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祺出行冲刺IPO:不内卷网约车,讲科技故事更吸睛?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823-222efded.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祺出行冲刺IPO:不内卷网约车,讲科技故事更吸睛?

• 2023-08-23 18:41:49  来源:连线出行 E1730G0
20230823-d41327229c1f5d37_600x5000.png

作者|周雄飞 来源|连线出行(ID:lianxianchuxing)

赴港上市,已成为众多网约车玩家的共同目标。

从去年开始,如祺出行、曹操出行和享道出行等网约车玩家,纷纷喊出了要在今年实现赴港上市的目标,而在这其中,如祺出行跑到了前面。

近日,如祺出行官方宣布,已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材料,中金公司、华泰金控和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该网约车品牌冲刺港股IPO的同时,也计划成为“自动驾驶运营科技第一股”。

20230823-16c5a7f6e97fc218_600x5000.png
截图自如祺出行招股书

回顾如祺出行的上市历程,是较为迅速的。去年三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年报媒体沟通会上透露,广汽旗下如祺出行计划在今年启动上市进程。随后如祺出行快速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再到近期递交招股书,整体时间还不到一年半。

如祺出行会如此快速地冲刺上市,或许是受到了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所影响。

自2017年我国网约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整个行业已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市场运力增长也趋于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网约车玩家会处于亏损之中。

按照如祺出行招股书显示,2020-2022三年间,其营收逐年增长的同时,亏损也实现逐年收窄。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实现为9.1亿元,同比增长了46%;净亏损方面录得为3.45亿元,同比扩大了14%。由此可看出,如祺出行依旧处于行业的竞争压力之下。

面对网约车行业发展饱和的现状,如祺出行把自身未来的发展押注在科技出行上,以便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布局上,如祺出行较早入局,在2021年开始Robotaxi的开发及探索商业化。这之后,其相继发布了有人网约车和Robotaxi的混合运营平台,以及推出国内首个开放式Robotaxi运营监管平台,来进一步推动Robotaxi行业的商业化落地。

如祺出行在Robotaxi领域的布局还将继续下去。按照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拿上市募资的40%,用于自动驾驶、Robotaxi运营服务的研发活动,以及出行服务的产品升级和运营效率提升等用途。

此外,如祺出行的触手还伸向了地图测绘和飞行汽车等领域。其中,广汽集团全球首发的飞行汽车GOVE,未来会在如祺出行平台上运营,以便建立起空地一体化布局,探索科技出行更多的商业化落地可能。

相比于网约车赛道,Robotaxi、飞行汽车,的确是充满想象力的赛道,但与此同时,也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对此,想要从这些新技术中寻找新增长点的如祺出行,需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行业竞争下,如祺出行追逐IPO

通过招股书,可以清晰看到如祺出行近些年的发展情况。

如祺出行平台于2019年正式上线,由广汽集团和腾讯联合创立,定位为一家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成立之初就计划成为一家为广泛区域提供高效及高品质服务的出行品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祺出行已拥有多项业务。按照招股书显示,其业务主要分为三块,包括网约车及Robotaxi的出行业务、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模型解决方案及高精地图的技术业务,还有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生态服务。

这些业务多年发展下来,如祺出行确实收获了一些成绩。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如祺出行主要在九个聚焦城市(其中大部分位于大湾区)运营,覆盖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及珠海等主要城市。与此同时,其平台的月均活跃乘客由2020年的33.8万名,增长至2022年的120.4万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8.7%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截至去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的用户渗透率超30%,整体大湾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20230823-490a1a879eda3c76_600x5000.png
如祺出行网约车,图源如祺出行官微

用户和服务规模的提升,推动了如祺出行业绩的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2022三年间,该品牌营收分别实现为4.04亿元、10.14亿元和13.68亿元,可见其营收是逐年增长的。

这样的增长到了今年还在继续。今年上半年,如祺出行实现营收为9.13亿元,同比增长了48.09%。其中,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出行业务贡献收入为7.9亿元,也实现了30.8%的同比增长,占总营收的比例为86.7%。

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生态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正在变大,从去年上半年的1.9%,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3%。对此增长,该品牌解释为主要来自车辆销售,以及司机向维修和保养服务支付的服务费,可看出这一业务正在成为如祺出行第二大收入来源。

尽管营收实现了逐年增长,但亏损依然困扰着如祺出行。

根据招股书,2020-2022三年间如祺出行净亏损分别为3亿元、6.85亿元和6.27亿元,虽然年度亏损有着收窄的趋势,但从今年上半年的3.45亿元亏损看,同比去年同期还是扩大了14.24%。

