几个关键点:资本的循环需要增值,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和劳动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同时在假设一个场景,如下:

AI大量取代人类,包括脑力劳动和肢体劳动。大量人员失业,没有收入就无法获取生活资料。而大量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手里,那么个人也无法通过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生活必需品。那这个时候大量人员死亡,且无法大批量繁育后代,那人类会越来越少。当然每个人都不会坐等死亡,尤其是一群人,那这个时候大概率会革命,为了生存而暴动。

导致不同结果的关键就在于掌握生产资料的那群人怎样选择了。

如果选择对抗、镇压,如果革命输了,那么就会是第一种结果,少量人类和大量机器人共存,或者机器人主宰世界(有可能在智能的推动下灭掉了省下的人类)。

第二种可能就是生产资料占有者主动选择了合作,让渡部分生活资料给所有人,让AI代替人工生产,进而养活全人类,人类达到不工作和少工作的前提下就能生存下去。

但是这几百年的全世界革命史,那部分人是不太会轻易放弃成果的,那大概率就是革命成功在进行一次公私合营。

这也就是课本里讲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生产力非常发达的时候才能实现”。非常类似《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人类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二、聊聊AIGC的落地和应用

1. 让子弹飞一会,不着急

1)烧钱的游戏

据说AI大模型一次训练的成本在千万级别,记住这只是一次。所以看一家AI公司或者业务是不是能做成的基本门槛就是“钱”,这家公司融资多少钱、这个业务集团愿意投入多少钱。

可以说,这是一个贵族才能玩的赛道,普通人来创业或者分一杯羹,显然是不可能的。

2)烧数据的游戏

据说ChatGPT训练一次需要3000亿单词、超过40T的大规模、高质量数据。请问有几家公司具备这么大的数据量。

可能有人会说,我可以买啊?

那请各位想一想,一个互联网公司什么最值钱,当然是数据了……难道是产品经理么?伟大的产品经理都是创始人或者新业务的缔造者,其他人不过是在吃红利罢了!所以谁会把数据卖给你?

你做一个医疗行业的大模型,医院、药店、诊所等会把数据卖给你么?企业同意,国家能同意么?某滴的事情刚过去没多久。就像你开个特某拉一样,不能任意行走的。

所以一个大模型能不能做成,要看他有没有数据、有没有自己的数据,靠其公司怎么行?那不是把自己的公司的命脉交给别人了么?就像全球的安卓手机厂商一样,无非都是再给Google打工,因为安卓是它的。你的房子建在别人家的地基上,那人家一不高兴了,你是不是就要震上三震。

3)算法、模型、生态是谁的?

现在的AI算法、模型是基于OpenAI的生态玩的呢,还是基于自己的生态?算法是是优化的呢,还是自己独创的?模型是自己训练的呢,还是依托别人API训练的呢?所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姑且让风吹一会,看猪会不会掉下来。

2. AIGC落地应用和场景

1)什么是AIGC

说AIGC之前我带大家先复习下另外几个GC,PGC\PUGC\UGC。这么一对比是不是很熟悉了,对就是他,换汤不换药。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内容由谁生产。UGC是全用户生产内容,一般性的专业;PGC是专业人员生产内容,应该很专业;PUGC就是看上去很专业的人生产内容,姑且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吧。

好,那AIGC是什么?

不就是AI生产内容么?AI画画、AI写文章、AI做视频、AI做后期等等,反正你在线上能看到的内容他全能来,就是这么简单,不复杂。

2)AIGC可落地的应用和场景分析

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AI生成内容是什么?

那么一切现存的生产内容的工具型产品都可能被替代或者被优化。这个替代的过程就是AI智能化的过程

人类对于内容的分类会有这么四个阶段,信息类—知识类—创意类—思想类;同时AIGC会有两个细小的分支,一个是基于语言的语言思维类,另一个是基于图像的图像思维类。下面用一个表格来描述一下这个分类,以及可能出现的工具类产品的方向。

66c7ca66-9d54-11ee-8fc4-00163e142b65.png

文字、语音、图像、视频这些都是人类思维和思想的表达载体,不同的思想用不同的载体来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你用视频、图片、文字三种不同载体来看一场足球比赛是,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足球比赛的内容没变,但是用不同的内容载体表现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些内容分别刺激你不同的五官(五感),其实五官就是人类大脑和外交的传感器,也就是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人类在内容上的表达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信息类(整理),知识类(组织),创意类(思考),思想类(思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也能判断产品的只能与否,是否与人类相匹配、甚至是否能超越人类,这需要时间来证明。

