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斯拉从「零到1万」的 11 个冷知识

 11 month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45962939289408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特斯拉从「零到1万」的 11 个冷知识

极客公园·2023-10-05 00:25
如何设计一台特斯拉电动车,以及如何设计特斯拉工厂。

如何设计一台特斯拉电动车,以及如何设计特斯拉工厂。

作者 | 曹思颀 编辑 | 靖宇

不出意外,特斯拉的电动皮卡 Cybertruck 再次跳票了。虽然刚刚发布了路测 1700 公里的新闻,但 Cybertruck 今年第三季度量产达标应该是不太可能了。

如果没有收购 X,根据伊隆·马斯克的脾气,估计又要直接下厂「打螺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排查生产线,和工人们一起度过量产地狱。

特斯拉和马斯克,究竟是如何一次次挺过这些危机的?

不久前发布的《马斯克传》中,事无巨细地讲述了马斯克如何「从投资人变 CEO」、四处借钱生产 Roadster 跑车、在产线和工人一起组装 Model 3 的故事。

极客公园从中摘出 11 条「冷知识」,看看世界首富如何带领特斯拉完成「从零到 1 万」的里程碑,并顺便改变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历程。

图纸上的「组装版特斯拉」

1.

马斯克第一次接触到「特斯拉」项目,是以投资人的身份。那个时候,电动车在大部分人的心智里还等同于高尔夫球车。马斯克看过一台原型车之后,表示正确的思路一定是「先打造一辆高价值的车,然后再转向大众市场车型」,这样才可以让世界看到电动车有多么惊艳。  

这是梳理马斯克第一次对电动车产品矩阵规划做出简单判断,发生在 2004 年,后来中国一些新势力造车公司也选择了相同的、从高端起步的思路。  

2.

如今,特斯拉作为一家车企,广为人知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垂直整合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初创时期故事不是这样的。  

和福特公司成功的经验,以及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叙事相同,第一台车 Roadster 的初期解决方案高度依赖全球供应商。换句话是,一开始,这是一辆被拼装起来的车:电池来自亚洲,车身来自英国(路特斯),变速器来自底特律或者德国,只有动力传动系统来自特斯拉公司成立前、打造出第一台原型车的那家公司——AC 推进公司。  

3.

在第一台车 Roadster 设计过程中,特斯拉主要需要面对两个问题:  

第一,产品设计要被不断推翻和优化,这是所有初期创业公司基本都会面对的。不过在汽车行业里,各种图纸上的微调都会变成供应链里各种零件、生产方式的更改,成本也就由此上升。Roadster 的成本从最初的 5 万美元,上涨到 2006 年底的 8.3 万美元。到 2007 年 7 月,单车成本达到 11 万美元,超过了计划中 10 万美元的售价。  

第二,资金管理问题。例如,特斯拉必须预付各种供应商款项,外包省了成本,但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了巨大压力;此外,初期特斯拉不设首席财务官,导致资金管理有些混乱。2008 年 12 月,在 SpaceX 第四次发射终于成功后,马斯克亲自上任,成为了特斯拉在那一年里的第 4 任 CEO。  

4.

特斯拉第一次严重危机也正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这家公司在 2008 年底面临破产危机,资金无法挺到圣诞节,亟需一轮融资(再次说明,造车前期真的太艰难了)。  

马斯克搞定了三笔钱。第一笔,来自投资者们,那个时候美国主流车企已经全部放弃了电动车;第二,来自戴姆勒集团的投资,特斯拉同时和其签下为 smart 汽车提供电池包和动力总成的供应合同;第三,得到了一笔来自美国能源部的有息贷款。  

搞定这三笔钱后,特斯拉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场的四轮轿车 Model S 项目开始启动。  

设计工厂比设计车更酷

5.

在设计和改造产品的时候,马斯克很喜欢强调「第一性原则」(也就是不要违反基本物理常识),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要求。  

例如,初期在设计 Model S 电池包的时候,团队认为需要 8400 个电池单元,马斯克要求减少到 7200 个单元,以为车内留出更多空间。最夸张的是,团队最后真的设计出了 7200 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包。时任电池环节负责人德鲁·巴格里诺在书中采访时认为,马斯克当时只是「凭直觉」提出的要求。  

6.