一般而言,毛利率决定着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如祺出行。该品牌2020-2022年毛利率表现为依次为-22.8%、-24.2%和-10.7%,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指标为-7.7,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个百分点。

虽然从毛利率上看,如祺出行正在优化其盈利能力,但从今年表现看依旧处于负值水平,从而造成了整体业绩的不乐观表现。

对于逐年亏损原因,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将其归结为公司对技术、人才、司机、车队扩张以及其他举措进行的持续投资。但在业内看来,或许也来自网约车行业竞争的压力。

从市场份额看,如祺出行目前已坐上了大湾区的“第二把交椅”,与此同时它也正依托“涟漪效应”向全国其他城市扩张。但从已是红海的网约车战场来看,如祺出行的实力还是略显不足的。

据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的出行业务日单量峰值超过36万单,而据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2023年2月滴滴每日订单量平均约1700万单,排名第二的高德为800万单,它们之后的曹操出行、美团打车也都超过了100万单,相比之下如祺出行略为逊色。

按照如祺出行的规划,未来依然会依托大湾区优势,继续向外开拓网约车市场,通过扩大服务量及增加收入,提高毛利率,提升经营杠杆等方式实现盈利。结合其目前还在亏损、现金储备只有3.97亿元等现状,在业内看来为了支撑起未来扩张的成本投入,如祺出行需要加速上市进程来筹钱。

与此同时,如祺出行也想通过上市,助推其在新的战场中赢得优势。

讲科技出行故事,

能帮如祺出行突围吗?

对于Robotaxi技术的探索,如祺出行走到了网约车行业前列。

2021年,如祺出行宣布向Robotaxi领域进军。当时如祺出行叫上了广汽集团、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准备集三方之力共同推动自身Robotaxi业务的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广汽集团提供整车研发和可用于全无人驾驶的全冗余车辆平台,文远知行给予自动驾驶技术和Robotaxi运营经验,如祺出行则提供Robotaxi车辆运营平台和运营测试数据,共同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和车辆研发、制造,并实现Robotaxi规模化落地运营。

到了去年6月,如祺出行对外正式发布了“如祺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据其品牌介绍,这一平台会成为自动驾驶行业首个真正全开放的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因为该平台向所有符合标准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开放,协同推进Robotaxi示范运营。

彼时,如祺出行也宣布已与广汽研究院、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实现系统和数据的对接,具备Robotaxi运营的技术能力。

在Robotaxi业务的具体落地上,如祺出行选择了混合运营的路线。简单说,就是在如祺出行平台上同时运营有人网约车和Robotaxi车辆,在去年10月之后,广州市南沙区全域的消费者通过该品牌平台打车,这两种车型都有可能打到。

1

如祺出行APP混合运营界面,截图自招股书

业务落地后,如祺出行又盯上了Robotaxi监管领域。去年11月,如祺出行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开放式Robotaxi运营监管平台,据其介绍该平台具备远程监督、远程管理、远程控制、远程评估等四大能力,可远程对Robotaxi运营车辆进行管理,以及应急情况处置能力。

再到今年4月,据如祺出行介绍,其还获得广州市南沙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资格,并因此成为国内首个以专有Robotaxi车队进行示范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两个月后,其又宣布与小马智行达成合作,在深圳前海合作区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运营。

如祺出行这些年在Robotaxi业务的持续投入,也可以在招股书数据上得到印证。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2022年如祺出行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0.43亿元、1.17亿元和1.05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0.7%、11.5%和7.7%。再看今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达到了0.58亿元,同比增长了18.37%。

基于这些投入,如祺出行目前在Robotaxi业务上已有一定的规模。按照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如祺出行的Robotaxi服务已运营约18490小时,覆盖538个站点,完成约45.7万公里安全试运营里程。

实现这些目标后,如祺出行还在向Robotaxi加码。根据该品牌的规划,此次港股上市募得资金中,预期会拿出40%的费用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的研发活动,占据整个募资金额的最大部分,可见如祺出行对Robotaxi业务的重视。

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分析,Robotaxi预期于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预计在2030年前,Robotaxi将进入成熟的商业化阶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区广泛采用。

除了Robotaxi之外,如祺出行也在探索空中实现自动驾驶的可能性。

今年6月底,广汽集团在科技日活动上发布了一款名为“GOVE”的飞行汽车,在结构上分为底座和飞行座舱两部分。

20230823-875819d7835ed072_600x5000.png
GOVE飞行汽车,图源广汽集团官微

当启动飞行模式时,上端六旋翼的座舱就会与下方车辆结构分离,前者架构实现飞行,而后者架构则只承担运载任务,会自动泊回车位。当飞行结束后,飞行架构又可以与行驶架构实现合体,飞行旋翼会进行收缩,变成车辆的形态,以便在地面道路上驾驶和不妨碍其他车辆的行驶。