除了以上两个维度外,还应该加入垂直行业这个维度。例如医疗、金融、教育、农业等等,这样在这个三维框架下,就会很清晰的抓到AIGC工具的发展方向和脉搏。

从上面的分类和分析中,我们会发现AIGC在工具层面会改变很多现在工具产品的形态。例如,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会不会再去问知乎和百度?当然选择AI,因为其交互方式更简单,不想需要你在文字的海洋里翻来翻去。当你上网课的时候需不需要一个真人老师?也许有的时候不需要,一个虚拟AI老师能很好地把知识体系讲给你,甚至能生动有趣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交给你。当你用EXCEL做个数据分析并写成PPT的时候,是不是一键生成AI全都帮你搞定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拆解,大家应该能看出AI在工具层面未来可以落地的范围了吧? 那么哪些公司能做成呢?首先AI可以优化现有业务,是一个辅助的阶段。比如美图秀秀和AI的结合,office和AI的结合,搜索和AI的结合,问答和AI的结合。所以这也预示着在内容工具这一方向AI的初创公司是很难得,需要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可谓九死一生。

3. AI社交是不是伪命题

聊产品之前大家先思考以下人为什么需要社交,我总结有以下四点:

  1. 建立联系:社交互动是建立人际关系和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互动,人们可以相互了解、分享经验和感受,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或合作关系。
  2. 促进交流:互动是促进交流的有效方式。在互动中,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3. 增强归属感:社交互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归属感。通过与他人互动,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或社区,从而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4. 促进个人成长:社交互动可以帮助人们促进个人成长。在互动中,人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社交都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联系,也就是同类。就像以上四点你无法在非同类,例如猫猫、狗狗身上获得。但是猫猫、狗狗也寄托了你一定的感情,也算是一个虚拟社交,这部分情感AI也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部分中我们聊到了工具类的 AIGC只解决了内容由谁生产的问题,如果把AI应用到社交领域,那还需要解决内容分发、人员互动、关系链塑造这三个问题。

1)社交关系链

强关系社交:

关系链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的社交产品代表是微信、WhatsApp这类IM软件,基于现实中熟人关系练完成线上链接,其不需要太强大、太优质的内容来维系关系。所以AI理论上是无法在强关系社交产品中立足的,无非可以充当一个类小程序类的插件。因为短时间看人类还是无法和AI机器人做朋友的。

弱关系社交:

弱关系是只用户有某种心里或生理上的需求的时候通过产品与陌生人产生联系,代表产品有陌陌、Soul等。

现在某些产品确实在使用AI机器人来充当真人与用户形成沟通和交流,目的是为了提升交友匹配效率,制造虚假的繁荣。

但是用户需要陌生人社交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呢?

无非是猎奇、精神寄托、生理需求、无人认识的安全感等等,其核心目的还是要找一个真正的人。当然不排除AI可以作为一个养成类的宠物怼人进行陪伴,类似于电子宠物、旅游青蛙等,这也许是一个机会。

弱关系的另一种是用户基于某种兴趣与用户产生的联系,例如喜欢足球的兴趣小组、喜欢某一个明星的粉丝团等等,其代表产品为社区类产品,例如贴吧、各种群等。

这种产品用户基本上是围绕着内容兴趣来的,消费的都是内容,那AI可以协助用户产生内容,甚至完全有AI产生内容。

也许以后小红书、贴吧、懂球帝等等产品里面的内容都有AI来创作。AI创作的内容也许会很好,但是缺乏互动是其问题的关键——试问谁愿意和一个机器人聊得火热呢?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类产品既包括强关系也包括弱关系,其以非常强的内容为纽带。例如微博、抖音、Twitter等。

经过以上的分析,AI创作内容完全OK,但是代替人类产生关系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在社交这个层面AI是不可能替代人的,大概率不会有人喜欢和AI交朋友,社交的本质还是人与人的链接。而且AIGC作为一个有内内容生产的工具还是完全够用的,如果单纯以AI为切入点想再造一个流量入口类的APP还是比较难的,因为一个社交平台一旦有了互动、内容、关系链,用户的迁移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暂时看AIGC很适合抖音、微博、小红书等产品作为一个模块和插件来使用的,单独用AI来创业小众的养成类、虚拟人类的还是有些机会(二次元、非主流类),想做一个大型的流量入口概率不大。只要头部几家不犯明显的错误还是稳如老狗的。

