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们的数字记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luolei.org/date-in-memory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们的数字记忆

发布时间: 2013-07-11



data-memorry

首先说声抱歉,过去的这半个月,很忙:毕业旅游、毕业典礼、蛋疼复习周、考试周,忙忙碌碌,我:一个伪大四的学生,这半个月,说真的挺不好受,送别四年同窗,哭过,笑过,醉过,大唱过,拥抱过,……

一直没时间写博客,也不想写博客,也算是一种内心对于离别记忆的恐惧吧,干脆就不记录了,学会自欺欺人让心情过段时间冷静下来,看周围的同学微博、微信圈都是离别:真情的话,伤情的赠言,送别的照片。跟不少大学没怎么说过话的同学也都在这最后时刻聊了不少,最后倒也就想「有些东西还是留在心中沉淀吧,就不写出太多了,免得触景伤情自怜自艾」。

今天这篇文章,来跟大家谈谈数据,不是现在炒得很火的那个大数据,我说的这个数据,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私人数据:照片、影像、文档等等等等。

对于大部分人,拥有计算机也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而拥有智能手机也应该就是最近五六年之内的事,我的第一台电脑是在2001年,大约是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我们家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是在我的初中,大概是2006年,而我上高中的时候,开始用上智能手机,差不多也是同时,我开始写博客;2009年,我开始上校内(现在的人人网),注册了微博,随后投身到了滚滚社交网络的大潮中,至今已经不知道发了多少状态、上传了多少照片,远的也有10年了,近的也就这一两年,过去这十年,自己产生的数据不知道有多少了。从2012年底,「可穿戴式设备」开始流行,通过手环、计步器,用户甚至可以记录自己的睡眠状态、饮食、运动数据等等,我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倒真是开始了数据化。

上个月有几天在家,我把家里的三台电脑、四五块硬盘的数据都整理了个遍,把所有的照片都转移到了NAS中,按照「年份>地点>事件描述」的层级进行了重命名、分类。删掉重复的内容,最后整理出将近40G的数据,也就是两张蓝光光盘的容量,这不大的40G,记录了自己过去从初中(数码相机)到现在的十年:我所有的生活和影像数据。

翻看这些照片的时候,自己倒也是感慨和唏嘘,回望照片中的那些同学,初中毕业后有去了全国各种地方各种院校,高中毕业后有去了全球各个国家不同大学,十年后再看如今大学的这些照片,不知道大家在天涯何方。

整理和储存自己的这些数据有一个好处,就是某种意义上这些数据代替了过去我们的「日记」功能,记录下我们的生活中的瞬间和细节。

我一直觉得科技、互联网、技术、数据这些东西,都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情感,包含了一种人文情怀。自己对于数据,也一直持有「我所储存的,我所记录的,是我经历过的,即是我的成长和生活」的想法。 自己珍视这些数据,也敢于正视这些数据,所以倒一直没删,过去写的若干电子情书、感情的点滴、幼稚的评论文字等等,倒也都存在硬盘里的某个文件夹,只不过不再去翻罢了。 对于这些「暂时不想碰」的数据,自己倒也持有「终有一天自己会回过头来再看看,缅怀一下当年」的想法。

说到数据,难免也要说下数据储存方式的问题,目前是「家用NAS+云端备份」的方式,我前面所有的大部分私人的照片、影像都储存在了家里NAS,并且在两台电脑都有备份,同时备份了将近30G的照片在金山T盘(现在已经关闭,数据还在,只能下载不能上传了),前段事件百度云搞「Bug价营销」,自己花了一分钱买了200G,准备把这些数据再次上传到百度云盘。当然,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各位,对于国内的这些云储存,大家最好还是留一个心眼,真正重要的数据,还是花钱买个NAS储存吧,说不准哪天这些「号称永久免费、永不下线」的云储存就没了(金山T盘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赶上了信息时代的蓬勃、赶上了大数据,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这么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了下来,容易记,容易忘,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数字记忆,留给未来的数字记忆。

最后,跟我的大学同学说一句「祝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