按照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介绍,GOVE飞行汽车未来会在如祺出行平台上运营,与Robotaxi一起服务消费者,以便构成空地一体的立体出行解决方案。“未来,通过如祺出行下单,前来服务车辆,可能是一辆Robotaxi,也可能是一辆飞行汽车GOVE。”

从Robotaxi、到飞行汽车,可以看到如祺出行均是较早就开始探索和布局这些新技术,在出行领域资深专家周明看来,如祺出行会这样做,其目标可能是想占据这些新技术赛道的先发优势,以便尽早让这些新技术商业化落地,讲好科技故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身寻找新增长曲线的同时,还能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关注。但如祺出行想要实现这“一箭双雕”的目标,并不容易。

新故事离商业化还远,

如祺出行需要更多弹药

不可否认,Robotaxi已成为网约车行业公认的未来发展业务形态。

这是因为,Robotaxi的运营服务模式,与有人驾驶的网约车极为相似——都是在上车前已确定好始发地和目的地,之后等待车辆到达上车;上车后,无论是人类驾驶员驾驶车辆,还是Robotaxi自主驾驶车辆,乘客都不需要关注太多;当车辆到达目的地,当消费者下车后费用自动结算。

如此类似的服务场景,对于消费者乘客来说,几乎可以无感地做到有人网约车和Robotaxi的服务切换。也正因如此,连线出行在《2023出行产业趋势报告》中就认为以Robotaxi为代表的网约车智慧服务,未来会具有较大的潜力。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中国Robotaxi生态服务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596亿元,而到了2035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则会达到5779亿元,这一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1

2021-2035年中国Robotaxi生态服务市场规模预测,图源如祺出行招股书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利好的市场发展趋势,也吸引更多玩家加入。

就在如祺出行布局Robotaxi的同年,上汽集团宣布基于享道出行业务,推出享道Robotaxi,并于上海嘉定正式上线。

再到去年8月,曹操出行也宣布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正式启动Robotaxi合作项目,并与小马智行合作计划以Robotaxi业务为核心,打造开放式的商业智驾出行平台。

按照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向连线出行透露,旗下Robotaxi车队首先会在苏州高铁新城落地运营。

“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做Robotaxi,其本质的目的也是想在网约车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与此同时通过布局Robotaxi车辆,来积累路测数据,帮助自身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增长。”周明这样解释道。

除了网约车平台之外,百度Apoll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同样也已运营Robotaxi业务,并成为它们主营业务之一,因为在它们看来Robotaxi会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较好场景。

以上这些玩家蜂拥而至后,Robotaxi赛道也已成为新的红海市场,基于这样的背景,如祺出行能否在这一赛道上争夺到优势,还是一个问题。

对此,如祺出行或许也意识到了。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对Robotaxi一直进行投资并且将继续支持该技术的研发工作,但如祺出行未必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行业竞争可能会对该业务的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的同时,Robotaxi商业化落地依旧存在着挑战。

今年以来,“无安全员”运营已成为Robotaxi领域的关键词,继武汉、重庆之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也相继开放了“无安全员”Robotaxi商业化试点工作,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企业获得了相关运营牌照和资格。这一消息也成为了自动驾驶行业的利好信号。

但在自动驾驶软件工程师孙兵看来,“无安全员”商业化试点,确实可以推动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向前发展,但Robotaxi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评估测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这就意味着,对于如祺出行为代表的网约车品牌们来说,想要让Robotaxi商业化成为自身盈利的新增长点,也许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如祺出行追逐的飞行汽车,想要商业化落地,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一些。

因为就广汽推出的飞行汽车产品本身来看,底座和飞行模块都是纯电动动力模式,换句话说如祺出行和广汽集团,需要做好飞行安全、续航里程、起飞重量和成本四方面的平衡。

与此同时,基于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对于飞行汽车商业化运营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因此业内对于该产品能短期商业化落地,不抱乐观的态度;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好故事。

这样来看,如祺出行想要让Robotaxi和飞行汽车等新业务,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还需要解决诸多的挑战。正因这样,冲击港股上市就成为关键一步,假若如祺出行顺利上市,再加上具备吸引力的科技故事支撑,该品牌就能换来更多的资金“弹药”。

如今,在网约车行业向内卷化、智能化、服务化变革的趋势下,这些弹药对于如祺出行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连线出行(ID:lianxianchuxing),作者:周雄飞 

本文来源连线出行,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