2)社交互动

社交互动是很关键的,人也需要互动,互动有以下四点作用:

  • 建立联系:社交互动是建立人际关系和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互动,人们可以相互了解、分享经验和感受,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或合作关系。
  • 促进交流:互动是促进交流的有效方式。在互动中,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 增强归属感:社交互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归属感。通过与他人互动,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或社区,从而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 促进个人成长:社交互动可以帮助人们促进个人成长。在互动中,人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会发现互动都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获取情感和情绪上的一些收获,就算你与AI聊得很好,但是这个时效能有多长?你是否能获得足够的情绪和情感价值呢?总不可能像《吕宾逊漂流记》一样,被逼无奈和排球度过余生吧?所以AI智能养成和AI虚拟人社交产品的一个知名缺点就是使用时长和使用频次,而这两点恰恰是评价社交产品好与坏的核心。

3)社交内容分发

在社交和社交媒体产品中,内容的分发方式主要由一下几种:

  • 时效分发:内容按时间排序,由新到旧依次分发,例如热点新闻或话题
  • 兴趣分发:根据用户关注的品类或领域有产品逻辑或者算法定向分发,例如推荐算法。
  • 关系链分发:根据用户的关系链进行分发,例如视频号。
  • 订阅分发:根据用户的关注度进行分发,例如贴吧类社区,关注某个用户等

那么AI能做到哪些呢?

现在看来,其可以完美的解决算法分发;通过AI生成内容后又有AI推荐给用户,这时需要用户给与AI一定量的内容输入,让其完成训练。

再想远一点:未来的分发方式会不会有限制的多元化变为AI 唯一化,通过用户给与AI的资料输入进行训练,达到时效、兴趣、关系、订阅等多重模式因人而异的训练模型,达到综合分发的方式。

这个大模型的总和分发方式其实也可以用到效果广告的领域,以前由投手做素材、选用户做定位、做落地页、设置出价等。

那这些是不是完全都可以由大模型搞定?让后再有大模型推送给用户?

这就实现了产品端的内容分发AI大模型化,参入其中的效果广告也进行AI大模型化(其实这件事情百度已经在尝试了,其已经发布了擎舵、轻舸、扬楫三款营销产品和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了解)。

其实内容分发和广告分发不冲突,内容分发是产品的逻辑,广告分发无非是在产品分发的内容当中掺沙子(掺入广告)。

那么当产品的分发和广告的分发都用AI大模型的时候,那么这两个是不是可以合二为一呢?

用户只是在交互界面与AI交流,AI决定什么时候分发优质内容和广告,把硬广告做成软广告,就像你面对面的和一个高级销售人员聊天,潜移默化的就把东西买了。

4. 元宇宙、AI、VR的结合

俗话说“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逻辑是思维的内核”当AI能做到这个地步时,人工大脑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其实这对文娱和游戏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我们的娱乐生活会有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虚拟世界中的NPC都有了智能化,不在像一个木头一样。

这其中有两种方式可以参考:

第一种,类似《失控玩家》中NPC觉醒的玩法,当然还有《头号玩家》。这需要借助可穿设备,类似于VR这种,元宇宙也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第二种方式是AI智能大脑芯片+机械身体的组合,在现实世界实现真的智能机器人,那么类似《西部世界》这种大富翁类的游戏还会远么?有点小期待啊!

5. 现实中应用畅享

有次午夜下飞机,在首都机场打车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绿波车道”的路段,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产品。

所谓“绿波”交通,就是在一系列交叉口上,安装一套具有一定周期的自动控制的联动信号,使主干道上的车流依次到达前方各交叉口时,均会遇上绿灯。

这种“绿波”交通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停歇,提高了平均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试想一下这个事情如果交个AI做会怎么样,整个城市会不会交通效率跟高?当然整个城市运转也许都可以交个AI 来运作。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人类会另一种形式永生?人类的思维和思想通过AI的方式上传到系统中或芯片中,通过电脑或者机械肢体完成永生改造?

三、总结概括

1、AI这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也许已经拉开序幕,他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会造成深远影响

2、AI现阶段的应用主要在工具类方向,提升白领工作人员的效率。AI社交产品暂时需要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

3、AI企业的门槛很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数据、甚至成熟的业务线,创业者可谓九死一生

4、AI 未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但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希望大家好好生活,等到奇迹出现的那一天

专栏作家

李维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增长运营咨询专家;资深行业讲师,全网授课学员数万;前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百度作业帮、小米等大厂增长运营操盘手。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