马斯克希望把制造过程的控制权掌控在自己手里。设计工厂和工业全流程,对于他来说比设计汽车更有挑战得多。他说过:「与设计一家工厂所需的脑力劳动相比,设计车的脑力劳动不值一提。」  

在特斯拉工厂设计里,马斯克在书中体现出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工程师必须要贴近生产线。既可以包括他们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且通过将工程师的「隔断式工位」放在装配线里,听到工人的抱怨声,也可以给工程师带去心理压力。  

另外,要让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在同一空间里工作。这也是一种「逆全球化」的设计,在很多全球化公司里,这两个团队甚至可能在不同国家线上协作。  

7.

2017 年,特斯拉内华达的电池工厂堕入「量产地狱」。马斯克要求工厂每周必须生产 5000 个电池包,否则连生产成本都无法覆盖,但生产线设计者认为最多只能达到 1800 个。  

造成产能受限的一大原因,就是马斯克在前期激进地推进了自动化程度,而不是像传统流水线那样,让工人在每个环节先验证过后再推进自动化。马斯克在内华达工厂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在厂房侧面专门开了个洞,把很多不需要的自动化设计拆掉并运走。  

他也提出了自己的「量产方法论」:先设计,然后质疑并删除很多流程,最后再推进自动化。  

「又不是要打破物理学定律」

8.

关于那台看起来就「来自未来」的电动皮卡 Cybertruck,它的正确设计过程是这样的:  

从 2017 年年初开始,马斯克就开始和他为数不多的亲密合作伙伴冯·霍兹豪森一起,研究各种经典汽车产品,但没有碰撞出真正酷的概念原型。  

这个时候,「第一性原则」的思考方式再次发挥了作用,马斯克的思路从先思考这辆车的外形应该是什么样,转变成了应该由什么材料设计。这样,利用在 SpaceX 公司里的积累,马斯克提出「用不锈钢造皮卡」的点子。  

所以,某种程度上,Cybertruck 其实是一个材料反推外形的故事。书中写道:「这让设计团队有机会——某种程度也是『被逼无奈』——探索出更多未来主义的、前卫的甚至是乍一看不太和谐的设计想法。」  

9.

特斯拉的一体化铸造灵感,来源于一个「玩具车模」。  

2018 年年底,马斯克在把玩一个 Model S 玩具车模时,发现整「车」的底盘都被压铸成了一整块金属。于是他提出,要在整车上实现这个工艺。  

在当时,生产一个底盘一般需要将上百个零部件焊接、铆接、粘合在一起,没有机器可以做到一体化铸造。马斯克的回应是:「去想想怎么做吧,不就是搞一台更大的铸造机吗?又不是说要打破物理学定律了。」  

后来,特斯拉和意大利的意德拉集团合作,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铸造机。  

还记得那款玩具版 Cybertruck 吗?这就是后来马斯克为什么一直对玩具业青睐有加的原因。  

从十万行代码到神经网络

10.

关于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方案在 2021 年去掉雷达的说法有很多,书中给出的现实理由很简单:缺芯导致特斯拉无法收到足够的硬件,而当时自己研发的雷达系统「凤凰」还不够灵,这让工厂面临停工风险。所以,马斯克大概只用了 40 秒时间,就拍板了去除雷达的方案。  

当然,在作出这个决定并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包装纯视觉方案后,内部对于「凤凰系统」的开发并没有停止。如今,马斯克已经签署了售价更高的 Model S 和 Model Y 上使用新系统的决定。  

11.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真正从基于规则走向基于神经网络,发生在 2022 年底。  

负责人达瓦尔·史洛夫,当时差一点就被马斯克从特斯拉调到推特工作。他说服了马斯克,告诉它新的项目是一个「用在车上的 ChatGPT」,运行速度比过往基于规则的版本快 10 倍,可以直接删掉 30 万行代码。  

书中写到,到 2023 年 4 月,马斯克宣布「彻底相信」这个基于神经网络路径的项目,并调集大量资源推进。而目前,智能驾驶也正朝着这个新的技术方向发展着。  

*头图来源:特斯拉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极客公园汽车组,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